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1882年2月2日-1941年1月13日),爱尔兰小说家,诗人,剧作家,20世纪现代派文学最杰出的大师。1882年2月2日乔伊斯生于都柏林天主教之家,从小在天主教会学校受教育。17岁时为了读原本易卜生剧作,开始学习挪威语。1898年进入都柏林大学学习现代语言,但尽管有非凡的语言才能和惊人的记忆力,他的学业并不优秀,他一直潜心钻研各时期文学,并准备从事文学创作。他反对庸俗的天主教主义,拒绝社会对他的所有要求,包括狭隘的爱尔兰文学复兴,振兴高卢语及民族政治,反对英国统治。1904年离开爱尔兰到欧洲,开始了自愿流亡的生活,先后在巴黎、的里亚斯特、苏黎世等城市生活创作,直到 1941年1月因病去世,乔伊斯所有小说都以故乡城市都柏林为背景,他的生活一直是他小说的中心。
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是一本短篇小说集 《都柏林人》 (1914)。他宗旨是要为爱尔兰谱写“一部道德史篇章”,从童年、青年、成熟及社会生活四方面描写形形色色都柏林中下层市民的生活以及他们的幻灭。乔伊斯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其中各篇小说可以被视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并基于乔伊斯对“感悟”的观点——即在对表面平凡琐碎的事物描写中表现真实、深刻的含义。《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1916) 是一部自传体小说,描写青年斯蒂芬·迪德勒斯的成长,从他如何在天主教及民族主义气氛中渡过童年,到放弃宗教信仰,离开家乡,找到艺术灵感,体现了现代社会中艺术家的生活以及与社会的关系。乔伊斯叙述时运用的语言随着主人公从婴孩时期到成年的发展而日趋成熟复杂,并运用内心独白等手法刻划主人公内心世界及他周围环境。这部小说体现了乔伊斯的观点,即艺术家必须脱离家庭,宗教,政治等的束缚,远走他乡,才能真正走上艺术创作的道路.这部小说因内容与风格的丰富而确立了乔伊斯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随后他用了七年时间创作了《尤利西斯》 (1922)。小说在巴黎出版后,即被认为内容“淫秽”,而长期禁止发行,直到1933年才与读者见面,《尤利西斯》是现代文学史上最具创新,最富实践性的小说。它的题裁似乎很小——三个主要人物犹太广告商布鲁姆,妻子莫莉和青年艺术家斯蒂芬三个都柏林人在一天18个小时中的生活,然而乔伊斯把他们放在欧洲古老文明的背景上,使小说主题变得异常宏大。三个主要人物与荷马史诗《奥德修记》 中三个人物相对,18个章节与史诗篇章相呼应。乔伊斯通过这个以古指今的平行结构用喜剧性讽刺揭示出过去历史与现在现实的强烈对比,并赋予表面卑微渺小的现实以悲剧性深度。这部作品中,现代都市中现代人的生活被刻画得淋漓尽至。技巧上乔伊斯变幻使用了么摹仿、梦幻、象征、意识流、现实主义等许多不同方法,并与主题相适应。由于小说中大量运用典故,技巧变化多端,语言晦涩,造成了读者理解的困难。乔伊斯最后一部小说《菲尼根们的苏醒》 (1939) 前后花了15年时间,作者自己认为是一部杰作。乔伊斯试图全力刻划一个现代“普通人”形象,它讲的是一个人一个夜晚的梦幻和狂想,这个人自始至终没有苏醒过。小说以死亡,复活及历史循环往复主题为中心,乔伊斯认为现代西方社会已是混乱腐朽不堪,人们整日昏昏然,虽死犹生。为了表现这种夜晚意识状态,乔伊斯运用了一种梦境语言,词句叠加融合在一起,产生很多喻指,为了使小酒店老板代表整个现代西方社会中普通人,他还经常把英语和其它一些欧洲语言混杂在一起使用,增加了作品难度。乔伊斯与弗吉尼娅·沃尔夫被认为是现代文学中意识流创作的代表人物,而《尤利西斯》代表了意识流创作的最高成就。这用意识流技巧是为了深入探求人的精神活动,更真实地表现内心纷乱的思绪和感触。它表面上看是杂乱无章,毫无逻辑,毫无条理的,实际上却总是围绕着一个时隐时现的中心。在语言上意识流文学也尽管与内容相适应,乔伊斯采用省略句子,成分残缺,语法不规范,省去标点等真实地表现意识活动的特点。詹姆士·乔伊斯早期创作深受易卜生、福楼拜、契诃夫等人影响,其它作品还有诗集《室内乐》 (1907) 剧本《流亡者》(1918)。
英国作家乔伊斯的具有史诗般规模的长篇小说。这是一部意识流手法的典型作品。小说的结构模仿荷马的《奥德赛》,全书共18章,分3个部分。《尤利西斯》的故事十分简单,总共只描写了1904年6月16日早晨8点到次日凌晨2点40分将近19个小时内三个人物—斯蒂芬、布鲁姆、以及布鲁姆的妻子莫莉在都柏林的生活经历。作品以布鲁姆为中心通过他在都柏林的漫游,几乎接触到都柏林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艺术家斯蒂芬丧母后,一直沉浸在悲哀与忧伤之中,感到在精神上无所依托,渴望能够找到一位精神上的父亲。广告推销员布鲁姆是犹太裔爱尔兰人,因失子之痛在心灵上留下了难以弥合的创伤。布鲁姆的妻子莫莉是个歌唱演员,生活放荡,在家招蜂引蝶,与人私通,使得布鲁姆羞愧难当。在道德沦丧、家庭分裂和传统观念失去价值的现代世界里,布鲁姆和斯蒂芬都成了飘零无依、精神上失去寄托、心灵上布满创伤的人。这天布鲁姆在都柏林奔波忙碌,在一家妓院与喝得酩酊大醉的斯蒂芬相遇,布鲁姆对他悉心照料,在灯影中两人相视而立,终于在彼此身上找到各自精神上需要的东西:斯蒂芬找到了父亲,布鲁姆找到了儿子。深夜,布鲁姆带斯蒂芬回家,他的妻子莫莉听说斯蒂芬以后要加入他们的生活,便朦胧地感到一种母性的满足,并隐约地感到一种冲动。乔伊斯通过这三个人物潜意识活动的表现,反映出整整一个时代所面临的问题和危机。 查看详情>>
爱尔兰小说家詹姆士·乔伊斯的自传体小说。描写一个出身于中产阶级的爱尔兰青年从童年到20年后离开爱尔兰的生活片断。斯蒂芬·迪德勒斯在都柏林天主教和民族主义的环境中渡过童年,长大以后,逐渐认清了民族主义的狭隘和欺骗性,他曾一度迷恋天主教丰富的传统精神,但爱尔兰天主教同样渺少、庸俗。在海边的一瞬间经历使他感悟到艺术追求的博大,只有它才能使他的精神和肉体和谐,才能使他超脱于周围环境的平庸,他最终选择了远走他乡,追求艺术。主人公生活片断由一个总结构原则联系在一起: 作者只选人那些与他最后走上创作道路有关的因素。小说分为五章,每章都以主人公的胜利而告结束 (受鞭罚后斯蒂芬证明自己无辜; 在妓女怀抱中得到慰藉; 在圣洁,典雅的宗教气氛中的兴奋; 感悟到自己创作才能时的狂喜; 准备动身去法国时的决心)。但每章都是在平常、压抑气氛中开始。第三人称叙述的间接性使一种讽刺和移情作用成为可能。斯蒂芬是小说的绝对中心,其它所有人物都是因在他成长过程中与他相关而存在。在一定意义上,《肖像》又是一部心理小说,它表现了主人公心理、精神的发育成长。乔伊斯在小说现实主义基础上,适当地采用了自由联想,内心独白等意识流创作技巧,充分展示了主人公的内心活动,乔伊斯又是一位摹仿大师,摹仿在小说中构成了与主题相适应的风格变幻基础,从开始时婴孩的呢喃儿语,到小学生幼稚客观的语言记录,牧师大段布道摹仿纽曼,找到艺术灵感时又采用了培特风格,大学中和朋友们关于美学问题的长篇讨论又摹仿19世纪末自然主义小说的风格。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