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名:字常宗
  • 性别:
  • 朝代:明初
  • 出生地:定(今属上海)
  • 出生日期:

王彝(?—1374年),明初诗文作家。字常宗,号妫蜼子。其先世为蜀人,父官昆山教授,遂迁居嘉定(今属上海)。少孤贫,读书天台山中,师事王真文,得浙东兰溪金履祥之传。杨维桢曾擅名于元末,彝尝着文,诋为“文妖”。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以布衣召赴南京修《元史》,书成赐金还。后以荐入翰林,以母老乞归。魏观任苏州知府,聘彝与高启张羽等修订经史。魏在苏修建府治,疏浚锦帆泾,获佳砚,为着《获砚颂》。洪武七年,魏观因此得罪死,彝被目为魏党,连坐被杀。彝诗多酬赠题画之作,风格近于中唐大历诸子,如《秋林高士图》:“岚峰半残阳,彩翠明林杪。僧坞远钟微,归人下山少。风杉落叶声,惊起栖烟鸟。携手愿言还,前村月初皎。”王士禛谓其诗“歌行拟李贺温庭筠,堕入恶道,馀体亦不能佳”(转引自《明诗记事》),未为笃论。着有《三近斋集》。清朱彝尊为着《王彝传》。《吴中人传志》卷七、《明史》卷二八五有传。

王彝作品

王常宗集 [ 王彝 ]

四卷。《补遗》一卷。《续补遗》一卷。明王彝(?—1375)撰。王彝,字常宗,其祖为蜀人,本姓陈氏。父为江苏昆山教授,遂迁嘉定(今属上海)。洪武初,以布衣召修《元史》,书成赐金币遣还。寻选入翰林,以母老乞归养,自号妫蜼子。后以魏观《上梁文》 事,与高启一齐被诛。是集本名 《三近斋稿》。系弘治中都穆所编,凡四卷,其中文三卷、诗一卷。刘廷璋、浦杲又辑补遗一卷。而世所传钞本,又有续补遗一卷,不知何人所辑。有清张蓉镜跋。但考其体例与全集相符,不似伪作。王彝之学出于天台孟梦恂,孟梦恂之学出于婺州(今浙江金华)的金履祥,本真德秀文章正宗之派,持论谨严,甚至有些过于偏激。因此其文学观较为保守,将元末较有生气、已成雄奇怪丽风格的杨维桢诗文,指斥为文妖。王彝诗文较为平淡,间或有精警之作。后人评价亦有不同。有人认为“其古文明畅英发”,王士祯《香祖笔记》则称:“今观其诗,歌行拟李贺、温庭筠,坠入恶道,余体亦不能佳,安能与高、杨相颉颃乎!”此评价贬抑较甚,不可为据。平心而论,其文大致淳谨,诗亦时有清畅之作,并非无可取之处。是集有明弘治刻本、清抄本存世,亦被收入《四库全书》。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