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

周易大全 [ 胡广 ]

易学著作。胡广、杨荣、金幼孜等四十多位学者共同编撰。是一部汇集前人《易》学观点的著作。是明永乐年间皇帝下令编修的《五经四书大全》中的一部。全书二十四卷。书前有易序、凡例以及引用先辈学者的姓氏、周易陈子传序、上下篇义。正文按《周易》上经三十、下经三十四、《系辞传》等十传的顺序排列,在每一经、传下列出先辈儒学大师的评点。其观点主要采自董楷《周易传义附录》、董真卿《周易会通》、胡一桂《周易本义附录纂疏》等 查看详情>>

易经蒙引 [ 蔡清 ]

十二卷。明蔡清(1452—1508)撰。清字介夫,晋江(今属福建)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曾师从林玭学《易》,尽得其肯綮。其学初主静,后主虚,故以虚名斋。清以善《易》名于时,著有《易经蒙引》、《四书蒙引》,嘉靖八年(1529),其子存远将其书进于朝廷,诏为刊布。万历中追谥文庄,赠礼部右侍郎。事迹载于《明史·儒林传》。该书专以发明朱熹《周易本义》为主,故其体例以《本义》与经文并书。但于《本义》每条之首加一圈以示区别,然而实际上多与《本义》异同。该书不全以朱熹《本义》,但能发明《本义》者莫若该书。今南京图书馆藏有明万历三十八年刻本、北京图书馆藏明林希元重刻本,皆为十二卷本。浙江图书馆藏明葛寅亮评、明末刻本,华东师大藏明末敦古斋刻本,皆为二十四卷。《四库全书》 收入。 查看详情>>

读易余言 [ 崔铣 ]

明崔铣撰。五卷。《崔洹野集》本。此书卷一《上经卦略》,卷二《下经卦略》,卷三《大象说》,卷四《系辞辑》,卷五《说卦训》。其说以程颐《周易程氏传》为主,兼采王弼、吴澄之说,与朱熹《周易本义》颇有异同。《四库全书提要》指出:其书“大旨舍象数而阐义理,故谓陈抟所传图象皆衍术数,与《易》无干。诸儒卦变之说亦支离无取。其《上经卦略》、《下经卦略》、《大象说》皆但标卦名,不载经文;《系辞辑》、《说卦训》则备录传文,盖书非一时所著,故体例偶殊。且经有卦名,而《系辞》、《说卦》则无章名,其势亦不能不异也。惟删《说卦》广象八章,而别以蔡清之说增损之;又《序卦》、《杂卦》、《文言》三传一概从删,则未免改经之嫌。要其笃实近理,固不失为洛、闽之传矣。朱彝尊《经义考》载铣《读易余言》五卷,又载铣《易大象说》一卷。考此书第三卷即《大象说》,彝尊以其别本单行,遂析为二,偶未考也。今附著于此,不更复出也。” 查看详情>>

易纂言 [ 吴澄 ]

易学著作。元吴澄撰。是一本音注、训释、考证《易经》的书。十二卷。本书体例是采用宋吕祖谦《古周易》本经文,每卦先列卦变主爻,每爻先列变爻,次列象占,十翼亦各分章安排。其训释各附句下;音注、考证于经附每卦之末,于传附每章之末。间有文义相关处,也附辩于句下。 查看详情>>

读易举要 [ 俞琰 ]

四卷。元俞琰撰。此书 《文渊阁书目》、焦氏《国史经籍志》、朱睦楔《授经图》皆著于录,然传本甚稀,故朱彝尊《经义考》亦云未见。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出,仍编次为四卷,流布渐广。俞琰易学,以朱子为宗,故此书力主朱熹易为卜筮之书的观点,“谓以卜筮观易,则无所不通;不以卜筮观易,则多有不通者焉。”然其穷平生之力,研深覃精,往往有所心得,不为苟同之论。如朱熹《启蒙》讲卦变,俞琰则谓:“卦变之说,用之占法则可,用之解经则不可,盖忘其本爻之义也。” 查看详情>>

周易象义 [ 丁易东 ]

元丁易东撰。十六卷。《四库全书》录《永乐大典》本。此书据《易》象以明义,故名曰《象义》。全书取象之例凡十二,为本体、互体、卦变、正应、动爻、变卦、伏卦、互对、反对、比爻、原画、纳甲等。《四库全书提要》指出:“其于前人旧说,大抵以李鼎祚《周易集解》、朱震《汉上易传》为宗,而又谓李失之泥、朱伤于巧。故不主一家。如卦变之说,则取邵子、朱子;变卦之说,则取沈该、都絜;筮占之说,则取朱子、蔡渊、冯椅。远绍旁搜,要归于变动不居之旨,亦言象者所当考也。诸家著录,多作十卷;惟朱睦㮮《授经图》作《易传》十一卷,焦竑《经籍志》作《易传》十四卷。考易东所著,别无《易传》之名,盖即此编。朱氏并其《论例》一卷数之,为十一卷;焦氏又并其《大衍索隐》三卷数之,遂为十四卷耳。朱彝尊《经义考》作十卷,注曰:‘存’。然世所传本残阙特甚,仅存十之二、三,又非彝尊之所见。惟散见《永乐大典》中者排比其文,仅阙《豫》、《随》、《无妄》、《大壮》、《睽》、《蹇》、《中孚》七卦及《晋》卦之后四爻,余皆完具。与残本互相参补,遂还旧观。以篇页颇繁,谨析为一十六卷,以便循览。原本附有《大衍策数》诸图,多已见《大衍索隐》中,今不复录。其《论例》一卷,自述撰述之旨颇备,今仍录以弁首焉。”按,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云:“瞿镛藏有宋刻残本,《四库》本所阙《豫》、《随》、《无妄》、《大壮》、《睽》、《蹇》、《中孚·象传》注及《系辞上》‘彖也者,言乎其失得’至‘各指其所也’之注,宋本皆全。瞿氏录其文入《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卷一。好事者若刻此书,可据以补入。惟《四库》本《豫》、《随》、《无妄》经注之阙也,瞿氏宋本亦阙,则终无可考焉。”又按,北京图书馆今藏此书元刻本,题《周易象义》十二卷,有清季锡畴校语,可资参考。 查看详情>>

读易私言 [ 许衡 ]

一卷,元许衡著。其书论六爻的德位,多发明《系辞传》的同功异位、柔危刚胜之义;又类聚每一卦画居于六位之爻,分别论说其吉凶悔吝,而以所值之时必正且得中为上,以发明《彖》与《象》每以当位、不当位、得中、行中之说。《通志堂经解》刊入其书。此书专论《易》卦六爻之“德位”,大旨多阐发《系辞传》“同功异位”、“柔危刚胜”之义;且又类聚诸卦各爻居于六位者,分别评析之。《四库全书提要》指出:“盖健、顺、动、止、入、说、陷、丽,其吉凶悔吝又视乎所值之时,而必以正且得中为止。 查看详情>>

易象意言 [ 蔡渊 ]

南宋蔡渊撰。一卷。《四库全书》录《永乐大典》本。蔡氏此书,既有师承朱熹之学,阐说《周易》义理;亦有家传其父蔡元定之说,兼述《易》数。《四库全书提要》指出:“渊,蔡元定之子,而从学于朱子。故是书阐发名理,多本师传;然兼数而言,则又西山之家学也。其中惟不废互体,与朱子之学颇异。考互体之法,见于《左传》庄公二十二年,陈侯筮,遇《观》之《否》,曰‘风为天于土上山也’。杜预注:‘自二至四有艮象,艮为山也。’是周官太卜,旧有是法矣。顾炎武《日知录》曰:“朱子《本义》不取互体之说,惟《大壮》六五云卦体似兑,有羊象焉。不言互而言似,此又创先儒所未有,不如言互体矣。”然则朱子特不以互体为主,亦未尝竟谓无是理也。渊於师说可谓通其变而酌其平矣。董真卿《周易会通》称渊《周易经传训解》外又有《卦爻辞旨》,论六十四卦大义,《易象意言》,杂论卦爻十翼,《象数馀论》,杂论《易》大义,并成於开禧乙丑。今悉散佚,故朱彝尊《经义考》仅列其书名而不能举其卷数。惟此书载《永乐大典》中,尚首尾完具,犹当时秘府旧本。今录而传之,俾论《易》者知蔡氏之学不徒以术数见,而朱子之徒亦未尝全弃古义焉。 查看详情>>

东谷易翼传 [ 郑汝谐 ]

二卷。宋郑汝谐撰。汝谐,字舜举,号东谷,生卒年无考,处州 (今浙江丽水)人。陈氏《直斋书录解题》谓其立朝多为善类,仕至吏部侍郎。《经义考》引《浙江通志》则云,中教官科,迁知信州,召为考功郎,累阶勋猷阁待制。《四库提要》谓陈振孙去汝谐世近,疑《浙江通志》失之。又归安陆氏《宋史翼》有一郑汝谐,字熙绩,平阳(今浙江平阳)人,博学强记,老不释卷,绍兴中入太学云云。当别为一人,姓名偶同。其书曰《易翼传》者,翼程子之传也。此书大旨,宗主北宋程颐“义理”之学;题为《翼传》,即“羽翼”《周易程氏传》之意。但书中亦有不取程氏之说,而别阐一理者。《四库全书提要》指出:“盖圣贤精义,愈阐愈深。沈潜先儒之说,其有合者疏通之,其未合于心者别抒所见以发明之,於先儒乃为有功。是固不必守一先生之言,徒为门户之见也。是书前有《自序》及其子如冈、曾孙陶孙《题语》。如冈称求得真德秀《序》,此本不载,盖传写佚之矣。 查看详情>>

用易详解 [ 李杞 ]

十六卷。宋李杞撰。李杞字子才,号谦斋,眉山(今属四川)人。生卒年及仕履皆不可考。宋代有三李杞,一为北宋人,官大理寺丞,与苏轼相唱和,见“乌台诗案”。一为朱熹门人,字良仲,平江人。一为此书之作者。《经义考》及《四库提要》有考,其说可据。此书原本二十卷,见焦竑《经籍志》、朱彝尊《经义考》,然皆题“周易详解”,误。别本也多承其讹。今本乃四库馆臣辑自《永乐大典》中,已阙豫、随、无妄、大壮、睽、蹇、中孚七卦,及晋卦后四爻。每爻先解释辞义,再引历代史事证实。如乾卦初九,引舜在侧微,乾九二引四岳荐舜之事。用史事明《易》义,是其书主旨。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