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古杭昭庆万寿戒坛传律比丘书玉笺记

展钵

【记】展者。开巾揩钵也。谓钵恐有尘。先当开巾揩过。安置几上。以俟食至也。

如来应量器。我今得敷展。愿共一切众。等三轮空寂。

唵。斯麻摩尼莎诃(三遍)

【记】梵语多陀阿伽度。亦名怛闼阿竭。此翻如来。智度论云。佛名如来者。如定光佛等。行六波罗蜜。得成佛道。释迦文佛。亦如是来。故名如来。如定光佛等智。知诸法相。从如中来。释迦文佛。亦如是来。故名如来。而有法报化三身。法身如来者。即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也。报身如来者。即如法自性。来成正觉也。化身如来者。即乘如实道。来度众生也。今言如来应量器者。三中应身也。谓此钵乃世尊躬为模范也。四分律云。佛在苏摩国游行。见彼国中。泥土细润。不惜兜罗绵手。取泥自作钵坯。授与陶师。烧成此钵。宝色光泽。圆满美好。佛听受持。当知此钵。为千佛授受之法器。九十五种外道。悉不知名。唯有我佛如来。示此未曾有法。是知此钵。至尊至贵。我今何缘何幸。得以敷展。为已受佛戒故。此一句。具含无限难遭渴想之意。然敷展大意。非徒自利口体而已。先当发愿为众。三轮空寂者。能断金刚经论云。谓布施时。体达施者。受者。及所施之物。皆悉本空。则能摧碾执着之相。是名三轮体空。一施空。谓能施之人。体达我身本空。既知无我。则无希望福报之心。是名施空。二受空。谓既达无能施之我。则亦无受施之人。是名受空。三施物空。谓资财珍宝等物。已无我人二相。即达一切皆空。又岂有所施可得。是名物空。如是体会。方称三轮空寂。无住相布施。而契般若之深意也。

受食

【记】领纳曰受。即取咽之义。食者。实也。以食实其腹也。能疗一切饥虚之总名。而为助道之正缘。所以经教中说云。身依食住。命托食存。得此饮食。流入五脏。充浃四肢。补气益肌。身心适悦。堪以进道故。但不可贪着。

集。比丘受食。跏趺而坐。展食巾於膝上。恐饭汤菜羹堕於袈裟。请钵时。默念此偈。

若见空钵。当愿众生。究竟清净。空无烦恼。

【记】钵者。半梵语。略去多罗二字。十诵律云。钵是恒沙诸佛之标帜。而非廊庙之器用。此皆如来谆谆诚训。凡受持者。应当珍惜保重。四分律云。如来令诸比丘以钵而受食者。有异外道故。外道缝叶为器。拱手而食。非是僧相福田之状。故佛制之。梵语梵摩。此云清净。究竟者。即研穷之意。在二乘。梵行已立。方名究竟。在菩萨。极至无上菩提。方名究竟也。如持空钵。当下体会究竟之理。直见法界之量。及自己之量。等於真空。又见钵空。而烦恼亦空。又空中而有不空。即是妙有真空。非是无知顽空。此中即达三观之义。天台智者大师云。若观心空。则一切法皆空。即是真谛。若观心假。则一切法皆假。即是俗谛。若观心中。则一切法皆中。即是中谛。此之三观。全由性发。实非修成。故于一心。宛有三用。所谓一心三观也。若达斯旨。即事入理。是以空钵之相。体会实际之理。且不容些子。况有清净烦恼之迹者乎。华严经云。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故云究竟清净。从来不与染法相应。故云空无烦恼也。

集。梵语钵多罗。此云应量器。律中。佛不听比丘畜用杂宝。铜。镴。木。石。等钵。大要有二。一泥。二铁也。僧祗律云。钵是出家人器。少欲。知足。非俗人所宜。十诵律云。钵是诸佛标志。不得恶用。及洗手。敬之如目。五分律云。佛自作钵坯。以为后式。又发轸钞云。应法之器也。谓体色量三者。皆悉与法相应。体。有二。泥及铁也。色者。用麻子。杏仁。捣碎涂其内外。竹烟熏治。熏作鸠鸽项色。孔雀色。所熏者为何。夏天盛物不馊。不染垢腻。有此功用。故当熏治。量者。分上中下。若准唐斗。上钵一斗。中钵七升半。下钵五升。故名应器。达观大师云。

【记】讳昙颕为群生模范。人天所师。故曰大师。

夫钵之为器。翼三宝。备六德。何以明其翼三宝。盖微此。则僧无所资。僧无所资。则慧命断。慧命断。则佛种灭矣。备六德者。彼其能清。能容。能俭。能广。能尊。能古。则六德之谓也。古。由佛授。

【记】会正记云。此是迦叶佛钵。佛入涅盘后。龙王请至宫中供养。以待释迦成道。

尊。由天献。

【记】会正记云。佛成道已。龙王送至海水上。四天王皆欲取之。遂化成四钵。令各得一钵。以奉世尊。世尊受已。次第相重。合为一钵。

广。则普利一切。

【记】古云。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欲穷生死路。乞化度春秋

俭则过中不食。

【记】过中不食者。学佛而食也。如来处於五中。谓降生中国。中夜踰城。中夜悟道。日中一食。所谈中道。

容。则施受精粗。而福利平等。

【记】如阿那律陀。於饥世。以一钵稗饭。供养辟支佛。感九十一劫。天人之中。受如意乐。

清。则举世不忍以荤投之。

【记】僧祗律云。钵是出家人器。少欲知足。非俗人所宜。

如是故吾曹敢不宝重哉。盛饭时。默念此偈。

若见满钵。当愿众生。具足盛满。一切善法。

【记】名义云。比丘称乞士者。有二义。一。乞食以资色身。二。乞法以资慧命。盛者。容受物也。钵饭既满。不可徒生贪饕之想。不修梵行。当观饭之来处。粒粒从信施得来。一切善法。悉从此智种发生。故受施者。当梵行具足。所施者。福果盛满。犹如种子发花。花复为果。满足菩萨之梵行也。西域传云。佛钵在乾陀国青玉色。受三斗。诸国宝之。供养终日。华香不满。则如言满之。故一见满钵饭食。则期所修善法。一切具足。成就圆满。不辜此躯。为载道之器也。

集。念供养时。以右手扶缘。左手持钵齐眉。将钵匙外向。供文照常。

【记】将钵齐眉者。有二义故。一者。我等此形。乃无明业识。杂秽所成。恐口鼻中气。触其净食。不堪供佛菩萨故。二者。众生情见。犹恐分别钵中饮食。精粗好恶。先起三毒心故。次以右掌倚钵缘相等。名曰障其触气。

附供养文(孔子侍食於君。君祭。又蔬菜羹瓜祭必斋。今饭前先供。礼之大者)

【记】智度论云。食为行道。不为益身。若得食时。先献三宝。后施四生。行愿品云。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故檀越施来受食之时。先当端身正念。如法供养三宝也。华严云。设於念念中。供养无量佛。未知真实法。不名为供养。胜思惟经云。不起罪业。不起福业。不起无动业者。是名供养佛。华手经云。若以华香衣食汤药等供养诸佛。不名为真供养。如来坐道场。所说微妙法。若能修学者。是名真供养。思益经问云。谁能供养佛。佛言。能通达无生际者。文殊般若经中。佛问文殊。汝云何供养佛。文殊答言。若幻人心数灭。我则供养佛。台教云。供养佛者。只是随顺佛语。今顺佛教。修三观心。即为供佛。为破五住。得解脱故。即供养法。三谛理和。即供养僧。

供养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

【记】梵语毗卢遮那。华言徧一切处。谓真如平等。性相常然。徧於诸法。身无碍故。经云。遮那妙体。徧法界以为身。梵语佛陀。华言觉者。起信论云。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即是如来平等法身。则以无念名之为佛。佛身无为。故曰清净。法者。可轨义。诸乘乘之。而得成佛。由以法为身。故名法身也。经云。法身者。即佛身也。谓法能出佛故。身者。依义。体义。法身为报化所依体故。法身为重。故居第一。

圆满报身。卢舍那佛。

【记】梵语卢舍那。此云净满。谓诸惑无余。众德悉具故。亦即圆满义也。又翻为光明徧照。谓内以智光。照真法界。即自报身也。外以慧明。照应大机。即他报身也。又云。理智如如。名为自报。相好无尽。名为他报。摩诃衍云。报身者。具胜妙因。受极乐果。自然自在。决定安乐。远离苦相。故名为报。三觉具圆。名之为佛。华严疏云。一。自觉。自心本无生灭故。二。觉他。觉一切法。无不如是故。三。觉满。二觉理圆。称为满故。修因感果。名之为报。积聚功德智慧。名之为身。故曰圆满报身。报能显化。故居第二。

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

【记】梵语释迦。此云能仁。牟尼。此云寂默。心性无边。含容一切。故名能仁。心性本寂。动静不干。故名寂默。又云。能仁是悲。不住于涅盘。寂默是智。不住于生死。此乃娑婆世界说法之主也。千百亿化身者。言变化之多也。今且言三。一。大化身。如梵网云。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周匝千华上。复现千释迦。一华百亿国。一国一释迦。接引三贤故。二。小化身。如法华云。即趣波罗奈。为五比丘说。接引二乘故。三。随类化身。谓猿中现猿。鹿中现鹿等。随类化现。接引一切故。譬如千江散影。长空止见孤轮。万口传声。空谷曾无二响。应化无穷。法身不动。亦犹是也。无而忽有曰化。假聚五蕴为身。既以现身受纯陀供。又有别受大众之供。则一应一化也。又智与理泯。以报合法。能起大用。随机普应。说法利生。故名为化。三身无碍。两足称尊。故名为佛。先报后化。故居第三。

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记】经云。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亦云无量光。谓彼佛光明。及与寿命。无有量故。智论云。无量有二。一者。实无量。诸圣人所不能量。如虚空。涅盘。众生性。是不可量。二者。有法可量。但力劣者不能量。如须弥山。大海水。斤两滴数多少。诸佛菩萨能知。诸天世人所不能知。如涅盘经云。唯佛与佛。其寿无量是也。十号俱彰。三身圆显。故名为佛。此乃西方教主。接引众生。举西方一佛。以例余九。弥陀已成。故居第四。

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记】梵语弥勒。汉言慈氏。姓也。南天竺婆罗门子。名阿逸多。翻无能胜。具足当云慈无能胜。以在母胎中。即有慈心。故以名族。又过去生中。遇大慈如来。愿同此号。即得慈心三昧。又昔为婆罗门时。号一切智。於八千岁。修习慈行。悲华经云。发愿於刀兵劫中。拥护众生。是即慈隆即世。悲臻后劫。至极之慈。超出凡小。故无能胜。神通广大。威德无穷曰佛。布袋和尚颂云。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在世间。世间人不识。观音玄记云。底沙佛时。慈氏与释迦如来。同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弥勒多游俗姓家。弃舍所习诵。所以果在后熟。为龙华教主。当来人寿八万岁时。此佛出世。三会说法。初会。度九十六亿人。二会。度九十四亿人。三会。度九十二亿人。皆证阿罗汉果。凡在释迦牟尼佛法中持戒修行。及造福者。皆得於龙华会上授记成佛。故处处经中。佛告弥勒偈言。汝所三会人。是我先所化。九十六亿人。受我五戒者。次是三归人。九十二亿者。一称南无佛。皆得成佛道。此举补处以例过去。该通三世。当来下生。故居第五。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记】十方者。东西南北。四维上下也。过现未来曰三世。佛佛皆供曰一切。分身无量。徧十方剎。故曰诸佛。若论往古劫海之现在诸佛。即今称为过去。即今现在。乃过去之未来。亦为未来之过去。所以出息入息。一剎那间。而成三世。又诸佛者。谓尽东方过不可说不可说世界。不可说不可说诸佛。悉皆现前。受我供养。余方亦然。此乃总结供养一切佛也。

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记】大智者。拣非用外之智也。谓一切诸佛。皆依文殊而发心故。又善财始见。即发大心。故慈氏语善财言。汝先得见诸善知识。闻菩萨行。入解脱门。皆文殊力也。微密经云。梵语曼殊室利。此云妙吉祥。信也。楞严经说。是过去无量阿僧祗劫。有佛号龙种上尊王佛。央掘经说。是现在北方常喜世界欢喜藏摩尼宝积佛。慈恩上生经疏。引经云。未来成佛。名曰普现。佛地经云。妙吉祥者。一切世间亲近供养赞叹故。又真谛云。於怨亲中。平等利益。不为损恼故。又生时有十种瑞故。正音文殊师利。此云妙德。智也。经云。诸佛之母。释迦之师。大智独尊。常为一切菩萨上首。大经云。了了见佛性。犹如妙德等。梵语菩提萨埵。此云觉有情。同佛所证。谓之觉。无明未尽。谓之情。谓能发起大智大悲。觉自有之佛性。惟智故。上求佛果。惟悲故。下化众生。有了悲智。方可利生。设无智。则佛道难成。设无悲。则众生难度。智悲双运。故名菩萨。此乃二利之通称也。文殊具根本智。以信解是成佛根本。故经云。微尘菩萨众。由是成正觉。既信解是成佛根本。受食后自当精进修持。以冀发生定慧也。

大行普贤菩萨。

【记】大行者。拣非权小之行也。万行之所庄严。故称为大。供养一切。心无厌足。故名为行。梵语邲输跋陀。此云普贤。悲华经云。我行要当胜诸菩萨。宝藏佛言。以是因缘。今更汝字。名曰普贤。行无不徧曰普。佑上利下曰贤。以周徧佑利。故名普贤。然行为修道之首。非行则福慧不能生。施心不能普。六度不能修。众生不能度。故诸佛菩萨。无有不从行门中出也。然文殊是能起之信解。普贤是所起之万行。互相融摄。表依信起行。行能显理故。

大悲观世音菩萨。

【记】大悲者。专用悲心以化度也。誓愿弘深。故称为大。寻声救苦。故名曰悲。梵语阿那婆娄吉低输。此云观世音。观。是能观之智。音。即所观之境。楞严经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非智不能起行。非行不能兴悲。以表受此饮食。愿要智悲同运。广化众生。故立文殊。普贤。观世音也。

诸尊菩萨摩诃萨。

【记】诸尊者。该摄尘方一切菩萨也。如地藏势至等。众圣。有如是恩德。无量无边。一切众生。无有过者。故称曰尊。梵语摩诃萨。此云大菩萨。位登十地。等觉以上者。悲智并运。自利利他也。此则总结供养一切僧也。

摩诃般若波罗蜜。

【记】言摩诃者。深大般若。拣非浅小般若也。梵语般若。此云智慧。波罗蜜。此翻到彼岸。生死为此岸。涅盘为彼岸。般若是六度万行之首。波罗蜜。是涅盘彼岸之终。诸佛菩萨。以般若为能乘。涅盘为所乘。依六度法。运诸众生。出於苦海。到涅盘彼岸也。此句总结供养一切法也。佛是能说。故先供。僧是能传。故次供。法是所说。所传故后供。三宝一供。六道均益故。四恩总报故。未受食前。应先称供也。

粥有十利。饶益行人。果报无边。究竟常乐(早时念)。

【记】僧祗律云。佛在舍卫城。时难陀母作食。先饭比丘。后自食。复作釜饭。逼上饭汁自饮。觉身内风除。宿食顿消。由是多水少米合煎。复用胡椒。荜茇。调和奉佛。所以佛听比丘食粥。有十种利故。一。资益身躯。颜色丰盛。二。补益尪羸。增长气力。三。补养元气。寿算增益。四。清净柔软。食则安乐。五。滋润喉吻。论议无碍。六。调和通利。风气蠲除。七。温暖脾胃。宿食消化。八。气无碍滞。辞辨清扬。九。适充口腹。肌馁顿除。十。喉吻沾润。渴想随消。谓粥有如是利益。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其饶益行人是愿。表因。果报常乐表果。谓施主以十利之粥供养者。必当感证涅盘妙果。而获常乐我净四德也。周书云。黄帝始烹谷为粥。魏武帝苦寒行曰。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担囊行取薪。斧氷持作糜。

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

【记】三德者。一。清净。谓供佛僧之食。常使清洁。无荤秽之气。二。柔软。谓供佛僧之食。当须柔软甘和。而无粗涩之味。三。如法。谓供佛僧之食。当随时措办制造得宜也。六味者。谓酸。苦。甘。辛。醎。淡也。涅盘经云。诸优婆塞。为供佛及僧。办诸食具。种种备足。皆是旃檀沉水香薪。八功德水之所成熟。其食甘美。有美德焉。供佛者。谓供三世诸佛也。僧有二种。一者菩萨僧。二者比丘僧。供佛未有不供僧也。故曰及。普同者。上至诸佛。中奉贤圣。天龙护法。下至一切含灵。无不徧及。故曰普同供养。

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

【记】禅悦。法喜者。此乃出世五种食中两法也。故华严疏云。世间之食。但能资益生死之身。修行之人。於世美味。心不贪嗜。常持正念。以禅悦法喜为食。则能长养善根。出离生死。成就菩提。故有出世五种食也。一。念食。谓修圣道者。常持正念故。二。法喜食。谓爱乐大法。资长道种故。三。禅悦食。由得定力。资长慧命。道品圆明。心常喜乐故。四。愿食。谓不舍梵行。长养一切善根。如世之食。资益身根故。五。解脱食。谓离诸业缚。於法自在。长养菩提故。此五种是圣食。第一句偈是凡食。谓米炊熟曰饭。又饭。茹啖之义。谓进食之时。作是愿言。我今受此段食。资养幻躯。修出世道。愿诸众生。不由胎藏。不假段食。惟得禅悦法喜二食。长养圣根。资持慧命也。

出生

【记】出生者。当时世尊为鬼子母等。恼害人民。凶恶无比。故先以威折。后以慈摄。以法食易其口腹。不使生命。入其死门。故曰出生。然恐法化不恒。凶恶之辈。仍害生命。乃敕诸弟子。凡修行处。食时先施法食。令满法喜故。涅盘经云。不施食者。非我弟子。

集。念毕。出生。用匙取饭七粒。面不过一寸。以左手大拇指捻无名指。作甘露印。默念偈云。

法力不思议。慈悲无障碍。七粒遍十方。普施周沙界。

集。将匙中饭。给侍者送去。匙朝里向。默念咒云。

唵。度利益莎诃(三遍。每遍弹指一下)

【记】法力者。偈咒观行力也。不思议者。谓此观行之力。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论。而能成就不思议之慈悲。以慈故。饱满一切。以悲故。拔饥渴苦。障碍者。谓饿鬼有三障。一。外障。谓饿鬼常受饥渴。皮肉血脉。皆悉枯槁。头发蓬乱。其面黯黑。唇口乾焦。常以其舌。自舐其面。慞惶驰走。处处求食。所到泉池。便见其水。变成脓血。自不欲饮。如是等鬼。由外障碍饮食。是名外障。二。内障。谓饿鬼针咽炬口。其腹宽大。纵得饮食。不能啖饮。如是等鬼。由内障碍饮食。是名内障。三。无障。谓有饿鬼。名猛焰鬘。虽见饮食。无有障碍。然随所啖之物。皆被烧然。变成火炭。由此因缘。饥渴大苦。是名无障。如上重苦。以慈悲力故。得无障碍。以无障碍故。而能以七粒之饭。化少成多。周遍沙界。令诸鬼神。个个消诸障碍。得沾法味。而得解脱也。

大鹏金翅鸟。旷野鬼神众。罗剎鬼子母。甘露悉充满。

唵。穆帝莎诃(三遍)

【记】观佛三昧经云。金翅鸟王。名曰正音。於众羽族。快乐自在。於阎浮提。日食一龙王。及五百小龙。於四天下更食。日日数亦如上。周而复始。经八千岁。死相既现。诸龙吐毒。不能得食。饥逼慞惶。求不得安。至金刚山。从山直下。至大水际。从水际至风轮际。为风所吹。还上金刚。如是七返。然后命终。以其毒故。令十宝山。同时火起。难陀龙王。惧烧此山。即降大雨。滴如车轴。鸟肉消尽。唯余心在。心又直下七返。如前住金刚山。难陀龙王。取为明珠。转轮圣王。得为如意珠。若人念佛。心亦如是。起世经云。龙与金翅鸟王。皆具胎卵湿化四种。楼炭经云。四生金翅鸟。还食四生龙。涅盘经云。惟不能食受三归者。华严经云。此鸟食龙所扇之风。若入人眼。人眼失明。故不来人间。恐损人眼故。起世经云。大海之北。有一大树。名曰居咤奢摩离。其树高一百由旬。枝叶徧覆。五十由旬。此鸟与龙。皆依此树四面而住。四面各有宫殿。纵广六百由旬。七重垣墙。七宝庄严。卵生鸟王。居树东面。欲啖龙时。飞上东枝。观大海水。乃即飞下。翅扇海水。自开二百由旬。取龙食之。此鸟王惟能取卵生龙也。胎生鸟王。居树南面。欲取龙时。飞上南枝。令水自开四百由旬。取龙食之。此惟能取卵胎二种龙也。湿生鸟王。居树西面。欲取龙时。飞上西枝。令水自开八百由旬。取龙食之。此惟能取卵胎湿三种龙也。化生鸟王。居树北面。欲取龙时。飞上北枝。令水自开一千六百由旬。取龙食之。此鸟卵胎湿化四种龙皆能取也。於时有化龙子。於六斋日。受斋八禁。时金翅鸟欲取食之。衔上须弥山北大铁树上。高十六万里。求觅其尾。了不可得。鸟闻亦受五戒。如来令沙门释子受食之时。先施彼一分。以养其命。故有此缘也。

旷野鬼神众者。大涅盘经云。佛告诸比丘。我於往昔。分卫聚落。见树下有一鬼神。名曰旷野。纯以血肉为食。日啖一人。我於尔时。为说种种妙法。然彼愚痴。不受我教。我即化身为大力鬼。动其宫殿。使彼迷闷。令心不安。我还以慈悲手。拊摩其身。彼即坐起。生善信心。我复本相。为说法要。受不杀戒。其鬼白曰。我及眷属。惟仰血肉为食。今受戒已。云何存活。佛言。今敕弟子。随修行处。食时先施一分。令汝等饱满。若不出生。非佛弟子。故有此缘也 鬼子母者。罗剎中之巨擘也。梵语罗剎。此云速疾鬼。阿含经云。此母先身是牧牛人妇。因有不如意事。起嗔恚心。发愿食王舍城中。所有诸人男女。因其恶愿。舍身随生药叉之内。而有千子。皆为鬼王。统数万鬼。五百在天上。常娆乱诸天。五百在世间。常娆乱国界人民。日日啖王舍城中诸人男女。时彼城人。皆言为贼将去。护城善神告曰。汝等男女。非贼偷去。乃欢喜药叉取而食之。诸人答曰。若取我等男女食者。乃为怨贼。何名欢喜。是故梵语呵底利母。此云怨贼。即诸天中。鬼子母天是也。王舍城人。白佛求救。佛遂藏其稚子。名曰爱儿。此母天上人间。处处求觅不得。后遇增长天王。指指佛所。佛言。汝怜爱儿乎。汝有千子。一尚见怜。况复余人。一二而已。汝复食之。其苦何如。世尊说法化导。遂揭钵还之。令受三归五戒。得须陀洹。住佛精舍。无子息者。求子得子。有疾病者。祷之则安。故为鬼王母由受佛戒。亦呼千子。同依佛所。闻法化导。不恼天人。其母白佛言。既受戒已。我及子众。今何食耶。佛言。苾刍凡受食时。先出一分。令汝等充足饱满。故西乾诸剎。或於门屋处。或於食厨边。设一小桌。安一盆器。塑画母形携一子於其膝下。大众受食之时。施其一分。令彼脱离饥渴之苦。此是西天竺国出生之轨则也。以是观之。各各出生。元非正制。但令侍者送食。众持偈咒。施心普矣。原重於法。不在食之多少。若在道行。或分卫处。及施主家。上座出生。下座送食。余持偈咒。理则如然。若独分卫。当须自出。其意明矣。已上三缘。如是暴横。见佛威神。不动声色。而能降伏。然恐其暴恶习气未尽。故先以甘露妙法。涤其心胸。后以饭食。令充足饱满也。如上二偈。本於涅盘。天传。二典。故句异而义同。凡出生时。须合持诵。

集。今时每见以指印表喻须弥山。将食周绕数次。或复绕竟。翻转手印。种种做作。核考经律。不出典章。全失威仪。若论理。唯左手结印。右手出食。口中默诵偈咒。是其正也。按南海寄归传云。西域僧众赴供受食处。上设一圣僧座。边傍设一小桌。安一盆器。供鬼子母。凡行食时。先供圣僧。次供现前大众。后供鬼子母食。无有各各出生之制。今顺东土古仪。虽各各出生。但不可种种做作也。

侍者送食

【记】侍者。乃近承之人。送食。是奉师之教。设或师自往者。众必齐起。反令惊动。以致不安。故令侍者代送也。

汝等鬼神众。我今施汝供。此食徧十方。一切鬼神共。

唵。穆力陵莎诃(三遍)

【记】汝等者。谓指上神畜三种。直呼其名而施彼法食也。婆沙云。鬼者。畏也。虚怯多畏故。又希求名鬼。谓恒从他人希求饮食。以活性命故。而有三种。一。谓罪业极重者。积劫不闻水浆之名。二。但伺求人间荡涤脓血粪秽而食。三。时或一饱。谓作恶众生。由悭贪故。生於此道。神者。能也。大力能移山填海。小力能隐显变化。又气伸者为神。屈者为鬼。故曰鬼神。槩而施之曰众。我今施汝供者。谓正当比丘受食。未曾啖嚼之时。以此清净妙供。施与彼故。此食遍十方。一切鬼神共者。鬼神以触为食。谓诸鬼神等。各散十方。而此咒食。能徧十方。令鬼神共触气分。以表佛慈平等。皆得平等法味也 感通传云。昔南山大师住世化导。不餐人间饮馔二十余年。常受天供。一日师问天人曰。贫道修行何德。敢劳尊天送供。天人答曰。我师曾为沙弥时。每於出食。施诸有情。我等咸沾法食之味。皆令得脱苦趣。遂感天身。是故常感大师法乳之恩。济度我等。今来酬报。斯乃宣祖道德之所致耳。由是观之。学道之人。凡所作一切行。皆回向法界一切众生。同成觉道。斯乃菩萨行。其功德。不可思议也。侍者送食回。侯维那唱僧跋。鸣磬一声。方归本位。

僧跋

【记】僧跋者。即等供之唱法也。梵摩难国王经云。梵摩难王太子。名均邻儒。出家。得道。王时不知。每往供养。异於众僧。佛知王用恩爱。故告言。一切众生。皆我亲属。夫欲施者。皆当平等。不问大小。佛勅阿难临饭唱僧跋。令众僧饭皆平等。寄归传云。三钵罗佉多。此云善至。或是密语。能除毒故。义如后释。

佛制比丘。食存五观。散心杂话。信施难消。大众闻磬声各正念。

【记】佛制者。犹奉王勅也。十诵序云。尸利仇多。疑佛有一切智。乃计毒食。舍内作大火坑。令无烟焰。以沙覆上。敷不织床。自言。若佛有智。当不赴请。佛以应度。默允。乃语阿难。令诸比丘莫先行。如来领诸比丘入於彼舍。火坑中化生莲花。佛与比丘。皆行花上。其不织床。皆成完床。尸利感化。白佛。此食杂不堪供。佛言。但施。食之无病。佛告阿难宣令。未唱咒愿。不得先食。唱已。食皆甘美。佛还作法。从今未唱咒愿。不得食也。食存五观。详着下文。散心杂话乃至各正念者。此述佛告阿难宣令之意。以警比丘。常修正观。乃可受食。若不修观散心杂话而食者。则信施难消也。古云。施主一粒米。重如须弥山。若还不了道。披毛戴角还。难消二字。甚于尸利仇多毒药也。是故丛林。至今遵佛遗敕。将受食时。击磬宣偈。令诸比丘於声中各存正念。正念者。如理而念。名为正念。即念慧也。谓沉掉有无等。不动。谓不动正念也。梵网经云。宁以此口。吞热铁丸。及大流猛火。经百千劫。终不以此破戒之口。食信心檀越百味饮食。五灯云。提婆尊者得法后。至迦毗罗国。有长者名梵摩净德。一日园树生耳如菌。味甚甘美。唯长者与第二子罗睺罗多取食。取已随长。余亲属皆不能见。祖知其宿因。遂至其家。长者问其故。祖曰。汝曾供一比丘否。然此比丘。道眼未明。虚沾信施。故报为木菌。惟汝与子。精勤供养。故得享之。又问长者年多少。曰七十九。祖说偈曰。学道不通理。转身还信施。汝年八十一。此树不生耳。后如其记。

集。律中佛制。众僧受食。唱僧跋者。因外道请佛及僧。密下毒药於食中。故令诸比丘。一齐唱云。三跋罗伽多。所有毒药。皆变为上妙美味。众食安乐。免其毒害。言僧跋者。僧。即受食之僧众。跋。即所唱之秘咒也。梵语三跋罗伽多。此云等供。谓众僧食皆平等故。又云善至。谓供具善成。食时复至故。今此方唱五观。令众一心受食。而为僧跋者。一则无有外道毒害故。二则令人惭愧受食故。是以虽非正制。东夏通行。

举钵

【记】既闻唱警策文。及磬声已。即当以左手持钵。右手扶缘。一举。默持此偈咒。

执持应器。当愿众生。成就法器。受天人供。

唵。枳哩枳哩。嚩日啰。吽癸咤(三遍。捧钵当胸受食)

【记】执持者。手捧也。梵语钵多罗。此云应量器。谓体色量三。与法相应。名为应器。体。虽许泥铁。惟重於瓦。善见律云。三乘圣人。皆执持瓦钵。乞食资生。以四海为家。故名比丘。色。惟听熏作鸠鸽项色。不许青黄绿白。及彩画杂色故。量。则虽有上中下三等。佛制令随身分量故。三者之中。有不如法。便非应器也。执持应器。必诵咒偈。回向众生。即体是法。本来成就故。成就法器一句。而空假中备矣。乃至制度之法。三匙五观之意。皆出於应量。则诸法无不具足也。四分受戒犍度云。世尊昔日於菩提树下。初成佛时。有二贾客。将蜜麨奉佛。世尊作是念。过去诸佛。以钵受食。是时四大天王。各以石钵。疾献世尊。如来复作念云。若于一人边受者。余则有恨。我今四钵总受。次第相重。安左掌中。以右手按下。佛神力故。合成一钵。故云成就法器。受天人供也。故律中不听比丘畜石钵。若畜犯偷兰遮。若不知如是应量之法。即滴水难消。况天人供耶。一正受食时。应具威仪。僧祗律云。比丘受食。当如雪山象王食法。食入口已。以鼻作后口分齐。前食咽已。续内后团。不得大。不得小。当可口食。上座当徐徐食。不得速食竟住看。令年少比丘。狼狈食不饱。若麨团大。当手中分令可口。饼亦如是。受食时。不得令一粒落地。若食薄粥羹饮。不得噏使作声。当徐徐咽。根本律云。不弹舌食。不[口*敷][口*集]食。不诃气食。不吹气食。不得振手食。广如律中。

三匙有节

【记】节者。度也。谓受过三匙饭。或用[笯-女+(├/(ㄇ@(十*十)))]。或以匙。取羹而食也。然初不停于二。终不至于四。而必以三者何也。表愿断贪嗔痴三毒。及显三聚净戒故。智度论云。食为行道之本。正受食时。须作三愿。

初匙。愿断一切恶。

【记】愿断一切恶者。谓无恶不断。天台云。有界内。界外恶。即见思。尘沙。无明等惑是也。初下匙时。当愿此生所有身口意三业。及一切不善之法。悉令断尽也。

二匙。愿修一切善。

【记】愿修一切善者。谓无善不修。次下匙时。当愿此生所有一切善法。悉令勤修。即如来所说戒定慧三学。并三十七品助道等法。乃至百千三昧。无量法门是也。

三匙。誓度一切众生。

【记】誓度一切众生者。谓无一众生不度。如阿难发愿。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於此取泥洹也。次下匙时。当作是愿。此生所修善根。回施一切众生。共成佛道。前二匙是自利。此正当利他。即四弘誓愿也。

集。如是行者。承此咒愿力。胜河沙七宝。百味饮食。供养诸佛菩萨。贤圣僧也。

【记】此三愿心本起信论。文云。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二者深心。乐集诸善行。三者悲心。欲拔众生苦。亦即三方便。一。能止方便。止一切恶法。二。发起方便。发一切善根。三。大愿方便。愿度一切众生。语云三心未尽。滴水难消。夫是之谓欤。

五观无违

【记】无违者。理事无碍也。谓观中即事。即理。谛思融会故。若学道人。受食不存正念。如牛噬草何殊。故懒庵禅师曰。十方僧物重如山。万劫千生岂易还。金口共谈人未信。他年争免铁城关。又曰。人身难得好思量。头角生时岁月长。堪笑贪他一粒米。等闲失却半年粮。由此观之。三学不修。被食所堕。可不慎欤。

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记】计功多少者。谓想此一钵之饭。非是等闲。推其原本。自从种。植。收。获。农夫酌晴较雨。乾旱水涝。锹锄犂耰。以至淘炊等。作夫流汗合集。食少汗多。功重如是。古云。锄禾正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故律云。一米百工是也。入口即成不净。顷刻变为屎尿。恶不欲见。我若贪着。当堕地狱。吞热铁丸。出为畜生。偿他宿债。如是观已。心生厌离。方堪受食。量彼来处者。僧祇律云。皆是信心檀越。减损口腹。为求福故。布施我等。所谓檀信脂膏。行人血汗。若无修行。粒米难消。故文殊问经云。菩萨若无思惟。即饭亦不应受。凡受食时。当作此观。

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记】忖。计度也。谓计度己之德行全缺也。若果勤修三学。化导众生。具此二利之德。名之为全。方堪应供。若不具者。名之为缺。则不宜受。故毗尼母论云。若不诵经坐禅。营三宝事。及不持戒。受他信施。为施所堕。又云。断三界见思惑尽。证阿罗汉果。方为全应供。若初二三果已来。皆名缺应供也。然德行虽全。犹须观法。方消信施。故天台云。不问乞食众食。皆须作观。若不入观。即润生死。所谓学道不通理也。全既如此。况缺者耶。凡受食时。当作此观。

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记】防心离过。贪等为宗者。以贪嗔痴三毒。是一切众生生死根本。造业因缘。谓此心具足无量无边烦恼之过患。而贪嗔痴是其根本。故曰为宗。宗者。主也。故弥勒问经云。一切恶法。皆从贪嗔痴起。我等为道舍家。应当谨慎防之。根本若遣。诸恶远离。故於美味。不起贪想。於粗食。不起嗔恚。於不粗。不美食。不起痴心。凡受食时。当作此观。

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

【记】正事良药。为疗形枯者。谓吾人四大成身。常为饥渴所病。苟非饮食。则形枯色悴。无由进修道业。是以饮食为资身治病之良药。修行进道之机关。如有贪着。则反成沉疴矣。阿育王经云。优波笈多。以一器盛满乳糜。又以一空器。并置一贪食比丘前。语言。汝可待冷。稍稍饮之。而比丘贪食心重。便吹使冷。乃并食之。笈多曰。乳糜虽冷。汝心故热。复须冷之。当以不净观为水。除此心热。若见饮食。如服药想。比丘食竟。即便吐出满於空器。笈多曰。汝可更食。比丘曰。不净何可复食。笈多曰。汝观一切法。犹如涕吐。因为说法。比丘精进。思惟观察。得阿罗汉果。凡受食时。当作此观。

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记】为成道业。应受此食者。谓出家人。无为无欲。清净自守。随缘饮啄。以资形命。为修三乘道业故。不食。则形羸色变。道业难成。今因成就道业。故受此食。苟不修道。则粒米难消。慈恩云。为成道故施将来。道业未成争消得。可见饮食是助道正缘。所以受之。若自知道业未成。切须深生惭愧。故行护云。所食须生惭愧。当作观法。摩得勒伽论云。若得食时。口口作念。若不如是用心。便名虚消信施。凡受食时。当作此观。

集。一计功多少。智度论云。此食垦植收获舂磨淘汰炊煮。及成功用甚多。量彼来处。僧祇律云。施主减其妻子之分。求福故施。凡受食时。当作此观。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毗尼母律云。若不坐禅。诵经。营三宝事。及不持戒。受人信施。为财所堕。则不宜受食。德行若全。则可应供受食。凡受食时。当作此观。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明了论疏云。出家先须防心三过。谓於上味食起贪。下味食起嗔。中味食起痴。以此不知惭愧。堕三恶道。凡受食时。当作此观。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谓饥渴为主病。四百四病。为客病。故须以食为医药。用资其身。凡受食时。当作此观。四百四病者。人身假地水火风四大所成。一大不调。则生百一种病。四大共成四百四病。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谓不食则饥渴病生。道业何成。增一阿含经云。多食致苦患。少食气力衰。处中而食者。如秤无高下。凡受食时。当作此观。

【记】此五观道。本遗教经。文云。受诸饮食。当如服药。四观义也。次云。於好於恶。勿生增减。三观义也。三云。趣得支身。以除饥渴。五观义也。四云。受人供养趋自除恼。二观义也。五云。无得多求。坏其善心。一观义也。古德云。五观若存。千金易化。所以和尚广引经论。以发明也。

洗钵

【记】洗者。荡涤其腻屑也。谓受食已毕。应当如法涤器。若论西土洗法。必须灰。泥。皂荚。刍摩艹等。方除油腻。谓彼处食多乳酪酥油故。此方但盛米饭。只须滚水洗之。即洁矣。

以此洗钵水。如天甘露味。施与诸鬼神。悉皆获饱满。

唵。摩休啰悉莎诃(三遍)

【记】梵语苏噜巴。此云水。而喻甘露者。盖谓比丘以水洗钵。涤时加持偈咒。其法力之功。不可思议。以此法水。普济群生。令其善芽增长。罪垢荡除。离生死之热恼。除贪爱之枯竭。成就菩提。超登觉岸。是以喻如不死妙药也。世人但知施食之利最多。而不知此施水之功逾胜。谓饿鬼咽喉炽然。见水不能得饮。惟此咒水饮之。咸得清凉。而脱苦趣。是故洗钵之时。加持偈咒愿力。以水施与。如天甘露。能令鬼神不饥渴故。去水已。复应展故。不展。而水不能乾。内恐湿气。外恐招尘。故须展也。经律异相云。有阿罗汉。常入龙宫应供。食还。以钵受沙弥洗。钵中有残饭数粒。沙弥嗅之大香。食之甚美。便作方法。入师绳床下。两手捉脚。其师至时。绳床俱入龙宫。龙言。此未得道。何以将来。沙弥食钵粒故。五云志逢禅师。一日入普贤殿中晏坐。倐有神跪於前。师问谁。曰。护戒神。师曰。吾有何愆耶。神曰。洗钵水师每倾弃。非所宜也。师从此后尽饮之。即成脾疾。十载方愈。

结斋

【记】结者。收归也。檀越为生善故。设斋供养众僧。斋供既毕。仗咒力加护。二偈功能。结其善法。令不散失。自他两利。二施无穷。故云结斋。先念准提咒者。愿所求如意也。

所谓布施者。必获其利益。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

【记】运心普徧为之布。辍己惠人为之施。月灯三昧经云。布施。乃破悭贪之前阵。入正道之初门。四分云。此乃如来成道於菩提树下。最初受二贾客蜜麨之回向偈。今时结斋所以念之。然受者虽无如来德行。仗佛愿力。必令施者得安乐也。律云。施者凡所供养。必有愿求。或求生天享福。或求解脱轮回。或求长寿安乐。或求寂灭涅盘。受者当於三宝前。宣达其愿。故如来受食已。即说此偈回向。所谓何心施者。随因感果。必得其中如愿也。有惠身心曰利。所求满愿曰益。以福田植种。非僧不能故。上二句明感。下二句显应。远离生死曰安。不受诸有曰乐。所谓端坐受供养。施主蒙安乐。故云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也。

饭食已讫。当愿众生。所作皆办。具诸佛法。

【记】终止为讫。讫者。尽也。谓受食洗钵已。正当施法之时也。若不发愿回向。则前三匙五观。皆为剩语。有始无终。是故当愿一切众生。究竟一切事也。所作皆办者。约事而言。佛世比丘受食竟。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或坐禅。或修观。增其三学故。略言观行已周。厨务行堂已毕。惟勤佛道。无别事故。至於入理深谈。岂易言哉。二乘秪断见思惑。菩萨将尽无明。尚未名皆办。惟佛五住究尽。二死永忘。可称皆办也。然世人食已。非奔走尘务。则增长睡眠故。今愿回向佛道。故云所作皆办。具诸佛法也。佛法总具。自然所作皆办。所作皆办。无有不具诸佛法也。

受嚫

【记】上古檀越饭僧。先以布[迭*毛]衬其座。斋已送衬作衣。故亲从衣。后以银钱代布。故亲从贝。谓饭僧不足以尽敬。而加赠之以物。表礼节殷懃之至。於时祝诵。

财法二施。等无差别。檀波罗蜜。具足圆满。

【记】养命之源曰财。契悟心地曰法。施者。散与也。婆须蜜论云。作檀嚫。此云财施。解言报施之法曰达嚫。导引福田。亦曰达嚫。字咸从口。西域记正言达嚫拏者。右也。或云驮器尼。以右手受人所施。为其生福故。财法二施。等无差别者。谓檀信以财施。比丘以法施。二种功德较量。无有优劣。故云等无差别。檀者。华言施。波罗蜜。此翻事究竟。菩萨为众生。徧修一切事行圆满故。今之所施。本欲圆满檀波罗蜜也。即所谓财施无尽。法施无尽。福德亦无有尽。故云具足圆满。

取杨枝

【记】手捉曰取。杨枝者。梳齿之木也。白玉蟾记云。太微空中。箕宿之精。化而为柳。垂垂。袅袅。於淡云疎雨之间。古之所隐於柳者。盖欲彰其温柔谦逊之志也。寄归传云。梵语惮哆家瑟诧。惮哆。译之为齿。家瑟诧。即是其木。岂容不识齿木。名作杨枝。西国柳树全稀。译者輙传斯号。佛齿木树。实非杨枝。那烂陀寺。目自亲睹。其齿木大如小指。大木破用。小条截为。近山庄者。则柞条。葛蔓为先。处平畴者。乃楮。桃。槐。柳。随意。预收傋拟。无令阙少。三千威仪云。用杨柳有三事。一者断当如度。二者破当如法。三者嚼头不得过三分。言断当如度者。齿木有三种。长者十二指。短者六指。二内名中。

集。律中名曰齿木。杨有四种。皆可梳齿也。一。白杨。叶圆。二。青杨。叶长。三。赤杨。霜降叶赤。四。黄杨。木性坚致难长。今咸以柳条当杨枝。柳条垂下。乃小杨也。若无柳处。将何梳齿。须知一切木皆可梳齿。皆名齿木。但取性和。有苦味者。嚼之。不独为柳木一种也。

手执杨枝。当愿众生。皆得妙法。究竟清净。

唵。萨吧嚩述答。萨哩吧。答哩嘛。萨吧嚩述怛[口*夯]。唵。嚂莎诃(后净法界咒持二十一遍)

【记】手执杨枝者。谓食罢之时。当去秽以究佛法也。菩萨百无所思。一切天人。觅其起处不得。忽然机境相逢。乃见入事入理之无穷。是故菩萨才举杨枝。便愿一切众生。於礼拜。持诵。观心。阅教。皆得悟入妙法。究竟妙法无他。直愿一切众生。清净而已。以今生持戒清净为因。则当来究竟清净为果。盖杨枝质性温柔。滋味清凉。故取其义为喻也。故华严疏云。杨枝五利。是曰俗法。

嚼杨枝

【记】嚼者。咀噬也。谓手握杨枝。以齿碎啮也。法苑云。垂杨细柳。绿干新条。去热则口发幽兰。净齿则气含优钵。

嚼杨枝时。当愿众生。其心调净。噬诸烦恼。

唵。阿暮伽。弥摩隶。尔嚩迦啰。僧输驮你。钵头摩。俱摩啰。尔嚩僧输驮耶。陀啰陀啰。素弥么[口*((禾*ㄉ)/牛)]莎嚩诃(咒持三遍)

【记】嚼杨枝时者。谓受食已。即当梳齿。不得延挨过也。律云。余津若在。即不成斋。诵经。听法。受礼。礼他。并皆得罪。谓净秽相参故。其杨枝味苦涩。嚼之则有益身心。菩萨为愿一切众生。调伏烦恼。更无别事。惟示坚忍之法。除其烦恼。亦如饮杨枝苦味。而消除烦热也。其心调净。噬诸烦恼者。谓真如心体。本自清净。但为无明所蔽。妙净明心。不能得显。今用戒力以调伏之。则净明独露。其诸烦恼惑业自消。喻如杨枝噬断。而永不复续矣。

集。凡嚼杨枝时。须令涎尽。然后以水漱之。不得含水同梳。其嚼杨枝。有五种利益。一。口不苦。二。口不臭。三。除风。四。除热。五。除痰癊。若用残者。当弃屏处。不得掷大众行坐之所。

漱口

【记】漱者。以水漱涤口中腻滑令净。以便说法礼敬。无碍于事理也。

漱口连心净。吻水百花香。三业恒清净。同佛往西方。

唵。[啖/心]。唵。罕莎诃(三遍)

【记】漱口连心净者。谓食时菜甲遗于颊间。久之作气。故食毕嚼齿木已。必须漱口。涤其渣滓。令净尽无遗。以事推理。匪止口净。亦兼心净矣。吻。犹含也。百花香者。乃表因果齐彰也。此言当含水于口内。百花香喷於口外。正喻持戒坚真。心体清净。则戒香自当馥郁也。三业恒清净。同佛往西方者。谓身语意业既然清净。则两乘戒体自圆。净戒为因。净土为果。便同诸佛。无二无别。西方极乐。弹指可超。三界自不漏落矣。

出锡杖

【记】出者。谓从内取出行持也。锡者。八义彰名。谓能轻烦恼。明佛法。出三界而不回。悟正法而顿醒。断我慢。疏三毒。采取戒定慧宝。成就无上菩提。故名为锡。杖者。扶也。依也。谓依杖行持。能扶我出离三界故。四钴十二环。是释迦牟尼佛杖。两钴十二环。是迦叶佛杖。又大小两乘。用各不同。制亦是别也。

集。梵语隙弃罗。此云锡杖。乃三世诸佛所持。以彰智行功德。净除烦恼业障。比丘每日早食竟。齿木已。须礼佛出杖。若有白衣。及沙弥。令彼授与。若无。礼佛三拜。起已。自取持出。向东拭尘。如法作观其观行威仪。广详锡杖经中。手取杖时。默诵此偈咒。

执持锡杖。当愿众生。设大施会。示如实道。

唵。那[口*栗][口*替]。那[口*栗][口*替]。那栗咤钵底。那[口*栗]帝。娜夜钵儜吽癸咤(三遍)

【记】执持者。手举也。有其二义。一执。为行道之仪。二振。以乞食故举。所以发相似之愿。无依之道。是真道也。向无余法。真涅盘也。故经云。如是杖者。乃圣人之标帜。贤士之明记。趣道法之正幢。建念义之志。具斯四义。故名锡杖。良以法依心建。教对机谈。沙门之法。解空得道。执持锡杖。醒悟世间一切众生。故当先发愿也。设大施会。示如实道者。即事明理。就实开权。是以建大法幢。开阐人天正路。关闭诸恶道门。令法界众生。不入迷途。显示一真实相之理。以如如之智。契如如之理。智理一如。契合中道之理。故云设大施会。示如实道也。

敷单坐禅

【记】敷者。铺饰也。梵语禅那。华言静虑。乃寂照不二之义。谓内心不染。外境不牵。息诸缘而常安。见一心而证道。故云禅那。

若敷床座。当愿众生。开敷善法。见真实相。

【记】展开坐具曰敷。能装载身形曰床。三尺五尺为榻。八尺曰床。有绳床。有木床。各有五种。谓旋脚。直脚。曲脚。无脚。入陛是也。座者。榻也。学道之人。於上跏趺。息心定虑。究明大事之所也。下二句就事显理。谓此幻壳。久被无明封固。何能得显真理。必以戒为基本。於此坐禅习定。则妄心剿绝。智慧现前。所谓迷云散於长空。清珠投於浊水。开无明之爱网。见一乘之实相。又云。心目有用。故名为开。谓初破无明。开如来藏。见实相理。如日出暗灭。故云开敷善法。见真实相也。然此实相。即诸佛本源心地异名。以其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超诸戏论。不可破坏。无相不相。故名实相。

正身端坐。当愿众生。坐菩提座。心无所着。

唵。嚩则啰。阿尼钵罗尼。邑多耶莎诃

【记】正身端坐者。形端表正也。此是身仪。谓闭目澄心。两手相交而重沓也。仪容挺特。形若孤松。故云正身。身正则心正。禅波罗蜜。具出坐法。若半跏。以左压右。牵来近身。与左右[月*坒]齐。若全跏。更[跳-兆+必]右以压左。如龙蟠结。周正其身。手。以右压左。置右脚上。亦令近身。当心安置。古往诸佛。及弟子众。尽行此法。非世受用法。不与外道共。能破魔军。及烦恼故。内以圆观。更加读诵。如膏助火也。菩提者。华言觉道。座者。自悟本有空王之座也。此座人人本具。故曰当愿。如莲华不染。故曰无着。华严经云。菩提心者。犹如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其下有一百十八种喻。无由出此一偈也。又菩提者。谓外修观行。内明理智。万缘俱寂。一心向道也。而云为座者。以菩提乃所证之理。故经云。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又心无所着者。即是心行处灭。心不着。故诸法不生。必离言说故。法华云。诸法空为座是也。又云。转烦恼而为菩提。谓修诸功德。顿超诸有。识情垢净。则无明断尽。真理自现。圆觉经云。无碍清净慧。皆从禅定生。是知超凡入圣。必假净缘。坐脱立亡。须凭定力。一生取办。尚恐蹉跎。况乃迁延。将何敌业。智度论云。见画跏趺坐。魔王尚惊怖。何况入道人。端身不倾动。又为正观五种因缘。故结跏趺坐。一。由此晏坐。身心摄敛。速发轻安。最为胜故。二。由此晏坐。能生时久。不令身心。速疲极故。三。由此晏坐。是不共法。他道他论。皆无有故。四。由此晏坐。形相严净。令他见已。极敬信故。五。由此晏坐。佛佛弟子共所闻喜。一切贤圣。所称赞故。

睡眠

【记】义如前释。睡眠之时。合掌面向西观。念佛十声。或千百声已。方诵此偈。

以时寝息。当愿众生。身得安隐。心无动乱。

【记】经律通制出家弟子。初夜后夜。精勤佛道。中夜歇息。免致过劳之患。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也。若宰予昼寝。非时也。释子大事未明。所作未办。驰求心未歇。非时也。亦有身安而心未安。亦曰非时。寝息者。眠卧也。若大事已明。所作已办。驰求已歇。身心俱安。故曰安隐。乃相应以时也。今世人但知昼以日为恩。而不知夜以月为德。月为德者。如华严婆珊婆演底主夜神云。一切众生临於昏夜。若无主夜神卫护。则为野干魑魅扰乱。不得安隐眠息。以得夜神卫护之恩。能令众生。至於安隐不动之地。安息无梦之乡。可见菩萨行住坐卧。皆度脱众生。故吾人眠卧之时。即当发愿度生也。身得安隐。心无乱动者。心定。则身定。思多。则梦多。故曰乱动。谓仗此法力。而得远离颠倒梦想。寤寐一如也。当观自心。如月轮圆满清净。於月轮中。观想梵书阿字。光明朗耀。此乃是西域字种。阿者。无生义。想诸行无常。终归磨灭。能作所作。一切皆空。犹如梦幻。空无有生。便是安隐身心之大义也。善见律云。临欲睡时。应先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无常。於六念中。一一念之。

集。观想[丮-(举-与)+廾]字论。一气持二十一遍。然后卧。卧须右胁。名吉祥睡。不得仰卧。覆卧。及左胁卧。不得脱里衣。小衣卧。当须忆念本参。

取水

【记】除盖障菩萨所问经云。夫水之为德。本体清净。澄湛凝寂。尤能滋长万物。涤除众垢。炎热遇之而清凉。枯竭饮之而沃润。取者汲也。谓汲沟涧河池井潭等水也。须谛视有虫无虫。以密罗滤过方用。缁门警训云。物虽轻小。所为极大。出家慈济。厥意在兹。会正记云。出家人修慈为本。慈能与乐。无杀为先。物类虽微。保命无异。

集。梵语钵里萨罗伐拏。此云滤水罗。律中诸比丘闻佛制戒已。不知作滤水罗。佛听如杓形。若三角。若作宏郭。若作滤瓶。若患虫出。听安沙在囊中。不应弃陆地。还安着水中。会正记云。若作囊。须用细熟绢为上。若无细绢。细棉布亦可。僧祇律云。看水时。不应以天眼看。亦不得使暗眼人看。乃至能见掌中细文者得看。不得太速。不得太久。当如大象一回顷。若水中虫极微细者。不得就用洗手面。及大小行。缁门警训云。滤囊。乃行慈之具。济物之缘。大行由是而生。至道因兹而克。凡取水时。诵此诸佛德名偈咒。功德无涯。可谓真持戒者。

若见流水。当愿众生。得善意欲。洗除惑垢。

【记】眼根发识曰见。源头活水曰流。然其性相不二。动静一源。若无源之水不流。即是死水。流得其源。则澄之不清。扰之不浊。而能旋香海。载须弥。恩沛三有。泽及万灵。而不自伐为功。僧得法源。则在尘不染。烦恼不侵。而能回戒海。载涅盘。量同法界。等济四生。亦无自强为善。故三贤十圣。赞之不及。凡夫肉眼。谁能窥其大用哉。今此偈文。全在发明见字。若见不彻。云何为彼当愿。云何为彼涤惑耶。若见者。谓所见之水。情状不一故。如人见之。清凉可悦。饿鬼见之。流变为血。鱼龙见之。谓是宫殿。溺者见之。谓是死窟。究竟水尚强名。何况有如上等见。皆是众生业力所感。故华严经云。阿修罗宫雨刀杖。三十三天雨摩尼。而阎浮提中雨清水是也。得善意欲者。谓愿所求如我意也。非为情欲之欲。若是情欲。即是惑垢。便从烦恼堆中。擘不开也。欲者。是乐欲。即从心所欲也。成实论云。心有所须。是名为欲。欲为法本。以欲求故。得一切法。毗尼母论云。如佛翘勤不倦。故名求法根本。又当作愿字看。谓心中愿乐洗除无始以来情欲之惑垢也。然惑垢。即烦恼之别名。谓惑乱心田。生诸染垢。上文是菩萨当愿。意欲是众生当愿。其犹啐啄同时。若菩萨发愿度众生。而众生不发愿出离者。菩萨虽有愿亦无如之何也。

南无欢喜庄严王佛。

【记】南无。此云归依。谓起诚敬心。发救护力。望佛救护众生也。如涅盘经云。阿阇世王。虽有逆罪。应入地狱。以诚心向佛。其罪即灭。故云救护力。欢喜庄严王者。谓此如来因中所修诸行。以欢喜心教化众生。离诸嗔恚烦恼。故於果上感斯嘉号。佛者。觉义。谓此觉体。圣凡同具。蠢动不无。背觉合尘。名为颠倒。故须念佛。背尘合觉。号曰明悟。故须度生。迷悟性空。觉体常妙。无欠无余。是名为佛。

南无宝髻如来。

【记】宝髻者。亦名宝胜。谓此如来智无与等。超出一切。最胜最尊。故加顶髻之喻。如来者。十号中之首称也。离倒名如。出缠名来。众生在缠之因。含摄出缠之果。故名如来。金光明经云。此佛往昔修菩萨行时。作是誓愿。於十方世界。所有众生。临命终时。闻我名者。命终之后。得生三十三天。故有是称也。

南无无量胜王佛。

【记】无量胜王者。谓此如来功德智慧。犹如虚空。甚深广大。无量无边。不可称数。不可穷尽。故名无量胜王也。独称此三如来者。谓此三如来。於因地中。护生之念偏强。虽然佛佛以慈为本。各有本愿不同。如观音闻声救苦。地藏度尽众生。弥陀接引往生者也。今称此三如来者。以望随缘赴感。救护众生也。故比丘住处。有泉池所。用木牌写三佛号。竖置水中。以便用也。

唵。嚩悉波罗摩尼莎婆诃(佛号。及咒。皆三遍)

若见大河。当愿众生。得预法流。入佛智海。

【记】极目无涯曰大。流通地脉曰河。西域有五大河。谓[歹*尧]伽河。琰母河。萨罗喻河。阿布罗伐底河。莫熙河也。此方禹疏九河。而注诸海。谓徒骇河。太史河。马颊河。覆釜河。湖苏河。简河。钩盘河。洁河。鬲津河也。今持此偈。不惟大河。但见入海之河。即当发愿也。得预法流。入佛智海者。谓修道之人。断妄证真。有少分相应。若约位分。正当初信地也。故云得预法流。楞严经云。欲习初乾。未与如来。法流水接。名乾慧地。佛智者。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纵是舍利弗。智慧中第一。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故云如海。今见大河。当愿一切众生。得预法流不退。而直入如来妙觉果海也。

若见桥道。当愿众生。广度一切。犹如桥梁。

【记】以此接彼曰桥。往来经过曰道。乃河涧水中之梁也。竹木砖石皆可为之。如或见者。即当发愿度生。以畅菩萨利济有情之本怀。即众生无边誓愿度也。然桥梁有限。誓愿无边。故云广度一切。接引众生。无有疲厌。故云犹如桥梁也。

浴佛

【记】以香汤灌佛形像曰浴。灌佛形像经云。佛告天下人民。十方诸佛。皆用四月八日夜半时生。其去家学道。及得佛道。乃至般泥洹时。皆用四月八日。所以在此时者。为春夏之际。殃罪悉毕。万物普生。毒气未行。不寒不热。时气和适。故诸天下人民。共念佛功德。浴佛形像。如佛在时。以示天下人。今日诸贤。谁有好心。念释迦佛恩德者。以香花净水。浴佛形像。求第一福。诸天鬼神。所证明知。大慈禅师云。今朝正是四月八。净饭王宫生悉达。九龙吐水天色昏。一步七莲从地发。其浴佛礼仪。如彼经说。

我今灌浴诸如来(长老作梵。举第一句。大众齐声。同音和之。下三句同)。净智庄严功德聚。五浊众生令离垢。同证如来净法身。

【记】普曜经云。菩萨生时。九龙在空。降微细雨。不冷不热。浴菩萨身。我今者。指浴佛之时。言今而稽古。所以遵佛佛灌顶之浴式也。今以香汤而沐金躯。表清净心供养故。如来法身皆同。言浴释迦佛像。即浴十方诸佛形像。故曰我今灌浴诸如来。如来十号具足。福慧庄严。皆是无量劫来。戒德之所熏修。故感清净智慧聚集。今见像教之法。俨然三世一时。光洁严好。世间无比。故曰净智庄严功德聚也。法苑珠林云。五浊者。一众生浊。谓众生多诸弊恶。不孝父母。不敬尊长。不畏恶业果报。不作功德。不修斋法故。二见浊。谓正法已灭。邪法转生。邪见增盛。不修善道故。三烦恼浊。谓众生多诸爱欲。悭贪斗诤。谄曲虚诳。摄受邪法。恼乱心神故。四命浊。谓往古世时。人寿八万四千岁。今时人寿转减。百岁者稀。以恶业增故。寿数短促也。五劫浊。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谓减劫中。人寿至三十岁时。饥馑灾起。至二十岁时。疾疫灾起。减至十岁时。刀兵灾起。世界众生。无不被害故。然众生本源。与诸佛本源。无二无别。只因一念妄动。故有五浊境界。诸佛境界也。即今以香汤灌沐佛身。亦复能令众生。涤除五浊之垢。而直显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故曰五浊众生令离垢。同证如来净法身也。

赞佛

【记】赞者。称颂其身法也。谓灌沐如来形像已。复应诵此偈咒以赞之。如来众德悉备。行果极圆。赞不能尽。但非此。无以表其信敬。故不论范金合土。纸素丹青。如一见时。即持偈咒。称扬礼敬。虽是凡夫心量。三业虔诚。即同菩萨道行也。

赞佛相好。当愿众生。成就佛身。证无相法。

唵。牟尼牟尼三牟尼。萨缚贺(三遍。此是七佛灭罪真言)

【记】合参云。如来德相严好。赞不可尽。假使以虚空为口。须弥为笔。香海为墨。大地为纸。略举如来三十二相中一相。八十种好中一好。赞之经劫。所不能尽。况以父母所生之口。兼以三寸之舌。乃欲全举如来万德相好。而以是句非句。所能赞之哉。故发是愿。愿与当来大心众生。不离众生之口。而成佛口。不离众生之身。而成佛身。何以故。以赞佛故。而成佛口。成佛口故。即成佛身。成佛身故。证无相法。证无相法。是名真赞。宗镜录云。心无形相。故号无相。若於一切相。见无相之理。即惟心如来。若见无相。诸相亦无。惟是觉体。名见如来。由是则知佛身无相。涅盘经云。若人闻说大般涅盘。一句一字。不作字相。不作句相。不作闻相。不作佛相。不作说相。如是义者。名无相相。今此一愿。意欲人人当来成就此身。得证如来无上殊胜法身。然此法身。无有相故。虽云有体。亦无能见顶者。如华严会上。佛现千丈卢舍那身。演说一乘圆顿大法。九地菩萨。不能见如来肉髻顶中之相好也。

绕塔

【记】绕者。周旋之义。塔者。一切诸佛舍利之宫殿也。梵语舍利。此云骨身。恐滥凡夫死人之骨故。西域以合掌旋绕为恭。此方以礼拜赞德为敬。梵语制底。亦云窣堵波。或名浮图。此云塔。有舍利名塔。无舍利名支提。翻为生善灭恶处。或名高显处。谓显扬如来功德之标帜也。亦翻为方坟圆冢。此云可供养处。言宝塔之所在。即同诸佛法身之所在。应当恭敬供养也。西域记云。西天随所宗事。礼后皆须旋绕。盖归敬之至也。但不得无故登塔。古德云。无事莫登三宝殿。等闲休向塔中行。若非扫地添香水。总有轮王福也倾。

集。僧祇律云。礼佛不得如痖羊。又礼佛塔。应当右旋。如日月星绕须弥山。不得左旋。旋绕有五事。一。低头视地。二。不得踏虫。三。不得左右顾视。四。不得唾地。五。不得与人语。又得五福。一。后世得端正好色。二。得好音声。三。得生天上。四。生王侯家。五。得泥洹道。

【记】提谓经中问云。散花。烧香。燃灯。礼拜。是为供养。旋绕得何等福。佛言。有五种福。如上是也。

右绕於塔。当愿众生。所行无逆。成一切智。

南无三满多。没驮喃。唵。杜波杜波娑婆诃(三遍)

【记】右绕者。萨婆多论云。表诚敬之至也。佛法无他。虔敬为本。西土则肉袒露足而为恭。此土则巾履备整而为敬。彼则拜少而绕多。此则拜多而绕少。凡事诚顺。则一切智。无不诚顺。是故当於右绕处。而发是愿。令一切智自悟。自悟无他。惟行无逆。无逆之旨。佛佛承顺理故。是以右为吉。左为凶。右为顺。左为逆。如左绕者。密迹力士见。即欲以金刚杵击碎其身。佛世世以来。常顺三宝。父母。师长。一切教诫。无违无逆。今得果报。无有逆者。又佛身清净。众生於中。各见所事。或天。或神。莫不见者。是故畏敬。右绕而去。汝今何得逆之。本行经云。即世尊降生。周行七步。亦自南至西也。如绕时。入门先缘左足。从佛右边而上。之后。之左。而前。三匝已。赞礼而去。如是事顺理顺。心诚法成。则与诸佛。不相违背。即达中道之义。故云所行无逆。成一切智也。

看病

【记】瞻视曰看。疾苦曰病。身为苦本。有形难免。出家人割爱辞亲。十方云聚。应当痛痒相关。互为瞻视。所以八福田中。悲田第一。若见病者。当起慈心。始终照看。毋违佛意。

集。律制具五德者。方听看病。一。知病人可食不可食。可食应与。二。不恶贱病人大小便涕吐。三。有慈愍心。不为衣食。四。能经理汤药。乃至差。若死。五。能为病者说法。己身於善法增益。虽不久看病苦。但一见时。即谓此偈咒。以八福田中。看病是第一福田。

【记】八福田者。谓佛。圣人。僧。三种。名敬田。和尚。阿阇黎。生我法身。父。母。生我色身。此四名恩田。救济病人名病田。亦名悲田。此八种皆堪种福。故名田也。若人能尽力从事此八种者。亦犹农之力田。则获秋成之利也。一。佛田。谓觉道俱圆。位登极果。恭敬供养。罪灭福生。故名佛田。二。圣人田。谓菩萨。缘觉声闻。者登觉岸。果证无生。恭敬供养。即获胜福。故名圣人田。三。僧田。谓处众和同。敬顺无诤。恭敬供养。即获福利。故名僧田。四。和尚田。此云力生。谓力能生长法身。养智慧命。恭敬供养。即获福利。故名和尚田。五阇黎田。此云轨范亦云正行。谓羯磨。教授等。五种。轨范后学。紏正修行。恭敬供养。即获福利。故名阇黎田。六。父田。谓资形抚教。养育劬劳。恭敬供养。虽无求福之念。竭力尽心。自然获福。故名父田。七。母田。谓怀耽乳哺。恩重山丘。固当竭力奉养。岂有求福之心。而尽心孝敬。自然获福。故名母田。八。病田。谓见人有病。即当念其苦楚。用心救疗给与汤药。则能获福。故名病田。如上七种。皆不及病田胜者。如来怜愍病苦故。

见疾病人。当愿众生。知身空寂。离乖诤法。

唵。室哩多。室哩多。军咤利。莎嚩贺(三遍。此是消万病咒)

【记】急患为疾。疾甚为病。乃愁痛之际。皆因四大不调之所致也。僧祇律云。人身假地。水。火。风。和合而成四大。地大者。皮毛骨肉也。水大者。精液涕唾也。火大者。周身暖气也。风大者。运转动摇也。於中一大不调。则生百一种病。然病有两种。一身病。草根树皮。可以疗治。二心病。非法药不能救治。是以大小乘戒。严制看病。故如来谆嘱云。若有供养我者供养病人。及说看病有五种功德。故菩萨见一切病人。作自己病想。不但以草根树皮之药疗治。兼以柔软之语。安慰其心。则身心二病。皆可愈矣。然众生情见各执。其病不等。故菩萨应病发药。断其病苦也。知身空寂。离乖诤法者。不和为诤。便为对病之方也。由其空观现前。了知此身。如幻如化。故於一切境无所着。於自性离我所。作是观时。则知此身。悉皆空寂。华严疏云。四大乖违成病。知空。则永无所乖。故云离乖诤法也。大凡见疾病人。不惟持此偈咒。各宜猛省自己。生死交臂。贵贱如尘。何得惜之。既知幻身非久。应当增起念头。努力为道。

剃发

【记】削除须发曰剃。发者。从耳以上之通称。亦云剃发。亦云落[髟/米]。在石头度丹霞。则云刬佛殿前草。

集。文殊菩萨所集剃发日。初四。初六。初七。初八。初九。初十。十一。十四。十五。十六。十九。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九。默诵此偈咒。

剃除须发。当愿众生。远离烦恼。究竟寂灭。

唵。悉殿都。漫多啰。跋陀耶。娑婆诃(三遍)

【记】剃除者。身心俱离故。口下为须。口上为髭。两颊为髯。今但称须发者。举此以该余也。佛制出家人。不许畜须发。养头陀。所以别僧俗之相。如僧相不成。还同俗汉。但形同俗相。易为获罪。既不能行。受复何益。故须剃也。若能如是遵行。则烦恼可除。道果可期。然僧俗既别。而所行自不同於流俗也。故当愿与一切剃须发者。同愿。同行。远离烦恼。至究竟寂灭也。又当愿者。不但剃除一须一发之烦恼。当愿无始以来。六根。六尘。如山。如海之烦恼。直向智慧刀下。尽情断除。故曰寂灭。又远离烦恼者。谓修道之士。乃离尘脱俗之侣。愿要断三界之结使。离生死之爱缠。希求菩提极果。志趣涅盘之乐也。

沐浴

【记】洗濯曰沐浴。谓濯身洗垢也。半月一浴。濯其色身。堪以载道。半月布萨。沐其戒身。定慧发生。故譬喻经云。佛以臈月八日。神通说法。降伏六师。度诸外道。外道感恩。白佛言。佛以法水洗我心垢。我今请僧洗浴。以除其身垢。臈月八日。浴僧准此。

集。律制比丘。半月一浴。不得过。除病时。热时。作时。风时。雨时。道行时。不论。又则沐浴。当择其日。所忌者六斋日。斯日诸天下界。察其善恶。宜修善作好事。所谓六斋日者。每月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

【记】六斋日者。毗婆沙论云。每月初八日。二十三日。帝释勅四天王各治一方。四王遣辅臣观察世间人民善恶。每月十四日。二十九日。四王遣太子按行天下。伺察人民善恶。每月十五日。三十日。四天王亲自按行天下。有慈孝父母。恭敬三宝。及尊长者。有修行六度。持八戒斋者。便上忉利。以启帝释。诸天相庆。而言减损阿修罗。增广诸天众。则降善福。注禄增算。如不修善。持斋。唯造恶业者。诸天忧患。而言阿修罗种多。诸天种减少。降以不祥。减禄除算。故此六日。宜作诸善业。不应洗浴也。

集。凡入浴。当将净衣。挂净竿上。触衣。挂触竿上不得浴堂小遗。不得共人语笑不得洗僻处。凡有疮癣。宜在后浴。或有可畏疮。犹宜回避。免刺人眼。默念此偈咒。

洗浴身体。当愿众生。身心无垢。内外光洁。

唵。跋折啰恼。迦咤莎诃(三遍。此是净身咒)

【记】四大共成曰身。形相所现曰体。身者。我也。谓以水濯我身也。欲以水洗者。以其身有垢故。温室洗浴众僧经云。有耆域医王。愿请佛。及菩萨。僧。入温室洗浴。佛赞善哉。佛言。耆域洗浴之法。当用七物。除去七病。得七福报。何谓七物。一。燃火。二。净水。三。澡豆。四。酥膏。五。淳灰。六。杨枝。七。内衣。何谓除七病。一。四大安隐。二。除风。三。除湿痹。四。除寒。五。除热。六。除垢。七。身轻明目。何谓七福。一。所生无病。二。相貌端严。三。身香离垢。四。肌泽光鲜。五。多诸侍从。六。口齿香洁。七。衣服自然。是为七福。有此利益。是故如来。听僧洗浴也。身心无垢者。谓入浴之时。了知身心本无尘垢。忽悟触因。谓水因为所触之因。尘体乃能触之缘。心本无生。垢从何有。尘本无染。体亦常净。能所如幻。二边俱空。中间觉解之性。安然光洁矣。故楞严会上。跋陀尊者。忽悟水因。既不洗尘。亦不洗体。中间安然。得无所有。果能如是体会。则内外光洁矣。福田经云。有比丘名阿难。白佛。我念宿命。生罗阅祗国。为庶民。时生恶疮。治之不瘥。有曰当浴众僧。其水洗疮可愈。我即到寺。设浴供僧。如法洗疮。乃愈。从此所生端正。金光晃昱。九十一劫。常得净福。贤愚经云。首陀会天。下阎浮提。请佛及僧洗浴。设甘美之食。阿难白佛。此天往昔作何功德。相好奇特。佛言。昔毗婆尸佛时。彼为贫家子。恒佣作自给。闻佛说洗僧之德。乃勤施少钱。办洗具。并设食请佛僧。由此生首陀会天。此光相七佛以来。千佛出世。亦皆如是。故号净身。十号具足也。

洗足

【记】身分最下曰足。西域比丘。出门多跣足。是故凡至僧伽蓝。必先洗足。方可入寺礼敬也。

若洗足时。当愿众生。具足神力。所行无碍。

唵嚂莎诃(三遍)

【记】足者。止也。谓身分到此止故。具足者。圆满义。神力者。神通道力也。谓智澄神境故。亦名如意通。谓身如其意。欲往即到故。所行无碍者。正显神力之妙用也。当知菩萨修道不出行解二门。若但解无行。犹弗解也。若但行无解。犹弗行也。行解双兼。满足六度。则神力无不具足。所行无有障碍矣。是故行一波罗蜜。具足无量波罗蜜。无量波罗蜜。不出此一波罗蜜。故曰所行无碍也。

沙弥十戒相。

【记】如律所明。沙弥者。出家之小众。比丘称为大僧。对大而言。故名曰小。未剃发时。名为净人。舍离恩爱。投师出家。名为沙弥。剃度之法。如剃度正范中明。须发既除。故受称也。十戒者。始从不杀。乃至不持宝物是也。以此十法。能止形上诸恶。故名曰戒。触境逢缘。守持不犯。故名曰相。萨婆多论云。受持禁戒为其性。搭衣持钵表其相相从性发。性依相修。性相交成。故名为体。是沙弥本所受持。为比丘戒之阶梯。菩萨戒之根本。故曰沙弥十戒相也。

集。沙弥有二种。一。形同沙弥。二。法同沙弥。若但剃度。未沾戒品。名曰形同沙弥(谓衣钵不具。律仪不知。其形相虽同。由无戒摄。非五众数故)。若受十支净戒。名曰法同沙弥(谓衣钵具足。同学律仪。精持净戒故。律云。沙弥有四应知。一知佛。二知法。三知僧。四知戒相。沙弥知和尚有五。一知名字。二知相貌。三知世寿。四知法腊。五知种族也)。法同中。又分三种。自七岁至十三岁。号驱乌沙弥(增注云。谓其年幼未堪别务。惟令为僧守护榖麦。及於食厨坐禅等处。驱遣乌鸟。以代片劳。兼生福善。无致坐消信施。虚度光阴也。从行彰名。故云驱乌也。律云。有长老携儿出家。同入村中乞食。世人讥言。沙门有儿。何知正法。佛制以后。非年十二者。不得出家。复次阿难。有檀越合家疫病。儿皆尽死。惟有一子。恒在市上拾粒自活。阿难行过。儿随后唤公公。阿难不闻遂去。居士讥言。沙门释子。他有足时。强亲如父。如子。今见衰丧。而不顾录。小儿追呼不已。阿难顾视识之。呼言子来。随入祇桓。向礼佛足。佛问阿难。如何不度。答言。佛制不得度年减十二者。是以不度。佛言。此小儿能驱食上乌否。能持戒否。能一食否。若能如是。听度出家。凡欲剃度者不可说出家乐。当告其苦。五分云。若度人时应先问为何等出家。若言为衣食故不得度。若言为求善法。厌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故应度。驱乌沙弥。准病比丘残食。众鸟啄食。沙弥能驱乌。得少分利。以消信施故。阿难言。此小儿者。能驱乌。能持戒。能一食。佛告阿难。若小儿尽能尔者。听令出家。如度罗睺罗法。故有驱乌一种也)。十四。至十九。号应法沙弥(谓已受佛戒。其年正与二法相应。一能事师。执劳服役。二能修习禅诵故。此与前法是一。不者。即入下名字类中矣)。二十已上。号名字沙弥(谓年满二十。应受具戒。或根性暗钝。或出家年晚。不能顿持诸戒。如是因缘未至。位是沙弥。故云名字沙弥。品类虽三而俱禀十戒。总名为法同沙弥也二十以上。七十以下。有所堪能。是丈夫位。得与出家受具。若过若减。纵有所堪。及是应法。而无堪者并不得与出家受具。若果能畏生死苦。爱涅盘乐愿为佛子。坐卧不须人者听。若能诵经坐禅。进修善业。堪任劳役并听出家。故僧祇律云。若年七岁解知好恶。得与出家。若过七十。卧起须人。不得度也。若先与出家。不应驱出)。

一曰。不杀生。

【记】断命曰杀。有情曰生。谓既受戒已。常念有情。皆惜身命。如己无异。应当怜愍。慎弗伤害故。

二曰。不盗。

【记】对面强劫曰盗。谓物各有主。主所守护。受戒之人。虽一针一艹。苟非我之所有。不与不取故。

三曰。不淫。

【记】淫者。不净行也。谓受戒之人。观一切男女。如父如母。清净自守。无染污心。修不净观。对治三业故。

四曰。不妄语。

【记】妄语者。违心故说也。谓受戒之人。出言诚实。无虚妄心。修戒定慧。对治口过。远离恶口。利益众生。出世法中。忍辱第一。慈悲一切。不恼他人。常行正语。顺圣言故。

五曰。不饮酒。

【记】酒者。祸泉也。谓能昏神乱性。增长愚痴。开恶道门。闭涅盘路。故名曰酒。此属半性半遮。能犯前之四戒。故属於性。王法之所不禁。又属於遮。乃是障道因缘。造业根本。过重五逆。毒逾酖砒。受戒之人。畏如烊铜。不以一滴沾唇故。

六曰。不着香华鬘。不香涂身。

【记】不着不涂者。远离香触二尘也。草木之葩。名之为花。以此贯串严首。名之曰鬘。艹木之气。芬芳一切。故名曰香。能换人之心目。生长娇恣。着则视为女子。涂则还仝俗人。持戒离染。向清净道。发智慧花。生戒定香普熏法界。庄严无相之身。令爱见断除。永无贪染。依正庄严。自然具足故。

七曰。不歌舞倡伎。及故往观听。

【记】不歌舞者。离身口二过也。不观听者。无色声二尘也。口咏诗词曲令。长引其声曰歌。手足变弄曰舞。歌有不足。则舞以尽。舞有不足。则歌以尽。歌之舞之。尽善尽美矣。倡伎者。音乐之总名也。观是色尘。听是声尘。不往者。眼耳无过。无心而遇。佛不结罪。但不得住。住便成犯。有心故往。步步招愆。学道之人。大事未明。如丧考妣。观戏笑如哭。歌舞如狂。有眼若盲。有耳若聋。以定慧成於中。礼诵行於外形同枯木。心若死灰。如是行持。则三业自净矣。

八曰。不坐高广大床。

【记】不坐者。身离触尘也。高广者。量违圣制故。可坐可卧。名之曰床。既高且广。故称云大。受戒之人。不应坐卧。宜当舍去饰好。远离贪着。以法空为座。忍辱为衣。秪在道高。不在床高故。

九曰。不非时食。

【记】不非时食者。舌根离过中之味尘也。补气益饥名之为食。日中已过。明相未出。故曰非时。受戒之人。食啖不得故。

十曰。不捉持生像金银宝物。

【记】不捉生像者。身离利欲也。金是通称。银从色别宝物通称。随式名异。皆为养命之源。众生见便贪着。出家修解脱道。清净身心。一经触犯。便非梵行。故佛禁之。不得捉也。作持云。此沙弥十支禁戒。前四。是性罪。根本若犯。则应灭摈。不得与清净沙弥同法事。及共止宿。亦不得如余沙弥得与大比丘过二宿。后六。是遮罪。有犯容忏。心度故悞。罪结重轻。唯一突吉罗治。要知文义。当阅云栖要略。欲明开遮。应学随律威仪。

沙弥应具五德

【记】应者。当也。既受戒已。应当植种德本。为世福田。五者。数之序也。一从发心出家。乃至志求大乘。无有乏少。故名曰具。为修道之本。故名曰德。德本既立。其道自生。方不虚消信施。故曰沙弥应具五德也。此下怀佩道等五句。乃是承上文而言也。

应知十数

【记】明了曰知。法目曰数。由众生迷真逐妄。故如来施法随机。对数即显。令受戒者。觉察修持。摄归正业。故曰应知。十数。余可知矣。

诸德福田经云。沙弥应知五德。一者。发心出家。怀佩道故。

【记】生长善法曰田。种之得益曰福。贯串摄持名经。分剖其义曰云。此经乃是帝释当机请说。一者发心出家。心者。中也。谓在善恶之中。故曰中也。向善则超凡入圣。向恶。则报感三涂。惟心本具故。起念曰发。有能所之别。谓起能发之心值所发之缘。志求净戒。习佛菩提。怀者。思念。佩者。带而不忘。谓既受戒已。要时时刻刻思念。涅盘妙道。带而不忘。而为人世福田。是为第一种净德。

二者。毁其形好。应法服故。

【记】毁者。改也。剃除须发。改其俗形。衣染坏色。毁其饰好。故梵网经云。所着袈裟。皆使坏色。与道相应。不尔增贪。於道有违矣。然僧相既成。应当违俗慕道。心怀戒宝珍重守持。身搭袈裟必须坏色。为世福田。是为第二种净德。

三者。割爱辞亲。无适莫故。

【记】割爱者。难舍能舍也。谓爱见为本。最难断除。是故言割。辞亲者。拜别也。律中父母听允。方许出家。适者。专主也。莫者。不肯也。谓既受戒已。又不可去专主俗缘经理世事。此恐身虽出家。心不染道。应当绝尘离俗。世染情忘。无冤无亲。平等一化。为世福田。是为第三种净德。

四者。委弃身命。遵崇道故。

【记】委弃者。舍置义。人之最重。莫过身命。遵者。勤也。崇者。修也。今为勤修圣道。而舍置此身。表求法之心至极也。故法华经云。为求无上道。舍所爱之身。然世间最苦。皆因有身。莫要爱恋此身。令一生空过。道业无成。既出家已。应当勤求佛道。为世福田。是为第四种净德。

五者。志求大乘。为度人故。

【记】心之所向曰志。大乘者。佛乘也。化导一切曰度。谓既发向上之心。当行向上之事。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智悲双运。为世福田。是为第五种净德。故律云。毁形守志节。割爱辞所亲。出家弘圣道。誓度一切人。缁门警训云。此之五德。出家大要。五众齐奉。不惟小众。终身行之。即大比丘。亦须时时龟镜。为良为美。无旱无衰。供之得福。难为喻矣。

僧祗律云。应为沙弥说十数。一者。一切众生。皆依饮食。

【记】一切众生者。指九法界而言。即等觉菩萨。生相无明未尽。犹众生所摄。皆依饮食者。谓欲资益诸根长养善法故。然有圣凡之别。无漏名圣。有漏名凡。圣食者。谓禅悦。及法喜也。诸佛。菩萨。声闻。缘觉。皆所依故。凡食者。谓假。触。思。识也。天。人。修罗。地狱。饿鬼。畜生。皆所依故。若约三界分别者。欲界具四。假食为主。色界有三。触食为主。下三无色。思食为主。非非想处。识食为主。故云。一切众生。皆依饮食也。广如婆沙论明。宣祖云。数中各有对治。显正之义。此中对治义者。如大涅盘经云。观一切众生。为饮食故。身心受苦。我当云何。於是食中。而生贪着。若贪此食。增长生死。当修食不净观。以为对治。显正义者。我今修道。为令厌离四种凡食。成就二种圣食故。

二者。名色。

【记】名者。受。想。行。识也。即是见分。色者。根。身。器。界也。即是相分。以名为心。以色为境。名色收归一切法也。故智度论云。一切诸法中。但有名与色。更无有一法。出於名色者。故云名色也。对治义者。一切众生。见有种种法故。计我我所。而生妄执。如来为说惟有名色二法故。显正义者。为欲令知名色皆空。得第一义中。离名绝相故。

三者。知三受。

【记】受者。领纳义。一苦受。领纳违情境而生故。二乐受。领纳顺情境而生故。三不苦不乐受。领纳中庸境而生故。复有内外之别。意根名内受。五根名外受。六根名内外受。各有三种。当知观受是苦。故云知三受也。对治义者。众生於三界苦中。妄生乐想如来为说三受皆是苦也。显正义者。不受诸受。名为正受故。

四者。四谛。

【记】谛者。审实也。谓审实苦。集。灭。道。四法。一一不虚。故名为谛。一。苦谛。苦即逼迫义。有三苦。八苦。总而言之。不出三界生死。声闻人谛审生死实苦。故名苦谛。二。集谛。集。即招感义。声闻人谛审烦恼惑业。实能招集生死之苦。故名集谛。三。灭谛。灭。即寂灭。声闻人既厌生死之苦。谛审涅盘。实为寂灭之乐。故名灭谛。四。道谛。道。即能通义。声闻人谛审戒定慧道。实能通至涅盘。故名道谛。前二谛。是世间因果。苦是果。集是因。后二谛。是出世间因果。灭是果道是因。先言果而后言因者。令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故云四谛也。对治义者。苦集为所治。道灭为能治也。显正义者。见四真谛。免流转三界故。

五者。五阴。

【记】阴者。盖覆义。亦名为蕴。蕴者。积聚义。即我。人。身。心。之异名也。开名为四。对色为五。一色蕴。质碍义。二受蕴。领纳义。三想蕴。思念义。四行蕴。不住义。五识蕴。了别义。然此五法。本无实体。众生妄执有我。所以如来为说皆空。故云五阴也。对治义者。为迷心重者。故说五阴。显正义者。令破五蕴。证得五分法身故。

六者。六入。

【记】入者。趣入义。六根为六识所依。能入於尘。故经云。内六根。外六尘。中六识。为生死根本。佛言。根尘一一舍去。则三界无所系缚矣。涅盘经中。称此六根。名为六贼。以能劫夺善法。故云六入也。对治义者。为迷色重者。故说六入。显正义者。令根境解脱。证妙常故。

七者。七觉意。

【记】七觉意者分别。道用之法也。亦名觉支。亦名觉分。谓此七法之意。各有支派分齐不乱故。法界次第云。无学实觉。七事能到。觉者。察也。谓觉察所修之法。是真是伪故。其择法。精进。喜。三觉意属慧。除。舍。定。三觉意属定。念觉意兼属定慧两种。若心昏沉。念用择法精进喜起之。若心浮动。念用除觉。除身口之粗。以舍觉。舍於观智。以定心入禅。令不浮动是名念觉意。故云七觉意也。对治义者。令离沉掉故。为说七觉意。显正义者。令修七觉意。能使定慧均平故。

八者。八正道。

【记】此八法不依偏邪而行。故名曰正。引诸不善而至於善。故名曰道。如华严经云。一行正见道。邪见不生故。二起正思惟。舍妄分别故。三常行正语。顺圣言故。四恒修正业。教化众生故。五安住正命。行四圣种故。六起正精进。不行无益苦行故。七心常正念。远离诸妄分别故。八心常正定。入不思议解脱门故。是为八正道也。对治义者。为离八偏邪。故说八正道。显正义者。修八正道开。三解脱门。趣入涅盘故。

九者。九众生居。

【记】九众生居者。谓十法界。除佛所居故。众生者。是正报。居。即处也。是依报。谓一切众生。随善恶正报业身。各有所居依报之处故。大论云。众生九道中授记。所谓三乘道。六趣道。是知九道。即九界也。授记作佛。十界明矣。若依六道众生。且约三界九地而言。谓欲界一地。色界四地。无色界四地。名众生居故。对治义者。令离乐着故。为说九众生居也。显正义者。众生若能同如来行愿。不离当处。则超入佛界矣。

十者。十一切入。

【记】十一切入者。即十徧处定也。谓青。黄。赤。白。地。水。火。风。八种色。空。识。两种心。更相涉入。广普徧满。转变无碍故。智度论云。八背舍是初行。八胜处是中行。十一切处是后行。此三种观。具足禅体。始得成就。此定谓之徧一切处者。从初观境徧满。以得名也。一。青徧一切处定。谓於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青色。使徧一切处皆青。故名青徧一切处定。其黄。赤。白。地。水。火。风。空。识。九徧一切处定。亦复如是。故名十一切入也。对治义者。谓定中色心不得普徧。故说十一切入也。显正义者。修此观法。谓欲成就一切佛法。摧伏天魔。破诸外道。度脱众生故。当知即是摩诃衍义。略明十数已竟。广如次第禅门。

沙弥尼十戒相(同上)

式叉摩那戒相。

集。梵语式叉摩那。此云学戒女。佛听十岁曾嫁。及十八童女。与二岁学戒。以净身。与六法。以净心。於尼僧中集众。白四羯磨。与满十二。及满二十。方受具戒。若学年未满。六法不净不与受比丘尼具足戒。

【记】学戒女者。谓从师秉受戒法。一一依行也。女者未嫁之称。母者。有子之号。僧祇律云。不得自己阅律。师应告言。某应作。某不应作。不得向说篇聚罪名。佛言。此学法女。具学三法。一学根本。即四重是。二学六法。谓染心。相触。盗减五钱。断畜生命。小妄语。非时食。饮酒也。三学行法。谓大尼诸戒。及威仪。并制学之。若犯根本戒者。应灭摈。若缺学法者。更与二年羯磨。若违行法。直犯佛教。即须忏悔。不坏本所学六法。如法行已。年限满足。二部受具也。十岁曾嫁者。或云如此方养媳。或云西域风土不同。有十年即长成如十五六岁者。即十岁嫁。此亦不过偶有。非谓一槩而言。十岁既成大人相状。故佛制二岁学戒。十二受具。一遵佛制。二除众疑。余者不得。末法时中。定须年满。

一曰。不淫。

【记】不淫者。洁身慕道也。式叉摩那。身不犯淫。口不说淫。心不存欲。及不染心相着。观心如幻。四大本空。惟道是重。故曰不淫。

二曰。不盗。

【记】不盗者。自他清净也。式叉摩那。不盗他物。不窃他财。艹叶毛米。不与不取。亦不教他。乃至斫。坏。烧。埋。皆不为作。一切财物。无贪恋心。故曰不盗。

三曰。不杀。

【记】不杀者。慈心一切也。式叉摩那。不自手断人命。亦不教他人。不与非药。乃至堕胎。压祷咒术。皆不为作。亦不以刀杖加害。赞叹其死。慈念群生。犹如赤子。故曰不杀。

四曰。不妄语。

【记】不妄语者。出言诚实也。式叉摩那。不自称言。得上人法。禅定。解脱。证了圣果。天龙鬼神。来供养我。不两舌恶骂。自咒咒他。亦不说人。长短好恶。不论俗语。不谈世事。乃至搬弄是非。皆不为作。言常说实。赞叹三宝。护身口意。不恼他人。故曰不妄语。

五曰。不非时食。

【记】不非时食者。守持禁戒也。式叉摩那。常思禅悦。法喜。以为饮食。食不失度。以时而受。若过中者。便不复啖。虽有甘美。无极上味。终不复餐。亦不教人。食过中食。假使国王供来。终死不犯。故曰不非时食也。

六曰。不饮酒。

【记】不饮酒者。增长智慧也。式叉摩那。自不饮酒。亦不饮人。不止酒舍。不触祸泉。色香美味。皆不贪饮。离愚痴垢。清净戒体。乃至丧身失命。皆不违犯。故曰不饮酒。

集。律制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此下三众应持上下二衣。一当安陀会。一当郁多罗僧。乃是缦衣。非割截田相衣也。所持钵盂。是铜器。非应量钵多罗也。今本山凡是十八岁已下至七岁。欲受沙弥戒者。如律令造二顶缦衣行持。若是年满二十。来乞受具足戒者。其所办三衣。皆是割截田相。及应量器。虽无缦衣。亦方便许受沙弥十戒。着用行持。一。则受具不远。莫过以沙弥戒。为比丘戒之基本故。二。则衣具难得。欲令求觅缦衣。及成戒障因缘故。又则旧本中。将比丘五篇戒相。开列沙弥戒相后。今则削去不存。附两乘布萨正范后。佛制不听沙弥。及白衣。知五篇戒相。恐受具成遮。犯贼住之咎故。

缦衣

【记】成实论云。沙弥听畜一礼忏衣。名曰钵咤。唐言缦条。缦者。无纹也。谓无有条相故。言礼忏衣者。谓披着之时。令增修善法故百一羯磨云。求寂之徒。缦条是服。善见论云。披着衣时。当诵此偈。

大哉解脱服。无相福田衣。披奉如戒行。广度诸众生。

【记】大哉者。赞美之辞。小三众离尘脱俗。方能披着此衣。虽无田相。亦能生长善法也。上二句赞衣功德。第三句是自利。第四句是利他也。无相者。谓是缦服故。名义云。佛法至此一百八十年。出家未识割截。秪着缦衣也。披奉如戒行者。谓五戒十戒。是诸戒根本。戒身清净。定慧发生。故式叉摩那等。虽居小众。然能依戒行持。发心广大。上求下化。故云广度众生也。

优婆塞戒相。

【记】梵语优婆塞。此云近事男。由受三皈五戒。可以亲近三宝。承事众僧。广修诸善。植种福田故。亦云清信士。谓笃信三尊。乞求戒法。虽处居家。能清净守持。则诸恶不造。故称清信士也。相者。事相也。谓得戒于内。藉事行持。显发于外也。

一曰。不杀生。

【记】优婆塞以慈为本。故曰不杀。守持杀戒清净。生生世世。感得长寿无病。佛言。杀生之人。有二种果报。一者多病。二者短命。以是因缘。故当戒杀。

二曰。不偷盗。

【记】优婆塞少欲知足。故曰不盗。守持盗戒清净。生生世世。感得仓库盈溢。多饶财宝。远离贫穷。逼迫之苦。佛言。偷盗之人。有二种果报。一者贫穷困苦。二者偿他宿债。以是因缘。故当戒盗。

三曰。不邪淫。

【记】优婆塞守贞复礼。故曰不邪淫。守持邪淫戒清净。生生世世。感得贤良妻妾。如意眷属。佛言。邪淫之人。有二种果报。一者妻不贞良。二者得不随意眷属。以是因缘。应戒邪淫。

四曰。不妄语。

【记】优婆塞出言信实。故曰不妄语。守持妄语戒清净。生生世世。感得众人爱敬。言语信伏。佛言。妄语之人。有二种果报。一者言无信受。二者常被他人。毁谤。以是因缘。应戒妄语。

五曰。不饮酒。

【记】优婆塞信受佛语。故不饮酒。守持酒戒清净。生生世世。感得智慧精明。离诸颠倒。佛言。饮酒之人。有二种果报。一者生则愚痴。二者死堕地狱。以是因缘。故当戒酒。此之五支。名曰学处。亦名学迹。亦名径路。亦名学本。如世五常。义如居家五戒正范中明。报恩经云。有善男女。布施满四天下众生。四事供养。尽於百年。不如一日一夜。持戒功德。若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人淳谨。百人修十善。则百人和睦。传此风教。徧于宇内。则仁人百万。夫能行一善。则去一恶。去一恶。则息一刑。一刑息于家。百刑息于国。为 天子者。则不治而坐致太平矣。所以受持五戒。不但钦遵佛制。抑且冥助仁义于皇化。而益补邦家者也。

集。此五戒若不能全受者。或受持一戒。二戒。三戒。四戒。佛慈方便。一一随听。若是笃信智人。五戒全持。方为正受。

【记】布萨正范云。戒受有满多半少之分。而业消亦有二三四十之别。作持云。满分受者。欲显持守功德故。全五戒。则人相具足。兼十善。则天报恒随。一戒二戒。尚得人身。寿夭尊卑。由戒多少。设或临时不忖。受后多犯。一戒能持。犹胜不受。故佛慈方便。而施法随机。善导如是也。

八关斋法戒相。

【记】关者。闭也。谓关闭诸恶不起故。斋者。齐也。谓齐过中不食为名故。言斋法者。以不非时食而为斋体。以八事闭恶而助成斋法也。如新婆沙论云。近住八戒。於五增三。谓第七法中。合二为一故。於十减一。谓除捉宝物故。五增三者。谓居家二众。眷属缘累。不能永舍家业。所以终身五戒。但除邪淫。不禁非时食也。若受八戒。惟制一日一夜者。严禁过午之食。不令入咽。淫欲之念。不得毫动。良由轮回根本。无如淫欲。生死助缘。莫逾饮食。故圆觉云。由有贪欲。故有轮回。楞严云。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斋经云。中后不复食者。正为节其身薄其淫。清其心寡其欲者也。所以离之。一一皆如诸佛。以种未来出世胜因。然此戒时节虽促。谓决定要期。发广大愿故。则功超人天。德齐诸佛。经云。弥勒出世。百年受斋。不如今日五浊世时一日一夜。菩萨处胎经云。八关斋戒者。是诸佛父母也。俱舍论云。受此戒者名为近住。谓近阿罗汉住以随学故。又名长养。谓长养自他善净心故。又谓长养薄少善根有情。转增多故。在五之上。在十之下。故又名曰中间戒也。

一。不杀 二。不盗 三。不淫 四。不妄语 五。不饮酒 六。离华香璎珞。香油涂身 七。离高胜大床。及作唱伎乐。故往观听 八。离非时食。

【记】律云。此戒外摄身口。内防意地。则三业道净。故大论中。喻如猛将也。增一阿含经云。不杀者。无有害心。不盗者。无有邪念。不淫者。不念己妻。不念他女。不妄语者。至诚不欺。不饮酒者。心意不乱。离华香等者。二根清净。离高胜床。及观听者。三尘不生。离非时食者。口不犯过。如佛行持。故名净行也。

集。毗婆沙论云。夫斋者。以过中不食为体。以八事而助成斋。共相支持。名八支斋法。亦名八关斋。成实论云。何故但说离八事。然此八事是门。由此八戒。离一切恶。是中前四。是实恶。饮酒。是众恶之门余三。能起障道因缘。故以八戒。成就。五乘。关者。是闭塞诸恶也。此八戒但受一日一夜。或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名六斋日。准前沐浴偈中所明。

【记】智度论中问云。何故于六斋日。受八戒修福德耶。答。是日恶鬼逐人。欲夺人命。疾病凶衰。令人不吉。是故劫初圣人教人持斋。修善作福。以避凶衰。是时斋法不受八戒。直以一日不食为斋。后佛出世。令一日一夜。如诸佛持八戒。不过中食。以是功德。将人至涅盘故。

集。或诸佛菩萨诞日。或自己生日。皆可受持。论云。若受八戒。应一日一夜。莫使与终身戒相乱。此八戒不论已受五戒。及受在家菩萨戒者。皆可受之。迩来剃发出家者。多有受持八戒。为师者。亦云授与五八戒。而不精究律教。好为人师。自盲盲人。作办皆非。今本山凡是出家者。但来乞受八戒。欲披五衣。七衣。槩不听允 又则在家优婆塞戒。优婆夷戒。佛制不许披割截福田衣。令着礼忏衣。礼佛。诵经。即缦衣也。盖在家二众。佛令自己。随力供养三宝。不听受他人四事。既非众生福田。故不许着割截福田衣。又纵是受在家菩萨戒。令储畜三衣。钵盂。锡杖。奉供佛前。遇有出家僧尼。缺其衣具者。及有年满欲受具者。乏其衣钵。随乞施彼。更造奉供。不得不储畜。自身听着缦衣一顶。礼拜。持诵。不听城邑聚落。披着往来。若入寺礼三宝。当囊盛随身。入寺中方着。所以在家听离衣。若恒披则犯制。出家不听离衣。若离。则犯制。今本山凡有在家。信心男女二众。乞求五戒。及菩萨戒者。令造缦衣。礼敬三宝。不听披条相田衣。

【记】终身戒者分段戒也。谓但尽今生形寿故。供养三宝者。庄严论云。谓因成就檀度。故兴供养也。若不长时供养三宝。则檀度不得圆满故。防非御敌称之为城。宰治为邑。聚落者。人所聚居之处也。不听居家二众在彼搭衣者。正显袈裟尊重也。入寺许着礼敬三宝者以见佛法无偏也。虽是缦衣。实系法服。凡披搭之时。当生难遭之想。怀恭敬心。而诵此偈。

善哉解脱服。钵咤礼忏衣。我今顶戴受。世世常得披。

【记】梵语娑度。此云善哉。解脱服者。赞其衣之利益无量无边。我今受佛戒已。故得披着服之礼忏诵经。则烦恼自然解脱也。第二句华梵双举。显非福田衣也。我今顶戴受持。愿世世生生。披如来衣。为佛弟子。而入如来室。闻解脱法。故云我今顶戴受。世世常得披也。

集。又菩萨戒相。此毗尼日用中不列。附布萨正范卷中。

【记】布萨者。即说戒也。南山律祖翻为净住。谓清净身心。如戒而住故。根本律中。名褒洒陀。褒洒。是长养义。陀是持义。由集众说戒。能长养善法。持自心故。正证也。范。法也。谓以律证明。所出说戒法也。

毗尼日用切要香乳记卷下(终)

 缘起

粤自鸡园初唱。教被二乘。同净三业。涅盘会上。谈常扶律。严饰来机。原始至终。无不以毗尼为重也。如来灭后摩诃迦叶与五百应真。结集三藏。唯一毗尼藏师资授受。而无增减。是以迦叶授阿难。难授啇诺迦。迦授鞠多尊者。多。有五弟子。皆得道果。各执所见。遂分一毗尼藏为五部焉。第一昙无德部。而为宗主。法名四分。后昙摩迦罗。遥承其宗。北台法聪律师。远禀迦罗而授云中道覆。覆律师授大觉惠光。光律师授高齐道云。云律师授。河北道洪。洪律师授弘福智首。首律师授南山道宣。唯宣律师。悬受佛记。大弘律教盛述条章。深明持犯。所以世人称为南山宗也。后昭庆允堪律师。撰会正记。续南山宗。而授灵芝元照。照律师后。虽代不乏人。律法渐晦。述作无闻。元明以来。典型尽失。吾王祖古心律师。乘大愿轮。步礼台山。亲从文殊授受。而戒法中兴。长干塔顶以为证。三昧师祖剔毗尼灯。照耀寰宇。而尸罗大振。东林白莲预谶之当是时也。然以久废初兴。多从方便耳。迨我 先师见老和尚继之。三十余年。戒戒考实。事事举行。由此渐还佛制矣。於是为沙弥者。毕令习十戒律仪。为比丘。为菩萨者。竟令精五篇三聚。复於未秉之前。重研毗尼偈咒。先令熟读行持。此实先老和尚。开物成务之心真切也。比来人多怠慢。忽略斯文。狂者目之太易。谓此偈咒。一览便知。何用琐琐。愚者驾言。受后自有本律。不必多端。执定狂愚。安坐不进。皆由不知菩萨之行愿无边。而法门无量也(王)。道惭先哲。德愧时贤。惟是一点赤心。不敢负本。古云。举一足。不敢忘父母。出一言。不敢忘父母。今读此毗尼又奚敢忘 和尚耶。甲子夏安居。依文消义。随录成帙。约有陆万余言。因住持事繁。一纪未展。今夏初复讲一遍。分为上下两卷。其理虽不谙。事义无差。愿诸览者。以佛祖之心为心。菩萨之愿为愿。至於知我。罪我。予何敢辞。因诸子请梓。故叙颠末於此。

康熙三十六年岁次丁丑秋分第三褒洒陀日古兰佛庵道者书玉识於昭庆之法乳堂

音释

苏摩国

此云月。

兜罗绵手

此云白净。亦云细香。又翻杨华。佛手柔软。似此绵故。

陶师

造瓦人名。

五脏

心。肝。脾。肺。肾。

四肢

手足。

缝叶为器

如此方以叶裹物也。

妙有

空不异色。

真空

色即是空。

乾陀国

隋云香行国。

无生际

寂灭理也。

幻人心数灭

即心所法也。大乘有五十一种。谓徧行五。别境五。善十一。烦恼六。随二十。不定四也。

三观

观。照也。谓空。假。中。三种。随举一法。即能照了诸法故。

破五住

谓三界见惑为一。思惑分三。谓欲爱住。色爱住。有爱住。根本无明为一。共成五住。住。着也。由此五惑。能令众生住着生死故。五住若破。即证圣果。

娑婆

此云堪忍。谓众生能忍此土苦故。

两足

福慧圆满。

十号

无虚妄。名如来。良福田。名应供。知法界。名正徧知。具三明。名明行足。不还来。名善逝。知众生国土。名世间解。无与等。名无上士。调他心。名调御丈夫。为众生眼。名天人师。知三聚。名佛。具上九号。为物钦重。故曰世尊。天上人间。所共尊故。

十种瑞

光明满室。甘露盈庭。池涌七珍。地开伏藏。鸡生凤子。猪娩龙豚。马产麒麟。牛生白泽。仓变金粟。象具六牙。

音弼。

四恩

国王。父母。师长。檀越。

舍卫国

此云闻物。又翻丰德。

难陀

此云善欢喜。从初慕道为名。其母笃信三宝。

荜茇

味辛甚於椒。状如车前子。而短。

音汪。弱也。

音雷。瘦也。

音刎。

内上声。饥也。

音麋。粥也。

旃檀

义翻与药。能除病故。慈恩传云。树类白杨。其质凉冷蛇多附之。

沉水

梵名恶揭噜。其体坚黑。置水即沉。震旦琼州出。

八功德水

谓澄净。清冷。甘美。轻软。润泽。安和。除患。增益。

音黡。黑色。

时上声。舌出[舌*詹]面也。

金刚山

梵语跋拆罗。亦云斫迦罗。

十宝山

谓须弥山。雪山目真邻陀山。大目真邻陀山香山。宝山金山。黑山铁围。山。大铁围山。

由旬

此翻限量天竺里数也大论云大者八十中者六十。小者四十。

王舍城

即罗阅祗也。是摩竭国城名。萨婆多论云此国本有恶龙作种种灾害。破坏人民舍宅惟王宫舍不坏故。

袈裟

此云坏色衣。

须陀洹

华言入流。谓此人断三界见惑尽。预入圣道法流故。

音劾。考实也。

苾刍

雪山香草名。谓有五德。以喻比丘。一。体性柔软。以喻比丘折伏三业之粗犷故。二。引蔓旁布。以喻比丘传法度人延绵不断故。三。馨香远彻。以喻比丘戒德馨香为众所闻故。四。能止疼痛。以喻比丘能断烦恼毒害故。五。不背日光。以喻比丘常向佛日而居故。

分卫

此云乞食。僧祗律云。乞食分施僧尼。卫护以修道业故。

维那

谓纲维僧众。调摄内外故。

尸利仇多

或云尸利鞠多。此云胜密。是外道弟子。

提婆尊者

此云天。西域第十五祖。

迦毗罗国

此云黄色。或名迦夷罗国。此云赤泽。

梵摩净德

此云清信士。

狼狈

进退不得之义。

[口*敷][口*集]

上音博。下音集。急迫之声。

界内恶

恶者。谓见思惑业。牵缠不能出离三界故。

界外恶

恶者。谓无明覆蔽真如。不成无上妙道故。尘沙。通内外。

三十七品助道法

品。类也。助。资也。心通曰道。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也。

音斛。刈禾也。

悄平声。

音攸。覆种也。

优波笈多

或名鞠多。此云大护。佛灭度后。百年出。得无学果。

菩提树

即毕钵罗树。此翻高耸。佛坐其下。成等正觉。因名菩提。又名道树。

不共法

谓诸佛之智。内充无畏之德。外显一切功德智慧。超过物表。不与凡夫二乘。及诸菩萨共有也。一。身无失。二。口无失。三。念无失。四。无异相。五。无不定心。六。无不知己舍。七。欲无减。八。精进无减。九。念无失。十。慧无减。十一。解脱无减。十二。解脱知见无减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十七。智慧知未来世无碍。十八。智慧知现在世无碍。

五行

金。木。水。火。土。

三有

欲。色。无色。

十圣

圣者。以正为义。即十地也。

啐啄

上音翠。下音捉。如鸡抱卵。小鸡欲出。以嘴吮声曰啐。母鸡忆出。以啮啮之曰啄。作家机缘相投。见机而解。亦由是也。

三十三天

梵名忉利居须弥山顶。离人间八万由旬。四方名有八大。帝释居中。共为三十三也。

音蟹。河名。

谄曲

希其意而道其言曰謟。是故其言謟者。其心必曲。

三十二相

谓如来应化之身。具此三十二相。以表法身。众德圆极。人天中尊。众圣之王也。足安平相。千辐轮相。手指纤长相。手足柔软相。手足缦网相。足跟满足相。足趺高妙相。腨如鹿王相。立手摩膝相。马阴藏相。身纵广等相。毛孔生青色相。身毛上向右旋相。身金色相。身光面各一丈相。皮肤细滑相。七处平满相。两腋满相。身如师子相。身端直相。肩圆满相。四十齿相。齿白齐密相。四牙白净相。颊车如师子相。咽中津液得上味相。广长舌相。梵音深远相。眼色如金精相。眼睫如牛王相。眉间白毫相。顶肉髻成相。亦名无见顶相。

八十种好

无见顶相好。鼻高孔不现好。眉如初月好。耳轮辐相好。身坚实好。骨际如钩锁好。身回如象王好。行时足去地四寸而印文现好。爪如赤铜色好。膝骨坚着圆好。身清洁好。身柔软好。身不曲好。指纤圆好。指文藏覆好。脉深不现好。踝不现好。身润泽好。身自持不逶迤好。身满足好。容仪备足好。容仪满足好。住处安无能动好。威振一切好。一切乐观好。面不长大好。正容貌不挠色好。面具满足好。唇色红润如频婆果好。言音深远好。脐深右旋圆妙好。身毛绀青光泽好。手足圆满好。手足如意好。手文明直好。手纹深长好。手文不断好。一切恶心众生见者和悦好。面广殊妙好。面如满月好。随众生意和悦与语好。毛孔常出妙香好。口出无上香气好。容仪如师子王好。进止如象王好。行法如鹅王好。头如摩陀那果好。一切身分具足好。四牙白利好。舌相长广赤色好。舌薄微妙好。身毛红色好。身毛软净好。眼秀广长好。孔门相具好。手足赤白如莲华色好。脐厚不出好。腹形不现好。细腹方正好。身不倾动好。身持厚重好。其身长大好。身长殊妙好。手足软滑好。四边圆光各一丈好。光明照身而行好。等视众生好。不轻众生好。随众生音声不增不减好。说法不着好。随众生语言说法好。发音报众好。次第有因缘说法好。一切众生不能尽观德相好。观无厌足好。首发修长好。首发齐整不乱好。发旋坚固永无断落好。发色青珠光滑好。手足有德相好。如上相好。皆是多生清净持戒所感也。

神通

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慧。彻照无碍故。

外道六师

一。富兰那迦叶。二。末伽梨。俱舍梨。三。删阇耶毗罗胝。四。阿耆多翅舍钦婆罗。五。迦罗鸠陀迦旃延。六。尼犍陀阇提子。

跋陀尊者

秦言善教。

行解

泯解而修曰行。心明朗照曰解。

修不净观

亦名九想观。一。胖胀想。二。青瘀想。三。坏想。四血涂漫想。五。脓烂想。六。虫啖想。七。散想。八。骨想。九。烧想。禅门云。观想他身。治外贪故。

爱见为本

心之缠绵不已曰爱爱为思惑本。见为见惑本。

生相无明

谓等觉后。一品生相无明惑也。

修食不净观

如笈多曰。当观一切法。犹如涕吐也。

三解脱门

谓空。无相。无愿。

摩诃衍

此云大乘。

五逆

逆则不善。谓弒父。弒母。弒阿罗汉。出佛身血。破羯磨转法轮僧。

音朕。鸩毒酒也。

音批。砒霜。石药。

怕平声。花也。

缘起

鸡园

西域有鸡头摩寺。去鹿苑不远。故大佛顶经云。我在鹿苑。及与鸡园。观见如来。最初成道。

谈常扶律

释签云。以彼经部。前后诸文。扶事说常。若末代中诸恶比丘破戒。说於如来无常。及读诵外典。则并无乘戒。失常住命。赖由此经。扶律说常。则乘戒具足。故号此经为赎常住命之重宝也。

师资

师有匠成之能。学者具资禀之德。

弟子

南山云。学在我后曰弟。解从师生曰子。

摩诃迦叶

此云大龟氏。姓也。先代学道。灵龟负仙图而应。从德命族。名毕钵罗。父母祷树神而生故。或翻饮光。身光亦能映物故。

阿难

此云庆喜。

末田地

此云中阿难。

商诺迦

此云自然服。西域圣人出。九枝秀草生。师生草出。自然成衣故。

昙无德

此云法正。是鞠多弟子。四分律主也。

昙摩迦罗

此云法时。天竺沙门。始依四分。十人受具。遥依法正。

法聪

四分标释云。元魏孝文时。本学僧祗。因考受戒体。始阐四分。遥承法时。

道覆

聪之弟子。最初撰疏科六卷。以释四分。

惠光

初从佛陀禅师出家。陀曰。此子宜先听律。律是慧基。非智不奉。若初从经论。必轻戒网。由是依覆通四分律。撰疏十卷。

道云

从光受学。撰疏钞九卷。判释广文。

道洪

从云受学。亦撰疏文。

智首

禀戒之先。於古佛塔前。预祈显验。蒙佛摩顶。身心泰然。方知感戒。及寻律部。多会其文。从洪受学。撰疏二十卷。

南山道宣

南山。即终南山名。距长安八十里。在扶风武功县。其山北来。势终南故。或名中南。关中记云。在天之中。居都之南故。律祖讳道宣。字实相。京兆钱氏子。父吏部尚书。母梦梵僧语之曰。所孕者。粱时僧佑律师也。及长。依日严頵公出家。年二十。依首师进具。亲从学律。居中南纻麻兰若。宗承首法。撰行事钞。建南山宗。烧戒定香。行般舟行。前后总二十会。常感天人送馔。侍卫修行。唐高宗乾封二年丁卯。十月三日入灭。众闻天人同声请师归弥勒内院。穆宗赞曰。代有觉人。为如来使。龙鬼归降。天人奉侍。声飞五天。辞惊万里。金乌西坠。佛日东举。稽首归依。肇律宗主。懿宗朝谥号澄照大师。诏天下寺院。图形供奉。

允堪

谥号真悟大师。撰会正记。续南山宗。韦天示现。地涌戒坛。

圆照

湛然。余杭唐氏子。撰资持记。嗣堪律师。

述作

述者之谓贤。作者之谓圣。

典型

孟子曰。太甲颠覆。汤之典型。乃谓圣人正暴除乱。征恶除非。劝善之法度。

王祖

名。称。义。出礼记

古心

讳如馨。溧阳杨氏子。依摄山素安大师出家。因慨律学荒芜。步礼五台。求见文殊受戒。至半山中。见一婆子。捧僧伽黎问曰。汝求何事。曰。求见文殊菩萨。亲受大戒。婆曰。持衣来否。曰。未。婆曰。此衣与汝。师手接衣。婆标指曰。那不是文殊么。师才一回顾。婆子不见。菩萨於云中垂手。摩师顶曰。古心比丘。文殊为汝授戒竟。师於言下。顿悟五篇三聚。心地法门。视大小乘律。如自[离-蹂+月]中流出。遂还金陵。中兴戒法。时雪浪法师奉 勅修长干宝塔。工将告竣。塔顶艰举。其心勿悦。少顷隐几而卧。有神人梦中慰曰。异日优波离尊者振锡绕塔。顶窍自投。尔何疑虑。明旦师率弟子。执杖绕时。顶果自上。世人咸信为波离再转也。时 神宗皇帝御赞曰。瞻其貌。知其人入三昧。绝六尘。昔波离。今古心。谥号慧云和尚。

中兴

废而复兴曰中兴。如周宣王。汉光武。中兴帝王之业。律祖则中兴法王之戒也。

长干

江宁报恩寺旧额。

三昧

讳寂光。瓜洲钱氏子。初从雪浪法师习贤首教观。次求古心律师受具足戒於润州甘露寺。亲炙有年。惟律仪是任。师嘉其行解。传授毗尼。弘扬戒法。行道豫章。缁素敦请开戒於东林寺。陆地忽透千叶白莲一十八朵。按庐山纪事云。远公临灭度时示众曰。若有白莲重开吾。当再来教化矣。自晋迄明。枯而不荣。池久为地。师到此山。白莲花开。时人忆昔符谶。皆称师为远公再来也。及住华山。十方贤圣结赞曰。白莲预谶振千华。其斯之谓欤。余多神异。详在铭传。

尸罗

此云清凉。谓离热恼得清凉故。大论云。秦言性善。谓好行善道。不行放逸。是名尸罗。以义而翻也。正翻止得。谓止恶得善也。古翻为戒。戒者。制也。谓能制一切不善之法也。

开物成务

句出易经

琐琐

繁碎也。

狂愚

狂无德性。愚无慧性。

安坐不进

文句出楞严。

举足等句

孝经

安居

南山云。形心摄静为之安。要期住此为之居。静处思微。道之正轨。理须假日追功。策进心行故。佛制安居有三种。谓前。中。后也。初四月十六日是前安居。从十七日已去。五月十五日。名中安居。五月十六日。名后安居。故律云。前安居者。住前三月。后安居者。住后三月也。

住持

谓安住道德。执持教化。令法久住故。又云。住於真理。持而不失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