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名:铸,字勉旃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浙江上虞
  • 出生日期:1886年6月15日

夏丏[miǎn]尊(1886年6月15日—1946年4月23日),原名铸,字勉旃,号闷庵,别号丏尊。1886年6月15日(清光绪十二年五月十四日)生于浙江上虞。父亲是个秀才,也希望他走科举道路,故他自幼即入私塾读经书。1901年考中秀才,翌年去上海中西书院(东吴大学前身)读书,因学费昂贵,一学期后辍学。回家后读《华英进阶》、《华英字典》(中国第一部英文字典)、《代数备旨》等书自学。1903年入绍兴府学堂(浙江第五中学前身)读书。该学堂不收学费,成绩优良者还每月可得几毛至一块钱“膏火费”。夏因成绩优异,颇受老师们的青睐。

1904年,夏丏尊再次辍学回家,替父亲坐馆,一边教书,一边坚持自学。次年,他去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和中学课程,第二年考入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因没有得到官费,经费拮据,不得不于1907年辍学回国。

1908年春,夏丏尊应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监督(即校长)沈钧儒的邀请,任该学堂通译助教,为教育学科日本教员中桐确太郎做翻译。翌年,鲁迅(周树人)留日归来,任两级师范生物学科日本教员本多原二郎的翻译和生理学教员,夏与鲁迅是同乡,又都留学日本,两人交往渐多。夏自称是受鲁迅“启蒙的一个人”。1909年冬,监督沈钧儒辞职,夏震武继任,因顽固不化,被称为“夏木瓜”。夏震武要求教员穿礼服到礼堂参见,又要求教务长许寿裳陪同谒圣(孔子)。夏丏尊与鲁迅、许寿裳等相约罢课,以示抗议,夏震武被迫辞职。这场“木瓜之役”以夏丏尊、鲁迅等人的胜利而告终。

在两级师范学堂,夏丏尊除做翻译外,1913年还兼任了舍监。在任舍监的七八年里,学校秩序井然,学生讲礼貌,守纪律。人们把夏的管理比作“妈妈的教育”。1913年,两级师范学堂改为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夏丏尊看到学生国文程度差,又自告奋勇担任国文教员。他征求学生对国文课的意见,从语文教学和新文学的观点着眼,选择结构谨严或富有文学意境的文章做国文课教材,尤喜欢桐城派的古文。他教国文注重“朗读”和“干念”,考查学生成绩爱用听写的方法。在教学中,他注重“读”、“听”,也注重“写”。

夏丏尊在两级师范和浙江一师时,先后与鲁迅、李叔同、许寿裳、刘大白等同事,尤与李叔同交往甚密。两人共事七年,晨夕一堂,情逾手足。李叔同几次想离校另谋他职,都因夏丏尊再三恳留而作罢。“五四”时期,浙江一师的学生运动与新文化运动都十分活跃,夏丏尊与陈望道、刘大白、李次九等都支持新文化运动。他们改革国文教育,主张文白并重,强调教材的思想性。他们的进步主张遭到守旧派的反对,并攻击陈、夏、刘、李为“四大金刚”。夏等和全校的进步师生团结一致,使这个省立中等学校与北京大学遥相呼应,南北辉映,成为江南学生运动与新文化运动最活跃的基地。1920年春,浙江一师学生施存统(复亮)在《浙江新潮》第二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非孝》的文章,引起了轩然大波。浙江教育界和思想界的新旧两派,围绕此文展开激烈的斗争,顽固派乘机对校长经亨颐和“四大金刚”展开全面进攻,给夏丏尊等人扣上了“非孝”、“废孔”、“公妻”、“共产”等罪名,要求经亨颐查办“四大金刚”。经不从,他们竟下令撤换校长,遭到进步师生的坚决反对。顽固派恼羞成怒,唆使军阀派兵包围学校,制造流血事件,是为“浙江一师风潮”。

夏丏尊此时除在浙江一师任教外,还有一些社会兼职活动。1919年夏与沈仲九、经亨颐、刘大白等编辑浙江教育会刊物《教育潮》。

“浙江一师风潮”后,夏丏尊被迫离校,应湖南第一师范邀请去长沙执教,与周谷城等同事。夏丏尊继续为新文化运动呐喊,他教国文课提倡发挥学生自由思想,反对专替古人作注疏,并把后一种教学方法讥为“留声机”。

1922年,上虞县的绅士陈春澜捐资在白马湖创办春晖中学,经亨颐任校董兼校长,夏丏尊应邀返乡至春晖中学任教,和朱自清、朱光潜、丰子恺等一起,努力把春晖中学办成学生的乐园。1924年底,夏丏尊、朱光潜等主张男女合校,与校长经亨颐意见不合,乃集体辞职。1925年春,夏丏尊到上海与友人共办立达学园并任教。他教国文,兼授文艺思潮。不久,立达学会成立,夏兼编会刊《一般》。1927年夏应邀任上海暨南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

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白色恐怖加剧,夏丏尊掩护过不少革命青年。夏的学生叶天底是中共上虞县委书记,不幸被捕于杭州监狱。夏闻讯后想方设法营救,但终未成功。看到学生横遭虐杀,夏十分痛苦,写下了这样一副联语:“宁可早死,莫作先生!”他毅然离开了学校,和章锡琛在上海共创开明书店,任开明书店编辑所所长,用他手中的笔,写、译、编、著,踏进了更大的课堂。为编辑出版有意义的书籍,他“把读者群规定为求知欲最旺的中等教育程度的青年”,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翌年,夏翻译了意大利著名诗人孟德格查的《续爱的教育》。夏翻译这本书,是“希望国内整千万无福升学的少年们能从这书获得一种慰藉,发出一种勇敢的自信来”。《续爱的教育》出版后风行一时。

1930年1月,夏丏尊主编的《中学生》杂志创刊。为了把《中学生》杂志办得有声有色,夏颇费心思,每期都是自己拟定题目,约人写文章。不到一年,杂志行销数就超过三万份。1931年3月,叶圣陶担任《中学生》杂志主编,夏任《中学生》杂志社社长,他们亲密合作,把《中学生》办得更好。

此时,各地有不少学生失学,夏丏尊和叶圣陶、章锡琛等人决定开办函授学校,帮助失学青年自学普通中学的全部课程和一些谋生必需的技能。1933年“上海市私立开明函授学校”正式开办,夏丏尊任校长并兼国文课教师。函授学校每月出一册讲义,各学科教材混合在这册讲义中,寄交学员自学。计划共出十八册,每三册是一个学期的功课量,十八册讲完中学六年的课程。当时中学是三三制,初中、高中各三年,函授学校则用三年的时间来修习六年的课程。可惜两年后,因延聘工作人员支出过多,讲师批改作业负担过重而停办。

开明函授学校停办之后,夏丏尊集中精力编撰国文教科书和课外读物。早在浙江两级师范时夏就自选教材,在长沙一师和春晖中学时就编写讲义,至立达学园后其讲义经刘薰宇补充修改,于1925年以《文章作法》为名出版。1934年夏与叶圣陶合著的读写故事《文心》以及与叶圣陶、宋云彬、陈望道合编的《开明国文讲义》(全三册)出版。次年,夏与叶圣陶合编的《初中国文教学自修用(国文百八课)》(六册,每册十八课,因抗战爆发,后两册未能出版)由开明书店陆续出版。1937年6月,夏丏尊与叶圣陶合编的《修正课程标准适用(初中国文课本)》(六册)出版。1938年,夏丏尊与叶圣陶合著的《阅读与写作》、《文章讲话》出版。这些书籍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其中《国文百八课》被誉为30年代“颇具特色”的国文教科书。《文心》几乎成为中学生的必读书,出版后风行一时。当时日本《新中国事典》称誉这本书是“在国语教育史上划了一个时代”。

1936年6月,中国文艺家协会成立,聚集作家七八十人,夏丏尊年岁最大,被推为主席;他与茅盾等九人当选为理事。会议提出作家要形成统一战线,为民族解放运动共同努力。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8月24日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机关报《救亡日报》创刊,夏丏尊为编委之一。9月,开明书店内迁,夏因年迈多病,留守上海。1938年,夏丏尊编辑出版《阅读与写作》、《文章讲话》等书。因开明书店经济周转困难,不能按月支薪,为生活所迫,夏在南屏女中兼任国文教员。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侵略军侵入上海租界。夏丏尊见环境日趋恶劣,辞去南屏女中教职,深居简出,闭户读书,并皈依了佛教,成为终身居士。他应某大寺院的邀请,将《南传大藏经》中《本生经》从日文翻译成中文。这时夏丏尊对他的好友李叔同更加钦敬,认为李叔同献身侍佛是一种积极的舍己救世的大勇行为。然而信佛和闭门读书也不能躲过日本帝国主义分子的纠缠,日方认为夏丏尊曾是留学东京的学生,要他出来为“东亚共荣”效力,夏丏尊坚决拒绝。为此,夏于1943年12月15日被日本宪兵关进监狱。审讯时,日军出示中国文艺家协会主张抗日的宣言,据以问罪。后经日本友人内山完造等人的奔走营救,得以于25日获释。

1945年8月,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夏丏尊与战前复旦大学同事傅东华和文教界志友筹组中国语文教育会,准备继续为文化运动努力。8月11日,他与李健吾等十五人被选为中华全国文艺家协会上海分会理事。

此后夏丏尊肺病加剧,但仍坚持工作,写《双声词语的构成方式》发表于《国文月刊》第四十一期后,即卧床不起。1946年4月23日在上海逝世。

夏丏尊作品

七十二堂写作课 [ 夏丏尊 ]

此书为经典民国教材,几代人受益不尽。《七十二堂写作课》是夏丏尊和叶圣陶合著的一部讲述文章作法的书籍。书中的文章均选自二人合编的《国文百八课》。《七十二堂写作课》是一本侧重文章形式的书,所选取的文章虽也顾到内容的纯正和性质的变化,但文章的处置全从形式上着眼。全书一共七十二讲,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文章及文学体裁,记叙、说明、议论、应用,诗歌、小说、戏剧、散文,每一类别都有十分精到又浅显易懂的见解与指导,是人们学习写作、提高写作技能的不可不读的好书。 查看详情>>

文心 [ 夏丏尊 ]

《文心》是叶圣陶与夏丏尊先生,用故事的形式,来讲解语文知识的一部启蒙书。共三十二篇文章,每一章一个主题,例如信的书写、朗诵的技巧、修辞的运用……通过几个中学生乐华、大文等人的生活,将之串联起来,使语文知识在不同的场景中延展发散。更有社会时事的穿插互动,将文字技巧的说明升华为文字背后精神的挖掘宣扬。陈望道先生和朱自清先生为《文心》写了序,将该书的价值意义做一表彰。陈先生说这本书的特点是“把关于国文的抽象的知识和青年日常可以遇到的具体的事情融成了一片。”朱先生说“书中将读法与作法打成一片,……不但指点方法,并且着重训练”,还“将教学也打成一片,师生亲切的合作才可达到教学的目的”。 查看详情>>

文艺论ABC [ 夏丏尊 ]

民国18年ABC丛书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夏丏尊。分18章。重点论述文艺的本质、鉴赏、创作等文学基本问题 查看详情>>

白马湖之冬 [ 夏丏尊 ]

夏丐尊著。作于1933年12月,收于《平屋杂文》,见《中国现代散文》下册。五四运动落潮后,作者于1921年返回浙江上虞家乡,怀抱着教育理想在白马湖畔创办春晖中学。由于此地环湖绕山,只有北首有一空隙,故冬天多风而特大。一刮风,天未夜,“全家吃毕夜饭即睡入被窝里,静听寒风的怒号,湖水的澎湃。”到了大风寒时,“泥地看去惨白如水门汀,山色冻得发紫而黯,湖波泛深蓝色。”文章通过写白马湖的冬景,反映出作者当年参与创建春晖中学的艰难和寂寞的情怀。一家人“从热闹的杭州移居于这荒凉的山野,宛如投身于极带之中。”松涛如吼的夜晚,作者“深感到萧瑟的诗趣,常独自拨划着炉灰”,“作种种幽邈的遐想”。移情于景,情意真切感人。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