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部纪事

礼记·郊特牲》:秋食耆老。〈大全〉陈氏曰:秋为阴,阴则往而主成。故秋食耆老,以顺其成。

《内则》:脍,秋用芥。〈大全〉方氏曰:芥以味辛为介,秋物方成,宜食性之介者,故脍用此以和之。

豚,秋用蓼。〈大全〉方氏曰:蓼味辛而气能散,辛而散,固秋所宜也。故豚用此以和之。

周礼·天官》:小宰之职五,曰秋官,其属六十,掌邦刑,大事则从其长,小事则专达。

庖人,凡用禽兽,秋行犊麛膳膏腥。〈订义〉史氏曰:用犊麛于秋,秋时草物实,犊麛食之而肥也。饮食之滋,秋膳鸡脂,曰膏腥。以其物之所便而调和之也。

兽人,春秋献兽物。〈订义〉郑锷曰:春秋献兽物,不名其所献何也。盖春物,方服乳,未可取者,不当献。秋物已成,苟可献者,无不用。故不言所献之名,惟使之因时,可献者则献矣。

鳖人,秋献龟鱼。〈订义〉刘中义曰:秋献龟鱼,用之秋也。伏藏之物,浮泛在外,育生既毕,可食矣。王氏曰:献龟以秋者,龟。主以卜全而用之。故取其坚成之时。鱼美于秋冬,而冬为尤美。不以冬献,则鳖人所献以簎得之。故先为梁之时而献。

食医酱,齐视秋时。〈订义〉贾氏曰:视,犹比也。方氏曰:齐与王制迟速,异齐之齐,同酱齐醢醯,齑菹之类。酱齐视秋固以凉为主,然酱将物而成之,亦秋之事。

凡和,秋多辛。〈订义〉易氏曰:秋为金,味多辛,以养肺。疾医,秋时有疟寒疾。〈订义〉史氏曰:夏伤于暑,秋必为疟。暑气蕴伏,秋凉激之,故寒生焉。疟寒者,脾寒也。言此病必先寒至也。

凌人,秋刷。〈订义〉郑司农曰:刷除冰室,当更纳新冰也。掌皮掌,秋敛皮。〈订义〉贾氏曰:秋敛皮者,鸟兽毛毨之时,其皮善,故秋敛之。

典妇功,凡授嫔妇功,及秋献功,辨其苦良,比其小大而贾之物,书而楬之。〈订义〉易氏曰、郑氏谓:授当为受。非也,当为授字。谓授嫔妇功之后,及秋功献耳。

染人,凡染秋染夏。〈订义〉郑康成曰:染夏者,染五色,谓之夏。夏者,其色以夏狄为饰,禹贡羽畎,夏翟是其总名。其类有六,曰翚,曰摇,曰翚,曰甾,曰希,曰蹲,其毛羽五色皆备,成章染者,拟以为浅深之度,是以仿而取名。郑锷曰:秋则气收,而不散五色,此时亦皆受采,故染文明之色。

《地官》:州长,春秋以礼会民,而射于州序。〈订义〉郑锷曰:射之为艺,用于田猎攻守之时,其事为武,以秋教之,秋阴用事,又以明其事之为武。

旅师,凡用粟,春颁而秋敛之。〈订义〉易氏曰:秋敛者,聚野之锄粟,屋粟而用之。李景齐曰:颁之以春,则民有以济其乏,而敛之以秋。则粒米狼戾之时,不至于谷贱而伤农。

《春官》:肆师,尝之日,涖卜来岁之芟。〈订义〉郑康成曰:芟,芟草除田,古之始耕者,除田种谷尝者,尝新谷,此芟之功也。卜者问:后岁宜芟否。

狝之日,涖卜来岁之戒。〈订义〉郑康成曰:秋田为狝,始习兵,戒不虞也。卜者,问后岁兵寇之备。

春官,司尊、彝,秋尝祼用斝彝。〈订义〉郑锷曰:斝为稼,秋者万物揫敛之时,禾稼西成,故祼用斝彝,以明农事之成。

大胥掌学士之版,以待致诸子,春入学,舍菜合舞;秋颁学,合声。〈订义〉郑锷曰:合舞必以春,合声必以秋,盖春阳用事,德在木,木曰曲直而主乎貌。舞见于形貌之间,或俯或仰,木之象也。故合舞以春所以顺乎阳。秋阴用事,德在金,金曰从革而主乎言。声见于辞气之间,或抑或扬,金之象也。故合声以秋所以顺乎阴。王氏详说曰:王制,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春夏阳也,诗乐者声,声亦阳也。是春未尝不学声。文王世子春夏学干戈,秋冬学羽籥,干戈武舞,羽籥文舞,是秋未尝不学舞。此言合舞以春,合声以秋,盖大合舞,大合声,与平日之学舞学声异。记所言者,主教国子。此言者,主合国子平日所教,所以不同。

龟人凡取龟,用秋时。〈订义〉郑康成曰:秋取龟及万物成也。郑锷曰:龟以甲为用,甲不坚则无以受钻灼之火。秋则阴用事而坚,于是时而取之,其甲坚矣。

《夏官》:槁人,秋献成。〈订义〉郑锷曰:秋则万宝之成,百工造事亦于是成。故饬治已毕,则献之。

校人,秋祭马社,臧仆。〈订义〉王昭禹曰:马社,厩中之土示。凡马日中而出,日中而入。秋,马入厩之时,故祭马社。郑锷曰:皂厩所在,必有神焉。赖乎土神,以安其所处,故祭马社。

《秋官》:雍氏,秋令塞阱杜擭。〈订义〉郑锷曰:阱擭设于春可也。秋稼巳登,苟或常设,禽兽亦无以遂其生。故至秋塞之,此先王爱物之心也。

薙氏,掌杀草,秋绳而芟之。〈订义〉郑锷曰:绳与孕同。谓含实也。于其含实而绳育之时,则芟刈而蕴崇之。小行人,令诸侯秋献功,王亲受之。〈订义〉郑康成曰:功,考绩之功。郑锷曰:诸侯任事,有成功必以秋献。则因万物之成,以明图事之效也。

《冬官·考工记》:弓人,秋合三材则合。〈订义〉郑康成曰:合,坚密也。郑锷曰:干角筋治于三时,弓犹未成。必用胶丝漆,然后可合。秋者,阴气揫敛之时,于是时而用胶丝漆,则合固不可解矣。故合三材宜用秋。

列子·殷汤篇》:郑师文,及秋而叩角弦,以激夹钟,温风徐回,草木发荣。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秋龙见于绛郊。

哀公九年秋,吴城邗沟通江淮。〈注〉于邗江筑城穿沟,东北通射阳湖,西北至末口入淮,通粮道也。今广陵邗江是。

汉书·高祖本纪》:沛公曰:吾入关,秋豪无所敢取。〈注〉豪秋乃成好,举盛而言也。

《食货志》:秋出民,里胥平旦坐于右塾,邻长坐于左塾。毕出,然后归,夕亦如之。〈注〉师古曰:门侧之堂,曰塾。坐于门侧者,督促劝之知其早晏,防怠惰也。

《吴王濞传》:濞使人为秋请。〈注〉孟康曰:律春曰,朝秋曰,请如古诸侯,朝聘也。

晁错传》:匈奴立威,始于折胶。〈注〉秋气至,胶可折,弓弩可用,匈奴常以为候而出军。

《百官表》:将行秦官,景帝中六年,更名大长秋。〈注〉秋者,收成之时;长者,恒久之义。故以为皇后官名。

东方朔传》:建元三年,微行,常用饮,酎已。八九月中,与侍中、常侍、武骑及待诏、陇西北地良家子能骑射者,期诸殿门。故有期门之号自此始。微行以夜漏下十刻乃出。

《武帝本纪》:元狩三年秋,发谪吏穿昆明池。〈注〉越巂昆明国有滇池,方三百里。汉使求身毒国,而为昆明所闭,今欲伐之。故作昆明池象之,以习水战。

元鼎四年秋,马生渥洼水中,作天马之歌。

《五行志》:武帝元鼎五年秋,蛙与虾蟆群𩰚。是岁,四将军,众十万,征南越,开九郡。

史记·封禅书》:元封元年秋,有星茀于东井,后十馀日,有星茀于三能。望气王朔言候独见旗星出如瓜食,顷复入焉。有司皆曰:陛下建汉家封禅,天其报德星云。

《汉书·武帝本纪》:元封二年秋,作明堂于泰山下。太初四年秋,起明光宫。

汉武故事》:帝行幸河东,祠后土,顾视帝京,忻然中流,与群臣燕,作秋风辞。

《汉书·李广传》:武帝曰:将军其率师东辕,弭节白檀以临右,北平盛秋。〈注〉盛秋马肥,故令折冲禦难也。《洞冥记》:汉宫人丽娟善歌,尝唱回风曲,庭叶翻落如秋。

《汉书·魏相传》:中谒者,赵尧举春,李舜举夏,儿汤举秋,贡禹举冬。四人各职一时。〈注〉四时各举所施行政事。《史记·匈奴传》:秋马肥大,会蹛林,课校人畜。

拾遗记》:汉成帝常以三秋閒日,与飞燕戏于太液池,以沙棠木为舟,贵其不沉没也。以云母饰于鹢首,一名云舟。又刻大桐木为虬龙,雕饰如真,以夹云舟而行。以紫桂为柂枻。及观云棹水,玩撷菱蕖,帝每忧轻荡以惊飞燕,命佽飞之士以金锁缆云舟于波上。每轻风时至,飞燕殆欲随风入水。帝以翠缨结飞燕之裙。今太液池尚有避风台,即飞燕结裙之处。

《汉书·元后传》:莽知太后妇人厌居深宫中,欲虞乐以市其权,令太后四时车驾巡狩四郊,存见孤寡贞妇。秋历东馆,望昆明,集黄山宫。

晋书·庾亮传》:亮在武昌,诸佐吏殷浩之徒,乘秋夜往,共登南楼,俄而不觉。亮至,诸人将起避之,亮徐曰: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便据胡床与浩等谈咏竟坐。其坦率行己多此类也。

《礼志》:成帝咸和五年六月丁未,有司奏读秋令,兼侍中散骑常侍荀奕,兼黄门侍郎散骑侍郎曹字駮曰:尚书三公曹奏读秋令,仪注旧典未备。臣等参议,光禄大夫臣华恒议武皇帝以秋夏盛暑,常阙不读令,在春冬不废也。夫先王所以顺时读令者,盖后天而奉天时,正服尊严之所重。今服章多阙,加此热隆赫,臣等谓可如恒议,依故事,阙如不读。诏可。

《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袁宏传》:宏字彦伯,侍中猷之孙也。父勖临汝令。宏有逸才,文章绝美,曾为咏史诗,是其风情所寄。少孤贫,以运租自业。谢尚时镇牛渚,秋夜乘月率尔与左右,微服泛江。会宏在舫中,讽咏声既清,会辞又藻拔。遂驻听久之,遣问焉。答云:是袁临汝郎,诵诗即其咏史之作也。尚倾率有胜致,即迎升舟,与之谭论,申旦不寐。自此名誉日茂。

《续搜神记》:庐陵巴丘人周冕者,世以田作为业,年常田数十顷,家渐富。晋太元初,秋收已过,穫刈都毕,明旦至田,禾悉复满,湛然如初。即便更穫,所穫盈仓,于此遂为巨富。

《晋书·张骏传》:谦光殿西,曰政刑白殿,秋三月居之。其傍有直省内官寺,署一同方色。

邺中记》:金华殿后有皇后浴室,种双长生树,枝条交于栋上,团团车盖形。冬日不凋,叶大如掌。至八九月乃生华子,赤,大如橡子,不中啖也。世人谓之西王母长生树。

南齐书·州郡志》:广陵为南兖州镇,土甚平旷。刺史每以秋月,多出海陵观涛,与京口对岸江之壮阔处也。《隋书·百官志》:天监七年,以卫尉为卫尉卿,廷尉为廷尉卿,将作大匠为将作大匠乡,三卿是为秋卿。《南史·梁武帝本纪》:中大通三年秋,吴兴生野稻。《朱异传》:异除中书郎,时秋日始拜,有飞蝉正集异武冠上。时咸谓蝉珥之兆。

梁书·柳恽传》:恽始为诗,有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琅琊王元长见而嗟赏,因书斋壁。

《隋书·长孙平传》:开皇三年,平奏,令民间每秋家出粟麦一石已下,贫富差等,储之闾巷,以备凶年,名曰义仓。

《唐书·百官志》:太仆寺诸牧监马之驽良,皆著籍,良马称左,驽马称右。每岁孟秋,群牧使以诸监之籍合为一,以仲秋上于寺。

左右卫长史各一人,掌判诸曹,五府、外府禀禄,卒伍军团之名,数器械车马之多少,小事得专达。每岁秋,赞大将军考课。

《食货志》:租以敛穫,早晚险易,远近为差,庸调。输以八月,发以九月。同时输者,先远民,皆自概量。州府岁市土所出为贡,其价视绢之上下,无过五十匹。

《百官志》:光宅元年,改刑部曰秋官。

乐府杂录》:开元中,内人有许和子者,本吉州永新县乐家女也。开元末选入宫,即以永新名之,籍于宜春院。善歌,能变新声,遇高秋朗月,台殿清虚,喉啭一声,响传九陌。

酉阳杂俎》:天宝十载,上谓宰臣曰:近日于宫内种甘子数株,今秋结实一百五十颗,与江南蜀道所进不异。宰臣贺表曰:雨露所均,混天区而齐被。草木有性,凭地气而潜通。故得资江外之珍果,为禁中之华实。《羯鼓录》:明皇尝制秋风高曲,每至秋空迥彻,纤埃不起,即奏之。必远风徐来,庭叶坠下。

《开天遗事》:每至秋时,宫中妃妾辈,以小金笼捉蟋蟀,闭于笼中,置之枕函畔,夜听其声。庶民之家皆效之也。

唐诗纪事》:孟浩然閒游秘省。秋月新霁,诸英联诗,次当浩然,句曰: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举座嗟其清绝,咸以之阁笔,不复为缀。

唐举子先投所业于公卿之门,谓之行卷。裴说只行五言十九首,至来年秋试,复行旧卷。人有讥之者。说曰:只此十九首苦吟,尚未有人见知,何假别行卷哉。识者以为知言

《国史补》:浑瑊太师年十一岁,随父释之防秋。朔方节度使张齐丘戏问曰:将乳母来否。其年,立跳荡功;后二年,拔石堡城,收龙驹岛,皆有奇效。

《唐书·陆贽传》:西北边岁调河南江淮兵,谓之防秋。《宣室志》:贞元十四年秋,有异鸟,其色青,状类鸠鹊,翔于睢阳之郊,止丛木中。有群鸟千数,列于左右前后,朝夕各衔蜚虫稻梁以献焉。是鸟每飞,则群鸟咸噪而导其前,或翼其旁,或拥其后,若传唤警卫之状。止则环而向焉。睢阳人适野纵观,以为羽族之灵者。然其状不类鸾凤。时李翱客于睢阳,曰:此真凤鸟也。于是作知凤一章,备书其事。

《国史补》:熊执易应举道中,秋雨泥潦,逆旅。有人同宿而屡叹息者。问之,乃尧山樊泽,将赴制举,驴劣不能进。执易乃辍所乘马,并囊中缣帛,悉与樊泽,以遂其往诘朝,执易乃东归。

《摭言》:贾岛,太和中,尝跨驴张盖,横截天街。时秋风正厉,黄叶可扫。岛吟曰:落叶满长安,求一联不可得,不知身之所从,因冲京兆尹刘栖楚节,被系,一夕释之。《耳目记》:王公达尚寿春公主,闻真定有紫花梨,就加封检洎。秋实,公主必亲选而进之。《酉阳杂俎》:长安秋多蝇。成式蠹书,常日读百家五卷,颇为所扰,触睫隐字,驱不能已。

《零陵总记》:李牟秋夜吹笛于瓜洲,舟楫甚隘,初发调,群动皆息,及数奏,微风飒然而至。又俄顷,舟人贾客,皆有怨叹悲泣之声。

清异录》:显德中书堂,设起纹秋水席,色如葡萄紫而柔薄类绵,叠之可置研函中。吏偶覆水,水皆散去,不能沾濡。不识其何物为之。

余衔命渡淮入广陵界,维舟野次,纵步至一村,圃有碧芦,方数亩,中隐小室,榜曰:秋声馆。时甚爱之,不知谁家之别墅,意主人亦雅士也。

辽史·营卫志》:秋捺钵,曰伏虎林。七月中旬,自纳凉处起牙帐,入山射鹿及虎。林在永州西北五十里,常有虎据林伤害居民畜牧。景宗领数骑猎焉,虎伏草际,战慄不敢仰视,上舍之,因号伏虎林。每岁车驾至,皇族而下分布泺水侧,伺夜将半,鹿饮盐水,令猎人吹角,效鹿鸣,既集而射之。谓之舐碱鹿,又名呼鹿。《图画见闻志》:太平兴国中,秘阁曝画,时陶谷为翰长,因展秋山图一面,令黄居寀品第之。居寀曰:此实居寀与父筌同画,绢缝中有居寀父子姓名。视之果验。花竹禽鸟,泉石地形,皆极精妙。

宋史·赵昌言传》:京城连雨,昌言请出厩马分牧外郡,或以盛秋备敌,马不可阙。昌言曰:塞下积水,敌必不至。太宗从之。

《外国传》:太宗平晋阳渤海国,酋帅大鸾河率部族来降。上曰:鸾河渤海豪帅,束身归我,嘉其忠顺。夫夷落之地,以驰骋为乐,候高秋戒候,当与骏马数十匹,令出郊游,猎以遂其性。

《杨延昭传》:咸平六年夏,契丹复侵望都。用延昭为都巡检使,时讲防秋之策。诏杨嗣及延昭条上利害。《湘山野录》:真宗深念稼穑,闻占城稻耐旱,西天绿豆子多而粒大,各遣使以珍货求其种。占城得种二十石,至今在处播之;西天中印土得绿豆种二石,始植于后苑,秋成日,宣近臣尝之,仍赐占稻及西天绿豆御诗。

《宋史·选举志》:范仲淹参知政事,意欲复古劝学,数言兴学校本行实。诏近臣议,于是宋祁等奏,教不本于学校,士不察于乡里,则不能覈名实。有司束以声病,学者专于记诵,则不足尽人材。参考众说,择其便于今者,莫若使士皆土著而教之于学校,然后州县察其履行,则学者修饰矣。乃诏州县立学士,须在学三百日,乃听预秋赋。〈又〉每秋赋,自县令佐察行义,保任之上于州,州长贰复审察,得实后,然上本道使者类试。

过庭录》:右丞居许太守韩持国,秋日于郡圃会景亭置宴张乐,会诸郡公。程正叔及右丞以故不至,持国以诗寄云:曲肱饮水程夫子,宴坐焚香范使君,顾我未能忘旧乐,绿樽红妓对西曛。

玉海》:元丰四时荐新礼,孟秋尝粟与稷,羞以枣梨,仲秋尝麻稻,羞以蒲,季秋尝菽,羞以兔栗。

梦溪笔谈》: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林下诗谈》:子瞻在惠州与朝云閒坐,时青女初至,落木萧萧,悽然有悲秋之意。命朝云把大白,唱花褪残红。朝云歌喉将啭,泪满衣襟。子瞻诘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子瞻翻然大笑曰:是吾政悲秋,而汝又伤春矣。遂罢朝。云不久抱疾而亡,子瞻终身不复听此词。

后山诗话》:东坡居颍春,夜对月,王夫人曰:春月可喜,秋月使人愁耳。公谓前未及也,遂作词曰: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宋史·滕元发传》:河东十二将,其八以备西边,分半番休。元发至之,八月边,遽来,告请八将皆防秋。元发曰:夏若并兵犯我,虽八将不敌,若其不来,四将足矣。鹤林玉露:黄龙寺,晦堂老子尝问山谷以吾无隐乎尔之义,山谷诠释再三,晦堂终不然其说,时暑退凉生,秋香满院,晦堂因问曰:闻木犀香乎。山谷曰:闻。晦堂曰:吾无隐乎尔。山谷乃服。晦堂此等处诚实脱洒,亦只是曾点见解,却无颜子工夫,此儒佛所以不同。《历代名画记》:汧国公家背书画入少蜡,要在密润,候阴阳之气以调适,秋为上时,暑湿之时不可用。《括异志》:杜紫微顷于宰执处求一小仪,不遂。请小秋又不遂。尝梦人谓曰:辞春不及秋,昆脚与皆头。后果得比部员外。

《下黄私记》:八九月中,月轮外轻,云时有五色。下黄人每值此,则急呼女子持针线,小儿持纸笔,向月拜之,谓之乞巧。惟吴媪有一女,年十二,拜之甚勤。一夕月下飞一五色綵云,如手掌大,驻于女前。众皆恐,女径吸食之,味甚香美。明日梳头窥镜,面色艳冶,弹琴读书,不习而能。媪喜甚,改名为綵云。有诗一卷行于世。《金史·舆服志》:金人从秋山之服,则以熊鹿山林为文。《元氏掖庭记》:癸巳秋,顺帝乘龙船泛月池上,池起浮桥三处,每处分三洞,洞二结綵为飞楼,楼上置女乐,桥以木为质,饰以锦绣,九洞不相直达,陈刚中《太液秋风诗》云:一镜拭开秋万顷,碧天倒浸琉璃影,寒飙夜捲雪波去,贝阙珠宫黛光冷。三千歌棹摇绿烟,湿鬟吹堕黄金蝉,琪树飕飕红鲤跃,衮龙正宴瑶池仙。《快雪堂漫录》:虞长孺祖母,今年八十一矣。尝云年三四十时,秋夜露坐庭中,见有三人挨月而过。异之,急呼,长孺伯母同观。伯母出迟,仅见其二。须臾俱入月中矣。亲语陈季象,为余述之。

秋部杂录

书经》:盘庚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蔡传〉勤于田亩,则有秋成之望。

诗经·卫风·采葛章》: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秦风·蒹葭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朱注〉蒹葭未败而露始为霜,秋水时至,百川灌河之时也。

《閟宫章》:秋而载尝。〈朱注〉尝秋祭名。

《礼记·乡饮酒义》:西方者秋,秋之为言,愁也。愁之以时察,守义者也。〈注〉愁读为揫,揫,敛也。察犹察,察,严杀之貌。

尔雅》:秋田为狝。〈注〉顺杀气也。

蘩之丑秋为蒿。〈注〉春时各有种名,至秋老成,皆通呼为蒿。

《左传》:秋大阅,简车马也。

秋大雩,旱也。〈注〉雩,夏祭所以祈甘雨,若旱则又修其礼,故虽秋雩,非书过也。

《谷梁·大事于大庙传》:大事者何,大是事也。著祫尝祫祭者,毁庙之主,陈于大祖。未毁庙之主,皆升合祭于大祖。〈疏〉著祫尝者,著明是祫尝之祭也。尝连言者,祫必在秋,故连尝言之。

国语》:辰角见而雨毕,天根见而水涸,本见而草木节,解驷见而陨霜,火见而清风戒寒。

《诗纪历枢》:蒹葭秋水,其思凉,犹秦西气之变乎。《毛诗传》:壮士悲秋,感阴气也。

素问·风论篇》:以秋庚辛中,于邪者为肺风。

《四时刺逆从论篇》:秋者天气始收,腠理闭塞,皮肤引急。

管子·戒篇》:先王之游也,秋出,补人之不足,谓之夕。〈注〉秋为西成,尚有不足者,当补之也。

《侈靡篇》:教者,摽然若秋云之远,动人心之悲。〈注〉秋云凄惨,有愁悴之容,高置且远,能生人之悲心。

《五行篇》:黄帝得大封而辩于西方,故使为司马秋者,司马也。

《治国篇》:秋籴以五。

《轻重乙篇》:农事且作,请以什伍。农夫赋耜铁,此之谓春之秋。大夏且至,丝纩之所作,此之谓夏之秋。大秋成,五谷之所会,此之谓秋之秋。大冬营室中,女事纺绩缉缕之所作,此之谓冬之秋。

《菁茅谋篇》:大秋,甲兵求缮弓弩,求弦谨丝麻之谢物,且为之举。

师旷占》:杏多实不虫者,来年秋善五木者,五谷之先,欲知五谷,但视五木。择其木盛者,来年益种之。欲知牛马贵贱,秋葵下,小葵生,牛马贵。大葵不虫,牛马贱。

子华子·执中篇》:朱明长嬴不能尽其所,以为温也。必随之,以揫敛之气而为秋。

文子·精诚篇》:政失于秋,太白不当,出入无常。秋政不失,民殷昌。

《上德篇》:丛兰欲修,秋风败之。

庄子·逍遥游篇》: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春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秋水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

《庚桑·楚篇》:春气发而百草生,正得秋而万宝成。夫春与秋,岂无得而然哉,大道已行矣。

鹖冠子》:斗柄指西,而天下皆秋。

《邹子》:秋取柞楢之火。

楚辞》:扈江蓠与薜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又〉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又〉秋兰兮蘼芜。〈又〉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又〉悲秋风之动容兮,何回极之浮浮。

吕氏春秋·首时篇》:方叶之茂美,终日采之而不知秋。霜既下,众林皆赢。事之难易,不在小大,务在知时。《义赏篇》:秋气至则草木落。

《贵信篇》:秋之德雨,雨不信,其谷不坚。谷不坚,则五种不成。

《史记·天官书》:辰星之色,秋青白而岁熟,秋不见有兵。《汉书·五行志》:金,西方,万物既成,杀气之始也。故立秋而鹰隼击,秋分而微霜降。其于王事,出军行师,把旄仗钺,誓士众抗威武。所以征叛逆,止暴乱也。

《魏相传》:西方之神,少昊乘兑,执矩司秋。〈注〉金为义,义者成,成者方,故为矩。

《泛胜之书》:上农区田,大区方深各六寸,间相去七寸。一亩三千七百区,丁男女种十亩。至秋,区三升粟,亩得百斛。中农区田法:方七寸,深六寸,间相去二尺。一亩千二十七区,丁男女十亩,秋粟得五十一石。下农区田法:方九寸,深六寸,间相去三尺。秋亩得三十八石。旱即以水沃之。

贾谊新书》:悬弧之礼义,西方之弧以棘。棘者,西方之草,秋木也。

《焦赣易林》:秋风生,哀花落悲心。

淮南子·俶真训》:暍者,望冷风于秋。

《时则训》:秋为矩,矩者所以方万物也。矩之为度也,肃而不悖,刚而不愦,取而无怨,内而无害,威厉而不慑,令行而不废,杀伐既得,仇敌乃克,矩正不失,百诛乃服。

《缪称训》:春女思,秋士悲,知物化矣。

《说林训》:木方茂盛,终日采而不知秋风下,霜一夕而殚。

春秋繁露·官制象天篇》:秋者,少阴之选也。

《五行之义篇》:金居西方,而主秋气。

《阳尊阴卑篇》:人生而天,而取化于天,怒气取诸秋。《天辩在人篇》:少阴因金而起,助秋之成也。

秋严志也。

人无秋气何以立严而成功,天无怒气亦何以清而秋杀就。

《阴阳出入上下篇》:秋出阴而入阳。

《治水五行篇》:七十二日,金用事其气,惨淡而白,修城郭,缮墙垣,审群禁,饬甲兵,警百官,诛不法,存长老,无焚金石。

《祭义篇》:秋上杌实。杌实,黍也。秋之所先成也,先成故曰尝,尝言甘也。

《威德所生篇》:秋者,天之平也。

《如天之为篇》:圣人秋修义而求恶方,求恶之时,见善亦立行。

说苑》:秋,蓬恶于根本,而美于枝叶。秋风一起,根且拔矣。

《太元经》:酉,西方也,秋也。物皆成象而就也。有形则复于无形,故曰冥也。

《续汉书》:日行西陆,谓之秋。

后汉书·郡国志》:南阳郡有宜秋聚。

沛国县杼秋,故属梁国,有澶渊聚。

《白虎通·五祀篇》:秋祭门,门以闭藏自固也。秋亦万物成熟,内备自守也。

释名》:秋曰旻天。旻,闵也。物就枯落,可闵伤也。秋,鞧也,鞧迫品物使时成也。

《说文》:庚位西方,象秋时万物,庚庚有实也。庚承己,象人赍辛,秋时万物成而熟,辛承庚,象人股。

三辅黄图》:后宫在西,秋之象也。秋主信,故宫殿皆以长信长秋为名。

《崔实政论》:秋风厉而赏武臣。

《璇玑经》:太白兵候占之素秋,宰,主生成,故为之将。〈注〉太白位当少阴,用事之际,万物成实之秋。《宋志》曰:太白者,大将之麾白者,金精之色也。太白进退以候兵象,故秋占之。

《晋书·东夷传》:倭人不知正岁四节,但计秋收之时,以为年纪。人多寿百年,或八九十。

抱朴子·仙药篇》:云母有五色并具,而多白者,名云液,宜以秋服之。

古今注》:蟋蟀,一名吟蛩,秋初生,得寒则鸣。济南呼为懒妇。

南方草木状》:甘𧄔,味如薯蓣,性不甚冷。旧珠崖之地,海中之人,皆不业耕稼,惟掘地种甘𧄔。秋熟收之,蒸㬠切如米粒,仓圌贮之,以充粮糗。是名𧄔粮。良耀草,枝叶如麻,黄秋结子如小栗,煨食之,解毒,昔有得是药者,梁氏之子耀。因以为名。梁转为良尔。花白似牛李,出高凉。

南康记》:平固县覆笥山上,有大湖,周数十里,灵果异物皆不可识。又有石雁浮在湖中。每至秋天,石雁飞鸣,如候时也。

笔阵图》:笔要取崇山绝仞中兔毛,八九月收之,其笔头长一寸,管长五寸,锋齐腰强者。

宋书·百官志》:大长秋,皇后卿也。韦曜曰:长秋者,以皇后阴官。秋者,阴之始,取其终而长,欲其久也。

《世说》:顾悦与简文同年,而发早白。简文曰:卿何以先白。对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独茂。《永嘉地记》:七八月中常有蜂群过,有一蜂飞先觅止泊,家中人知辄内木桶中,以蜜涂桶中,飞者闻蜜气,或停,不过三四来,便举群悉至。

《梁书·王僧孺传》:寒虫夕叫,合轻重而同悲。秋叶晚伤,杂黄紫而俱坠。

述异记》:吴郡鱼城,城下水中有石首鱼,至秋化为凫,凫项中尚有石。

《刘协新论·履信篇》:秋之得雨,雨不信,则百谷不实。百谷不实,则收成之德废。

三礼义宗》:周祫以秋者,万物新成,可以奉荐宗庙,故合先祖之神而祭之。故祫宜在秋也。

秋曰庚辛。庚,更也;辛,新也。言物皆改更而新也。《水经注》:疏水中有物,如三四岁小儿,鳞甲如鲮鲤,射之不可入。七八月中,好在碛中自曝,膝头似虎,掌爪常没水中,出膝头,小儿不知,欲取弄戏,便杀人。或曰人有生得者,摘其皋,厌可以小使,名曰水唐者也。《齐民要术》:秋耕,掩青者为上,初耕欲深,转地欲浅,菅茅之地,宜纵牛马践之。

穬麦:非良地则不须种,八月中戊,社前种者,为上时,下戊前为中时,八月末九月初为下时。

种莲子:八月九月,取莲子坚黑者,于瓦上磨莲头,令皮薄,取墐土作熟泥,封之。泥乾掷于池中泥下,自然周正易生,少时即出。其不磨者,皮既坚厚,仓卒不能生也。

崔寔曰:七月八月,可种苜蓿。

《大业拾遗》:吴郡作鲈鱼脍,须八九月霜下之时,收鲙鱼三尺以下者,作乾脍,浸渍讫,布裹沥水,令尽散置盘内,取香柔花叶相间,细切和脍,拨令调匀。霜后鲈鱼肉,白如雪,不腥,所谓金齑玉脍,东南之佳味也。《陆玑诗疏》:苕一名陵时,一名鼠尾,似王刍生下,湿水中,七八月中,华紫似今紫,草华可染,皂煮以沐发,即黑叶青如蓝而多华。

枸树:山木,其状如栌,一名枸骨,高大如白杨,所在山中皆有理白,可为函板,枝柯不直,子著枝端,大如指,长数寸,啖之甘美如饴。八九月熟,江南特美。今官园种之,谓之木蜜。本从南方来,能令酒味薄。若以为屋柱,则一屋之酒皆薄。

巴竹笋:八月九月生,始出地,长数寸,鬻以苦酒豉汁,浸之可以就酒及食。

《酉阳杂俎》:李再华,秋大霜。

蒟蒻:根大如碗,至秋叶滴露,随滴生苗。

取鹰法:七月二十日为上时,内地者多,塞外者少。八月上旬为次时,八月下旬为下时,塞外鹰毕至矣。熊胆,秋在左足。

本草衍义》:芋,所在有之,江浙二川者,最大而长,京洛者差,圆而小。当心出苗者,为芋头,四边附之而生者,为芋子。八月九月已后掘食之。

《图经》:信石山,在郁林州东南二里,一名牢石坡。坡上夹石侧竖如钟。唐置牢州,以此每岁秋期,乡人共候此石。若有云气覆之,岁必大稔。

天目山有洞三十六,每秋必有一日风雨晦暝,土俗云是山神与江神会也。

宋景文笔记》:鸧鹒鸣春,蟋蟀唫夏,蜩蟧暍秋,蚁子战阴,非有命之者,气自动耳。

益部方物略记》:鹅毛玉凤花,本至卑纤,蓬如钗股,秋开,状似禽,故曰凤。色白,故曰玉。以其分轻,故曰毛。瑞圣花,出青城山中,干不条,高者乃寻丈。花率秋开四出,与桃花类,然数十跗共为一花,繁密若缀,先后相继,新蕊开而旧未萎也。成都人竞移莳圃中,以为尤玩云。

海棕:不皮而干叶丛于杪,至秋乃实,似楝子,理致干坚,风雨不能撼云。

蝉花:二川山林中皆有之,如蝉之不蜕者,至秋则花,其头长一二寸,黄碧色,治小儿瘈疭,又能已疟。《皇极经世·观物内篇》:秋为收物之府。

云笈七签》:治肺当用呬,呬为泻吸,为补夫肺者。兑之气,金之精,其色白,其象如悬磬,其神如白狩。肺主魄,魄化为玉童,长七寸,持杖往来于肺藏。肺者,秋之用事。常以七月八月九月,望旭旦西南平坐,鸣天鼓七,饮玉浆三,然后瞑目,吸兑宫白气,入口吞之,以补呬之损肺,以正白之用,以致玉童饯,则神安思强,延年益寿。

埤雅》:芸,今七里香是也。叶类豌豆,作小丛生,其花极芬香,秋则叶,间微白如粉,污辟蠹殊验。

蚌孕乳:以秋蚌闻雷声则,其孕珠若怀妊然,故谓之珠胎。

葭,一名荜蒹,一名薕薕。高数尺,今人以为帘箔。因此为名也。至秋坚成,谓之萑苇。楸,有行列茎,干乔耸凌云,华高可爱,至秋垂条如线,俗谓之楸线。

楚辞补注》:泽兰,生水泽中及下湿地,苗高二三尺,叶尖微有毛,不光润,方茎紫节。七月八月开,花带紫白色。

《政和本草》:硫黄,一名石硫黄。或生易阳,或生西河,或五色黄,是樊水石液也。烧有紫焰,八月九月采。橡实,栎木子也。木高二三丈,开黄花,八九月结实,其实为皂斗,槲栎皆有斗,而以栎为胜,不拘时采,其皮并实用。

马兜铃:苗作蔓,绕树而生,叶如山芋,开黄紫花,颇类枸杞花,七月结实,枣许大,如铃,其根名云南似木香,小指大,赤黄色,七八月采实,曝乾。

《尔雅》:翼菰者,蒋草也。其苗有茎梗者,谓之菰蒋,至秋则为此米,一名彫胡,古人以为美馔。

苜蓿:甚似中国灰藋,但藋苗叶作灰色,而苜蓿苗端常有数叶,深红可爱,今人谓之鹤顶草。秋后结实,黑房累累如穄,故俗人因谓之木粟。其米可为饭,亦有可以酿酒者。

菰首者,菰蒋三年以上,心中生台如藕。至秋如小儿臂大,谓之茭首。本草所谓菰根者也,可蒸煮,亦可生食。

《会稽志》:秋风亭,在观风堂之侧。

《玉海》:汉有万秋门,千秋门,有长秋殿。

后汉有宜秋门。

魏有延秋门。

北齐有千秋楼。

后魏有上秋门。

蠡海集·气候类》:秋之气,自上而降。故秋色先于高林。《庶物类》:马蜥之虫,至秋而鸣。秋之令,金也。虫色绿木也,金木相轧以为声,然以两股击翼而鸣,金木傍击之谓也。

秋之花,至残而萎损,得收敛之气焉。

本草图经》:预知子,淮蜀汉黔诸州有之,七八月有实,作房,初生青,至熟深红色。每房有子五七枚,如皂荚子,斑褐色,光润如飞蛾。取一枚,缀放领上,遇蛊毒物则恻恻有声,当便知之,故有此名。

旋复花:生平泽山谷,大似红蓝而无刺,开花如菊花,小铜钱大,深黄色,上党田野人呼为金钱花。七八月采花,曝乾。

山家清供》:秋采蒲花如柳絮者,熟鞭贮,以方青囊作坐褥,或卧褥,甚温燠,虽木棉不及也。

《采兰杂志》:昔有妇人,怀人不见,恒洒泪于北墙之下。后洒处生草,其花甚媚,色如妇面,其叶正绿反红,秋开,名曰:断肠花,即今秋海棠也。

元史·祭祀志》:荐新,雏鸡,孟秋用之;菱、芡、栗、黄鼠,仲秋用之;梨、枣、黍、粱、鹚老,季秋用之。

《澄怀录》:秋采甘菊花,贮以红棋布囊,作枕用,能清头目,去邪秽。

农桑辑要》:北方村落之间,多结为锄社,以十家为率,先锄一家之田,本家供其饮食,其馀次之。旬日之间,各田家皆锄治,自相率领,乐事趋功无有偷惰,间有病患之家,共力助之,故田无荒秽,岁皆丰熟,秋成之后,豚蹄盂酒,递相犒劳,名为锄社。

秋蚕初宜凉,渐渐宜暖,亦因天时渐凉,故也。簇与缲丝法同春蚕。

《杨升庵集》:蝴蝶或黑或白,五彩皆具,惟黄色一种至秋乃多,盖感金气也。李白诗:八月蝴蝶黄。白乐天诗:秋花紫蒙蒙,秋蝶黄茸茸。

熙朝乐事》:西湖观月,秋爽最宜,烟波镜净,上下一色,渔灯依岸,城角传风,山树霏微,万籁阒寂,自非有清奇之兴,超豁之襟,不能往也。

林下盟:江文通曰:常愿幽居筑宇,绝弃人事,苑以丹林,池以绿水。左倚郊甸,右带瀛泽。青春爰谢,则接武平皋。素秋澄景,则独酌虚室。侍女三四,赵女数人。不则逍遥数纪,弹琴咏诗,朝露几间,忽忘老之将至。淹之所学,尽此而已矣。

《清閒供》:秋时,晨起下帷,检牙签挹,露研朱,点校禺中,操琴调鹤,玩金石鼎彝。晌午,用莲房洗砚,理茶具,拭梧竹。午后,戴白接㒿,著隐士衫,望红树叶落,得句题其上。日晡,持蟹螯鲈,鲙酌海川,螺试新酿,醉弄洞箫数声。薄暮,倚柴扉,听樵歌牧唱,焚伴月香壅菊。《瓶史月表》:秋花小友,挺翠,金线草,虎茨,观音草。《草花谱》:秋葵,色蜜,心紫,秋花朝暮倾阳,此葵是也。秋尽收子,移种。

草花俨如蝶状,色黄,上有赤色细点,阔叶秋时分种,《枕谭》:古呼治狱参军为长流,人多不知。按《帝王纪》云:少昊崩,神降于长流之山,于祀主秋,秋官司寇,主刑罚也。故取秋帝所居为嘉名也。

《海槎馀录》:黎山中产各种香,当七八月晴霁,遍山寻视,见大小木千百,皆凋悴,其中必有香凝结,乘夜月扬辉探视之,则香透林而起。用草系记取之。

《岩栖幽事》:世人但爱秋月,而不知秋日之妙。白云碧汉,大胜平时,桂落庭閒,乃契斯语。

茶疏》:往日无有于秋日摘茶者,近乃有之。秋七八月,重摘一番,谓之早春,其品甚佳。

田家五行》:秋天云阴,若无风则无雨。

《本草网目》:木芙蓉,八九月始开,故名拒霜。苏东坡诗云:唤作拒霜犹未称,看来却是最宜霜。

棕榈木:高一二丈,无枝条,叶大而圆如车轮,萃于树杪,其下有皮,重叠裹之,每皮一匝为一节。二旬一采,皮转复生。上生黄白花,八九月结实,作房如鱼子,黑色。《山海经》云:石翠之山,其木多棕是也。

半边莲:小草也。生阴湿塍堑边,就地细梗引蔓,节节而生,细叶,秋开小花,淡红紫色,止有半边,如莲花状,故名。

蘹香:北人呼为茴香,叶极疏细,作丛,七月生,花头如伞盖,黄色,结实如麦而小,青色。八九月采实,阴乾,川人多煮食,其茎叶。

秦椒:生泰山山谷及秦岭上,或琅琊。八月九月采实。乌臼木:名鸦臼,南方平泽甚多。今江西人种植,采子蒸煮,取脂浇烛子,上皮脂,胜于仁子。八九月熟,初青后黑,分为三瓣。

楮:名榖楮,实生少室山,所在有之。八月九月采实,日乾。

柿:高树大叶圆而光泽,八九月乃熟,生柿置器中,自红者,谓之烘柿;日乾者,谓之白柿;火乾者,谓之乌柿;水浸藏者,谓之醂柿。

芙蓉:服食驻颜,太清草木方,七月七日采莲花,七分,八月八日采根,八分,九月九日采实,九分阴乾,捣筛,每服方寸匕,温酒调服。

莲实:一名石莲子,至秋黑而沈水,诸鸟猿猴取得,不食,藏之石室内。人得三百年者,食之,永不老也。葡萄:《汉书》作蒲桃,圆者名草龙珠,长者名马乳。七月八月熟,取汁可酿酒。大宛以葡萄酿酒,富人藏酒万馀石,久者,十数年不败。张骞使西域,得其种还,中国始有。盖北果之最珍者。

橄榄:生岭南,树似木槵子树而高,端直可爱,结子形如生诃,子无棱瓣。八月九月采之。

苦瓜:名锦荔枝,即癞葡萄,生苗引蔓,茎叶卷须,并如葡萄而小。七八月开小黄花,五瓣如碗形,结瓜,青色,皮上痱,一如癞,及荔枝壳状,熟则黄色,自裂,内有红瓤,南人以青皮煮肉,及盐酱充蔬。

灰藋:处处原野有之,茎有紫红线棱,叶尖有刺茎,心嫩叶背面皆有白灰,为蔬亦佳,七八月开细白花,结实,簇簇如毬中,有细子,蒸暴取仁,可炊饭,及磨粉食,救荒。

《群芳谱》:决明有二种,马蹄决明,秋开淡黄花,五出结角,如初生,细豇豆,入眼药最良。茳芒决明,即山扁豆,秋开深黄花,五出结角,如小指,味甘滑。二种苗叶皆可作酒曲,俗呼为独占缸。

栗苞:生外壳,刺如猬毛,其中著实,或单或双,或三四。少者实大,多者实小。实有壳紫黑色,壳内膜甚薄,色微红黑,外毛内光,膜内肉,外黄内白。八九月熟,则苞自裂而实坠。

秋牡丹:草本,遍地蔓延,叶似牡丹差小,花似菊之紫。鹤翎黄心,秋色寂寥,花间植数枝,足状秋容。

蓍:神草也,能知吉凶。苏颂云:上蔡县白龟祠旁,其生如蒿,作丛,高五六尺,一本一二十茎,至多者五十茎,生便条直。秋后,有花出于枝端,红紫色,形如菊花,结实如艾实。

《名胜志》:程符山,在潍县西南二十里,左畔有台,方二丈许,四望皆山,独留月色,里人谓之麓台秋月。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