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名:字仲伊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安徽歙县人
  • 出生日期:1837

汪宗沂(1837一1906)安徽歙县人,字仲伊,号韬庐处士。同治三年(1864)优贡,光绪二年(1876)举人。光绪六年(1880)进士。授山西即用知县,告病辞官归里,专心读书著述。清廷镇压太平天国后,持所著谒见曾国藩,曾延用为忠义局编纂。因师李联琇受汉学,师方宗诚受百家之学。李鸿章为直隶总督,曾延宗沂入幕参议兵农诸政。居五年辞归,先后主讲安庆敬敷、芜湖中江、歙县紫阳诸书院。光绪二十一年由安徽学政保举学行,特旨赏加五品卿衔。汪宗沂少好经世之学,曾师事临川李联琇。并受考据之学于仪征刘毓崧,受义理之学于桐城方宗诚。治学以经为主,旁及医术、兵法,声韵、音律,均有所建树。晚年好道家言。“诗不求工,亦往往可诵”(王赓《今传是楼诗话》)。

一生著述很多。治《周易》,以为《说卦》三篇,今佚其二,古籍引《易》而不见今本者即《说卦》逸文,辑《十翼逸文》一卷。又以王弼扫象数,虞翻注参道家,故于李鼎祚《集解》外复辑韩婴、孟喜、周生、蔡景君之说及《史记》、《淮南子》、贾、董、杨、刘之书以己意抉择,撰《周易学统》九卷。辨别今古文尚书,著《尚书合订》上下卷。以为《逸礼》三十九篇均为周礼,著《逸礼大义论》。又谓《论语》齐论有《问王》、《知道》二篇,因匡衡尝述齐论出于后仓,后仓有《曲台记》,故小戴《礼记》中《冠义》以下七篇均为齐论逸文,撰《逸论语》一篇。此外有《孟子释疑》、《管乐元音谱》、《声谱》、《汉魏三调乐府诗谱》、《金元十五调南北曲谱》。辑《伤寒杂病论合编》、《葬经校注》、《龙经校注》。壮喜论兵,以今之《六韬》非真帙,武侯阵图、李靖兵法亦沦佚,乃钩稽典籍所引,辑《太公兵法逸文》一卷,《武侯八阵兵法辑略》一卷,《卫公兵法》三卷。刺取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奏议中论兵语,辑为《三湘兵法》。辑佚书有《何氏姓苑辑本》。校订之书有《急就章写校本》、《韬庐隶谱》。诗文有《韬庐诗略》、《韬庐文稿》。生平事迹见刘师培《汪仲伊先生传》(《碑传集补》卷四一)、章梫《汪宗沂传》(《碑传集三编》卷三三)、《安徽通志稿·列传五》、《民国歙县志》卷七、卷一五、《皖志稿·集部考·词曲》、《民国皖志列传稿》卷五等。

汪宗沂作品

卫公兵法辑本 [ 汪宗沂 ]

三卷,清汪宗沂辑。一题《大唐卫公李靖兵法》。李靖所著兵书除《李卫公问对》,馀已散失。然《通典》中所引李靖兵学言论甚多。汪宗沂从中辑出,分为三卷。上卷题为“将务兵谋”;中卷题为“部伍营阵”;下卷题为“攻守战具”。其虽为残编,仍可窥见李靖军事思想的某些方面。如在强调“用兵上神,战贵其速”的同时,也要视敌强弱或作持久准备,并归纳出如“敌有十五形可击”等作战经验。在阵法上除“七军六花阵”,还创制了颇有特色的“竖阵”阵法,即“弩手、弓手与战锋队相间引前”,用纵队挺进的方式攻坚克敌。而撤退时,不能“一时齐拔”,必须“隔一队抽一队”,逐次掩护后撤。这也是李靖所总结的一条重要经验。此外,辑本还有行军、安营、教战等方面的内容。 查看详情>>

武侯八阵兵法辑略 [ 汪宗沂 ]

汪宗沂辑。一卷。汪氏从《水经注》《环宇记》《晋书》《文选》《通典》《北堂书钞》、杜牧《注孙子》《玉海》《御览》等史籍中辑录出关于诸葛亮八阵战法的资料,内容涉及八阵图遗迹,八阵布列及各部分的名称。后附《用阵杂谈》,是从有关史书上辑录运用阵法的资料,共十四则。《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所载《诸葛亮集》无《八阵兵法》。后人伪托诸葛亮之书甚多。汪宗沂所辑不一定都是属于诸葛亮的,汪氏亦未考证,但所辑资料肯定都是宋代以前的阵法。中国古代兵学中,“阵法”是一个重要门类,但文献大都散佚,很少有人研究。汪氏所辑《武侯八阵兵法辑略》,有比较重要的价值。此书现存有光绪己卯刻本。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