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名:字子政,本名更生
  • 性别:
  • 朝代:西汉
  • 出生地:沛(今江苏沛县)人
  • 出生日期:前77年

刘向(前77年—前6年)西汉学者、作家,字子政,本名更生。沛(今江苏沛县)人。汉高祖刘邦异母弟楚元王刘交四世孙。12岁入宫为辇郎,20岁擢任谏大夫,并以能文善赋而为宣帝左右的文学侍从。宣帝晚年爱好道家神仙之术,刘向从小读过道家秘籍,相信炼金术,因而受命试验炼金。他屡试不验,被劾当死,幸而宣帝爱才,减死论处,后来又召他进宫在石渠阁讲授《春秋谷梁传》与五经,任为郎中,升为散骑谏大夫、给事中。从此,他宗奉儒家今文经大师董仲舒,采取阴阳五行学说,利用自然与人世的灾异现象,阐发儒家经典,评论现实政治。

元帝即位,刘向擢升宗正。当时,宦官弘恭、石显弄权,外戚许、史两家骄横。他积极投入以丞相萧望之为首的反宦官外戚斗争,遭遇挫折,两度入狱,降职中郎。但他坚持斗争,屡次上书,指斥宦官,要求制裁。终于被废除官职,闲居十多年。直到成帝铲除石显,他才重新起用,复官中郎,因此他改名为向。不久,升迁光禄大夫。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成帝任命刘向主持整理皇宫所藏五经及图书。刘向一边精勤整理皇宫藏书,一边积极撰著进谏。针对皇室内外奢淫,他上疏谏议营建昌陵,主张薄葬;编撰《列女传》、《新序》、《说苑》等历史传记故事类编,供成帝阅览。针对外戚擅政,他撰著《洪范五行传》,汇集春秋战国至秦、汉的灾异现象,总结国家兴亡的历史教训,上书直言指斥王凤“秉事用权,五侯骄奢僭盛”,明确要求“黜远外戚,毋授以政。”成帝理解他忧国之心,但无可奈何,对他说:“君且休矣,吾将思之。”任命他为中垒校尉。此后他关注灾异,观察天象,一直担心“权在外家”,常常讥刺外戚王家,因此官终于中垒,后世也往往以官尊称他为“刘中垒”。刘向经历了从辞赋作家到今文经学者的道路,主持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整理文献图书的工程。他的辞赋创作虽然曾与王褒齐名,被班固列为西汉的代表作家之一(见班固《两都赋序》),但成就不高,留存无几。值得提到的是,他在主持整理皇宫藏书时,编撰了一部《楚辞》,收入屈原的全部作品,选入宋玉至王褒的楚辞作品,并把自己所作《九叹》收在其末。东汉王逸为各篇作了小序和注疏,名为《楚辞章句》,又收入王逸自己所作的《九思》。这是今存最早的作家作品的总集,也是保存屈原作品最完整的汇集。

刘向主要成就和贡献在散文、今文经学和整理文献、保存典籍文化方面。刘向散文擅长议论和记叙。今存作品有三类:一是政论,主要是奏章上书,代表作如《谏营学昌陵疏》、《极谏用外戚封事》等,针对现实政治,引古论今,依据经典,指陈灾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情辞恳切朴实;二是书录评论,主要是整理皇宫藏书所作各种书籍的著录提要,代表作如《战国策书录》、《孙卿书录》等,一般先简述该书整理过程,然后概括评述著者事略和该书内容,突出有益于政治教化的重点方面,最后略评该书文章。这类散文叙述简括扼要,评论鲜明突出,文气充沛,语言整饰,颇有情采,对唐宋书序散文颇有影响。三是历史传记故事,主要是《新序》、《说苑》、《列女传》等所收先秦到西汉初的历史人物的言行片断,大多篇幅短小,一二百字,采自古史,有所编排,叙事简洁,语言浅显,往往通过对话表达主题思想,显示人物神情姿态,文章生动可观,开六朝小说的先河。因此刘向在古代散文史、小说史上都占有一席地位。刘向经学继承董仲舒“以观天人相与之际”(《对策》)的天人之学,借天象灾异以警戒约束人君,进行现实政治斗争,而从儒家经典中寻找理论根据和思想武器,所谓“和气致祥,乖气致异;祥多者国安,异众者国危,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也”(《条灾异封事》)。所以他在反对宦官外戚斗争中,一再举出春秋时代242年中的日食、地震、山崩、彗星等等灾异数字,甚至统计《春秋》一定时期灾异的频率,作为说明当时灾异所显示的天意的根据,证明天意要求皇帝制止宦官外戚。这种天人之学是他经学的指导思想,也贯串于他的政论。

刘向著述繁富,影响广泛,在经学史上居有继董仲舒之后的今文经大师的地位。今存他的经学论著有清人辑本《春秋谷梁传说》一卷、《周易刘氏义》一卷、《五经通义》一卷、《洪范五行传》三卷等。刘向在古文献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地位和贡献。从河平三年起,他“为孝成皇帝典校书籍二十余年”(《太平御览》卷606引《风俗通》),孜孜不倦,始终其事。他是儒家今文经学大师,但不薄古文经典,也重视诸子百家、史传杂著、辞赋歌诗等书籍。对每一种书籍,他都搜集众本,订正勘误,删除重复,整理编辑;然后誊写杀青,撰写叙录;最后汇集叙录,编为《别录》。他不仅努力保存古代典籍文化,而且实际上开创了整理古典文献的基本规程,包括版本、目录、校勘的专业内容。他的《别录》更是我国第一部目录学专著,虽然已经散佚,但他儿子刘歆把它删繁就简,编成《七略》;班固又把《七略》改编为《汉书·艺文志》,所以对历代史志的编撰,影响深远。《别录》今存清人辑本。今存刘向文集有明张溥辑本《刘中垒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清严可均编《全汉文》辑刘向文四卷。《汉书》卷36有《刘向传》。

刘向作品

列仙传 [ 刘向 ]

古代神仙传记。西汉刘向撰。二卷。 向有《说苑》已著录。宋陈振孙等疑为出自东汉或魏晋方士之手,伪托向作。所记赤松子、黄帝、容成公、老子、吕尚、彭祖、安期先生、王子乔、东方朔、玄俗等七十位仙家事迹。起于赤松,终于玄俗,皆上古三代及秦汉时神仙。后人续补羡门高、刘安、老莱子等。文人多引为戏剧小说资料。明正统道藏本。《汉书·艺文志》无目。《隋书·经籍志》杂传类著录有两种,皆题《列仙传赞》,刘向撰。一作三卷鬷续,孙绰赞;一作二卷,晋郭元祖赞。唐以后史志均有著录,或二卷,或三卷,皆未题赞人。关于撰人,宋陈振孙,明胡应麟,清纪晓岚、杨守敬以及近人余嘉锡等,都对刘向提出疑议,或以为六朝人伪撰,或以为东汉方士假托,异说纷纭。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以为“惟此外有刘向的《列仙传》是真的”,不是后人伪托。 查看详情>>

新序 [ 刘向 ]

刘向撰。原书30篇,《汉书·艺文志》儒家类著录,隋、唐史志均作30卷。至宋代原书已残,由曾巩重新辑成10卷,即今传本。其书取材于先秦至汉初经史诸子书,内容时限起自舜、禹时,讫于汉初。篇目分为“杂事”(卷1至卷5)、“刺奢”(卷6)、“节士”(卷7)、“义勇”(卷8)、“善谋”(卷9、卷10),共165条。卷3末“邹阳上书”、卷7末“苏武”、卷10全部11条,共13条为汉代材料,其余记先秦事(据《汉魏丛书》本统计)。刘向主旨是取古书嘉言善行材料为宣扬儒家道德服务。从书中内容看,由于取材来源驳杂,故事与说教不合,所叙史实与其它史传也不合,故不能作为经史著作看,只能归入小说。刘向叙事情节极简略,却偏重议论。有意义的故事集中在“杂事”、“刺奢”中,如卷1孙叔敖见两头蛇、虎会谏赵简子,卷2无盐女,卷3乐毅、邹阳、燕惠王往来书信,卷5叶公好龙,卷6卫灵公论宛春等。传世版本主要有《汉魏丛书》本、《四库全书》本、《百子全书》本、《四部丛刊》本、《丛书集成初编》本。清人卢文绍有《新序校补》1卷,收入《抱经堂丛书》。清人王仁俊辑《新序佚文》1卷,收入《经籍佚文》。今人马达撰《新序译注》(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 查看详情>>

列女传 [ 刘向 ]

西汉刘向编撰。现存母仪传、贤明传、仁智传、贞顺传、节义传、辩通传、嬖孽传、续列女传等八卷,并有小序与颂。前七卷除首卷母仪传只有十四篇外,均有十五篇传记故事。续列女传有二十篇传记故事,其中陈婴母及东汉以来十六篇非刘向原书中所有。刘向编撰本书的目的,如宋代长乐王回所说:“汉承秦之敝,风俗已大坏矣!而成帝后官赵卫之属,尤自放。向以谓王政必自内始。故列古女善恶,所以兴亡者以戒天子”(《古列女传·目录序》,见上海中华书局:《列女传校注》)。本书收录了自远古至汉代百余位妇女的道德事迹,宣扬儒家“男尊女卑”、“三纲五常”的伦理思想,其中也有对“助夫举业”、“教子有方”,以及忧国爱民等妇女美德的褒扬。此书自汉以来广泛传播,是封建社会对女子进行道德教育的通俗读物。 查看详情>>

说苑 [ 刘向 ]

西汉刘向撰。二十卷。向有《新序》已著录。此编成书于鸿泰四年(前17),原二十篇,七百八十四章。北宋初年残剩五卷,经曾巩辑得十五篇,与残稿五篇合为二十卷,六百三十九章,清人补为六百六十三章,分二十类,约三十五万字。此书系作者分类辑纂先秦至汉初史事和传说,杂以议论,以阐明儒家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为主旨。由于博采群书,后世已佚古籍,赖此以存一二,具有一定文献价值。但亦有时代舛误,为后人所诟病。 所辑之传说、 寓言、格言、谚语颇多意味深长,文字生动者,是为魏晋小说之先声。体系或近小说,风格朴实,对后世小说及民间故事、谣谚有一定影响。 通行有《四部丛刊》、《四部备要》及《丛书集成》本。一九八五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赵善诒《说苑疏证》可参考。此书参照前人疏证体例及研究成果作疏证,前有《前言》,后附清人卢文弨《拾遗》,及作者标校时所得佚文,辑《说苑》佚文一卷(三十四条),又从史志中辑《说苑》序跋为附录,为今人研究此书之佳本。 查看详情>>

古列女传[四库本] [ 刘向 ]

中国古代第1部记载妇女事迹的传记性史书。刘向著。本书文献著录始见《汉书·艺文志·儒家》。后屡经传写,至宋代已不是原本,有后人增加的内容。宋人王回将其中传后无颂的20篇分离出来,另立一卷,题为《续列女传》附于书后。现存最早的刊本是宋建安余化勤有堂本。明清有多种刊本存世:明黄省曾刊本、张溥刊本、万历三十四年刊本;清阮刻仿宋本、乾隆知不足斋刊本,崇文书局汇刻本、四部丛刊本等,以顾抱冲仿宋刻本较好,附有考证1卷。本书今本《古列女传》7卷,后附《续列女传》1卷。其中《古列女传》,约4.5万字,有图103幅。每卷1类,分《母仪》、《贤明》、《仁智》、《贞顺》、《节义》、《辨通》、《孽嬖》7类。每类前有小序,解释篇题。除《母仪》有14篇, 《节义》有16篇外,其余各类均分为15篇,每篇之后有颂,均由四字一句的韵文写成。全书以人物传记的形式记载了古代105位妇女的事迹。如《母仪·邹孟轲母传》写孟母教化其子,三次搬家,注意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仁智·鲁漆室女传》写漆室女的计虑远见和关心生活,关心政治。书中既有通才卓识、奇节异行的妇女,也有死守封建礼教的妇女。《续列女传》,约7200字,有图20幅,记载20个古代妇女的故事。其中《周郊妇人》、《陈辨女》、《聂政姊》、《王孙氏母》4篇记载的是春秋战国时人,其余16篇均是汉代妇女的事迹,最后《梁夫人媳》是东汉和帝时人,所以这部分不是刘向所作,而是后人增补的。本书是封建社会妇女的教育用书。其中也保留了一些好的言行,能给人以启发和教育。在刘向以前,没有如此广泛搜集详尽叙述妇女事迹的专书。因而本书在传记史籍中有一定的地位,对后世史家撰述颇有影响。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