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颖士(717—768),字茂挺,行十。梁鄱阳王七世孙,郡望南兰陵(今江苏常州),颍州汝阴(今安徽阜阳)人。开元二十三年,进士及第。释褐金坛尉,历仕桂林参军、秘书正字。天宝中,为集贤校理,因受李林甫排斥,于天宝八载调为广陵府参军录事。尝议司马迁《史记》之体制“不足为训”,乃效《春秋》,撰编年史百篇,未竟业。史官韦述荐之于朝,召诣史馆待诏。十载,调为河南府参军事。至德元载,山南节度使源洧辟为掌书记。源卒,避地江左,永王璘修书相邀,避不见;永王乱平,淮南节度使表为扬州功曹参军。乾元三年因归葬先人,客死汝南,享年五十二。门人共谥为“文元先生”。萧颖士是盛唐著名散文家,好奖掖、推引后进,名重于时,号萧夫子、萧功曹。日本遣使入朝,自述国人愿得萧夫子为师。与颜真卿、邵轸、赵骅、陆据、柳芳、贾至、韦建、韦收等友善,独与李华齐名,时称“萧李”。萧颖士提倡古文,尊经重道,自称“经术之外,略不婴心”,“平生属文,格不近俗,凡所拟议,必希古文”(《赠韦司业书》)。他认为诗赋须有“雅颂遗风”,著论须有“王化根源”(李华《扬州功曹萧颖士文集序》)。其创作主张与实践,成为中唐韩柳倡导古文之前驱。李华序称他“有文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史部及本传皆言萧颖士有《梁萧史谱》二○卷,同书集部著录萧颖士《游梁新集》三卷,《集》一○卷。王尧臣《崇文总目》卷二又著录《宰相甲族》一卷,韦述、萧颖士合撰。上述诸书,均已散佚。后人辑有《萧茂挺文集》一卷,系抄本。《全唐文》卷三二二编其文为一卷,《全唐诗》卷一五四编诗一卷,又卷八八二补诗三首。生平事迹见《旧唐书》卷一九○、《新唐书》卷二○二《萧颖士传》、李华《扬州功曹萧颖士文集序》、《三贤论》、《祭萧颖士文》、《唐诗纪事》卷二一。
一卷。唐萧颖士撰。萧颖士字茂挺,唐代散文家、诗人。兰陵 (今山东苍山)人。四岁知为文,十岁补太学生。通百家谱系及书籀学。开元二十三年 (735)十九岁时进士及第,对策为第一。曾任金坛尉,桂州参军。天宝初年,补秘书正字,与韦述、裴耀卿、席豫等友善,名扬天下。曾奉使至赵、卫间搜集遗书,久留不报,被劾免。后召为集贤校理。后又被淮南节度使任为扬州功曹参军,客死汝南。萧颖士工于诗文,与李华齐名,世称 “萧李”。他们都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主张文学 “尊经”“载道”,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又好奖掖后进,名声远噪海外,连日本学者都愿拜他为师。其著作有《梁萧史谱》、《游梁新集》等多种。此书原集十卷,但宋元版本自明以来未见著录,清代各藏书家所收,均为旧抄本一卷本。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记:“此本为后人抄撮而成,非复十卷之旧矣。”《四库全书》所收也是一种抄本,其总目说,《唐志》载颖士 《游梁新集》三卷,《文集》十卷,《宋志》仅载 《文集》十卷,而 《游梁新集》已佚。此本前有曹溶名字二印,可能是曹氏所藏,仅有赋九篇,表五篇,牒一篇,序五篇,书五篇。史称其《与崔圆书》,今集中不载。《书录解题》所云柳并《序》,此本亦佚之。此集为后人抄撮《文苑英华》、《唐文粹》诸书而成,非复十卷之旧本。有旧抄本。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