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履祥(1232年—1303年)元代学者、思想家。幼名祥,长名开祥,后更名履祥,字吉父,号次农,兰谿(今属浙江)人,居兰谿仁山之下,学者因称仁山先生。生于南宋理宗绍定五年,卒于元成宗大德七年。年十六补郡博士弟子员,十八考中待补太学生。其后潜心诗书,转向理学,受业王柏,从登何基之门。考进士,未中,遂弃举子业。尝执教于严陵(今属浙江)之钓台书院。南宋恭帝德祐初(1275),以迪功郎、史馆编校起之,辞勿受。宋亡,避居金华山中,后归兰谿。入元不仕,曾馆于齐芳书院,从事讲学,以著述终其身。卒諡文安。
与何基、王柏、许谦并称“金华四先生”。博学多识,凡天文、地形、礼乐、田乘、兵谋、阴阳、律曆之书,靡不毕究。在金华四先生中,其对经学、史学之研究,成绩最著。继承王柏之疑经精神,疑《诗》、疑《书》,并倾毕生之精力训释《尚书》。于《诗经》,在王柏《毛诗辨》的基础上,重申三百篇非孔子删定之旧:“尝考之秦火之后,《书》失几半,《礼》失几亡,而《诗》三百篇何以皆无恙?虽云《诗》託于声音之流传,岂尽夫子之三百篇乎!”(《论语孟子集注考证》卷一)对于《诗经》中表达男女相悦之情的爱情诗,皆目之以“淫诗”,并认为孔子当时必已删去:“郑声之淫,夫子尝欲放之,而今郑声具在,虽序者巧以为他事及刺人,然其淫丑之态,不可掩也”,“以此观之,其间淫诗,固夫子之所去而世俗之所传者,诸儒得之,例以为古诗而不察也”(同上)。于《尚书》,在王柏驳斥“孔壁之文皆科斗文字”说以证《书》古文之可疑的基础上,更疑孔安国《尚书序》为东汉人之伪作,指出:“不惟文体可见,而所谓‘闻金石丝竹之音’,端为后汉人语无疑也。盖后汉之时,谶纬盛行,其言孔子旧居,事多涉怪”,“则此为东汉传古文者託之可知也。”(《尚书表注》卷上)其于《尚书》,研究较为深入,并取得一些超越前人之成果。如推翻《书序》和《史记》关于《高宗肜日》为武丁祭成汤之旧说,肯定此篇为“祖庚之时绎于高宗之庙”而作(《尚书注》卷六)。其疑经之目的与实质,在于用理学的观点来重新审视、理解传统经典,并藉此为其学说找寻经典的与历史的根据。又其所撰《论语孟子集注考证》,用陆德明《经典释文》之例,为朱熹《集注》作疏解,于朱义亦颇有牴牾之处,由疑经亦进而疑难及朱熹之说。在史学方面,倣邵雍《皇极经世书》与胡宏《皇王大纪》体例,阅三十年之久,撰成《资治通鑑前编》一书,上起尧舜,下接于司马光《资治通鑑》之前,“一以《尚书》为主,下及《诗》、《礼》、《春秋》,旁採旧史、诸子,表年繫事,复加训释” (许谦《资治通鑑前编序》),往往于论述史事时发挥义理,将历史纳入理学思想体系之下。所编《濂洛风雅》,则辑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颢)以及朱(熹)、黄(榦)、何(基)、王(柏)诸家之诗为一书,旨在教人涵养德性、晓明义理。同时,该书冠以《濂洛诗派图》,实为道统传授图,尊周敦颐为理学开山祖,而以“二程——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黄榦——何基——王柏”这一传授世系为正宗,馀皆为旁支。在哲学上,坚持程朱“理一分殊”的观点,认爲“理一”之理爲太极,太极乃宇宙的本原,谓:“会到一源惟太极”,“太极运行常自若,羲皇向上可潜图。浑涵妙处皆全体,大用周流自不殊”(《奉和鲁斋先生涵古斋诗》)。将“理一分殊”之宇宙观落实到方法论及认识论上,更重“分殊”,以辟时儒空疏之习,谓:“吾儒之学,理一而分殊。理不患其不一,难者分殊耳。”(《传道白云》)此说实继承乃师王柏的思想。在心性修养问题上,认爲人有本然良善之仁性、良心,因“欲动情胜”而失之,因此主张反观内省以复之:“人之所以失其良心、迷此情性而终不能见天地之心者,盖其欲动情胜,而常失之于动也。夫物之惑人无穷,人之好恶无节,此心所存,逐物而动,则飞扬升降,幻贸驱驰,安能体认义理、充养人心?其于天地之心,惘然莫知也。故学者亦须收视反听,澄心定虑,然后可以玩索天理,省察初心,而有以见天地之心。”(《复其见天地之心讲义》)把“天地之心”解释爲天地生化万物之仁:“夫所谓天地之心者,何也?仁也,生生之道也”(同上)。强调爲人应守中和、中庸之道,尝言: “圣人之道,中而已矣”(见《北山四先生学案》)。所著另有《尚书注》、《尚书表注》、《大学章句疏义》、《仁山集》等。
宋金履祥撰。凡17卷。包括《论语集注考证》10卷,《孟子集注考证》7卷。金履祥事详见《大学疏义》条。本书是论孟章句集注之疏,因为前已有赵顺孙《四书纂疏》(《提要》中已著录),避而改题《考证》。朱熹《四书集注》注重发挥义理,而疏于名物训诂;又立言简奥,词约意广,故读者难以领会其精义。金氏此书,于人物事迹、名物典故考证甚详。又宋、元诸儒注《四书》大多不详及地理,金氏独于此有功。清阎百诗著《四书释地》,引此书十余条,甚为推崇。履祥于《四书》文义详明者不复赘言,但仿《经典释文》之例,摘其疑难者疏之。朱子持论有未定抵牾者,履祥皆折衷归一。对集注中的错误,金氏有所订正,但有的集注不误,如公刘为后稷之曾孙条,金氏定为误,此其暇疵。论孟集注考证合刻,为十七卷,卷首有许谦序,后有吕迟跋。传世版本有《率祖堂丛书》本、《金华丛书》本,浙江馆等有藏。 查看详情>>
《资治通鉴纲目前编》18卷,外纪1卷,举要3卷。元朝人金履祥撰。金氏有感于朱熹之书前史空缺之憾而成此编。该书上溯帝尧之世,下讫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三家分晋。发凡体例,以纲以目悉遵循朱子之书,所据均注出处,以示为信史。明人陈仁锡将此书与朱子纲目合刻刊行问世。玄烨据以批评时,共得批语2条。 查看详情>>
《大学》注本。宋金履祥撰,一卷。履祥字吉父,学者称仁山先生,浙江南溪人。不仕于元,专事著述。曾事同郡王柏,又从学于何基之门,对濂(周敦颐)、洛(程颐、程颢)、关(张载)、闽(朱熹)之学,造诣颇深,有《尚书考注》、《通鉴前编》、《孟子集注考证》等著作。当初,朱熹作《大学章句》,又作《大学或问》申明旨意,其后《章句》屡改而《或问》未变,故前后牴牾,学者疑之。胡凤丹认为,朱熹为《大学》作章句,又作《或问》,“一年之中,《章句》屡更,而《或问》未改,二书不甚相符,故学者疑之,此仁山先生(金履祥)《大学疏义》所由作也”(胡凤丹序) 。本书主旨在于为朱熹补正其所未及,《大学》正文之后,首先发明字句本意,然后阐发其意旨。履祥信守朱熹的天理论,主张尽天理、灭人欲。 查看详情>>
诗文别集。四卷,诗二卷。宋金履祥撰。履祥平生所著诗、文极多,后多散佚。其集原分类《非非存稿》、《仁山新稿》、《乱稿》(南宋灭亡后诗文稿)、《噫稿》(子亡后之所著诗文),作者生前可能曾经刊行,为其门人林景熙、方逢辰等人所刻。此本不见传世。其弟子吴师道家藏有履祥手稿多种;至明,董遵(或作董遵道,误,董遵字道卿)又补充多篇,于明武宗正德(1506—1521)间刊刻问世,为四卷;明神宗万历二十七年己亥(1599)再度刻印,为三卷。清世宗雍正三年乙巳(1725),履祥裔孙金弘勋得到依明正德刻本之影写本,又得万历刻本,因合校精刊之,是为六卷本。《四库全书》所收即此本。又雍正九年履祥第十八世孙金律亦刻全集,名为《仁山先生金文安公文集》,作四卷,附录一卷。清仁宗嘉庆十五年(1810)桐山金祠刻金集,亦作五卷。清穆宗同治十三年(1874)胡丹凤辑刻《金华丛书》,亦收金集。民国年间,商务印书馆编《四部丛刊》收金集乃据清初写本影印,作三卷。 查看详情>>
二卷。金履祥(1232-1303)撰。履祥字吉父,自号次农,两浙路兰溪(今属浙江省)人。宋末元初着名经学家、思想家。履祥少有经世之志,及壮,知世有理学,遂穷究义理,德璠初年曾以史馆编修召,未及用而宋亡。入元亦不仕,晚年讲学丽泽书院,居仁山下,学者称仁山先生。元至正中赐谥文安。《元史》入《儒学传》。所着除《尚书表注》之外,尚有《尚书注》、《大学章句疏义》、《论语孟子集注考证》、《中庸标注》、《仁山集》等。履祥师事王柏、何基,其学以朱熹为宗。早岁作《尚书注》十二卷,翻阅诸家之说,章解句释,训释发明,时有独到见解。晚年“摆脱众说,独抱遗经,复读玩味,”撮其要而为《尚书表注》。该书主要内容为“正句画段,提其章旨与其义理之微,事为之概,考正文字之误(以上引文见《自序》),其说解与蔡沈《书集传》多有不同。此书说解文字,细字标识于四阑之外,自成一例。履祥长于论辩,学识过人,援据考证,于前人旧说多所驳正。唯其过为高论以标新立异,窜改经文以曲就己意,乃此书缺憾。现存版本有《通志堂经解》本、《金仁山全书》本、《率祖堂丛书》本、《金华丛书》本等。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