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有广狭二义。广义的衣指一切蔽体的织品,包括头衣、胫衣、足衣等。狭义的衣指身上所穿的;当衣和裳并举的时候,就只指上衣而言。下面分别叙述。

上古的头衣主要有冠、冕、弁三种。

冠是贵族男子所戴的"帽子",但是它的样式和用途与后世所谓的帽子不同。《说文》说:"冠,也,所以发。"(juàn,束缚。)古人蓄长发[1],用发笄绾住发髻后再用冠束住。据说早先的冠只有冠梁,冠梁不很宽,有褶子,两端连在冠圈上,戴起来冠梁像一根弧形的带子,从前到后覆在头发上。由此可以想见,上古的冠并不像后世的帽子那样把头顶全部盖住。冠圈两旁有缨,这是两根小丝带,可以在颔下打结。《史记·滑稽列传》记载:"淳于仰天大笑,冠缨索绝。"缨和(ruí)是同义词。区别开来说,是结余下垂的部分,有装饰的作用。 

古代冠不止一种,质料和颜色也不尽相同。秦汉以后,冠梁逐渐加宽,和冠圈连成覆杯的样子。冠的名目和形制也愈益复杂化了。

冠又是冕和弁的总名。冕,黑色,是一种最尊贵的礼冠。最初天子、诸侯、大夫在祭祀时都戴冕,所以后来有"冠冕堂皇"这个成语。"冠冕"又可以用作仕宦的代称,它又被用来比喻"居于首位"。冕的形制和一般的冠不同。冕上面是一幅长方形的版,叫延(),下面戴在头上。延的前沿挂着一串串的小圆玉,叫做旒。据说天子十二旒[2],诸侯以下旒数各有等差。后来只有帝王可以戴冕,所以"冕旒"可以用作帝王的代称。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万国衣冠拜冕旒。" 

弁也是一种比较尊贵的冠,有爵弁,有皮弁。爵弁据说就是没有旒的冕。皮弁是用白鹿皮做的,尖顶,类似后世的瓜皮帽。鹿皮各个缝合的地方缀有一行行闪闪发光的小玉石,看上去像星星一样,所以《诗经·卫风·淇奥》说"会弁如星"。 

冕弁加在发髻上时都要横插一根较长的笄(不同于发笄),笄穿过发髻,把冕弁别在髻上。然后在笄的一端系上一根小丝带,从颔下绕过,再系到笄的另一端。这根带子不叫缨而叫(hóng),此外,笄的两端各用一条名叫(dǎn)的丝绳垂下一颗玉来,名叫(zhèn)。因为两正当左右两耳,所以一名充耳,又叫塞耳。《诗经·卫风·淇奥》说"充耳莹",就是指说的。 

附带说一说,古时贵族才能戴冠乘车,车有车盖,所以古人以"冠盖"为贵人的代称。"冠盖"又指仕宦的冠服和车盖,所以也用作仕宦的代称。

庶人的头衣和统治阶级不同。他们不但没有财力制置冠弁,而且统治阶级还不让他们有戴冠弁的权利。《释名·释首饰》:"士冠,庶人巾。"可见庶人只能戴巾。《玉篇》:"巾,佩巾也,本以拭物,后人著之于头。"可见庶人的巾大约就是劳动时擦汗的布,一物两用,也可以当作帽子裹在头上。直到汉代,头巾仍用于庶人和隐士。 

帻(zé),就是包发的巾。蔡邕《独断》:"帻者,古之卑贱执事不冠者之所服也。"庶人的帻是黑色或青色的,庶人既不许戴冠,只许戴巾帻,在头衣的制度上就有深刻的阶级内容。所以秦称人民为黔首(黔,黑色),汉称仆隶为苍头(苍,青色),都是从头衣上区别的(依陶宗仪辍耕录》说)。 

帻有压发定冠的作用,所以后来贵族也戴帻,那是帻上再加冠。这种帻,前面高些,后面低些,中间露出头发。现在戏台上王侯将相冠下也都有帻,免冠后就露出帻来了。此外还有一种比较正式的帻,即帻之有屋(帽顶)者。戴这种帻可以不再戴冠。帻本覆额,戴帻而露出前额,古人叫做岸帻(岸是显露的意思),这表示洒脱不拘礼节。《晋书·谢奕传》:"岸帻笑咏,无异常日。" 

帽,据说是没有冠冕以前的头衣,《荀子·哀公》:"哀公问舜冠于孔子","孔子对曰:古之王者有务而拘领者矣",杨注"务读为冒",意思是说务就是帽。《说文》说, 

是小儿及蛮夷的头衣, 

是古帽字。但是上古文献中很少谈及帽。魏晋以前汉人所戴的帽只是一种便帽,《世说新语·任诞》说,谢尚"脱帻著帽","酣饮于桓子野家",可见当时的帽还是一种便帽。后来帽成为正式的头衣,杜甫《饮中八仙歌》说,张旭"脱帽露顶王公前",脱帽没有礼貌,可见戴帽就有礼貌了。 

文说过,古代衣裳并举时,衣只指上衣,下衣叫做裳。《诗经·邶风·绿衣》说:"绿衣黄裳。"《诗经·齐风·东方未明》说:"颠倒衣裳。"但是裳并不是裤而是裙[3]。《说文》说:"常(裳),下 

(裙)也。"衣裳连在一起的叫做深衣。

古人衣襟向右掩(右衽),用绦系结,然后在腰间束带。《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4]可见左衽不是中原的习俗[5]。带有两种:一种是丝织的大带,一种是皮做的革带。大带是用来束衣的,叫做绅,绅又特指束余下垂的部分。古人常说"绅",意思是把上朝时所执的手版(笏)插在带间[6]。这样,"绅"就成了仕宦的代称,而"绅士"的意义也由此发展而来。革带叫做(pán),这是用来悬佩玉饰等物的。 

古人非常珍视玉。玉器不但用于祭祀、外交和社交等方面,而且用于服饰。《礼记·玉藻》说:"古之君子必佩玉。"又说:"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可见佩玉是贵族很看重的衣饰。据说礼服有两套相同的佩玉,腰的左右各佩一套。每套佩玉都用丝绳系联着。上端是一枚弧形的玉叫珩(衡),珩的两端各悬着一枚半圆形的玉叫璜,中间缀有两片玉,叫做琚和(yǔ),两璜之间悬着一枚玉叫做冲牙。走起路来冲牙和两璜相触,发出铿锵悦耳的声音。《诗经·郑风·女曰鸡鸣》说:"杂佩以赠之。"据旧注,"杂佩"就是这套佩玉。此外,古书上还常常谈到佩环、佩( 

jué是有缺口的佩环)。妇女也有环佩。

裘和袍是御寒的衣服。《诗经·桧风·羔裘》说:"羔裘如膏,日出有曜。"《诗经·小雅·都人士》说:"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可见古人穿裘,毛是向外的,否则不容易看见裘毛的色泽。在行礼或接见宾客时,裘上加一件罩衣,叫做裼(xī)衣,否则被认为不敬。裼衣和裘,颜色要相配,所以《论语·乡党》说:"缁衣,羔裘;素衣,裘;黄衣,狐裘。"平常家居,裘上不加裼衣。庶人穿犬羊之裘,也不加裼衣。 

袍是长袄,据说里面铺的是乱麻()[7]。一般说来,穷到穿不起裘的人才穿袍。《论语·子罕》:"衣敝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可见穿袍穿裘有贫富的差别。汉以后有绛纱袍、皂纱袍,袍成了朝服了。 

衮,这是天子和最高级的官吏的礼服。据说衮上绣有蜷曲形的龙,后代所谓"龙袍"就是衮的遗制。

上古时代还不懂得种棉花。所谓"絮",所谓"绵",都只是丝棉[8]。因此,上古所谓布并不是棉织品,而是麻织品或葛织品。帛则是丝织品的总称。布与帛也形成了低级衣服与高级衣服的对比,贫贱的人穿不起丝织品,只能穿麻织品,所以"布衣"成了庶人的代称。最粗劣的一种衣服称为"褐",这是用粗毛编织的,所以贫苦的人被称为"褐夫"。《孟子·滕文公上》说,许行之徒"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9],这是说过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扬雄《解嘲》说"或释褐而傅"[10],这是说脱掉粗劣的衣服做大官去了。后世科举新进士及第授官,也沿称"释褐"。 

上古时代,男女服装的差别似乎不很大。直到中古,男女服装也还不是严格分开的。试举"襦""裙"为例[11],乐府诗《陌上桑》:"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这里"襦"和"裙"是妇女的服装。但是《庄子·外物》"未解裙襦",并非专指妇女。《南史·张讥传》载梁武帝以裙襦赐给张讥,可见男人也是穿着裙襦的。只有(guī)被解释为妇女的上衣[12]。这大概是可信的。宋玉神女赋》"被裳",曹植《洛神赋》"扬轻之绮靡",可以为证。唐宋以后,妇女着裙之风大盛,男以袍为常服,女以裙为常服。 

上古有裳无裤。上古文献中有个绔字,又写作,按字音说,也就是后代的裤字。但是上古所说的裤(绔),并不等于今天所谓裤。《说文》:"绔,胫衣也。"可见当时所说的,很像今天的套裤[13],所不同者,它不是套在裤子外面的。 

的作用是御寒,《太平御览》引《列士传》"冯援(冯谖)经冬无,面有饥色",又引《高士传》"孙略冬日见贫士,脱遗之",都可为证。

有裆的裤子叫(kūn),又写作。《释名·释衣服》说:",贯也,贯两脚,上系腰中也。"此外有一种,类似后世的短裤叉,形似犊鼻,叫犊鼻[14],穿起来便于劳动操作。《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说,司马相如在临邛"身自著犊鼻",和奴婢们一起洗涤食具。 

古人用一块布斜裹在小腿上,叫邪幅或幅()。《左传·桓公二年》:"带裳幅舄。"《诗经·小雅·采菽》:"邪幅在下。"郑玄注:"邪幅,如今行也;束其胫,自足至膝,故曰"在下"。"上古的邪幅如同汉代的行,相当于后世的裹腿。 

上古的鞋叫屦,有麻屦、葛屦等。据说葛屦是夏天穿的,冬天穿皮屦。一般的屦是用麻绳编成的。编时要边编边砸,使之结实。所以《孟子·滕文公上》说"捆屦织席"。[15] 

舄(xì)是屦的别名。区别开来说,单底叫屦,复底叫舄。《方言》说,屦中有木者叫复舄,可以走到泥地里去,不怕泥湿。

履字本是动词,是践的意思。《诗经·魏风·葛屦》说:"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战国以后履字渐渐用为名词。《荀子·正名》:"(粗)布之衣, 

(xún,鞋带)之履,而可以养体。"《史记·留侯世家》:"孺子,下取履。" 古人的草鞋叫(、屣 xǐ)[16],又叫( jué)。

《孟子·尽心上》:"舜视弃天下犹弃敝也。"敝就是破草鞋。《史记·虞卿列传》说虞卿"蹑檐簦说赵孝成王"[17],就是穿着草鞋,掮着长柄笠(相当于后世的雨伞)去游说赵孝成王。 

屐是木头鞋。屐和舄不同,舄的底下只衬一块薄板,甚至只是复底,而屐底下是厚板,而且前后有齿。《宋书·谢灵运传》记载,谢灵运常著木屐,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则去后齿。可见屐是有齿的。战国时代就开始有屐。《庄子·天下》提到墨子之徒"以为服", 

就是屐字。但不知当时的屐有没有齿。

古书上用皮屦、革舄、革履、韦履等词来指用皮做的鞋子。皮鞋比较贵重,一般人穿不起。《说文》:",革履也,胡人履连胫谓之络(dī)。"络就是后代所谓靴,可见靴是由少数民族传入的。 

鞋字古作。《说文》:",生革也。"可见鞋是的一种。后来鞋字变成了鞋类的总称,所以有麻鞋、草鞋、芒鞋、丝鞋等。 

最后说一说(袜)。《说文》说是足衣。大约是用皮做的,所以写作。古人以跣足为至敬,登席必须脱。《左传·哀公二十五年》:"褚师声子而登席。"这是对人君无礼。 

字后来又写作,这暗示的质料改变了。

谈服饰便要谈到颜色。古时常见有"五色"之说:青相当于温和的春天,为草木萌芽之色,为日出时;赤相当于炎热的夏天,为火燃之色,其方位为南,为正午时;黄相当于四季交替的季节,为土色,其方位为中央;白相当于清凉的秋天,为金属光泽之显色,其方位为西,为日没时;黑相当于寒冷的冬天,为水,为深渊之色,其方位为北,为深夜时。 

此五色又各有特殊意义。

青:永久,平和;赤:幸福,喜;黄:力,富,皇帝;白:悲哀,和平;黑:破坏。

注释:

[1]《左传·哀公七年》说吴人"断发文身",《左传·哀公十一年》说"吴发短",《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也说越人"文身断发",可见剪短头发在上古被认为是所谓"蛮夷"的风俗。至于剃光头,那是一种相当重的刑罚,叫做髡。 

[2]一说皇帝的冕前后各有十二旒。

[3]古代男女都着裙,见下文。

[4]微,(如果)没有。被(pī),通"披"。衽(rèn),衣襟。左衽,衣襟左掩。被发左衽,指当时所谓"夷狄"(四方外族)的风俗,意思是说中原被夷狄所占。

[5]上古殓死者才左衽。

[6]笏是古代君臣朝见时所执的狭长的板子,用玉、象牙或竹子制的,用来指画或在上面记事。

绅又作缙绅、荐绅。《史记·五帝本纪》:"荐绅先生难言之。" [7]现在单袍也叫袍,上古没有这种说法。一说袍里面铺的新绵和旧絮。

[8]依《广韵》,精的叫绵,粗的叫絮。其实上古一般都叫絮。

[9]褐(hè),粗毛编织的衣服,是当时贫苦人的衣服。

[10]释,指脱掉。释褐,脱去粗毛衣服,指登仕。傅,太傅,三公之一。这里指傅说的故事,相传傅说曾在傅岩(地名)为人筑墙,殷武丁访得,任为相。

[11]襦,短袄(依段玉裁说)。

[12]见《释名·释衣服》。今天的褂字大约是字的音变。

[13]依段玉裁说。王国维《观堂集林》卷二十二《胡服考》认为"与今时裤制无异"。

[14]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四"犊鼻"条说,无裆者谓之,突犊声相近,重言为犊鼻,单言为突,后人加衣旁作。这是另一种解释。

[15]捆,砸。屦,鞋。捆屦,即做鞋。以为食,即是以此为生。

[16]《说文》说, 是舞履,字亦作、屣。 

[17]檐,当作(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