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浩(1060年11月13日—1111年4月18日),字志完,号道乡先生,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元丰五年进士,调扬州教授,移颍昌府。元祐七年,苏颂荐为太常博士,御史来之邵论罢之,出为襄州州学教授。召对,擢右正言。上章劾章惇慢上不忠之罪,并言不当立贤妃刘氏为后,除名勒停,羁管新州。徽宗即位,召还,复右正言,迁左司谏,改起居舍人,进中书舍人,同修神宗朝国史。迁兵部侍郎,徙吏部,以宝文阁待制出知江宁府,改知杭、越二州。蔡京用事,再谪衡州别驾,永州安置。明年,除名勒停,昭州居住。崇宁四年,移汉阳军居住。五年,放归常州。大观四年,复直龙图阁。政和元年以疾卒,年五十二。绍兴间,赐谥曰忠。邹浩受学于程颐,又笃信禅学,尝自言“儒释本不异,昧者自亲疏”(《偶书》),故其诗文多禅偈语。他为谏官时所上奏疏,往往色正辞严,深中时弊,如《上哲宗皇帝书》、《谏哲宗皇帝立刘后疏》、《论宰相章惇疏》诸篇,尽管其后因此屡遭贬斥废放,但也深为后人所称诵,李纲谓其文“高明闳远,温厚深醇,追古作者,有黼黻之文,有金石之声,有菽粟布帛之用”(《道乡邹公文集序》),清人王士禛亦称“古今仰之如泰山北斗”(《带经堂诗话》卷六)。擅长为诗,王士禛谓其古体诗似白居易,格律诗深稳,与叶梦得工力相似(《跋道乡文集》)。其古体如《秋蝇》讥刺奸人谗口,“期望秋风回,一扫无馀孽”,《范蠡冢》称颂范蠡兴越灭吴的功绩以及功成身退的先机,《除名》叙述自己屡遭贬斥而不悔的心态,都是一些声情并茂的佳作。近体如《闻正夫迁门下》,车若水称为“句句好,至今感动人”,“千古削不去”(《脚气集》)。邹浩的著述由其子邹柄、邹栩编为《道乡集》四十卷,南宋初曾镂板刊行。明、清时多次重刻,保存较为完好,现存有明成化六年刊本、正德七年刊本、道光十一年刊本、《四库全书》本。《全宋词》第二册收其词二首。《全宋诗》卷一二三二至一二四五录其诗十四卷。《全宋文》卷二八二五至二八四八收其文二十四卷。事迹见陈瓘《邹公墓志》(《道乡集》附录)、《宋史》卷三四五本传。元谢应芳编有《道乡先生年谱》一卷,清李兆洛也编有《道乡年谱》一卷。
宋代诗文别集。40卷。邹浩撰。本集系邹浩之子邹柄、邹栩所辑。凡诗14卷,其中包括2篇赋;文26卷,辑入制、表、状、书、疏、启、记、序、策问、杂著、墓志铭、祭文、行状、传等各体文章。李纲曾为此书作序,但集中失载。据《东都事略》说邹浩集30卷,但《直斋书录解题》著录《道乡集》为40卷。邹浩在元符二年(1099)因上疏谏立刘后获罪,其书稿即遭焚毁。邹柄等辑其遗稿,搜采亦不完备。如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载有元符元年《论执政大臣不和疏》,不见集中;又《论宰相章惇疏》本4篇,集中只载3篇。但邹柄刻本版片在宋末也被毁。明代成化六年(1470),其裔孙邹量得内阁抄本,遂刊为《道乡先生邹忠公文集》40卷。正德七年(1512)邹翎重刊时增《续集》1卷。万历间钱塘令邹忠允再刊其书。清代王士禛《居易录》称其古诗似白居易,律诗似叶梦得,又称其受学程门而特嗜禅理,诗文多宗门语。这些见解都颇为恰当。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