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统照(1897年-1957年),字剑三,山东诸城人。1897年2月9日(清光绪二十三年正月初八)生。父亲是当地的地主。他七岁时父亲去世,母亲为他延师课读。1907年,王考入县城高小。这时候他爱读《封神演义》、《今古奇观》、《聊斋志异》等小说。高小毕业后,1913年考入济南育英中学。
同年夏天,王统照用章回体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剑花痕》,描写辛亥革命时期男女青年志士的革命活动。他认为这部小说很不成熟,没有送去发表,但从此引发了创作的欲望。1916年,他的短篇小说《遗发》在《妇女杂志》上发表,这是他最早发表的作品。
1918年夏天,王统照到北京,考入中国大学英文系,开始读到《新青年》等刊物,结识了郑振铎、耿济之等人。五四运动时,王曾参加火烧赵家楼、痛打卖国贼的爱国行动。由于他酷爱文艺,积极投入了新文化运动,热情地写新诗和白话体小说。他最早的白话小说是写一个青年因自由恋爱不遂而牺牲的悲惨故事,发表在他自己负责编辑的《曙光》杂志上。
1920年冬,王统照与周作人、朱希祖、耿济之、郑振铎、瞿世英、沈雁冰、蒋百里、叶绍钧、郭绍虞、孙伏园、许地山共十二人,组织了文学研究会。该会的宣言说:“将文艺当做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了。我们相信文学也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很切要的一种工作。治文学的人,也当以这事为他一生的事业,正同劳农一样。所以我们发起本会,希望不但成为普通的一个文学会,还是著作同业的联合的基本,谋文学工作的发达与巩固。”[1]
王统照自始至终是文学研究会的骨干。他把自己的政治热情倾泻在作品中。在文学研究会的《小说月报》和《文学旬刊》上,他发表过《遗音》等短篇小说和《生命的火燃了》、《少年的梦》等新诗。在新文化运动初期,“这两个刊物都是鼓吹着为人生的艺术,标示着写实主义的文学的”[2]。1922年,王在文学研究会创办的《诗》月刊上,又发表了《未来的阴影》、《烦激的心河》等诗歌。这年他在中国大学毕业,到平民大学任教。
1923年,王统照出版了长篇小说《一叶》,翌年又将前几年所写的短篇小说汇集命名《春雨之夜》出版。这些小说多是以青年男女的苦闷、追求人生的意义为题材。他的小说文笔细腻,受到许多读者的欢迎,内容上虽没有为读者指出一条出路,但却强烈反对旧社会、旧制度,在新文化运动初期有一定影响。
1925年,王统照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诗集《童心》,收有1918年到1924年间写的诗歌九十首。他初期的诗,从形式上看,受旧诗的影响较大;从内容上看,有些是讴歌田园的,但更多的是探索人生。他因为找不到答案,对人生感到“玄秘”和“悲哀”,同时也相信人生有一个光明的前途。他在一首诗中写道:“前路定有明光,阴影终将退去。”[3]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彷徨而又怀有希望的情绪。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屠杀革命党人和群众。严酷的现实使王统照痛苦不安。这年夏天,他从北京回到青岛,在青岛市立中学教课,以后在山东大学中文系兼课。“有时一股强烈的悲感冲上心头,无可排遣,又读不到什么书,便写下十篇左右的短篇,类如《搅天风雪梦牢骚》……。”[4]
1930年,王统照去东北旅行。这时东北尚处于“九一八”事变前夕,但日本帝国主义的种种侵略迹象已昭然若揭,他目睹这一切,忧心忡忡,写了报告文学集《北国之春》,描述了东北人民的痛苦生活。
1933年,王统照出版了诗集《这时代》,收入他1925年到1932年写的诗。序言中说,在这火与血的时代里,他逐渐摆脱了怀疑与伤感,变得坚强起来了。长篇小说《山雨》也是这个时期写成的,他在跋中说:“意在写出北方农村崩溃的几种原因与现象及农民的自觉。”这是王的代表作,也是新文化运动中著名的小说之一。接着,他又写了另一部长篇小说《春花》,以五四运动后的济南为背景,写一群中学生在大革命的浪潮中走向不同的道路,于1936年出版。
这时,王统照已成为著名的诗人、作家,青年慕名请教的很多。他对爱好文学创作的青年竭力培养,当时在青岛的臧克家、王亚平、吴伯箫,在外地的王西彦等,都受过他的教益。他曾与闻一多(当时任青岛大学教授)一起,资助臧克家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
《山雨》出版后,受到读者的欢迎和评论家的好评,但也触犯了国民党反动派。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以其“内容颇含阶级斗争意识……予以警告,勒令禁止发行”[5]。1934年王统照出国去欧洲。他先到伦敦,在大英博物馆里阅读、抄录资料,又去剑桥大学研究文学;以后,从欧洲去非洲,游历了埃及,再回到意大利,凭吊了著名诗人雪莱的墓地,写了《在雪莱墓旁》等诗。后来,他的游记汇编为《欧游散记》,于1937年出版。
王统照1935年春游欧回国,住青岛观海山旧居。这年夏天,老舍、洪深、赵少侯、王亚平、吴伯箫、孟超、臧克家等一批作家聚集于青岛,创办了《避暑录话》文艺周刊。所谓“避暑”,既是避炎热,也是避国民党反动派的“炎威”,王在这个刊物上发表了许多诗歌。
1936年秋天,王统照到上海,接任大型文学刊物《文学》主编。这是30年代全国最有影响的文学刊物之一,发表了许多左翼作家的作品,也发表了一些青年作者的作品。同年10月,华北危急,王统照与巴金、茅盾、郭沫若、鲁迅等联合签名发表了《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吁请“全国的学者、新闻记者、作者与读者,一致起而力争言论自由,以收全国上下一致救国的效果”[6]。12月,王参加了上海文化界救国会。
1937年6月,王统照自己编辑了《王统照短篇小说集》,收进1915年到1932年这十七年间的主要作品,认为“殊觉自惭!不但观察、思想觉得浮薄,文字也无甚气力”[7]。他以1932年为限,是因为自1933年发表《山雨》以后,他的思想境界前进了一步。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不久上海租界成了“孤岛”,王统照与许广平、郑振铎、唐弢等人继续从事文学活动。1938年起,王在上海音乐专科学校任教,兼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还为《大英夜报》编副刊《七月》,为《文汇报》的副刊《世纪风》写稿。由于当时环境恶劣,他除与郑振铎、耿济之、柯灵、唐弢等交往外,很少外出,写作也多用笔名。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12月8日上午,日本军队冲进上海租界,王统照为学生上了最后一课,要求学生“要有志气,要有冲破黑暗的精神”[8]。从此他化名王恂若,在沪蛰居。
抗战胜利后,山东大学在青岛复校,王统照应邀在中文系担任教授,同时还为《民言报》主编《艺文》副刊。这时,青岛成了美帝国主义的军事基地,山大的校舍被占为军营;国民党“劫收”的情景,闻一多在昆明被特务杀害的消息,使王逐渐认识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本质。1947年山东大学学生开展“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斗争,受到国民党当局的残酷镇压。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王挺身而出,在学生大会上演讲说:“同学们,我支持你们!”王统照的行动影响了一些老教师,也鼓舞了青年学生们的斗志。1948年10月,他在诗中写道:“北国鼓声萦梦寐,平生意想剩华巅。”[9]表现了对反动派的战斗精神。
1949年7月,王统照到北平参加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9月,他出席青岛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被选为常委。1950年任山东省文教厅副厅长、省人民政府委员。1951年被选为省文联主席,1952年任山东省文化局局长。他还是第一、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全国文联委员、全国作协理事。
1957年11月29日,王统照病逝于济南。
1949年后,王统照的诗集《鹊华小集》、文学评论集《炉边文谈》,以及《王统照短篇小说集》、《王统照诗选》先后出版,并重印了长篇小说《山雨》,编印了七卷本的《王统照文集》。
现代短篇小说集。王统照著。上海新中国书局1932年9月出版,列入“新中国文艺丛刊”。收《叙言》1篇,《青松之下》、《霜痕》、《冲突》、《生与死的一行列》、《旅舍夜话》、《相识者》、《河沿的秋夜》、《纪梦》等短篇小说8篇。其中《霜痕》描写的主人公茹素,原是个意志坚强的青年。因遭到一连串的不幸,他几乎变成一个与世无争的“无感觉者”。觉醒后,他为找不到出路而感到痛苦,最后参加了“红花”标号的暗杀集团,用“灵魂的冒险”来游戏人生,企图找到自己“真正”的生活之路。《河沿的秋夜》写了三个苦闷的青年,他们几乎失去了生活的勇气,陷在自己狭小的圈子里。在秋夜里,只得吹吹箫笛,借酒消愁。在酒后的醉途中,寻找各自的“解脱”。王统照曾经指出,这些作品“与我已印行的更在以前的作品不同”,“多少搀入了一点辛涩的味道,”“常常感到沉重的生活的威迫,将虚空的祈求打破了不少,在文字方面,,也不全是轻清的叹息与虚渺的惆怅了。”(《霜痕·叙言》) 查看详情>>
现代长篇小说。王统照著。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6年12月初版,列入“良友文学丛书”;上海晨光图书公司1948年5月重版,改题《春华》,列入“晨光文学丛书”。收《自序》1篇。小说反映了山东济南的一群知识青年,在五四运动后各自所走的不同道路。作品描写坚石原是黎明学会的中坚分子,学生运动受了挫折后,他从斗争中退出,对理想感到茫然。为了避开苦闷的人生,他决定离家出走。过了8个月的佛门生活之后,他后悔与老朋友分道扬镳,最后又回到革命队伍中来。巽甫是个幻想变革的青年,他辞去路政局的美差,与一些青年去苏联考察,对革命有了新的认识,回国后参加了实际斗争。身木立志科学救国,努力读书,后来由中国共产党秘密送往海参崴学习深造。义修是个矛盾论者,又是一个虚无主义者,当遇到挫折后,便感伤厌世,看破红尘。作者采取若干主角平行发展的结构方式,“在不同的生活途径上显示只有大同处的那个时代的社会动态”《自序》)。 查看详情>>
《批评的精神》是王统照的文艺论文集。内容丰富,涉及文学批评、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多个方面,谈古论今、中西兼并,理论结合作品实际,有理有据,自由驰骋在文学的海洋里。包含了批评的精神、批评中国文学的方法、文艺讨论、对于诗坛批评者的我见、中国的艺术革命、俄罗斯文学的片面等。 查看详情>>
现代短篇小说集。王统照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1月初版。收《雪后》、《沉思》、《鞭痕》、《遗音》、《春雨之夜》、《月影》、《伴死人的一夜》、《醉后》、《一栏之隔》、《警钟守》、《山道之侧》、《微笑》、《自然》、《十五年后》、《在剧场中》、《湖畔儿语》、《钟声》、《雨夕》、《寒会之后》、《技艺》等短篇小说20篇。有瞿世英《序》和作家《弁言》各1篇。这是作者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集中小说大都描写“爱”与“美”的力量及其同现实的矛盾冲突。《雪后》写一个小孩用雪构筑了一座晶洁的小楼,夜里雪楼被军人的马蹄践成污泥,儿童的美的创造被毁坏了。《沉思》写琼逸想以艺术为媒介给人生以快乐和光明,当了画家的裸体模特儿,使画家画出了“一幅极有艺术价值而可表现人生真善的绘画”。但这种行为违反了陈腐的世俗观念,人们纷纷登门干涉。她独自在城外亭上沉思:为什么不许“我有我的自由”?《微笑》写青年犯人阿根被狱中一位女犯人的微笑感化,出狱后成了一个有知识的工人。因为她的微笑是对于人类及万物的广博的爱。这些小说在宣扬“爱”与“美”的哲学的同时,对社会现实也有所揭露。集中现实主义倾向最强烈的作品是《湖畔儿语》。铁匠失业,到烟馆当小伙计,仍无法维持生活,只得让后妻出卖肉体。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写法,在抒情的叙述中更显露出人生的血和泪。集中小说常含有象征意味,注意哲理与诗的结合,文笔于朴素中露出某种惨苦,但也难免有神秘飘渺的意味。从本集小说“这理想的诗的境界走到《山雨》那样的现实人生的认识,当然是长长的一条路”(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 查看详情>>
王统照著。上海开明书店1939年5月初版,收入散文8题17篇,附录新诗7题,旧诗12题,并《后记》1篇。这本散文集录下了作者1934至1935年间游历考察法、英、德、荷诸国的见闻感受,主要由旅途生活、英伦见闻与荷兰风光三部分组成,“择要记述”的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社会问题与文化艺术。如《失业者之歌》写一位盲目为国征战的“壮士”沦为乞食者的悲哀,借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及本质;《“拉荒”》、《三位黑衣僧》等文勾画欧洲世俗与宗教的生活片断,并分析其间蕴含的社会矛盾;而对于西方的自然风光与文化艺术遗产,则多加博识精鉴,发为清峻优美文字。如《荷兰鸿爪》描绘荷兰重要港口城市亚姆司特丹的动人风光,浏览鉴识里解克斯博物馆藏的精美绘画,均显示了作者高度的文化艺术素养。上述作品的文风,亦由早期散文的轻倩婉曲转向朴实明快,但较少哲理的意蕴。 查看详情>>
《人格的启示》是一本散文集,内容丰富,涉及了妇女参政、妇女解放、婚姻生活、国际政治、教育改革、社会改革、文学创作、文学刊物、游记、绘画、戏剧等多方面的内容,还有作者的读书日记、随笔等。 查看详情>>
长篇小说。王统照著。载《小说月报》1923年14卷1—5号,商务印书馆1929年初版。小说通过琼符、苕英、瑞玉三个妇女不幸命运的描写,控诉封建势力摧残妇女的罪行,反映了作者对妇女命运的热切关注。省城大学生赵慕琏暑期返乡度假期间,目睹其叔父、地主赵建堂蹂躏和迫害被其强占的两个姨太太和一个婢女,产生极大义愤,于是他制定周密计划,将三个女子救出魔窟。故事情节较为集中完整,人物形象较为生动;虽有对人生问题的探索,但更注重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揭露与批判。 查看详情>>
王统照著。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0年1月初版,内分三辑,收散文36篇,前有《小序》。多写于“孤岛”时期,当时作者思想上陷于苦闷,但仍未停止对民族命运、人生道路的苦思冥想,仍然“唱着时代之歌,激发着人类的向上自尊心。”(唐弢《暗夜棘路上的里程碑——“孤岛”一年来的杂文和散文》)如《去来今》一文用哲理性的语言分析阐明如何对待历史、现实与未来;《“灵台”微语》剖析自我在痛苦中的微妙心境;《不易安眠》抒写孤岛的寒夜,想象那“草莽中,平原中,森林中,河岸港湾上的鲜血,是自由的洪流泛滥过激怒的田野,是暴风急雨挟着战神的飞羽传遍各地。”均能令人感受到环境的险恶及作者期待奋进战斗的情怀。而《芦沟晓月》一文,则由考证名胜历史与景观美感出发,呼唤着雪国耻、复山河的胜利时日。在表现生活实感的独特性与创造性方面,文集中不乏佳作,但也有一些内容空泛、缺乏时代与生活气息的文字。 查看详情>>
现代长篇小说。鸿蒙(王统照)著。初载1943年7月至1944年6月《万象》杂志。全书共20章。此为上集,计划中之下集未见续作。后收入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版《王统照文集》第3卷。小说以大革命后期的北方省城(济南)为背景,以沦入风尘的笑倩姑娘的遭遇为线索,描写她在地下革命者武卓之的启发和乡村老人高大先生的培养下,逐渐走上了“新人”的道路,在一所修道院里负责管理育婴堂。作品反映了十年内战初期的北方社会生活,表现了上层社会的醉生梦死,动乱时期的散兵乱匪的横行,以及北伐战争的势如破竹。本书与作者的另一部长篇小说《春花》一样,只有上集而没有写出下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物形象的完整性。 查看详情>>
中篇小说。王统照著。写于 1922年5月。同年10月由商务印书馆初版,列入《文学研究会丛书》。小说的主人公李天根是一个青年学生。在人道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他以“爱”作为“人间最大的补剂”。但是现实中却没有“爱”。他的父亲死于封建家族的迫害,他的恋人死于“野蛮的强迫婚姻”,他的朋友们也因无法忍受黑暗势力的迫害而远走异邦。他的信仰崩溃了,感叹“人生还不如一叶”,于是变成了一位“悲观主义和定命论”者。在描写李天根思想历程的同时,小说对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对“二次革命”后反动军阀疯狂捕杀革命者和无辜平民的罪行,也有所揭露。《一叶》不仅勾画出了自清末至“五四”前夕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揭露了封建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弊端,而且比较细致地描绘了“五四”时代觉悟了的知识分子对人生问题的思索。李天根变成一个“悲观主义与定命论”者,说明他并没有找到新的人生道路。但李天根的挫折、苦闷以至失败,录下了“五四”时代许多知识分子在探究人生问题所经历的曲折和坎坷,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一叶》技巧上还不够成熟,情节中含有作者较明显的主观倾向,但它以较大的格局,丰富的内容,显示出新文学开创期中长篇小说创作的初步成绩。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