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名:字遇夫,号积微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湖南长沙人
  • 出生日期:1885年6月1日

杨树达(1885年6月1日-1956年2月14日),字遇夫,号积微。湖南长沙人。生于1885年6月1日(清光绪十一年四月十九日)。其父杨孝秩为人好学,喜读史籍,于科举不甚在意,屡试不中,后为塾师。杨树达六岁从父学。稍长,其父授以《尔雅》、《资治通鉴》、《汉书》、《史通》等书。他尤好《汉书》,每读一篇,不忍释手。十三岁入时务学堂,从梁启超学经今文学。次年春,因病辍学。十五岁遵父命从叶德辉受业。十六岁,转入求实书院,学经史、算学、英文等课。此后读书颇勤,开始治《易经》,拟仿阮元《诗书古训》体例,撰《周易古义》。二十岁,应院试,成绩优异,被选入经堂肄业。次年即1905年被派往日本留学,入东京宏文学院学日语。1908年入正则学校学英语。次年转入京都第三高等学校学习。

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清廷官费停止,杨树达辍学回国。时湖南成立军政府,求实同学陈润霖长教育司,被约往工作,旋任图书科科长。此外还在楚怡工业学校兼任英文教员。1913年,应聘到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讲授国文法,开始研究语法,阅读《马氏文通》,发现书中有许多错误,有意弥补其不足。1916年转入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在此任教四年,环境安定,有著述之志。1918年,辑《老子古义》,以五十日而成,继而治《盐铁论》,后因故中辍。

1919年五四运动的浪潮波及湖南。杨参加了教育界陈润霖、朱剑凡等人发起的“健学会”,响应北京大学教授提出的各项号召。当时湖南在北洋军阀张敬尧的统治下,不但爱国运动受到禁止,教育事业也大受摧残。12月2日,长沙学界为了声援“闽案”,遭到张敬尧派兵镇压,激起公愤,爆发了“驱张运动”。12月8日,杨被推为教育界代表之一,与毛泽东、罗教铎等进京请愿。次年6月,张敬尧被迫下台,他才离京返湘。

1920年,北洋军阀内部爆发了直皖战争,皖系段祺瑞失败,直系掌权,改组内阁,湖南范源濂被任命为教育总长。范与杨是时务学堂的同学。杨得此消息后,便北上谋事。通过熊崇熙、黎锦熙等人的介绍,入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备会编纂字典。旋往北京政法专门学校教日语课。次年,由钱玄同介绍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国文法。当时所编的讲义,即为后来出版的《高等国文法》之底稿。1922年5月,他与吴承仕、程炎震、洪泽丞、邵瑞彩、孙人和等合组“思辨社”,每两周集会一次,研讨国学。后来入社的有陈垣、高步瀛、陈世宜等人。12月兼任教育部编审员,审查教科书。1923年7月,“高师”改名为北京师范大学,范源濂被任命为第一任校长,原国文系主任章嵚辞职,范请杨树达继任,而他以学力不胜而坚辞,改为代理主任。其时学校经费经常无着,范想整顿学校的愿望不能实现,愤军阀之混战,于1924年9月辞职离校。为此,杨与师大同人到国务院请愿,并赶到天津去挽留,后因范辞意坚决而作罢。次年《汉书补注补正》出版。是书纠正王先谦《汉书补注》六百余事,为杨代表作之一。

1925年,清华学校增设大学部及国学研究院,由于梁启超的推荐,杨于次年9月入该校国文系任教。1928年《老子古义》出版。后二年《周易古义》也相继问世。这两部书为杨早年之作,稿成至出版已快三十个年头了。

1929年,《词诠》出版。是书依《经传释词》体例编辑而成。他将以往各家之说,经过自己裁决举证而为一家之言,至今仍不失为学习古汉语的重要工具书之一。

1930年,日本人用庚子赔款接待中国学者访日。6月杨与张贻惠、陈映璜、曾中鲁等人应邀赴日,先后到大阪、东京、京都等地参观了各大学及其图书馆,看到了许多中国珍贵文物和善本书籍,并会晤了当地的学者。参观东京文理科大学时,该校诸桥教授对杨著《周易古义》与《老子古义》二书颇为赞扬,并称他讲授《老子》,即以此书为教材。杨于7月下旬返国。

同年杨著《高等国文法》出版,受到国内外的重视,日本东京文理科大学很快以它为教本。书中举例丰富,不落空谈,为当时国文法中之杰出者,被选入大学丛书之列。次年,《马氏文通刊误》出版,此书是作者1919年前后所发表的许多评论文章,因《高等国文法》付印,限于教科书的体例,未尽其意,故重新整理而成。书中驳马氏之失,约举十端:即不明理论而强以外国文法律中文、误读古书,等等。持论有根有据,受到时人的好评。至此,杨氏文法之书——《高等国文法》、《词诠》、《马氏文通刊误》出齐,研究文法学他认为可告一段落,于是开始治文字之学。

杨在清华讲授《汉书》,经常考查汉制风俗,涉猎汉碑,久之对此学产生浓厚兴趣,且颇有心得。当时他编的《汉俗史讲义》及汉碑考证等,陈寅恪看后极加称许,故而约他到历史系兼课。从此他在清华便成为文史两系的教授。

1932年,上海爆发了“一二八”事变,日本侵略军进攻上海,时局动乱。3月,章太炎及黄侃避难来京,经吴承仕介绍,杨往晤章、黄。黄称誉《词诠》不失为雅言之作。章谓湖南前辈于小学多粗觕,遇夫独精审,智殆过其师矣。次年《中国修辞学》出版。此书为杨在清华教授之一科,积数年教学经验而成,特点是从中国古代语言实际出发,不以欧美体例为限,而有民族形式之美。1953年,徐特立与他见面时,称赞此书有辩证法之见解。

1934年8月,杨在天津《大公报》发表《读商承祚君殷契佚存》一文,其后,兼治金石甲骨,二十一年如一日,被誉为此学科中最为努力勤奋之一人。同年在清华讲授文字学,并出版了《古声韵讨论集》。

1936年5月,杨将近年来研究文字学的成果集为《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一书,付商务印书馆出版,竟遭拒绝。后经胡适说项,方允付梓。翌年2月,《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出版,书中对古代文字的解释,新意颇多,在学术界轰动一时。是年5月,其父病重,返乡省亲。不久全面抗日战争开始,8月,他应湖南大学之聘,从此全家定居湖南。次年,清华迁到云南,与北大、南开合组西南联合大学,朱自清曾函邀杨返校,他以家室拖累,路途遥远而辞。10月广州失守,武汉危急,他携眷随湖南大学迁往湘西。

1939年,撰《温故知新说》,略谓温故而不能知新者,其病也庸;不温故而欲知新者,其病也妄。夫新与故为学问之两端,妄与庸为治学之两病。他认为治学当求其新,然要有其来源,切忌空谈。这反映了他治学的态度和方法,是极谨严的。

湖南大学自迁到辰溪后,敌机常来轰炸,师生们仍不得安宁。杨愤于国难,而开设“春秋大义”这门课,以此来鼓励青年学生,发扬民族传统,进行抗日斗争。他说:自恨不能执戈卫国,乃述圣文,诏示后进,恶倭寇明素志也。后来出版的《春秋大义述》,即此讲义之续成者。

1940年,在湖南大学的支持下,他与曾运乾、黄子通编印了《文哲丛刊》杂志。第一期上他发表了《读孙海波甲骨文编记》。此为他一度间断后再治甲骨文之始。1942年4月,教育部学术审议会奖励著作名单公布,《春秋大义述》获二等奖,得奖金五千元。继而他被选为教育部部聘教授。他作寄怀一首谓:“平生百事不关情,身似蟫鱼老伴经。只有青山来好梦,可怜白发换浮名。惊心骨肉稀人在,放眼河山有泪倾。喜道孙通逃虎口,乱来玄鬓几星星?”诗中记述了当时的思想和生活概况,同时对畏友陈寅恪由香港脱险回到抗战后方表示喜悦之情。1944年《春秋大义述》由商务出版,他感到格外高兴,谓鼙鼓声中有著述问世,已是幸事,不能以平时论。

1945年9月,日本战败投降。10月,他一家随校迁回长沙岳麓山本校,想集中精力多做一些学问。此后钻研金石甲骨,并写了《说文读若探源》一文,阐明许慎著书之由来。既而开始撰写《声训学》。他认为:柬声及简声之字,皆含有去恶存善之义,如㶕、湅、煉、鍊、练、漱、谏等字,如是理解,便可怡然理顺。他批评章太炎《文始》一书,不立柬为纲者,是有意避免义从声类之得也。他说学问之事,不可不正心诚意。

1947年8月,他得知沈兼士在北平逝世消息后,甚为悲痛。他说国人对于文字学,多逃难就易,治韵学,而兼士独治义诂。然而,治义诂者海内止余与兼士二人,今彼死,余益孤特寡俦也。故挽之曰:“治学耻逃难,独精义诂;著书方在道,遽哭先生。”同年,他被评为中研院院士,获得教育部古文字研究的二等奖。

1948年9月,应中研院之请,他到南京出席院士会及中研院成立二十周年纪念会。会后出席历史语言研究所的茶话会,与所内同人夏鼐、丁声树等相见,并应傅斯年所长之请在会上演讲,题为《诗经》——“东方之日”与“天作”二篇。10月返湘,旋应中山大学之邀,到广州作短期讲学。在此他拜访了陈寅恪、商衍鎏、钱穆等学人,并互赠著述,讨论学术心得。游览了当地名胜古迹,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前凭吊,抚今思昔,谓今国民党人秉政,权利唯恐或后,死者有知,能无痛哭。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南进,广州一片混乱,学校已无法上课。5月他返回湖南。是时友人邹谦由台湾来函,邀他到台任教,杨未允。同年8月,他与伍薏农、潘硌基代表湖南大学教授会去见陈明仁,要求和平起义。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杨深受鼓舞,谓衰暮之年或可及见升平,余之幸也,遂应报社之约稿,撰《实事求是》一文纪念政协之召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先后在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学院任教,继续研究语言文字学。相继出版的专著二十余部,论文数百篇,为我国的学术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积极参加政治活动,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湖南省文史馆馆长。1956年2月14日逝世于长沙。

杨树达作品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