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包(1603年-1669年)清学者、经学家。初名基命,字蒙吉,晚号用六居士。直隶祁州(今河北安国)人。生于万曆三十一年,卒于清康熙八年。门人私諡文孝。明天啓七年(1627)举人。再试不第,遂放弃应试学业,有志圣贤之学,以学道自任。明亡,李自成曾聘其爲官,以死拒之。清立国后,不爲仕,隐居不出,筑“潜室斋”、“肥遯亭”,闭户读书,无间寒暑,学者宗之。居乡党,恂恂如也,然见义勇爲,勇过孟贲。
曾与孙奇逢辩论“良知”。后读高攀龙遗书,大喜,曰: “不读此书,几虚过一生” (《清史稿》卷四八○)。自称私淑弟子,言“乃所愿,则学高子也”(清唐鑑《清学案小识·待访录》)。作木主供奉之,自责甚严,一言弗检,一行弗实,则跪于主前,自悔己过。刁包学问赅博,尤精于四书五经及宋元以来诸儒书。其学以谨于言行爲要,主张“君子守身之道三,曰: 言行不苟,取与不苟,出处不苟”(徐世昌《清儒学案·用六学案》)。提出“吾日三省吾身,心无乃有妄念,言无乃有妄发,事无乃有妄爲乎?”(《清学案小识·待访录》)反对调和朱陆,认爲陆学“从致知入,在孔门爲捷径”,朱学从“格物入,在孔门爲定本”,“此毫釐千里之差”(《清儒学案·用六学案》)。于陆王心学多有批评,指出“不读《小学》,《大学》不可得而入也。不读《集注》,《四书》不可得而明也。不读《纲目》,《春秋》不可得而继也。不读《近思录》,无以爲四子(周敦颐、程颐、张载、朱熹——引者)。《六经》之阶梯,圣人不可得而学也。” (《用六集》卷一《答张梁水司空书》),强调六经的重要,认爲“人有六经,如天有日月,不日不月则天晦矣;如地有山河,不山不河则地竭矣; 如人有耳目手足,不耳不目不手不足则无所知能而失其所以爲人矣。自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以至齐家治国平天下,何以不本诸此” (《与史子敏论史书》)。著有《易酌》、《四书翼注》、《潜室札记》、《用六集》,皆本义理,明白正大。又选《斯文正统》,专以品行爲主,若言是人非,虽绝技不取。
二卷。清刁包(1603~1669)撰。刁包字蒙吉,号六用居士,祁州 (今河北无极)人。明天启七年 (1627)举人,再试不第,遂弃举子业,以著述讲学为事。清兵入关,隐居不出,于城隅建斋曰 “潜室”,闭户读书。其学信守程朱,以谨言行为要。著有《用六集》、《斯文正统》、《辨道录》、《四书翼注》等书。此书为平日所见的随笔札记。王士祯《池北偶谈》称道其中为盖世豪杰易,为惬心圣贤难一条;又称道其趋吉避凶盖言趋正避邪,若认作趋福避祸便误一条。然而所论心性及格致诚敬,则多拾前人的旧论。其谓读 《春秋》而不读 《胡传》之妙,不可以言 《春秋》,亦不出里塾拘墟之见。又称吾辈第一座名在《大学·知止》一节。且谓此山又不在书本上,还只在腔子里,语言虚渺。有《畿辅丛书》 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查看详情>>
清刁包治《易》著作。十四卷。该书以北宋程颐《易传》、南宋朱熹《周易本义》爲宗,注重阐发义理。虽亦言及“象数”,然主北宋陈搏、李之才之说,多非难汉之相传之法。认爲《易》非爲卜筮之书,而是贯通天、地、人之理。指出学《易》者,不肆于孔子《十翼》,则难识伏羲之画、文王之彖、周公之爻,不肆力于程颐《易传》,则难知孔子《十翼》之旨。故是书“以孔子《十翼》爲三圣之阶梯,以程子二传爲孔子之阶梯,或录其辞而表章之,或述其志而推广之,亦间以朱义补程所未备,而亦间以诸儒及己意补程朱所未备。” (《易酌·序》) 强调《易》既是个人修身正心的原则,又是达治天下的原理。爲清代治《易》的重要著作。有《四库全书》本,《用六居士所著书》本。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