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卷,一百篇(条),三万馀字。亦称《百战奇法》、《新编百战百胜合法引证》、《决胜纲目》等。原作者不详。北宋专论战法的兵书。明杨士奇《文渊阁书目》始著录。茅元仪曰北宋人所撰,“宋有《百战奇法》,继有《百将传》”(《武备志·战略考》)。估计此书又于南宋末整理过一次,明《韬略世法》收入此书,题“宋谢枋得编辑”。清人翻刻时伪托曰明刘基撰。该书以兵学理论与历代战例相互印证的形式编撰。其首列作战之名称为目,如“计战、谋战、间战……忘战”,共一百目。每目之下则先作理论阐释,并从《武经七书》中引一句作结。之后便选一战例详加解说,以与理论部分相发明。全书所论较为广泛,涉及到古代兵学中提出的主要用兵原则和作战方法,加之在体例上理事结合,条贯清楚,简明易懂,颇具特色,故明以来多为世人所欢迎。现存有明李贽刻《武经总要》附刊本、明二卷单行本、明《韬略世法》刊本、清《帷幄全书十四种》抄本、清《水陆攻守战略秘书七种》刊本等。 查看详情>>
三国蜀诸葛亮作。据记载,诸葛亮著有《兵法》等军事著作,但大都已失传。此《兵要十则》,是流传下来的一些片断、载于《诸葛亮集·文集》。它从不同方面反映了诸葛亮以法治军的思想以及战法中朴素的军事辩证法思想。 查看详情>>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据说是中国先秦时期典籍《太公》的兵法部分。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最早明确收录此书的是《隋书·经籍志》,题为“周文王师姜望撰”。姜望即姜太公吕望。但是自宋代以来,就不断有人对此提出质疑。从此书的内容,文风及近年出土文物资料等分析,可大致断定《六韬》是战国时期典籍。全书有六卷,共六十篇。《六韬》的内容十分广泛,对有关战争和各方面问题,几乎都涉及到了。其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它的战略论和战术论。 查看详情>>
爱读中国历史的人,一开始都会被帝王将相们的文韬武略所吸引。台前幕后的经国大计,莽原沙场的刀光剑影,舞榭歌台的杯盘交错,孤城远镇的阴谋策划,英雄末路,美人迟暮,壮士悲歌,忠臣饮恨......无不让人或击节嘘唏,或扼腕长叹。然而,看得多了,慢慢就会发觉浩翰的史籍应该记载却有意无意遗漏忽略的人事委实不少。 查看详情>>
中国古代论述治军与作战原则的兵书。何良臣撰。有明万历十九年(1591)刊本和清《墨海金壶》、《珠丛别录》等6种丛书本以及1935年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1984年军事科学出版社点注本等版本。共4卷,66篇,48000余字。该书的内容分为募选、束伍、教练、致用、赏罚、节制、奇正、众寡、率然、技用、阵宜、战令、战机、摧陷、因势、车战、骑战、步战、水战、火战、夜战、山林泽谷之战,风雨雪雾之战等,共23类。书中结合历代用兵得失及明代军制弊端,主张以“选练为先”并论述用兵之法,且有所引伸发挥。 查看详情>>
辑本一卷,又称《司马彪战略》,西晋司马彪撰。史志均无著录,但《三国志》裴松之注、《太平御览》多有所引。而司马彪的兵学著作《隋书·经籍志》著录有:“《兵记》八卷,司马彪撰。一本二十卷。”两《唐书·经籍志》著录为“十二卷”。一般认为《战略》应为《兵记》中的篇目,该书散失已久,有清人黄奭辑本。就现存内容看,大体以兵家人物的战例或言论分条项,评述其用兵思想和作战谋略。书名“战略”,或为节略战例之义。 查看详情>>
兵书。又题《唐荆川纂编武编》。明代唐顺之编。全书共10卷,成书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首刊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有明刊本、清刊本、清抄本存世。该书内容丰富,分作12大部分、296项(版本不同所列项数不等),皆论兵指要。体例如《武经总略》。所录前人旧说,自孙武,吴起诸兵家言。分前后两集,前集六卷,主要辑编历代重要的兵学理论和用兵原则,采《武经七书》、《太白阴经》、《虎钤经》、《武经总要》及名臣奏议等资料,按类划分五十五门。卷一辑“将、士”等十一门,卷二辑“攻、守”等十五门,卷三卷四讲“阵”,卷五辑“刀、火器”等十七门,卷六辑“车、舟”等十门。后集六卷则辑录历代治军用兵的实例,归类划分为一百三十四门,一本九十七门。全书取材广泛,较重视当朝资料,并兼收反面战例,内容颇丰。书成于明嘉靖年间,即有抄本行世。现存有明万历刻本、《四库全书》本等。 查看详情>>
三卷,清汪宗沂辑。一题《大唐卫公李靖兵法》。李靖所著兵书除《李卫公问对》,馀已散失。然《通典》中所引李靖兵学言论甚多。汪宗沂从中辑出,分为三卷。上卷题为“将务兵谋”;中卷题为“部伍营阵”;下卷题为“攻守战具”。其虽为残编,仍可窥见李靖军事思想的某些方面。如在强调“用兵上神,战贵其速”的同时,也要视敌强弱或作持久准备,并归纳出如“敌有十五形可击”等作战经验。在阵法上除“七军六花阵”,还创制了颇有特色的“竖阵”阵法,即“弩手、弓手与战锋队相间引前”,用纵队挺进的方式攻坚克敌。而撤退时,不能“一时齐拔”,必须“隔一队抽一队”,逐次掩护后撤。这也是李靖所总结的一条重要经验。此外,辑本还有行军、安营、教战等方面的内容。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