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号近村,又号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钱塘(今属浙江)人。宋咸淳中即有诗名,与白珽并称吴下,人谓之“仇白”,当时名士张雨、张翥、莫维贤等都与之结交。宋亡后,曾以逸民自居,与周密、张炎和方凤等常相唱和。元至元中被迫出任溧阳州儒学教授,转宝庆路教授,不赴,改将仕郎、杭州路总管府知事。晚年退隐后,喜与方士游名山佛寺,足迹所到,常有题咏,是元初南方诗坛一位有影响的诗人。他曾赠诗方回,有“老尚留樊素,贫休比范丹”之句,对方回极尽嘲讽,为此几乎被方回所构陷。其论诗主张与戴表元相一致,近体主唐,古体主《选》(见方凤《仇仁近诗序》)。其友人释弘道赠诗说:“吾爱山村友,诗工字亦工。波澜唐句法,潇洒晋贤风。”仇远论诗也有与江西诗派一致处,如批评“近世习唐诗者以不用事为第一格,少陵无一字无来处,众人固不识也。若不用事者,正以文不读书之过耳”(《自跋诗卷后》),这与黄庭坚的话如出一辙。于宋诗人中,他独尊陈与义,称“简斋吟册是吾师”。宋亡之初,所作诗有兴亡之感,情绪感伤,如“凤鸟不来山寂寂”(《凤凰山故宫》)、“赐火恩荣皆旧梦”(《和韵胡希圣湖上》)之类。另一类诗写得冲淡幽静,有闲适之趣,“阿母抱孙闲指点,疏林尽处是栖霞”(《卜居白龟池上》),即属此类,这类诗被前人认为写得“优游自得,以避乱世,气和词平,若不与世故者”(明徐伯龄《蟫精隽》)。仇远论词尊姜夔,其词多为写景咏物之作,沿宋季馀习,偏于清空。前人评他的词说:“其咏蝉[齐天乐]极可诵”,又评[八犯玉交枝]“其纵横之妙,直似东坡”(《历代词话》卷九),这是指词风的清妙飘逸而言。著有《金渊集》,皆官溧阳所作,取伍子胥投金濑事以为名,原集已佚,清人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另有《山村遗集》,清人项梦昶所编,残缺不全。明瞿暹所编《山村遗稿》有仇远七律三十八首、瞿佑七律五十首,书后缀《山村逸诗》一卷,诗五十四首,杂著二首。其词集为《无弦琴谱》,另有笔记小说《稗史》。其生平见《至顺镇江志》卷一七、《两浙名贤录》卷四六、《(乾隆)浙江通志》卷一七八、《元诗选·二集》小传、《新元史》卷二三七。
元诗别集。6卷。仇远撰。原书久佚,清乾隆时修《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金渊集》6卷。四库馆臣认为,姚广孝对仇远诗“推挹甚至,盖深倾倒于远者。故其监修是书(指《永乐大典》),载之独伙。疑其全部收入,所遗无几也”。本集辑本无序跋,卷1为四言古诗、五言古诗,卷2为七言古诗,卷3为五言律诗,卷4—5为七言律诗,卷6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集中所收,是仇远入元并初仕镇江路儒学正以来的诗篇,从诗中体会不出亡国之痛,也没有仕于新朝的喜悦,所咏都是所见、所闻、所感,可以看作江湖派余脉。本书主要版本,除《四库全书》集部所收之外,还有《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又编入《丛书集成初编》),这种版本卷首有乾隆皇帝所题七律1首。元人元淮的诗集也叫《金囦集》(囦即是渊的古字),而元淮、仇远都在溧阳作过官,溧阳主要的河流叫溧水,相传春秋时伍子胥曾在水边投金乞食,后来就把传说中投金之处叫作投金濑,又名为金渊。他们的集子以《金渊》命名,显然是来源于此。 查看详情>>
仇远撰。道光九年(1829),孙尔准录自《永乐大典》,析为二卷刊出,有孙尔准、冯登府二跋。孙跋云:“曩在史馆,翻《永乐大典》,见有《无弦琴谱》,不著撰人名字。读其词,清丽和雅,与玉田、中仙、草窗相鼓吹。证以《绝妙好词》、《花草粹编》所载,及贞居、蜕岩和作,知为仇仁近词。”又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卷四○著录明钞本《无弦琴谱》二卷云:“山村在宋咸淳中,诗与白珽齐名,人称仇白,而未尝以词称,迨为诗所掩耳。今取而读之,其清丽似中仙,和雅似玉田,在三人之中,未为蜂腰。原书湮没已久。嘉庆中孙平叔从《大典》录出。此则明人钞本,晦而复显,真词苑瑰宝也。” 《彊村丛书》用邃雅堂藏钞本,词一百十九首。《全宋词》据《彊村丛书》本入录,补一首,共一百二十首。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