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名:字武承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大兴(原籍浙江)人
  • 出生日期:约1623

张烈(约1623-约1686),清初儒家学者,字武承,一字庄持。大兴(原籍浙江)人。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历任内阁中书,翰林院编修,曾充《明史》纂修官。早年出王学之门,后反戈附于朱门,精研程朱理学,以卫道自任。在朱学与王学的问题上与毛奇龄争辩,作《王学质疑》五卷。其他学术著作有《读易日抄》、《孜堂文集》等。张烈排斥王学,认为其病在“欲为儒而显叛于儒,欲窃佛而见嗤于佛,两无所容,而邪遁之苦亦已甚矣。”“阳明一出,而尽变天下之学术,尽坏天下之人心,卒以酿成乱亡之祸。”(《王学质疑》)主张废王学,定朱学于一尊。他说:“唯朱子之书,广大精深,无所不备,而要归于平淡切实,雍容详至,不敢为新奇可怪之论。……天下之欲学孔子者,舍此无由矣。”(同上)把朱熹提出的“奉先圣之格言,佩前贤之遗矩”看作圣门家法,必须谨守严防。张毛之争由明史馆立“道学传”抑或“儒林传”而起,反映了清初理学与心学之间的对立和斗争。对后来的学术思想发展有较大影响。著有《王学质疑》、《典训》、《四书讲义》、《读易日钞》、《孜堂文集》等。

张烈作品

王学质疑 [ 张烈 ]

清代批评王阳明学说的著作。一卷,附录一卷。清初张烈著。张烈(1622—1685),字武承,号孜堂。大兴(今属北京市)人。康熙进士。曾任内阁中书、翰林院编修、右春坊右赞善。参与修《明史》,分纂明孝宗、明武宗两朝。全书分《心即理也》、《致知格物》、《知行合一》、《杂论》、《总论》等五篇。据作者自序称:早年笃信修习王守仁心学,“沈浸于宗门者十五、六年”,后渐觉其非,遂以程朱之学为宗。此书主要以程朱理学观点对王守仁的《传习录》 查看详情>>

读易日钞 [ 张烈 ]

清张烈撰。八卷。《四库全书》本。此书说《易》,尊崇朱熹《周易本义》之解,主于因象设事,就事陈理。《四库全书提要》指出:“是书一以朱子《本义》为宗。谓《易》者象也,言有尽,象无穷。伏羲画为奇偶,再倍而三,因重而六,文、周逐卦系彖,逐画系爻,全是假物取象,不言理,不指事,而万事万理毕具。大旨在因象设事,就事陈理,犹说《易》家之不支蔓者。前有其子益孙、升孙《纪实》云:‘此稿已删润四十余过,至易簀前数日,尚合《蒙引》、《通典》、《存疑》诸书,考订知来、藏往二义,旋加改补。’云云。则其用力亦可谓勤矣。烈之没也,门人私谥曰‘志道先生’。杨允长作《私谥议》一篇,冠于此书之首。昔宋儒张载之没,门人欲为作私谥,司马光力言其非。当时手帖,犹载《张子全书》之首。古人以礼处人,不欲妄相尊重,干国家易名之典,其谨严如是。允长等未之闻乎?今录是书,而削除是《议》,用杜标榜之渐焉。”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