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绝篇叙外传记第十九

【题解】

本篇内容比较庞杂,从题目看,跟前篇《德序》一样,篇叙,就是叙篇,是阐述《越绝》篇章安排。其实它所涉及的内容有书名、作者、写作目的、编次特点,又从编次引出对几个人物和事件及其思想行为的评价。估计是“外传”诸篇的作者的一篇跋文。

文章开篇从孔子作《春秋》“获麟绝笔”引出,因“圣人没而微言绝”,子贡于是根据《春秋》笔法,“发愤记吴越”,目的是“以喻后贤”“垂象后王”,并题名为《越绝》。此与《外传本事》篇解释的“绝”有所区别。作者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外传本事》篇中有“或以为子贡所作”、“一说盖是子胥所作”和“外者,非一人所作”等语,说明《越绝书》的作者是谁本无法肯定。这里肯定为子贡,可能也是臆说。正因为将作者定为子贡,所以编次所及也仅仅涉及“内经”“内传”,以便让读者信以为真。对编次的解释也没有《德序》篇实际,有些牵强附会。

文中对几个人物和事件及其思想行为的评价,是比较切合实际的。把人物的思想行为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来分析,具有独到的见解。比如句践的“权变”,在当时“强者为右”的时代,假使“句践无权,灭邦久矣”;如果当时“天下太平”,“句践何当属莝养马”?句践的“权变”,其实就是“因时顺宜”。又比如伍子胥范蠡的一留一去,从“事君以道”的角度,均是贤者所为,“皆贤人”。对子胥伐楚中存在的义与不义行为,认为对子胥这样有父兄之仇的人,不能求全责备。

最后一段又回到作者问题。前面说子贡“记吴越”,后又说子胥“述吴越”,或许是前后照应不周。继而用“隐语”形式,说明“记陈厥说”者和“文属辞定”者。对此,自从明代学者杨慎作了破解,认为是东汉会稽人袁康、吴平之后,似乎成为定论。但历来异议颇多。本人认为,此段文字可能是宋代以后文人所加,未可尽信。

19.1维先古九头之世①,蒙水之际②,兴败有数,承三继五③。故曰众者传目④,多者信德⑤。自此之时,天下大服。三皇以后,以一治人⑥。至于三王⑦,争心生,兵革越⑧,作肉刑。五胥因悉挟方气⑨,历天汉⑩。孔子感精,知后有强秦丧其世,而汉兴也。赐权齐、晋、越⑪,入吴。孔子推类,知后有苏秦也⑫。权衡相动⑬,衡五相发⑭。道获麟,周尽证也⑮,故作《春秋》以继周也。此时天地暴清,日月一明,弟子欣然,相与太平。孔子怀圣承弊⑯,无尺土所有,一民所子,睹麟垂涕,伤民不得其所,非圣人孰能痛世若此!万代不灭,无能复述,故圣人没而微言绝⑰。赐见《春秋》改文尚质,讥二名⑱,兴素王⑲,亦发愤记吴越,章句其篇,以喻后贤。赐之说也,鲁安,吴败,晋强,越霸,世春秋二百余年,垂象后王。赐传吴越,□指于秦。圣人发一隅,辩士宣其辞;圣文绝于彼,辩士绝于此。故题其文,谓之《越绝》。

【注释】

①九头之世:张宗祥曰:“《春秋元命苞》有‘九头纪’,即纪人皇氏,兄弟九人治世也。”

②蒙水之际:洪水泛滥的时候。《史记·夏本纪》云:“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

③承三继五:三,三皇。五,五帝。见《外传记范伯》8.1注②③。

④传目:将看到的相互转告传颂。

⑤信德:将仁德发扬光大。信,通“伸”,伸张。

⑥一:指万物的本原“道”。《老子》:“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淮南子·诠言训》:“一也者,万物之本也,无敌之道也。”

⑦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

⑧兵革越:越,当为“起”。《晋书·天文志》:“占曰:‘兵革起。’”《文子·上礼》:“……则兵革起而忿争生,虐杀不辜,诛罚无罪,于是兴矣。”

⑨五胥:伍子胥。挟方气:带着方伯(霸)之术。

⑩天汉:天津星官的别名。《晋书·天文志》:“天津九星,横河中,一曰天汉。”按二十八宿分野概念,在吴(斗、牛宿)。历天汉,即来到吴国。

⑪赐:子贡,名赐。权:权衡……力量。

⑫苏秦:东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字季子。战国时纵横家合纵派著名代表人物。

⑬权衡:古星座名。《史记·天官书》:“南宫朱鸟,权、衡。”裴骃《集解》引孟康曰:“轩辕为权,太微为衡。”轩辕星座,二十八宿属柳、星、张,为周分野。

⑭衡五:太微星座有太微左垣和太微右垣,各有五星,二十八宿属翼、轸,为楚分野。当时诸侯唯楚、吴、越称王,而楚为大国。预示改朝换代。

⑮道获麟,周尽证也:《春秋》:“(哀公)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杜预《春秋左氏传序》说:“麟凤五灵,王者之嘉瑞也。今麟出非其时,虚其应而失其归,此圣人所以为感也。绝笔于获麟之一句者,所感而起,固所以为终也。”

⑯孔子怀圣承弊:《隋书·经籍志》:“孔丘以大圣之才,当倾颓之运,叹凤鸟之不至,惜将坠于斯文,乃述《易》道而删《诗》《书》,修《春秋》而正《雅》《颂》。坏礼崩乐,咸得其所。”

⑰圣人没而微言绝:《隋书·经籍志》:“自哲人萎而微言绝,七十子散而大义乖。”绝,断绝。

⑱讥二名:讥,讥议。二名,两个字的名。《春秋》:“季孙斯、仲孙忌帅师围运。”《春秋公羊传·定公六年》:“此仲孙何忌也。何为谓之仲孙忌?讥二名。二名,非礼也。”古人有名有字,名往往是单个字,如果是两个字的名,按照公羊家言,就是不合礼数。

⑲素王:有王者之道,而无王者之位。特指孔子。王充论衡·超奇》:“孔子之春秋,素王之业也;诸子之传书,素相之事也。”汉代儒者以为孔子修《春秋》是代王者立法,有王者之道,而无王者之位,故称其为“素王”。素,虚位。

【译文】

从上古人皇氏治理天下,到遭遇洪水泛滥的时候,朝代的更替屈指可数,大致经历了伏羲神农、燧人和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等三皇五帝的时代。所以说大多数人能将看到的相互转告传颂,将三皇五帝的仁德发扬光大。在那个时候,天下诸侯都心悦诚服地听从天子的号令。三皇以后,五帝都用仁道来治理天下万民。到了夏禹、商汤、周文王的时代,争权夺利的心思产生了,于是发生了战争,设置了残酷的刑典。后来伍子胥带着方伯之术,经历天汉来到吴国。孔子感悟天意,知道后世有强大的秦国灭亡周朝,之后汉朝兴起。子贡权衡了齐国、晋国和越国的力量,来到吴国。孔子经过类推,知道后世将有游说之士苏秦出现。轩辕星座与太微星座在相互旋转,太微星座的左垣五星和右垣五星也在交换位子;又鲁哀公打猎获得一只麒麟,这是周室将要亡了的证明,所以写作《春秋》以继承成周的王统。此时天地突然十分清朗,日月一下子非常光明,众弟子高高兴兴地享受着这太平的时光。孔子胸怀圣贤之道,却遭逢末世衰运,没有一尺土地和一个百姓是属于他的,但当他看到捕获的麒麟,却为成周王道的衰落伤心落泪,哀叹天下苍生将得不到安享太平的处所。如果不是圣人还有谁能够对社会现状如此痛心疾首呢!他包含在《春秋》里的这种思想感情即使经历一万代也不会消失,但无法用语言再加以表述,所以大圣人孔子死了,他的那种微言大义的文字谁也写不出来了。子贡看到老师孔子写作《春秋》一改文采华丽的风气而崇尚质朴,于是崇尚礼仪,发扬孔子的思想,也发愤把吴国和越国之间发生的事记述下来,写成文章,以便使后来的贤人志士明白吴越的史实及其中蕴涵的道理。子贡当年的游说活动,使鲁国安定,吴国败亡,晋国强大,越国称霸,使春秋二百余年的霸业得以延续,也为后世做出了榜样。子贡记述吴、越两国的史实,对于秦国已经透露出了他的担忧。孔子说一句精微的话,子贡能将其中的要义阐发出来;《春秋》记事在“获麟”那年已经结束,子贡所记吴、越之事也就到句践称霸为止。所以把这本书题名为《越绝》。

19.2问曰:“《越绝》始于《太伯》,终于《陈恒》,何?” “《论语》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①。’乃太伯审于始,知去上贤②;太伯特不恨,让之至也。始于《太伯》,仁贤,明大吴也③。仁能生勇,故次以《荆平》也,勇子胥忠、正、信、智以明也。智能生诈,故次以《吴人》也④,善其务救蔡⑤,勇其伐荆。其范蠡行为,持危救倾也,莫如循道顺天,富邦安民,故次《计倪》。富邦安民,故于自守易以取⑥,故次《请籴》也。一其愚⑦,故乖其政也⑧。请粟者求其福禄,必可获,故次以《九术》。顺天心,终和亲,即知其情;策于廊庙⑨,以知强弱;时至,伐必可克,故次《兵法》。兵,凶器也。动作不当,天与其殃。知此上事⑩,乃可用兵。《易》之卜将,春秋无将⑪,子谋父,臣杀主,天地所不容载。恶之甚深,故终于《陈恒》也。”

【注释】

①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出自《论语·子张》。这里有以小见大的意思。

②知:同“智”,明智。上贤:指道德高尚的人。

③明大吴:说明吴国立国的渊源。

④《吴人》:或即《吴内传》。《德序》篇作《吴越》。

⑤救蔡:事见《吴内传》4.1原文。

⑥故于自守:钱培名曰:“‘故’字误,疑当作‘固’。”

⑦一:专一,专门。

⑧乖:不和谐。使动用法。政:指政治、经济、社会各个方面。

⑨策于廊庙:即《外传记军气》的“算于庙堂”。见15.3注②。

⑩上事:即谋划、时机等用兵之事。

⑪《易》之卜将,春秋无将:卜,选拔。《孙子兵法》:“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曹操注曰:“将宜五德备也。”

【译文】

有人会问:“《越绝》的篇章安排从《内传太伯》篇开始,到《内传陈成恒》篇结束,这是为什么呢?”回答说:“《论语》中说过:‘就是小技艺,一定有可取的地方。’就如太伯他察觉到父亲的心意,于是明智地离开,把继承权让给贤能的弟弟季历;虽然父亲要传位给小弟季历,太伯却一点也没有恨意,真是礼让到了极点。从《内传太伯》篇开始,是为了推重太伯的仁德和贤明,说明吴国立国的渊源。仁贤能够产生勇气,所以接着是《荆平王内传》篇,用以说明作者是十分赞颂伍子胥忠诚、正直、信义、智慧所产生的勇武精神。智慧往往能够产生欺诈,所以接下来为《吴人内传》篇,赞许吴国所从事的救蔡国伐楚国的行动。范蠡的行为在于主持危局挽救覆亡,但不如遵循天道、顺从天意,使国家富强、人民安定来得重要,所以接着是《计倪内经》篇。国家富强了,人民安定了,这样既便于自卫,也容易攻敌取胜,所以接着是《请籴内传》篇。是说越国君臣专门利用吴王夫差的愚昧,趁机扰乱吴国的政治。越王句践向吴国借贷粮食是为了求得天意的昭示,如果上天保佑的话,就一定可以得到粮食,所以接着就是《内经九术》篇。对内顺从天意,富国强兵,对外卑辞厚礼,取得吴王的亲信,从中就可以看出胜负的态势。在庙堂上策划,以便了解敌我双方的强弱。一旦时机成熟,出兵讨伐,就一定可以取得胜利,所以接着是《兵法》篇。战争是十分凶险的事情,如果计划不周全、时机不成熟而轻举妄动,上天就会给他降下灾祸。只有懂得周密策划、审时度势、把握时机,才可以出兵攻敌。如果用《易》的标准来选拔将帅,春秋时期简直没有称得上将帅的人,做儿子的谋害父亲,做臣子的杀害君主,这是上天所不能容忍、大地所不能承受的罪恶行径。因为作者对这类事情相当憎恶,所以把《内传陈成恒》篇放在最后。”

19.3问曰:“《易》之卜将,春秋无将。今荆平何善乎?君无道,臣仇主,以次太伯,何?”曰:“非善荆平也,乃勇子胥也,臣不讨贼,子不复仇,非臣子也。故贤其冤于无道之楚①,困不死也②;善其以匹夫得一邦之众,并义复仇,倾诸侯也;非义不为,非义不死也。”

问曰:“子胥妻楚王母③,无罪而死于吴。其行如是,何义乎?”曰:“孔子固贬之矣。贤其复仇,恶其妻楚王母也。然《春秋》之义,量功掩过也④。贤之,亲亲也⑤。”“子胥与吴何亲乎?”曰:“子胥以困干阖庐,阖庐勇之甚,将为复仇,名誉甚著。《诗》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⑥。’夫差下愚不移⑦,终不可奈何。言不用,策不从,昭然知吴将亡也。受阖庐厚恩,不忍去而自存,欲著其谏之功也⑧。故先吴败而杀也。死人且不负⑨,而况面在乎⑩?昔者管仲生,伯业兴;子胥死,伯名成;周公贵一概,不求备于一人⑪。及外篇各有差叙,师不说⑫。”

问曰:“子胥未贤耳!贤者所过化。子胥赐剑,欲无死,得乎?”“盲者不可示以文绣,聋者不可语以调声。瞽瞍不移⑬,商均不化⑭;汤系夏台⑮,文王拘于殷⑯。时人谓舜不孝,尧不慈⑰,圣人不悦下愚⑱,而况乎子胥?当困于楚,剧于吴,信不去耳⑲,何拘之有?”“孔子贬之奈何?”“其报楚也,称子胥妻楚王母,及乎夷狄⑳。贬之,言吴人也。”

【注释】

①冤:遭受冤屈。

②困:困厄。指处于困迫的境地。

③子胥妻楚王母:参见《吴内传》。伍子胥救蔡伐楚,“君舍君室,大夫舍大夫室,盖有妻楚王母者”。

④量功掩过:肯定功绩而忽略过错。量,衡量,计量。这里有褒扬、肯定的意思。掩,遮盖,掩盖。这里有忽略的意思。

⑤亲亲:爱家人。前“亲”为动词,爱,亲近;后“亲”为名词,父母或血缘关系最近的人,这里指伍子胥的父兄。

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出自《诗经·大雅·抑》。投,投赠,赠送。

⑦下愚不移:愚昧而不可改变。移,改变。《论语·阳货》:“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⑧著:成。

⑨死人:指已故的先王阖庐。

⑩面在:面前在的人。指在位的夫差。

⑪周公贵一概,不求备于一人:周公,见《吴内传》4.11注⑧。一概,一端。备,完备。不求备于一人,语出《论语·微子》。

⑫及外篇各有差叙,师不说:外篇,指本书“外传”各篇。差叙,简略的叙述。师不说,此不一一叙说。“师”当作“斯”。此句疑为错简,当在19.2原文末。

⑬瞽瞍:见《吴内传》4.5注⑦。移:改变。

⑭商均:舜的儿子。《史记·五帝本纪》:“舜子商均亦不肖。”化:变。

⑮汤:商汤,见《吴内传》4.7注②。系:拘禁。夏台:又名钧台,在今河南禹县南。

⑯文王:周文王,见《吴内传》4.10注⑧。《史记集解》:“《地理志》曰‘河内汤阴有羑里城,西伯所拘处’。”

⑰舜不孝,尧不慈:参见《吴内传》。

⑱悦:使……心悦诚服,感化。钱培名曰:“‘悦’,疑当作‘移’。”

⑲“当困于楚”数句:即当子胥困于楚而去之,剧于吴而不去。剧,指处境艰难、危险。信,信义,此指报恩。

⑳夷狄:见《外传本事》1.3注③。

【译文】

有人问:“按《易》的标准选拔将领,春秋时期没有真正称得上将领的人。那么楚平王好在哪里?做君主的昏庸无道,使得做臣子的仇恨君主,却把他的事放在吴太伯的后面来叙述,为什么呢?”回答说:“这并不是称赞楚平王,而是钦佩伍子胥的勇武精神。作为臣子不去讨伐无道昏君,作为儿子不去替父亲报仇,这是没有尽到做臣、子的责任。所以作者是赞赏伍子胥在昏暗的楚国蒙冤受屈,处于困迫的情况下还能够不被杀害;赞扬他以一个普通人而得到吴国上下的爱戴,一同仗义为他复仇,打败强大的楚国;赞扬他不合乎道义的事情不做,在不合乎道义的情况下不会轻易地去死。”

有人问:“伍子胥伐楚的时候奸宿了楚昭王的母亲,后来他无罪而死在了吴国。他这样的行为,怎么能说是合乎道义呢?”回答说:“这件事孔子早就贬斥过他了。称赞他为父兄报仇,厌恶他奸宿楚昭王的母亲。不过孔子著《春秋》有个原则,即肯定功绩而忽略过错。称赞伍子胥,是因为他对父兄奉行孝道。”又问:“伍子胥跟吴国有什么亲密关系呢?”回答说:“伍子胥因为在楚国遭到迫害而来投奔吴王阖庐,吴王阖庐十分赞赏他的机智和勇敢,将要替他报仇,伍子胥当时在吴国已获得了很高的声誉。《诗经》上说:‘人家送给我桃子,我就还报给人家李子。’吴王夫差本性愚昧而不可改变,伍子胥最终也拿他没有办法。忠言不被采用,良谋不肯听从,他很清楚地知道吴国快要灭亡了。因为深受吴王阖庐的厚恩,所以不忍心离开吴国而留了下来,他是想成就劝谏吴王夫差、挽救吴国的功业。因此在吴国还没有败亡之前就被杀害了。他对已故的先王阖庐尚且不辜负,何况是眼前在位的君王夫差呢?从前管仲不死,齐国的霸业因此兴起;伍子胥被害,他辅佐吴王称霸诸侯的名声也因此传扬。周公用人重在某一方面的才能,而不是要求每一个人都完美无缺。伍子胥的事在本书“外传”各篇中都有简略的叙述,这里就不用一一叙说。”

有人问:“伍子胥不能算是贤人吧!凡是贤人接触过的人都会被感化,吴王夫差不仅没有被他感化,反而听信谗言赐他宝剑,逼他自杀,这时候他想不死,能够吗?”回答说:“眼睛瞎的人你就不必拿华丽绣品给他看,耳朵聋的人你就不必奏优美乐曲给他听。不管舜如何贤能孝顺,父亲瞽瞍也不会改变对他的态度;不管舜如何圣明,儿子商均也不会接受他的开导。有圣德的商汤曾经被荒淫的夏桀关押在夏台,圣明的周文王也曾经被残暴的商纣关进羑里城。当时有人说舜对父亲不孝顺,尧对儿子不慈爱,圣人对那些愚昧的人都感化不了,何况伍子胥呢?伍子胥当年在楚国遭受迫害的时候能够顺利出逃,而在吴国处境危险的情况下却不离开,他是因为忠诚信义才不逃走,有谁把他关押起来了吗?”有人又问:“孔子为什么要贬斥他呢?”回答说:“这是伍子胥伐楚时候的事情。说伍子胥曾经奸宿了楚昭王的母亲,简直跟野蛮人一样。孔子贬斥他,其实是说吴国人的野蛮不文明。”

19.4问曰:“句践何德也?”曰:“伯德,贤君也。”“《传》曰:‘危人自安,君子弗为;夺人自与,伯夷不多①。’行伪以胜,灭人以伯,其贤奈何?”曰:“是固伯道也。祺道厌驳②,一善一恶③。当时无天子,强者为右④,使句践无权⑤,灭邦久矣。子胥信而得众道,范蠡善伪以胜。当明王天下太平,诸侯和亲,四夷乐德⑥,款塞贡珍⑦,屈膝请臣,子胥何由乃困于楚?范蠡不久乃为狂者?句践何当属莝养马⑧?遭逢变乱,权以自存,不亦贤乎?行伯非贤,晋文之能因时顺宜⑨,随而可之!故空社易为福⑩,危民易为德,是之谓也。”

【注释】

①伯夷:墨胎氏,名允,字公信。商末孤竹国君长子。孤竹君欲传位给次子叔齐,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伯夷不接受,于是叔齐也不即位。两人闻周文王善养老而入周。武王伐纣,他们二人以君臣、父子之礼相劝谏。武王灭商后,他们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多:赞美。

②祺:幸福,吉祥。厌(yā):抑制。驳:纷乱。

③一善一恶:或善或恶,是指达到目的所采取的不同手段。

④右:尊。

⑤权:权谋,权变。

⑥四夷:亦作“四裔”,指周边少数民族。

⑦款塞贡珍:与中国通好进献珍宝。款塞,叩塞门,是说外族前来中国通好。款,叩。

⑧属莝:参见《外传本事》1.4注⑤。属,《外传本事》篇作“刍”。

⑨晋文:晋文公,见《吴内传》4.4注①②。

⑩空社:无人祭祀的社庙。

【译文】

有人问:“越王句践是什么样的品德呢?”回答说:“是霸主的品德,是一个贤明的君主。”又问道:“《传》上说:‘危害别人来使自己得到安逸,君子是不会这样去做的;夺取人家的东西而据为己有,伯夷就不赞成这种行为。’越王句践用欺诈手段取得胜利,消灭别国来称霸诸侯,怎么还能称得上贤德之君呢?”回答说:“这就是霸王之道啊。求得天下安定祥和,抑制纷乱灾殃,可以采取不同的甚至是非常的手段。在当时,周天子没有权威,诸侯谁强大谁就是大王,假使越王句践没有权变,他的国家早就灭亡了。伍子胥坚守信义得到了吴国上下的爱戴,范蠡善于采取诈伪的手段取得胜利。如果当时有圣明的天子使得天下太平,诸侯之间和睦相处,周边少数民族乐意归化,前来中国通好进献珍宝,叩头称臣,那么还有什么理由使伍子胥在楚国被逼得走投无路?范蠡年纪轻轻便装作疯子?句践凭什么替人家割草养马做奴仆呢?遭逢乱世,能用权谋来保全自己,不也是很贤明吗?如果推行霸道不算贤明,那么晋文公怎能顺应时代、民意,成就一番为人称颂的功业呢?所以一向无人祭祀的社庙你去祭祀就容易求得福祉,处于危难中的百姓你去扶助就容易感念恩德,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19.5问曰:“子胥、范蠡何人也?”“子胥勇而智,正而信;范蠡智而明,皆贤人。”问曰:“子胥死,范蠡去,二人行违,皆称贤,何?”“《论语》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①。’事君以道言耳。范蠡单身入越,主于伯,有所不合,故去也。”问曰:“不合何不死?”曰:“去止,事君之义也,义无死。胥死者,受恩深也。今蠡犹重也,不明甚矣。”问曰:“受恩死,死之善也。臣事君,犹妻事夫,何以去?”“《论语》曰:‘三日不朝,孔子行②。’行者,去也。《传》曰:‘孔子去鲁,燔俎无肉③;曾子去妻④,藜蒸不熟⑤。’微子去,比干死⑥,孔子并称仁。行虽有异,其义同。”“死与生,败与成,其同奈何?”“《论语》曰:‘有杀身以成仁。’子胥重其信,范蠡贵其义。信从中出,义从外出⑦。微子去者,痛殷道也;比干死者,忠于纣也;箕子亡者⑧,正其纪也⑨。皆忠信之至,相为表里耳。”问曰:“二子孰愈乎?”曰:“以为同耳。然子胥无为能自免于无道之楚⑩,不忘旧功,灭身为主。合,即能以霸;不合,可去则去,可死则死。范蠡遭世不明,被发佯狂;无正不行,无主不止;色斯而举⑪,不害于道;亿则屡中⑫,货财殖聚⑬;作诈成伯,不合乃去;三迁避位⑭,名闻海内;去越入齐,老身西陶⑮;仲子由楚,伤中而死⑯。二子行有始终,子胥可谓兼人乎!”

【注释】

①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语出《论语·季氏》篇。陈力,贡献才力。就,进入。列,行列,位次。就列即就位。

②三日不朝,孔子行:语出《论语·微子》:“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③孔子去鲁,燔俎(fán zǔ)无肉:祭天地后没有分肉给大夫。燔,古代祭祀用的烤肉。亦作“膰”。俎,古代祭祀礼器,往往俎豆连用,有“祭祀”的意思。《史记·孔子世家》:“桓子卒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郊,又不致膰俎于大夫。孔子遂行。”

④曾子(前505—前435):名参,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嘉祥)人,孔子弟子。

⑤藜:野菜。

⑥微子去,比干死:微子、比干,见《吴内传》4.11注③。

⑦信从中出,义从外出:中,内心的情感。外,外在的行为。

⑧箕子:见《吴内传》4.11注③。亡:当是“狂”字音讹。

⑨纪:纲常法纪。

⑩子胥无为能自免于无道之楚:即子胥无为于无道之楚,能自免于无道之楚。无为,无所作为。自免,自免于难。

⑪色斯而举:《论语·乡党》:“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朱子集注》:“言鸟见人之颜色不善则飞去,回翔审视而后下止。人之见几而作,审择所处,亦当如此。”这里“色”指句践的脸色。斯,这样,如此。举,飞。此指离开。

⑫亿:预料,揣度。

⑬货财殖聚:指囤积投机,积累财富。

⑭三迁:《史记·越王句践世家》:“故范蠡三徙,成名于天下。”司马迁所谓范蠡三徙,一是从楚徙越,二是从越徙齐,三是从齐徙陶。

⑮西陶:陶之西,今山东定陶西北。春秋宋地。一说今山东肥城西北。

⑯仲子由楚,伤中而死:指范蠡次子经过楚国时杀了人被处死。事见《史记·越王句践世家》。“伤中而死”则未见记载。仲子,次子。由楚,经过楚国。伤中,伤心。

【译文】

有人问:“伍子胥、范蠡是什么样的人呢?”回答说:“伍子胥勇敢而机智,正直而忠诚,范蠡聪明而有远见,都是贤明的人。”又问道:“伍子胥慷慨就死,范蠡怕死出逃,两个人的行为正好相反,为什么都能称为贤人呢?”回答说:“《论语》里说过:‘能够贡献自己的力量就去任职,如果不能那就该辞职。’这说的是用正确的原则侍奉君主。范蠡只身进入越国,主要在于助句践称霸,后来觉得不能相处,所以离开了。”又问:“不能相处为什么不去死呢?”回答说:“离开或者留下来,都是侍奉君主的道理,道理上并没有一定要去死的说法。伍子胥选择死,是因为他深受吴王阖庐的大恩。如果范蠡也像伍子胥去死,就太不明智了。”又问道:“为了报恩去死,这样是很值得的。但臣子侍奉君主,就像妻子侍奉丈夫,凭什么能随便离开呢?”回答说:“《论语》说:‘齐国送给鲁国一些舞女歌姬,季桓子接受了,一连三日不上朝处理政务,孔子便离职而去。’‘行’就是离开的意思。《传》上也说:‘孔子离开鲁国,是因为季桓子祭天地后没有分肉给大夫们;曾参休掉妻子,是因为他妻子没有把野菜蒸熟。’再说商纣王时,微子见纣王不听劝告就离开朝歌远走他乡,比干苦苦劝谏则被纣王剖腹挖心而死,孔子把他们两人都称为仁德之人。他们两人的行事虽然不同,但忠心为国的臣子之道是一样的。”又问道:“死和生,失败和成功,性质不一样,怎么会是相同的呢?”回答说:“《论语》中说过:‘只有勇于牺牲生命来成全仁德。’伍子胥看重的是忠诚,范蠡崇尚的是道义。忠诚出自内心,道义表现在行动。微子选择远离朝廷,是痛心纣王的无道;比干选择以死相谏,是出于对纣王的忠心;箕子选择佯狂为奴,是为了匡正殷朝的纲常法纪。他们都是十分忠心耿耿的人物,虽然行为各异,但可以互为表里、相互补充。”又问道:“伍子胥和范蠡两位谁更胜一筹呢?”回答说:“我认为他们俩是相同的。然而伍子胥在黑暗的楚国无所作为,又能自免于难,在吴国他不忘报答先王阖庐的恩德,为君王为国家不惜生命。君王与他投合,他就能帮助君王成就霸业;君王与他不投合,他认为应该离开的时候就离开,应该献身的时候就献身。范蠡在楚国遭遇世道的黑暗,就披头散发装疯卖傻;国无正道就不出来做事,不遇明主就不留下来;看到君主的脸色不善就远走高飞,免得损害君臣之间的道义;他猜测市场行情每每能够猜中,通过买卖积累起财富;他用诈伪的手段成就了越国霸业,看到君臣已经离心就见机离开;他三次迁徙抛弃高官厚禄,名声传扬于天下;他离开越国到了齐国,最后定居西陶;次子路过楚国时杀了人被处死,他伤心过度而死。伍子胥和范蠡处世行事都有始有终,而伍子胥可以说更胜人一筹啊!”

19.6问曰:“子胥伐楚宫,射其子,不杀,何也?”“弗及耳。楚世子奔逃云梦之山①。子胥兵笞卒主之墓②,昭王遣大夫申包胥入秦请救③。于斧渔子进谏子胥④,子胥适会秦救至,因引兵还。越见其荣于无道之楚,兴兵伐吴⑤。子胥以不得已,迎之就李⑥。”问曰:“笞墓何名乎?”“子之复仇,臣之讨贼,至诚感天,矫枉过直。乳狗哺虎,不计祸福⑦。大道不诛⑧,诛首恶⑨。子胥笞墓不究也。”

【注释】

①楚世子奔逃云梦之山:楚世子,楚昭王已即位,此言“世子”不当。云梦,简称云或梦,亦称云中。《尔雅·释地》和《吕氏春秋·有始览》将其列为十薮之一。《左传·定公四年》,吴伐楚,入郢,楚昭王出走,“涉雎,济江,入于云中”,其地在今湖北松滋、云梦一带。

②卒主:楚平王。按,《外传纪策考》作“笞平王墓”,《荆平王内传》作“笞平王之墓”。

③申包胥:春秋时楚国贵族。又称王孙包胥。和伍子胥为知交。前506年,吴破楚,他到秦求救,在秦宫廷痛哭七日七夜,终使秦发兵救楚。

④于斧渔子:于斧渔者的儿子。见《荆平王内传》。

⑤越见其荣于无道之楚,兴兵伐吴:钱培名《札记》:“‘荣’疑‘劳’。”事在周敬王十五年(前505)。《左传·定公五年》:“(夏)越入吴,吴在楚也。”

⑥子胥以不得已,迎之就李:事在周敬王二十四年(前496),离前“越入吴”已有九年,且史实不符。就李,见《记吴地传》3.5注②。

⑦乳狗哺虎,不计祸福:乳狗,母狗。此句比喻“子之复仇,臣之讨贼”为天性使然。

⑧大道:忠孝大义。诛:谴责。

⑨首恶:指制造祸端的楚平王。

【译文】

有人问:“当年伍子胥率兵攻入楚国的王宫,弯弓射楚平王的儿子,没有把他杀死,为什么呢?”回答说:“没有射中啊。楚昭王逃奔到云梦泽大山之中。伍子胥便带兵挖开楚平王的坟墓,鞭打楚平王的尸体,楚昭王派大夫申包胥到秦国请救兵。于斧那位曾经救过伍子胥的渔夫的儿子来请求伍子胥退兵,也正好碰上秦国的救兵到来,伍子胥便带兵回国。越国看到吴国的军队在楚国已经疲惫,就兴兵讨伐吴国。伍子胥在军队疲顿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在就李与越国军队开战。”问道:“伍子胥挖开楚平王坟墓,鞭打楚平王尸体有什么说法吗?”回答说:“儿子为父亲报仇,臣子为国讨伐逆贼,孝义和忠诚感动天地,难免会做些矫枉过正的事。比如母狗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小老虎,根本就不去想日后是祸是福。忠孝大义的举动是不应该受到谴责的,要谴责的是制造祸端的楚平王。所以伍子胥的掘坟鞭尸就不必过分去追究。”

19.7维子胥之述吴越也①,因事类②,以晓后世。著善为诚③,讥恶为诚④。句践以来,至乎更始之元,五百余年,吴越相复见于今⑤。百岁一贤,犹为比肩。记陈厥说,略其有人:以去为姓,得衣乃成;厥名有米,覆之以庚;禹来东征,死葬其疆⑥。不直自斥,托类自明;写精露愚,略以事类,俟告后人。文属辞定⑦,自于邦贤。邦贤以口为姓,丞之以天;楚相屈原,与之同名⑧。明于古今,德配颜渊⑨。时莫能与,伏窜自容。年加申酉⑩,怀道而终。友臣不施⑪,犹夫子得麟。览睹厥意,嗟叹其文,於乎哀哉!温故知新。述畅子胥,以喻来今。经世历览,论者不得,莫能达焉。犹《春秋》锐精尧舜,垂意周文;配之天地,著于五经;齐德日月,比智阴阳。《诗》之《伐柯》,以己喻人⑫。后生可畏,盖不在年。以口为姓,万事道也;丞之以天,德高明也;屈原同名,意相应也;百岁一贤,贤复生也;明于古今,知识宏也;德比颜渊,不可量也。时莫能用,钥口键精⑬,深自诚也⑭。犹子得麟,丘道穷也。姓有去,不能容也;得衣乃成,贤人衣之能章也⑮。名有米,八政宝也⑯;覆以庚⑰,兵绝之也。於乎哀哉,莫肯与也。屈原隔界⑱,放于南楚,自沉湘水,蠡所有也⑲。

【注释】

①维子胥之述吴越:前说“赐传吴越”,此说“子胥之述吴越”,前后矛盾。疑“子胥”为“子贡”之误。

②因事类:通过相类事物阐述某种道理。

③著善为诚:《礼记·中庸》:“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孟子·离娄上》:“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儒家认为,诚,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最高道德规范。

④讥恶为诚:乐祖谋校本:“‘诚’汉魏本作‘诫’。”按,以“诫”为是。

⑤吴越相复见于今:“相”下疑漏一“攻”字。

⑥“以去为姓”数句:明代杨慎认为是隐语姓名:“去其衣乃袁字也,米覆庚乃康字也。禹葬之乡则会稽也。是乃会稽人袁康也。”

⑦属:缀辑,撰著。定:删定。

⑧“邦贤以口”数句:“邦贤”二字衍。明代杨慎认为是隐语姓名:“以口承天,吴字也。屈原同名,平字也。与康同著此书者,乃吴平也。”丞,通“承”。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晚期楚国人。楚怀王时任左徒、三闾大夫。顷襄王时被放逐,流浪于沅湘流域。后楚国政治更加腐败,又秦破楚郢都,他感到无能为力,理想破灭,遂投汨罗江而死。

⑨颜渊(前521—前490):名回,字子渊。春秋末鲁国人。孔子弟子。孔子十分赞赏颜渊的德行,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是贫而不移其志的典范。

⑩年加申酉:参见《外传记地传》10.1注⑲。加,超过。

⑪友臣:一些布衣朋友。不施:不弃。有伤感怀念的意思。

⑫《诗》之《伐柯》,以己喻人:《诗经·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说的是嫁娶必须通过媒人,如伐柯需要斧头一样。这里用来说明尧、舜、文、武之德虽配天地、齐日月,但也要通过口授文传才能流传下去,发扬光大。

⑬钥口键精:钥,锁钥。键,钥。这里都用作动词,锁住。精,神灵。此指智慧发生之所大脑,古人指心。

⑭深:深藏。

⑮章:显著。

⑯八政:古代八种政事。有几种说法:第一,《尚书·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第二,《礼记·王制》孔颖达疏:“八政:一曰饮食,二曰衣服,三曰事为,四曰异别,五曰度,六曰量,七曰数,八曰制。”第三,《逸周书·常训解》:“八政:夫妻、父子、兄弟、君臣。”

⑰庚:天干的第七位。庚有“西方”“秋”“主谷”“主杀(兵)”的说法。

⑱隔界:屈原为楚国人,与吴越隔着疆界,所以称“隔界”。

⑲蠡:彭蠡泽。《尚书·禹贡》:“彭蠡既渚。”本在今湖北黄梅、安徽宿州以南、望西境长江北岸尤感湖、大官湖和泊湖一带。西汉中叶以后渐向南移,为今之鄱阳湖。

【译文】

伍子胥记述吴、越两国争霸的史实,是想通过相类事物阐述某种道理,来明白地告诉后人,即彰明善行作为人们行事的道德规范,讥刺恶行作为劝诫后人的典型教材。从句践时代到更始年间,历经五百多年,当年吴、越那样相互攻伐的情景又出现在眼前。如今又有两位贤人出现,虽相隔百年,犹如同时并肩而立。记述吴、越两国的故事传说,大概有以下两人。其中一个贤人的姓是“去”字加上“衣”字,其名是“米”字上面加一个“庚”字。大禹在东征的时候死了,就葬在他的家乡。虽然没有把自己的姓名、籍贯直接指出来,但类推一下自然就明白了。他通过描写贤明和诚信,揭露昏庸和奸邪,以大致类似的事件来阐说深刻的道理,等待机会告诉后人。文章词语的编辑删定,则是出自同乡贤人之手。这个同乡贤人的姓是上面一个“口”字,下面用“天”字来承接,他的名跟楚国的丞相屈原相同。他通晓古往今来之事,道德品质可与颜渊相比。他的思想行为跟时代不合拍,只好隐匿于山野林间自得其乐。一直活到九十多岁,怀抱着天下太平的理想寂寞地死去。朋友们都在为他感念悲伤,好像孔子看到麒麟时候哀伤王道不兴一样。当我们遍览文章的深邃意蕴,叹赏文章的精美文辞的时候,就会由衷地赞叹和哀伤。这些文章能从过去的故事中给人以新的启示,通过畅述伍子胥的事迹和精神,来开导当今的人们。这些文章曾经经过长期的流传阅览过程,但论述它的人往往得不到其中的奥秘,更不能领会其中的精神实质。就好像孔子著《春秋》专注于尧舜德政的阐述,重视周文王功绩的显扬,其实是为了表现他们的神灵可以与天地配享,他们的事功著于“五经”永远流传;让他们的道德风范与日月齐光,让他们的智慧才能与阴阳同化。《诗经》中的《伐柯》篇就是用自己来比喻别人。后生可畏,不在于年纪的大小。贤人以“口”为姓,说明他任何事情都能说清楚;下面承接一个“天”字,说明他道德十分高尚纯洁;跟屈原同名,说明他们向往天下清平的心意相通;相隔百年出现一位贤人,说明贤人会不断再生;通晓古往今来之事,说明他的知识十分广博;道德可以与颜渊相比,说明他的人品不可估量。他的思想不能为时代所用,便不去说也不去想,把自己的诚心深深地藏在心底。好像孔子看到不适时宜出现的麒麟,就感叹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能实现了一样。姓中有一个“去”字,是说明时代不能容他;加上“衣”字才成为完整的姓,是说明贤人穿上它显示出他的文明高洁。他的名有“米”字,米是治国八种政事的首要条件;米上盖着一个“庚”字,说明是因为战乱断绝了粮食。啊,可叹啊!不肯同流合污而媚俗。正如隔着疆界的屈原一样,被流放到楚国的南方,理想破灭,只好纵身跳进汨罗江,江水带着忠魂归向彭蠡泽。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