谕纪鸿(读书明理,勤俭自持)

字谕纪鸿儿:

家中人来营者,多称尔举止大方,余为少慰。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①此君子也。

┃ 今译 ┃

家中来到军营的人,大多称赞你的举止大方,我为此而感到少许的欣慰。凡人大多希望子孙能做大官,我却不希望子孙做什么大官,只愿都能成为读书明理的君子。勤劳俭朴,自立持家,习惯于劳苦的生活,既可处于安乐,又可处于俭约,这才是真正的君子。

┃ 简注 ┃

①处乐、处约,语出《论语·里仁》。

┃ 实践要点 ┃

曾纪鸿生于道光二十八年,是年方才八岁。曾国藩以书信教育子女,往往会在鼓励之后,提出要求与希望。大多人家期望子弟做大官,然而他却教育自己的儿子,不必汲汲于做大官,而要做一个读书明理的君子,有了良好的品质,无论安乐与俭约的日子都可过得。

余服官①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气习,饮食起居,尚守寒素②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莫坠高曾祖考③以来相传之家风。吾父、吾叔,皆黎明即起,尔之所知也。

┃ 今译 ┃

我做官二十多年,不敢稍稍沾染官宦场中的不良习气,在饮食起居等方面,还能固守清寒、朴素时候的家风,极其俭朴的日子过得,略微丰盈的日子也过得,至于太过丰厚则不敢过了。大凡仕宦人家,由俭朴而进入奢侈则容易接受,由奢侈而返回俭朴则难以接受。你年纪尚小,千万不可贪图奢华,不能养成懒惰的习惯。无论是大户人家还是小户人家,无论士农工商各行各业,勤苦而俭约,未有不会家业兴旺的;骄奢而倦怠,未有不会家业败亡的。你每天读书、写字不要间断,早晨要早起,不要丢了高祖、曾祖、祖父、父亲以来代代相传的家风。我的父亲、叔父,也都是黎明即起,这些都是你所知晓的。

┃ 简注 ┃

①服官:为官。

②寒素:清寒,朴素。指门第寒微、平常的人家。

③高曾祖考:高祖、曾祖、祖父、父亲。

┃ 实践要点 ┃

曾国藩以身作则,讲述了自己为官二十年,依旧固守清寒、朴素的耕读家风,然后再来指出“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等道理,并要求孩子从小注意,不要传染了仕宦人家的不良风气。如何做到“勤苦”?从孩子能够做到的早起开始,从读书、写字不要间断开始,也就是说家教一定要贴近孩子的实际,不要一味地说大道理。

凡富贵功名,皆有命定,半由人力,半由天事。惟学作圣贤,全由自己作主,不与天命相干涉。吾有志学为圣贤,少时欠居敬工夫①,至今犹不免偶有戏言戏动。尔宜举止端庄,言不妄发,则入德之基②也。

手谕(时在江西抚州门外)

(咸丰六年九月二十九日)

┃ 今译 ┃

凡是富贵功名,都是命里注定的,一半由于人力,一半由于天命。唯独学做圣贤,全部都由自己做主,不与天命相互干涉。我有志于学做圣贤,少年时还是欠缺了恭敬自持的修养工夫,至今还不免偶有戏言戏动的行为发生。你应当举止端庄,不要妄言妄动,这样去做才能奠定成就圣人的道德修养基础。

┃ 简注 ┃

①居敬工夫:恭敬自持的身心修养方法。

②入德之基:修养成就圣人品德的基础。

┃ 实践要点 ┃

最后再次强调不希望儿子去谋求富贵功名,而当学做圣贤。因为功名得失、事业成败,不是个体所能够把握的;而道德、人格的养成,却只要自己努力便可把握,与外在的机遇、命运并不相关。他还指出,自己一生学做圣贤,然而少年时代的“居敬工夫”欠缺了,故而希望儿子能从“举止端庄”等做起,做好“居敬工夫”。先说自己如何,再要求儿子如何,这也是曾国藩教育儿子的一个特点,如此讲述则孩子更容易理解、接受。

谕纪泽(不可浪掷光阴)

字谕纪泽儿:

胡二等来,接尔安禀,字画尚未长进。尔今年十八岁,齿已渐长,而学业未见其益。陈岱云①姻伯之子号杏生者,今年入学②,学院③批其诗冠通场。渠④系戊戌二月所生,比尔仅长一岁。以其无父无母,家渐清贫,遂尔勤苦好学,少年成名。尔幸托祖、父余荫,衣食丰适,宽然无虑,遂尔酣豢佚乐⑤,不复以读书立身为事。古人云:“劳则善心生,佚则淫心生。”⑥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⑦吾虑尔之过于佚也。

┃ 今译 ┃

胡二等人来,接到了你告安的信件,看来你写字的笔画尚未有大的长进。你今年十八岁了,年纪已经渐渐长大,而学业却还未能看得出有多少的进步。陈岱云姻伯的长子名叫杏生的,今年已经入学,学政评选他的诗为全场第一。他是戊戌年二月所生的,比你仅仅大了一岁。因为他无父无母,家境渐渐陷入清贫,所以能够勤苦好学,少年成名。然而你却有幸依靠祖父、父亲的余荫,丰衣足食,心态安然,没有顾虑,所以也就沉溺于安逸享乐,不再以读书而谋求立身为大事了。古人常说:“勤劳就会生发善良之心,逸乐就能生发淫乐之心。”孟子也说:“处于忧患环境则进取、生存,处于安逸环境则颓废、灭亡。”我真正担忧的,也就是你过得太舒适、太安逸了。

┃ 简注 ┃

①陈岱云:即陈源兖,字岱云,湖南茶陵人,与曾国藩同为道光十八年进士,任翰林院编修、江西吉安知府等。曾国藩之女曾纪耀嫁与陈源兖之次子陈松年。咸丰三年,太平军进攻庐州,巡抚江忠源命其赴庐州协守,江忠源战死后自尽。

②入学:考中秀才,成为县学的生员。

③学院:即学政,也称学使,负责一省的教育与科举考试。

④渠:代词,他。

⑤酣豢(hān huàn):沉溺于享乐之中。佚乐:悠闲安乐。

⑥语出《国语·鲁语下》:“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

⑦语出《孟子·告子下》,意思是说,艰苦、忧患使人奋发,获得新生;安逸、享乐使人颓废,近于败亡。

┃ 实践要点 ┃

曾纪泽年满十八,刚刚成婚,作为父亲的曾国藩,担心他沉溺安逸,而浪掷光阴,故而去信训导,且语气较平时更为严苛。而且,在教育子女的时候,任何父母都不免提及“人家的孩子”,曾国藩虽不例外,却是极少的。此一特例则是以无父无母的孩子来告诫曾纪泽,不可因家境日益富贵而过于安佚。其实无论古今,教育子女,都应如曾氏一般,反复强调艰苦朴素,以及忧患精神。

新妇①初来,宜教之入厨作羹,勤于纺绩,不宜因其为富贵子女,不事操作。大、二、三诸女已能做大鞋否?三姑一嫂,每年做鞋一双寄余,各表孝敬之忱,各争针黹②之工。所织之布、所寄衣袜等件,余亦得察闺门以内之勤惰也。余在军中,不废学问,读书写字,未甚间断,惜年老眼蒙,无甚长进。尔今未弱冠③,一刻千金,切不可浪掷光阴。

┃ 今译 ┃

新娘子刚嫁到我家的时候,就应当教导她下到厨房做饭做菜,勤于纺线织布等事,不应当因为她是富贵人家的子女,故而不去从事家务活计。大女、二女、三女等几个,已经能做大人穿的鞋子了吗?三姑一嫂,每年各做一双鞋子寄来给我,一方面各自表达孝敬之心,一方面也算争着表现一下针线上的工夫。她们所织的布,或做成了衣、袜寄来,我也可以借此考察闺门之内的这些人,到底是勤快还是懒惰。我在军营之中,从不荒废学问,读书、写字都没怎么中断过,可惜年纪大了,眼睛蒙了,没有什么长进。你今年还没满二十,一刻千金,切切牢记不可浪费了好光阴。

┃ 简注 ┃

①新妇:新娘子,指曾纪泽的原配贺氏、贺长龄之女。

②针黹(zhǐ):缝纫、刺绣等针线活。

③弱冠: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故称二十岁为弱冠。

┃ 实践要点 ┃

古人云:“教子婴孩,教妇初来。”所以要求自己的新媳妇下得厨房,做得针线。古代人对于媳妇的管教甚严,现代人则分居较多,然而一定的规矩、劝诫还是有必要的。一个“勤”字,不只是针对自家的孩子,还包括嫁入之后的新成员,强调这一点也是极其难得的。还有,不可虚度光阴,曾国藩以身作则,说服力极强。

四年所买衡阳之田,可觅人售出,以银寄营,为归还李家款。“父母存,不有私财”①,士、庶人且然,况余身为卿大夫乎?余癣疾复发,不似去秋之甚。李次青②十七日在抚州败挫,已详寄沅浦函中。现在崇仁加意整顿,三十日获一胜仗。口粮缺乏,时有决裂之虞,深用焦灼。

尔每次安禀,详陈一切,不可草率。祖父大人之起居、阖家之琐事、学堂之工课,均须详载。切切!此谕。

(咸丰六年十月初二日)

┃ 今译 ┃

咸丰四年所买的衡阳的田,可以找人卖出,将所得的银子寄到军营,为了归还李家(李仲云家。曾国潢向李家借银二百两事,见该年八月十八日与诸弟的家书)。“父母还在,兄弟间不宜蓄有私财”,一般的士子、老百姓都这样,何况我身为卿大夫呢?我身上的癣疾又复发,但不像去年秋天那么厉害。李元度本月十七日在抚州遭受兵败,此事我已经在给沅浦(曾国荃)的信中详细写了。他现今正在崇仁一带特别用心整顿,三十日打了一个胜仗。军中口粮缺乏,时常会有断粮的危险,这也让我深为焦灼。

你每次写信问安,一定要详细陈述一切,不可草率。祖父大人的起居,全家的各项琐事,学堂里的功课,都必须详细记载。千万牢记!此嘱。

┃ 简注 ┃

①此句语出《礼记·曲礼上》。古人父母尚在,一般不分家,作为子女如私设小金库,即为不孝。

②李次青:即李元度,湖南平江县人,湘军名将,曾任曾国藩幕僚以及贵州按察使、布政使等,著有《国朝先正事略》等。

┃ 实践要点 ┃

因为是大家庭,故曾国藩强调父母在则不蓄私产。其实现代人父母在的时候依旧应当注意合理使用共同财产,兄弟姐妹的和睦才是孝顺的关键所在。另外,曾国藩反复要求其子写信详细告知家中一切,看似做父亲的管得太多,其实则是在培养孩子有效支配时间和料理家务的能力,所谓修身、齐家,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

谕纪泽(看《汉书》有两种难处)

字谕纪泽儿:

接尔安禀,字画略长进,近日看《汉书》。余生平好读《史记》《汉书》《庄子》《韩文》四书,尔能看《汉书》,是余所欣慰之一端也。

看《汉书》有两种难处:必先通于小学①训诂之书,而后能识其假借奇字;必先习于古文辞章之学,而后能读其奇篇奥句。尔于小学、古文两者皆未曾入门,则《汉书》中不能识之字、不能解之句多矣。

┃ 今译 ┃

接到你告安的信,写字笔画略有长进,知道近来你在看《汉书》。我生平最喜欢读《史记》《汉书》《庄子》以及韩愈文集这四种书,你能看《汉书》,也是令我感到欣慰的一个方面了。

看懂《汉书》则有两种难处:必须先精通小学训诂方面的书,然后才能认识其中一些不常见的假借用字;必须先熟习古文辞章方面的学问,然后才能读懂其中一些奇特的篇章与深奥语句。你对于小学、古文这两者都还未曾入门,所以《汉书》中不能认识的字、不能读懂的语句还有很多。

┃ 简注 ┃

①小学:中国古代的文字、音韵、训诂类学问的统称。

┃ 实践要点 ┃

曾国藩曾反复告知其子,自己喜好的“四书”是《史记》《汉书》《庄子》以及韩愈的《昌黎先生文集》,故而听曾纪泽说已开始读《汉书》就特别欣慰。此信专门指点如何研读《汉书》,与孩子一起讨论,总有一种在场的感觉,对于激发孩子兴趣,并且指导孩子读书方法,极有意义。至于读《汉书》的两大难处,也是自己切身体验的提炼,娓娓道来,循循善诱。关于小学训诂、古文辞章两方面与读古书关系的讲述,对现代人学好语文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欲通小学,须略看《段氏说文》《经籍纂诂》①二书。王怀祖(名念孙,高邮州人)先生有《读书杂志》,中于《汉书》之训诂极为精博,为魏晋以来释《汉书》者所不能及。

┃ 今译 ┃

想要精通小学,必须大略看看段玉裁所著的《说文解字注》、阮元所编的《经籍纂诂》这两部书。王怀祖(名念孙,江苏高邮人)先生著有《读书杂志》,此书之中对《汉书》的训诂,作了极为博大精深的研究,这是魏晋以来解释《汉书》的学者所不能企及的。

┃ 简注 ┃

①《经籍纂诂》:清代阮元等所编的字典,将唐以前古籍正文、注疏的训诂材料汇编而成。

┃ 实践要点 ┃

学习“小学”的几种重要的工具书,也就是说先准备《说文解字注》《经籍纂诂》《读书杂志》等书,以备查阅。这对现代人读懂古代文献依旧有指导意义,就一般读者而言,也可以替换为普通的古汉语词典,总当以勤于检索,力求读懂为要。

欲明古文,须略看《文选》①及姚姬传②之《古文辞类纂》二书。班孟坚③最好文章,故于贾谊董仲舒司马相如东方朔司马迁扬雄刘向、匡衡、谷永诸传,皆全录其著作;即不以文章名家者,如贾山、邹阳等四人传,严助、朱买臣等九人传,赵充国屯田之奏、韦玄成议礼之疏以及贡禹之章、陈汤之奏狱,皆以好文之故,悉载巨篇。如贾生④之文,既著于本传,复载于《陈涉传》《食货志》等篇;子云⑤之文,既著于本传,复载于《匈奴传》《王贡传》等篇;极之《充国赞》《酒箴》,亦皆录入各传。盖孟坚于典雅瑰玮之文,无一字不甄采⑥。

┃ 今译 ┃

想要读明白古文,必须大略看看昭明太子萧统所编的《文选》以及姚鼐(姬传)所编的《古文辞类纂》这两部书。班固(孟坚)最喜欢文章,所以在贾谊、董仲舒、司马相如、东方朔、司马迁、扬雄、刘向、匡衡、谷永等人的传记之中,都全部录入他们的著作;即使是那些不以文章而著称的人,比如贾山、邹阳等四人的传记,严助、朱买臣等九人的传记,赵充国论述屯田的奏疏、韦玄成议论礼仪的奏疏,以及贡禹的奏章、陈汤断案的奏章,都因为班固喜欢好文章的缘故,大多被记载进去了。再如贾谊的文章,既被著录于本传,又被记载在《陈涉传》《食货志》等相关篇目;扬雄(子云)的文章,既被著录于本传,又被记载在《匈奴传》《王贡传》等相关篇目;至于《充国赞》《酒箴》,也都被录入各个传记中了。这都是因为班固对于典雅瑰玮的文章,没有一字不想去甄别采录。

┃ 简注 ┃

①《文选》:梁太子萧统,也即下文“昭明”,萧统未即位而病逝,谥号“昭明”。他所编的《文选》,又称《昭明文选》。

②姚姬传:姚鼐,字姬传,其书室名惜抱轩,学者称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其所选编的《古文辞类纂》在清代中后期流传极广。

③班孟坚:班固,字孟坚。著有《汉书》。

④贾生:贾谊。司马迁《史记》有《屈原贾生列传》,故又称贾生。

⑤子云:扬雄,字子云。

⑥甄(zhēn)采:甄别,鉴别,选取。

┃ 实践要点 ┃

学习辞章之学,也即提升文学写作的水平,关键在于熟读文学作品,特别是熟读重要的选本,比如《文选》《古文辞类纂》二书可以作为基础。再说《汉书》这样的史书,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代文章的选本,因为其作者班固喜爱好文章。现代人读书,也应当注意优秀选本,由选本而经典原著,这是一条捷径。

尔将《十二帝纪》①阅毕后,且先读列传。凡文之为昭明暨姚氏所选者,则细心读之;即不为二家所选,则另行标识之。若小学、古文二端略得途径,其于读《汉书》之道,思过半矣。

┃ 今译 ┃

你将《十二帝纪》读完之后,暂且先读列传部分。凡是文章被昭明太子萧统与姚鼐所选的,则要细心去读;那些不被两家所选的,则要另外标识出来。如果小学、古文两种工夫大略识得了一些途径,那么对于读懂《汉书》来说,也就有一半多的把握了。

┃ 简注 ┃

①《十二帝纪》:《汉书》为纪传体史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十二帝纪》即高帝纪、惠帝纪、高后纪、文帝纪、景帝纪、武帝纪、昭帝纪、宣帝纪、元帝纪、成帝纪、哀帝纪、平帝纪,共十二篇。

┃ 实践要点 ┃

曾国藩指出阅读《汉书》的次序,先读“本纪”了解汉代历史之大概,再选读传记部分。其实一部大书,往往不知从何读起,那么就看此部书中,被选为经典名篇的有哪些。比如《汉书》,先读《文选》与《古文辞类纂》所选篇目则有了方向。此类细致传授读一种书的方法,当是曾国藩家训之中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

世家子弟,最易犯一奢字、傲字。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但使皮袍、呢褂俯拾即是,舆马、仆从习惯为常,此即日趋于奢矣。见乡人则嗤其朴陋,见雇工则颐指气使①,此即日习于傲矣。《书》称:“世禄之家,鲜克由礼。”②《传》称:“骄奢淫佚,宠禄过也。”③京师子弟之坏,未有不由于骄奢二字者,尔与诸弟其戒之!至嘱,至嘱!

(咸丰六年十一月初五日)

┃ 今译 ┃

世家子弟,最容易犯错的是在“奢”字、“傲”字上头。不是必须锦衣玉食而后才叫做奢,只要皮袍、呢褂之类的好衣服俯拾即是,车马、仆从之类习以为常,这也就是在渐渐走向奢了。见到乡村的人就嗤笑人家粗俗鄙陋,见到雇工就颐指气使,这也就是在渐渐习惯于傲了。《尚书》说:“世代享受俸禄的人家,少有依照礼仪办事的。”《春秋左氏传》说:“骄奢淫佚,都是因为受宠、受禄太过的缘故。”京城的子弟学坏,没有一个不是因为“骄(傲)、奢”二字的,你与弟弟们都要引以为戒!千万记住!

┃ 简注 ┃

①颐指气使:颐,腮帮子。用腮帮子、神气来指使人,比喻神情傲慢的样子。

②《书》:即《尚书》,又称《书经》。此句语出《尚书·毕命》,意思是说,世代享有官位的人家,少有遵循礼教的。

③《传》:指《春秋左氏传》。此句语出《石碏谏宠州吁》:“骄、奢、淫、佚,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意思是说,骄傲、奢侈、淫荡、逸乐,就是引向邪路的开始。这四方面的产生,都是因为宠爱与赏赐太多了。

┃ 实践要点 ┃

最后,接着上回的书信,指出千万不要犯了官宦公子的“奢、傲(骄)”等毛病,特别是当时曾纪泽住在北京,常与一帮贵公子混在一起。所谓防微杜渐,故而从习惯养成、言行细节之处加以提醒,也真是一片苦心了。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