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名:字容甫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江苏江都(今扬州)人
  • 出生日期:1744

汪中(1744—1794年),清经学家、史学家、文学家。扬州学派代表人物。字容甫。江苏江都(今扬州)人。生于清乾隆九年,卒于清乾隆五十九年。生七岁而孤,家贫不能就外读。母邹,授以《四子书》。稍长,助书商卖书,得读经史百家之书,卓然自成一家。年二十,补诸生。乾隆四十二年(1777)为拔贡。后因母老即绝意仕进。自称其学私淑于顾炎武,认为“推六经之旨以合于世用,及为考古之学,惟实事求是,不尚墨守”(《述学·与巡抚毕侍郎书》)。与王念孙、刘台拱为友,相互切磋学问。治经不专一家,不拘汉、宋门户,惟是以求。其治《尚书》,有《尚书考异》。治《礼》,有《仪礼》校本、《大戴礼记》校本。治《春秋》,有《春秋述义》,治小学有《尔雅》校本、《小学说文求端》。皆能纲提条析,得其会通。曾言“国朝古学之兴,顾炎武开其端。河、洛矫诬,至胡渭而绌。中、西推步,至梅文鼎而精。力攻古文者,阎若璩也。专治汉《易》者,惠栋也。凡此皆千余年之绝学,及戴震出而集其大成”(《清史稿》卷四八一)。注重先秦诸子著作的辑佚、考证及思想研究。作《墨子表征》、《墨子序》,对已成绝学的墨学推崇备至。曾考证墨子学术的成就,一反《淮南子》以来“背周道而用夏政”之说,而归结于战国时代之“各执一术”。认为墨学是当世之显学,“在九流之中,惟儒足与之相抗,自余诸子,皆非其比”。(《清儒学案》卷一○二《容甫学案》)又认为墨学为救世之术,墨子是“'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之仁人”,力辩孟子以“无父”之说诬陷墨子为过枉。又作《荀卿子通论》,肯定“荀卿之学出于孔氏,而尤有功于诸经。”(同上)并引证古籍说明《毛诗》、《左氏春秋》、《榖梁春秋》为荀子所传,《易》为荀子所善治之学问,故“六艺之传赖以不绝者荀卿也”。(同上)以孔荀并提代替孔孟并提,否定了宋儒的“道统说”,被当时的经学卫道者视为“名教之罪人”。精于史学,视考证、训诂为治史之法,对古今制度沿革、民生利病,先秦图书,古代学制兴废,皆有研究。着《述学》内、外篇,博考三代典礼及文字训诂、名物象数,益以论撰之文,自成一家之言。又熟于诸史地理,山川厄要,讲画了然,着有《广陵通典》、《秦蚕食六国表》、《金陵地图考》。能诗,工骈文,其名作《自序》、《哀盐船文》等,都为后人传诵。师法汉魏六朝。王念孙称“其文合汉晋宋作者而铸成一家之言,渊雅醇茂,无意摩放而神与之合。”(《述学序》)其文用字精当,表现力强,标志着清代骈文的一度中兴。著作另有《经义知新记》、《丧服答问记实》、《大戴礼记正误》等。

汪中作品

述学 [ 汪中 ]

文别集。内篇三卷,外篇一卷,补遗一卷,别录一卷。清汪中(1744—1794)撰。汪中字容甫,江苏扬州人。少孤贫好学,三十四岁为贡生,以母老不赴朝考,绝意仕进。毕沅总督两湖,聘为幕宾。著有《广陵通典》、《周官征文》、《左氏春秋释疑》等。汪中学识渊博,尤精儒墨。中年以后,辑录三代学制,以及文字训诂、制度名物等,以成此书。内容广泛,以研究历代学校教育为主。第一次刊行时,以属稿未成,又附有作者所撰文章之精者。嘉庆三年 (1798),阮元为之作序,重新刊行,分为二卷。嘉庆二十年(1815),其子喜孙编刻宋小字本,分内篇三卷,外篇一卷,卷首由王念孙作序,为第三次刻本。嘉庆二十三年(1818),严杰就阮元刻本重新删订为二卷,经义类中少明堂通释上中下三篇,又少杂文之无关经义者十数篇,而多出释服冕之用、荀卿子通论、大学平议、瞽瞍说、嫔于虞、讲学释义、释夫子、释厉字义、释郢、答人问郊特牲等十 一篇,第四次刊行,为学海堂经解本。道光三年 (1823),其子喜孙就其小字本,增入补遗、别录,为六卷,编入汪氏遗书,为第五次刻本。今有《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皇清经解》 等版本。 查看详情>>

哀盐船文 [ 汪中 ]

清汪中撰。乾隆三十五年(1770)十二月十九日,江苏仪征县盐船突发大火,130多只船葬于火海,千余人焚为灰骨。汪中此文,即为凭吊这次火灾中的罹难者而作。作者怀着对遇难者深厚的同情之心,以凄丽哀痛之笔,生动而详尽地描绘了盐船失火的惨状。文中叙火势之威烈,铺排渲染,使人惊心动魄;记船民火中相救求生,细致曲折,使人悲切欲涕。文末又加一段关于死的议论,语出肺腑,凄恻呜咽,悲怨之气袅袅不绝。通篇文章呈现出一种凄壮之美,虽用骈体文写造,而毫无矫揉造作之态。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