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名:字仲孺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江苏吴县(今苏州)人
  • 出生日期:1671

惠士奇(1671一1741),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字仲孺,一字天牧,号半农居士。因家有红豆一株,文人学士见者争为题诗,哄动一时,学者又称红豆先生。惠周惕之子,惠栋之父。康熙五十九年(1711)进士。初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康熙五十九年(1720)督学广东,振兴文教,颇有政绩。粤人设木主配食先贤。乾隆二年(1737)任侍读学士。惠氏学术成就很大,有《礼说》十四卷,《春秋说》十五卷,《交食举隅》二卷,《琴笛理数考》四卷,《红豆斋小草》诗集及《南中集》、《采莼集》一卷。《易》学则有《易说》六卷。士奇承家学,说宗汉儒。江藩《汉学师承记》述其论《易》曰:“汉儒言《易》,如孟喜以卦气,京房以通变,荀爽以升降,郑康成以爻辰,虞翻以纳甲,其说不同,而指归则一,皆不可废。今所传之《易》,出自费直,费氏本古文,王弼尽改为俗书,又创为虚象之说,遂举汉学而空之,而古学亡矣。《易》者象也。圣人观象而系辞,群子观象而玩辞。六十四卦皆实象,安得虚哉!”是知惠氏主象数《易》。

惠士奇作品

礼说 [ 惠士奇 ]

十四卷。清惠士奇(1672-1741)撰。惠士奇字天牧、仲儒,晚号半农居士,人称红豆先生,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康熙间进士,康、雍、乾间历仕。早年兼治经史,晚年尤邃经学。任广东学正,倡导经学,除着《礼说》外,还有《易说》、《诗说》、《半农春秋说》、《大学说》、《交食举隅》、《琴笛理数考》、《红豆斋时术录》、《南中集》、《采莩集》、《半农先生集》。《礼说》是惠士奇考证辨析《周礼》所涉名物制度的着作。《礼说》不载《周礼》经文,只标举所有考据辩驳者,各为其说,依经文次序编之。惠士奇鉴于西汉郑玄注《周礼》不免汉制,因而反对用清代的音字进行推求,主张考求原委。《礼说》将古音古字分别疏通,援引诸史百家之说。证明周制,参证郑玄《周礼注》所引汉制,皆旁引经文,持论有实证。实为治《周礼》之力作。《礼说》版本有红豆斋原刊本、清嘉庆年间上海彭氏校刊本、阮刻经解本。 查看详情>>

半农春秋说 [ 惠士奇 ]

《春秋》学著作。又称《春秋说》,《半农先生春秋说》。清惠士奇撰。十五卷。惠士奇,字天牧,一字仲儒,晚号半农,人称红豆先生。江苏吴县人。官编修,侍读学士,曾典试湖南,督学广东。为清代著名经学家,尤精“三礼”。此书考辨《春秋》礼制、史事、书法等,分门别类,经文以类相从,每卷约论三四类,然不立目类。每经文后约采三传之文附之,亦间以《史记》诸书佐之。每传文之后又多附诸儒之说。其史事多信《左传》,礼制时据“三礼”,对《公羊》、《榖梁》、啖、赵之妄,时加驳正。每类之后,又以己意为总论。其意多出自宋张大亨《春秋五礼例宗》、沈棐《春秋比事》。虽不免有拘泥窒塞之处,但大抵典核可信。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言必据典,论必持平,所谓原原本本之学,非孙复等之枵腹而谈,亦非叶梦得等之恃博而辨也。”有《四库全书》本、《皇清经解》本等。 查看详情>>

惠氏易说 [ 惠士奇 ]

六卷,清惠士奇著。此书杂释卦爻,专宗汉儒,以说《易》象为主。为矫王弼以来空言说《易》之弊,征引极繁博,失之稍杂。并多引庄子之说,以为庄周精于易,故善道阴阳,先儒言《易》皆不及。其书大体精深,说有根柢。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