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气养形论,作者不详。约成书于唐宋间。《通志•艺文略》着录作一卷。今本收于《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云笈七签》卷三十四亦收录,题作《神炁养形说》,其中有缺文。此篇论述神、炁、形相守之内修术。谓神与炁相结而成形,神炁相守则可以养形。又称耳目为神之户牖,阴阳为炁之干戈,修行者须闭户牖,息干戈,清静虚无,以养神炁。能积精累炁,守中抱一,心游于淡,炁合于漠,则其寝不梦,其觉无忧,而为真人矣。 查看详情>>
道家著作。3卷。宋·李简易纂集。撰年未详。卷上载混成仙派之图、悟真篇指要、交会图、三五一图。介绍了九还、七返、鼎器、真铅、真汞、真土、刀圭、媒合、采取、融结、烹炼、金木交并、水源清浊、温养沐浴、脱胎神化等内容。卷中载长生久视之书、辨惑论、丹房法语、羲皇作用等内容。卷下载张紫阳赠白云洞刘道人歌、规中图、十二字诀、规中图密语、诗歌等。书中对《悟真篇》作了阐释,对《阴符经》经义在气功学中的应用也作了发挥。 查看详情>>
张清夜《阴符发秘》,旧无刻本,且几近湮没失传。我们今天所见者,乃是著名学者蒙文通先生于1946年,根据手抄本和罗氏观妙斋聚珍本加以校订而成之《新校张清夜<阴符发秘>》。蒙文通先生校竟写有清本及《校后记》,并请谢无量为之撰《序》,杨润六为张清夜撰《自牧道人别传》。(校后记》、谢序、杨传,发表在1948年6月《图书集刊》第8期。2001年8月,巴蜀书社出版的《蒙文通文集(第六卷)道书辑校十种》,将经蒙默教授据清本整理的《新校张清夜<阴符发秘>》编人,并附录张清夜所撰《玄门戒白》、《青羊宫<阴符经碑>跋》,以及杨润六《自牧道人别传》。蒙默《整理后记》曰:“今兹整理一据清本,唯清本仅载谢序,今补人校后记及杨传。原抄本附有《胎息经》,清本未载,当以胎经传自古昔,或人误为子还作而附于子还书后,写校记之初拟`仍旧存之’,而写定清本时仍予剔去,今依清本不附。《阴符发秘》前有沈裕云序及张清夜自序。沈序认为,《阴符经》之博大精深,直可与《易》齐肩,二者都具有高度的理论及抽象思维之特色,谓:“古圣贤书多据事以明理,惟《易》则空悬其象,而万事万理皆包孕其中。后世兴亡治乱,即《易》之占验也;古来经史子集,即《易》之注脚也。《阴符经》殆与《易》为表里者软 ! 是经也,不过四百余言,而九天九地、无始无终、一本万殊、大含细入, 其旨归所在, 与《易经》贞下起元、 静中含动, 无二理也。 特其造语多奇, 用字多险, 后人遂于奇险处求之, 致滋歧论而反晦其意。 试平心静气、反诸吾身而通诸载籍, 则释氏之非空非色,老子之常清常静,与儒者 之无极太极, 皆一以贯之矣。 ” 查看详情>>
《一贯天机直讲》一书,署名“蜀西魏尧则之口述、浙会陈威公孟笔记”,记载了自1924年12月22日(即甲子年冬至日),到翌年四月初八(1925年4月30日),共讲课49次的讲课内容。因是根据讲课记录整理而成,所以本篇通俗易懂,是历代丹经道书所仅有的上乘佳作。本次整理,以民国三十年(1941年)蓬莱高恩洪刊印本《一贯天机直讲》为工作底本。此本是高恩洪“偶于书肆中获得”, 其披阅之余,叹为观止,对该书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其云:该书“对于三教菁华,诸经奥义,详加注释,发泄无余,实为亘古道书所仅见,所有修真一切秘旨口诀,暨玄宗释典先后天种种秘词奥旨,均为详注明晰,开卷了然,可为无师修真者之金针宝筏。若能循是虔修,不独可延年益寿,虽仙籍可登。”故而重新付梓刊板,以广流传。 查看详情>>
元王惟一述。道教经书。一卷。内容主要为以易理阴阳八卦解释道教心法,认为夬卦五阳生,乾卦六阳数足,神气必合,必待震动以施号令,故阳极则阴生。剥卦五阴生,坤卦六阴数足,皈根复命,保气养神,阴极则阳生。周而复始,生生化化之道,未尝间断。收有万法归心图、先天元精图、先天元气图、先天元神图、归根复命图、雷霆得中图、阴阳变化图等。为研究元代道教思想史的参考文献。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 查看详情>>
上清司命茅真君修行指迷诀。不着撰人?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参校版本:《云笈七签》,该书春六十一收入部分内容,述修行炼气、十干日服气、十二月服气诸法。 查看详情>>
经名:上清经真丹秘诀。未着撰人。似出朴唐代。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陈国符《道藏源流续考》认为本经乃南宋人所集。述地仙丹药之名号、治症、修炼次第及服食方法。 查看详情>>
气功著作。作者姓名、成书年代不详。本文主要论述气功养生法中“气法”的巧妙及深奥道理。同时结合导引,指出习炼气功,认识神气的相互关系至为重要,因为神气的相互作用促进身体的阴阳变化。同时还认为习炼气功,要节制性欲,调节饮食,避免精神刺激。 查看详情>>
道教书名。唐道士孙思邈述。4篇同卷。《通志·艺文略》有著录,《云笈七签》收入于卷三十二,题为《太清存神炼气五时七候诀》。该书言形体与神气的依存关系,谓身为神气之宅,身之生死乃是神气之聚散。身安年永须炼气、安神、存身,使气海充盈,心静神定。把修炼的过程分于五时七候。五时为摄养心境的五种过程,旨在使心境由动入静以至纯静。由此而入七候,七候为修炼的七种境界。第一候宿疾并销,身轻心畅,抱一守中,名为得道;第二候形悦心安,通灵彻视;第三候延年千载,名曰神人;第四候炼身成气,名曰真人;第五候炼气成神,名曰神人;第六候炼神合色,名曰至人;第七候身超物外,名曰究意。谓此乃胎息定观,留形驻形之道。为研究中国养生学的主要典籍。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