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别:
  • 朝代:唐代

张万福,唐代道士,生卒不详,约活动于唐玄宗时。据史崇玄《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序》说:张万福在玄宗时以京太清观大德的身份参加了修《一切道经音义》的工作。张本人辑录的道教斋仪多自称“三洞弟子京太清观道士张万福编录。”其《传授经戒法箓略说》末尾题记:大唐先天元年(712)十二月十二日太清观道士张万福谨记;卷下又称:见金仙、玉真二公主以景云二年(711)于大内归真观中。可知万福在睿宗时即为京城道士,玄宗时曾为太清观大德。他编撰的科仪经文有《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三洞法服科戒文》、《洞玄灵宝道士受三洞经戒法箓择日历》等。他是继陆修静之后,在杜光庭之前对道教科仪作了发展的道士,为杜光庭的集道门科仪大成创造了一些条件。

张万福作品

三洞法服科戒文 [ 张万福 ]

唐张万福撰。道教经书。一卷。记载道教服饰制,认为衣服为身之章,依禀受品次不同,各有科仪,凡九等;道士修行,当须持奉三洞符箓经戒,依此制服,不得混杂。道冠道服都有特定内涵,如“冠”含义为“观”,内观于身,结大福缘,制断六情,虚心静虑,念念至诚,克登道果;外观于物,恶非我有,妄生贪著,惑乱我心,当须观妙,常使无欲。道士应经常备其法服,整饰形容,勿使非人犯法服,并制定了关于法服的四十六条禁忌,违反这些科戒。就将受相应的惩罚。为研究唐代道教服饰制度的文献。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戒律类。 查看详情>>

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 [ 张万福 ]

唐张万福编。道教经书。上下二卷。末尾题记说:大唐先天元年( 712 )十二月十二日太清观道士张万福谨记。则此书成于唐玄宗初。书中简述道教经戒,认为这些戒律是修道者首先必须进行的科目,否则不能得仙,犹如涉海而需办楫一样。根据信教对象的品位、贤愚、禀气清浊等而分别授以不同的戒律。书中开列了三归戒(初起心入道受)、五戒(令除五欲、出五浊、修五德)、八戒(持八事以契入神)、无上十戒(在俗男女所受,断十恶行十善)等等,按修道者功力深浅及正一、三皇、灵宝、上清等不同道派的弟子而设置,反映了当时道教戒律与受戒者的基本情况。此书为当时道教经戒的总结,为研究唐代三洞经戒法箓传授情况的文献。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 查看详情>>

醮三洞真文五法正一盟威箓立成仪 [ 张万福 ]

唐张万福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书为斋醮仪法,用于醮祀上清仙箓、灵宝真文、八景五法、六甲秘符、正一盟威箓等道教符箓书中出现的神真仙灵、将官吏兵、玉童玉女等大小神灵,旨在「荐诚于天地,祈福于冥灵」,外消灾厄,内镇五脏,使人早成神仙。其醮仪程序有设坛、斋洁、入户祝、发炉、出灵官、请官启事、送神真、小户祝、醮后诸忌等十三节。从本篇醮仪中可见隋唐道教所尊奉之主要神灵和符箓:第一设立坛位, 第二洁坛解秽, 第三入户祝, 第四发炉, 第五出灵官, 第六请官启事, 第七送神真, 第八敕小吏神, 第九内官, 第十覆炉, 第十一送神颂, 第十二出户祝, 第十三醮后诸忌。从设坛位开始,中经请神送神直到醮后诸禁忌都有明确规定,从中可见唐代道教醮仪的一般情况。 此书为作者编录整理的道教坛醮著作,对研究唐道教斋醮仪式有一定参考价值。 查看详情>>

三洞众戒文 [ 张万福 ]

三洞众戒文,唐道士张万福编撰。原书二卷,《正统道藏》本合为一卷,收入洞真部戒律类。卷首有作者自序,内称:学道求真,莫不先持斋戒;三洞诸经说戒多矣,难以具详。因此作者从诸经中录出戒文,辑为一编,旨在方便道士诵习持守,戒除恶行。书中所录戒文有〈始起心入道三归戒文〉、〈灵宝初盟闭塞六情戒文〉、〈三戒文〉、〈五戒文〉、〈三诀文〉、〈八败文〉、〈三要文〉、〈十三禁文〉、〈七百二十门要戒律诀文〉等。作者或仅录戒文,或略述受戒持戒之法次要旨,强调以守心制心为奉戒之本。其中有加入张万福按语,如〈六情戒文〉后按称:六情为染罪之门,丧身之源,所以持戒先制六情,六情恬夷神道归。此书为研究道教戒文提供了参考资料。 查看详情>>

洞玄灵宝无量度人经诀音义 [ 张万福 ]

《洞玄灵宝无量度人经诀音义》,唐高宗、武后时道士张万福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本书前半篇摘录《金篆简文经》、《太极宝诀》、《洞玄灵宝十部经序》等六朝灵宝诸经,敷述诵读《度人经》时存神、唸咒、祝诵、引炁、叩齿等道法,是为「经诀」。后半篇为「音义」,摘录经文中若干罕见字词,加以注音释义,校正个别错字。篇末附《经说》,分析《度人经》篇章结构。 查看详情>>

洞玄灵宝三师名讳形状居观方所文 [ 张万福 ]

洞玄灵宝三师名讳形状居观方所文,原题「张万福编录」,张万福即唐玄宗时长安太清观道士。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谱录类。篇首有张氏小序,谓道士读经讲诵,行道烧香,入室登坛,皆须先礼师存念,然后行道,否则真灵靡降,礼师则须知其方所,存念则须审识形容。故张万福将道士参受三师名讳形状及住观方所之科仪辑录成编,以便查考。全篇分七节,〈正一师讳〉、〈五千文师讳〉、〈神咒师讳〉、〈洞神师讳〉、〈升玄师讳〉、〈洞玄师讳〉、〈上清师讳〉。每节略记道士受某经时礼拜存念三师名讳形状、住观方所之仪轨。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