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名:字新甫,号立斋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江苏吴县人
  • 出生日期:1487

薛己(1487~1559年),明代医学家。字新甫,号立斋,江苏吴县人。为薛铠之子,少承家学,亦精于医。正德年间(1506~1521年)被选入太医院为御医,继擢南京院判,嘉靖时进为院使。薛己治学极为刻苦,《保婴撮要》林懋序说,他曾偶见薛立斋在家中“蓬头执卷,抽绎寻思”地研究医学。薛己论著很多,自著者如《外科枢要》、《内科摘要》、《女科撮要》、《疠疡机要》、《正体类要》、《口齿类要》、《保婴金镜录》等。另有校订旧本、附以己说者,如校注陈自明的《妇人良方》、《外科精要》,王纶的《明医杂著》,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陈文中的《小儿痘疹方论》,杜本的《伤寒金镜录》,以及其父薛铠的《保婴撮要》等。上述医书大部收入《薛氏医案》中,各书显著特点是附有医案,以临床验证来说明理、法、方、药的依据。同时,薛己在论述方面,既熟悉前代医家各科治疗理论。而又不拘泥成方成法,具有一定的独立见解。如宋以来外科痈疽有托里内消之说,薛己则提出需要辨证治疗,指出:“夫痈疽疮疖,皆由气血壅滞而生也,当推其虚实表里而早治之。可以内消,此即托里之意也;若毒气已结,勿泥此内消之法,当辨脓之有无深浅……”,分别治疗。对于宋以来外科所谓“五善七恶”,见四恶则属不治的说法,薛己也表示异议,指出:“不可因其恶而不治”,“法当纯补胃气”。另外,薛己还主张治病务求本源,以为张仲景八味丸与钱乙六味丸为直补真阳、真阴要剂,对后世温补学说有一定影响。清《四库全书总目·薛氏医案》曾评称:“赵献可作《医贯》。执其(指薛己)成法,遂以八味、六味通治各病,甚至以六味丸治伤寒之渴,胶柱鼓瑟,流弊遂多。徐大椿因并集矢于薛氏,其实非己本旨,不得以李斯之故,归罪荀卿也”,可见对薛氏论述有较为中肯的评价。

薛己作品

正体类要 [ 薛己 ]

伤科著作。明薛己撰。二卷。已另有《内科摘要》已著录。薛氏承家学,结合其治验撰成此书。约二万字。刊于嘉靖八年(1529)。上卷记有正骨主治大法十九条,并载扑伤、坠跌、金伤以及汤火伤医案六十五则。下卷为伤科所用方剂。薛氏善取前贤治疗经验,不拘泥于成方、成法,对骨伤科治疗有其独到见解。在诊断上强调脉证合参,辨证之虚实;在治疗上则主张内外兼治,强调以调补气血,滋养肝肾为主,行气活血为次。论述简要,切于实用。对后世医家颇有影响。《中国医学大成》评其书曰:“明薛氏作正骨科,清《金鉴》作正骨科,即今之所谓伤骨是也。明时不设专科,故无专书,有之自薛氏始。”《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一书,即以本书为蓝本编辑而成。有明刻本(顾凌霄校),《薛氏医案》本。 查看详情>>

口齿类要 [ 薛己 ]

《口齿类要》系口腔科书籍。1卷。明·薛己撰于1529年(嘉靖8年)。本书为我国现存的唯一口齿科专著。对于口齿疾病的叙述,先从口唇部,以茧唇开始,次及各型口疮,再述诸般齿痛,最后记载舌及喉部疾患,书末附有诸鲠、误吞诸物疗法以及药方六十多个。对每种疾病的叙述均附有症例报告,如茧唇11例中,死亡者为三例,并强调“若患者忽略,治者不察,妄用清热消毒药,或用药线结去,反为翻花败症矣”。看来薛己对于唇癌的症状,已有较为明确的认识。此外尚报导口疮13例,齿痛22例,舌证11例等。本书论证口齿疾病的疗法,主张从患者整体上进行,多用内服药物辨症施治,对牙齿疾病的局部疗法尚未有记载。本书流传刊本较多,多包括在《薛氏医按全书》之内,且有日本刊本。 查看详情>>

外科枢要 [ 薛己 ]

外科著作。明薛己撰。四卷。己有《内科摘要》已著录。是书刊于隆庆五年(1571)。约五万字。卷一记有疮疡脉法,五善七恶、本末虚实、用药、用药宜禁等。卷二至卷三论述疮疡诸疾,并附医案。卷四为治疮疡各证方剂。是书以外科病证为纲,对疮疡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均有论述,并认为疮疡成脓后戒用刀针。指出:“若要用刀针去肉出血,则气无所依附,气血愈虚,元气愈伤矣,何以生肌收敛”。足见薛氏治疗疮疡经验丰富。此外并对筋瘤、血瘤、肉瘤等作了描述。本书为影响较大的外科文献,有一定的研究和实用价值。有明隆庆间刊本,大成书局石印《薛氏医案》单行本。 查看详情>>

外科发挥 [ 薛己 ]

外科著作。明薛己撰。八卷。己另有《内科摘要》已著录。本书刊于嘉靖七年(1528)。约六万字。书中记载有关治疗肿疡、溃疡、脑疽、肺疽、作呕、时毒、疔疮、肺痈、肺痿、肠痈、痔漏、脱肛、乳痈、疮疥等三十一种外科病证,后附治验。论病简明扼要,辨证治法通俗易懂。如论“肿疡”、“肿高焮痛,脉浮者,邪在表也,宜托之;肿硬痛深,脉沉者,邪在内也,宜下之。”寥寥数语即将邪之在表、在里,以及宜托、宜下的治则阐明,确有可取之处。所载汤、丸、散、膏、丹等各种剂型,颇切实用,足资临床参考。有明刊本,《薛氏医案》本。 查看详情>>

女科撮要 [ 薛己 ]

五卷。明·薛己撰。刊于1548年。上卷列述经候不调、经漏不止等15类妇科疾病的证治和方药;下卷介绍保胎、小产等15类产科疾病的证治和方药。多系明以前妇产科著作之精萃论述和规范方药,其中亦不乏薛氏的独到见解。此书撷取前贤有关女科之证治验案,并汇入作者临证心得编撰而成。 查看详情>>

内科摘要 [ 薛己 ]

内科著作。明薛己 撰。二卷。己字新甫,号立斋,江苏吴县人。父薛铠,精医理,尤以儿科见长。立斋医学造诣较深,初以疡医知名,后又以内科著称,并兼通妇、儿、五官各科。正德间选为御医,嘉靖间晋升院使。撰有 《外科发挥》、《疠疡机要》、《女科撮要》、《口齿类要》、《痘疹撮要》、《本草约言》等。本书成于嘉靖八年(1529),记述薛氏内科验案二百零九例,分上、下卷。其中除记有元气亏损内伤外感,饮食劳倦亏损,元气、命门火衰不能生土等病案外,主要还记载脾胃亏损、脾肾亏损、肝肾亏损、脾肺亏损、肝脾肾亏损等病案。可见薛氏对脾、胃、肾和命门虚损证的辨治颇为重视。他尊崇李杲脾胃学说,对肾命之认识遥承王冰、钱乙之学,临床上多用补中益气汤等方剂温补脾胃,以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用八味丸温补命火。书中有不少病案是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汤合用,或朝服补中益气汤,夕服六味地黄丸,或补中益气汤加益肾之药,或金匮肾气丸加益气补脾之药等。薛氏在学术上以温补见长,对后世医家颇有影响。有《薛氏医案》本。 查看详情>>

薛氏医案 [ 薛己 ]

又名《薛氏全书》。丛书。明薛己等撰。七十八卷。己有《内科摘要》已著录。是书中薛己撰八种,余八种多为薛己与父薛铠辑、注、增补前人旧作。包括宋陈自明编、薛己注《妇人良方大全》二十四卷,明薛铠辑、薛己增补《保婴撮要》二十卷,,明王纶编、薛己注《明医杂著》六卷,宋陈自明编、薛己注《外科精要》三卷,薛己撰《外科枢要》四卷,宋钱乙撰、阎孝忠辑、薛铠注《钱氏小儿直诀》四卷,元倪维德撰、薛己校注《元机启微》三卷,薛己撰《内科摘要》二卷,《女科撮要》二卷,《疠疡机要》三卷,《正体类要》二卷,宋陈文中撰、薛己注《陈氏小儿痘疹方论》一卷,薛己撰《保婴粹要》一卷,《口齿类要》一卷,《保婴金镜录》一卷,元杜本撰《外伤金镜录》一卷。内容主要论及内、外、妇、儿诸科。有明崇祯元年 (1628) 三径草堂刊本,《四库全书》本,清乾隆嘉庆间刻本。 查看详情>>

疠疡机要 [ 薛己 ]

外科著作。明薛己撰。三卷。已有《内科摘要》已著录。是书成于嘉靖八年(1529),是我国早期论述麻风病专著。上卷至中卷论疠疡本证、变证、兼证、类证的辨证治疗,并附治验。下卷为各证所用方药。薛氏对麻风病的诊治经验丰富。认为:“若眉毛先落者,毒在肺。面发紫泡者,毒在肝。脚底发痛或穿者,毒在肾。遍身如癣者,毒在脾。目先损者,毒在心。此五脏受之重也。”并指出:皮肉麻木不仁,肉死针刺不痛,血死烂溃,筋死指脱,骨死鼻梁柱坏,皆属五脏受伤,均属不治。如“恶血凝滞在肌表经络者,宜刺宜汗”。并主张用六味丸和七味白术散治疗。书中所载医案也较精当,故颇为后世医家推崇。有明刻《薛氏医案》单行本,《薛氏医案》(1921—1926)大成书局石印本。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