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汉代董仲舒等人承战国阴阳五行学说,以阴阳变化与五行消长,来推衍政治与社会的灾异祥瑞,其学进一步发展,至哀、平之世,又发展出预言灾异瑞应的谶纬学。本卷即以编年体形式记述夏代以迄三国期间的各种妖孽怪异之事,间杂以谶纬学的解释。干宝承前人之说,引用《五行志》与京房《易传》,以阴阳五行之消长来解释世间万物的变异,以及其中蕴含的吉凶福祸。他认为,各种灾异与妖怪是精气依附到物体上,充斥弥漫于物体内部,物体的外表就会发生改变。精气则源自水、火、木、金、土五行即内因的消长,貌、言、视、听、思五事即外因则是其外在表现。五行之道壅塞或变异,即有妖异兴起或出现。
论妖怪
妖怪者,盖精气之依物者也。气乱于中,物变于外。形神气质,表里之用也。本于五行(1),通于五事(2),虽消息升降(3),化动万端,其于休咎之征,皆可得域而论矣。
【注释】
(1)五行:指水、火、木、金、土构成物质的五种元素,古人常以此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
(2)五事:指貌、言、视、听、思。
(3)消息:消长。
【译文】
妖怪,大概是精气依附到物体上形成的。精气充斥弥漫于物体内部,物体的外表就会发生改变。物体的形神气质,是物体内外的表现。它根源于水、火、木、金、土五行,通行于貌、言、视、听、思五事。即使是消长升降,变化万端,它在吉凶福祸方面的征兆,都可以找到范围而加以论述。
论山徙
夏桀之时厉山亡(1),秦始皇之时三山亡(2),周显王三十二年宋大丘社亡(3),汉昭帝之末,陈留、昌邑社亡。京房《易传》曰(4):“山默然自移,天下兵乱,社稷亡也。”故会稽山阴琅邪中有怪山,世传本琅邪东武海中山也。时天夜,风雨晦冥,旦而见武山在焉。百姓怪之,因名曰怪山。时东武县山,亦一夕自亡去,识其形者,乃知其移来。今怪山下见有东武里,盖记山所自来,以为名也。又交州山移至青州朐县(5)。凡山徙,皆不极之异也(6)。此二事未详其世。《尚书·金縢》曰(7):“山徙者,人君不用道士,贤者不兴;或禄去公室,赏罚不由君,私门成群。不救,当为易世变号。”说曰:“善言天者,必质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故天有四时,日月相推,寒暑迭代。其转运也,和而为雨,怒而为风,散而为露,乱而为雾,凝而为霜雪,张而为虹霓(8)。此天之常数也。人有四肢五脏,一觉一寐,呼吸吐纳,精气往来,流而为荣卫(9),彰而为气色,发而为声音。此亦人之常数也。若四时失运,寒暑乖违,则五纬盈缩(10),星辰错行,日月薄蚀,彗孛流飞(11),此天地之危诊也。寒暑不时,此天地之蒸否也。石立土踊,此天地之瘤赘也。山崩地陷,此天地之痈疽也。冲风,暴雨,此天地之奔气也。雨泽不降,川渎涸竭,此天地之焦枯也。”
【注释】
(1)厉山:在湖北随州北。
(2)三山: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即蓬莱、方丈、瀛洲。
(3)周显王三十二年:即前337年。大丘:古地名,亦作“太丘”、“泰丘”。在今河南永城西北。
(4)京房:字君明,西汉人,习《易》,善说灾变,创京氏易学,著作有《周易传》、《周易章句》、《周易错卦》、《周易妖占》、《周易占事》、《周易守林》等,今唯《周易传》存,其余各书均佚。
(5)交州:古地区名。西汉时称交趾,又作交阯,泛指五岭以南地区。汉武帝时为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相当于今广东、广西大部和越南的北部、中部地区。至东汉末改称交州,治所番禺(即今广东广州)。青州:原为《尚书·禹贡》古九州之一。汉时为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相当于今山东临南以东的北部地区。朐(qú)县:古县名。秦置,治今江苏连云港西南锦屏山侧,属东海郡。
(6)不极:不正,不符合中正的准则。
(7)《尚书·金縢》:《尚书》又称《书经》,为儒家经典,分虞、夏、商、周四个部分,收录当时的誓词以及政府的文告等。《金縢》为《周书》中一篇。但下文所引文字,并非出自《金縢》篇,而是《洪范》。
(8)虹霓:为雨后或日出、日没之际天空中所现的七色圆弧。虹霓常有内外二环,内环称虹,也称正虹、雄虹;外环称霓,也称副虹、雌虹或雌霓。
(9)荣卫:中医学名词。荣指血的循环,卫指气的周流。荣气行于脉中,属阴,卫气行于脉外,属阳。荣卫二气散布全身,内外相贯,运行不已,对人体起着滋养和保卫作用。
(10)五纬:金、木、水、火、土五星。
(11)彗孛(bèi):彗星和孛星。孛,古人指光芒四射的一种彗星。古人认为彗孛出现是灾祸或战争的预兆。
【译文】
夏桀时厉山消失了,秦始皇时三山消失了,周显王三十二年,宋国的大丘社消失了,汉昭帝末年,陈留县、昌邑县的神社消失了。京房《易传》中说:“山悄悄地自行移动,天下大乱,国家灭亡。”从前会稽山阴县琅邪山中有一座怪山,传说本来是琅邪郡东武县海中的山,当时天黑,刮风下雨,一片昏暗,天亮时就看见武山在那里了。百姓觉得奇怪,于是称之为“怪山”。当时东武县的山,也在一个晚上自行消失了,认识它的山形的人,才知道它移到这里来了。现在怪山脚下有个东武里,可能是记录这座山的来历,才把它作为地名。另外,交州的山移到了青州朐县。凡是山迁移,都是不正常的怪异现象。不清楚这两件事发生的时代。《尚书·金縢》说:“山迁移,是因为国君不任用有道之士,贤人不被举荐;或是禄位不掌于公室,赏罚不出于国君,权贵之家门客成群。不加救治,就会改朝换代变更年号。”论说道:“善于说天道的,必然以人为主体;善于说人事的,必然以天道为本源。所以天有春夏秋冬四季,日月相推移,寒暑相更迭。它循环运行,和调而成雨,强怒而成风,发散成为露,混乱成为雾,凝结成为霜雪,伸张成为虹霓。这是天道运行的正常规律。人有四肢五脏,一醒一睡,呼吸吐纳,精气往返,流动成为血气,显现成为气色,发出成为声音。这也是人的正常规律。如果四时不运行,寒暑反常,那么五星消长,星辰运行错乱,日月相掩食,彗孛流飞,这是天地的不祥征兆。寒暑不合时令,这是天地的气息闭塞。大石竖立,土地隆起,这是天地长出赘瘤。山崩地陷,这是天地生了痈疽。狂风暴雨,这是天地精气奔泻。雨露不降,河沟干涸,这是天地焦躁枯竭。”
龟毛兔角
商纣之时,大龟生毛,兔生角。兵甲将兴之象也。
【译文】
商纣王时,一只大乌龟身上长毛,一只兔子头上长角。这些都是战争将要发生的先兆。
马化狐
周宣王三十三年(1),幽王生(2)。是岁,有马化为狐。
【注释】
(1)周宣王三十三年:前795年。
(2)幽王:周宣王子,姬宫涅。西周的最后一位天子。
【译文】
周宣王三十三年,幽王出生。这一年,有匹马变成了狐狸。
人化蜮
晋献公二年(1),周惠王居于郑(2),郑人入玉府(3),多取玉,玉化为蜮(4),射人。
【注释】
(1)晋献公二年:前675年。晋献公,姬姓,名诡诸。春秋前期晋国君主,在位二十六年。曲沃武公(即晋武公)之子。即位后用士之计,为巩固君位尽灭曲沃桓公、庄伯子孙,重用异姓卿大夫,为日后六卿擅权,韩、赵、魏三家分晋埋下祸端。
(2)周惠王:东周第五代国王姬阆,在位二十五年。
(3)玉府:官府名。掌管天子之金玉玩好、兵器等。
(4)蜮(yù):短狐。相传一种能含沙射人为害的动物。
【译文】
晋献公二年,周惠王在郑居住,郑人进入周惠王的玉府,拿了很多玉,玉都变成了蜮,含沙射人。
地暴长
周隐王二年四月(1),齐地暴长,长丈余,高一尺五寸。京房《易妖》曰(2):“地四时暴长,占:春、夏多吉,秋、冬多凶。”历阳之郡(3),一夕沦入地中而为水泽,今麻湖是也(4)。不知何时。《运斗枢》曰(5):“邑之沦,阴吞阳,下相屠焉。”
【注释】
(1)周隐王二年:前313年。周隐王,即周王赧(nǎn),东周最后一位君主,前256年卒,在位五十九年。是年,秦迁九鼎,灭东周。
(2)《易妖》:书名,全称为《周易妖占》,汉代京房撰,其书已佚。
(3)历阳:地名,秦时置县,晋时以历阳为治所,置历阳郡,北齐时置和州。即今安徽和县。
(4)麻湖:湖泊名。跨安徽和县、含山两县。在和县境称历湖,在含山县境称麻湖。
(5)《运斗枢》:书名,《春秋纬》的一种,其书已佚。
【译文】
周隐王二年四月,齐国有个地方猛长,有一丈多长,一尺五寸高。京房《易妖》说:“土地四季猛长,占卜:春夏多有吉利,秋冬多有凶险。”历阳郡城,一个晚上陷入地下成为水泽,就是现在的麻湖。不知道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运斗枢》说:“城邑的沦陷,是阴吞阳,天下人将相互残杀。”
一妇四十子
周哀王八年(1),郑有一妇人,生四十子,其二十人为人,二十人死。其九年,晋有豕生人。吴赤乌七年(2),有妇人一生三子。
【注释】
(1)周哀王:周贞定王姬介长子,名去疾。前414年周贞定王卒后继位,在位仅三个月,即为其弟袭杀,谥哀。此文记“八年”,当属传闻致误。
(2)赤乌七年:即244年。赤乌,吴大帝孙权的年号。
【译文】
周哀王八年,郑国有一个妇女,生下四十个子女,其中二十个成人,二十人死亡。周哀王九年,晋国有头猪生下一个人。三国吴大帝赤乌七年,有个妇女一胎生下三个孩子。
御人产龙
周烈王六年(1),林碧阳君之御人产二龙。
【注释】
(1)周烈王六年:前370年。周烈王,姬姓,名喜,又称周夷烈王,周安王之子,在位七年。
【译文】
周烈王六年,林碧阳君的侍女生下两条龙。
彭生为豕祸
鲁严公八年(1),齐襄公田于贝丘(2),见豕,从者曰:“公子彭生也(3)。”公怒,射之,豕人立而啼。公惧,坠车,伤足,丧屦(4)。刘向以为近豕祸也(5)。
【注释】
(1)鲁严公八年:前686年。鲁严公,春秋时期鲁国国君鲁庄公姬同,为避汉讳而改“庄”为“严”。鲁庄公为鲁桓公之子,在位三十二年。该文记载本事见《左传·鲁庄公八年》。
(2)齐襄公:春秋时期齐国国君,名诸儿。田:打猎。贝丘:齐国地名,在今山东博兴东南。
(3)彭生:齐国公子。据《左传》记载,鲁桓公因为夫人文姜与齐襄公私通而谴责文姜,文姜向齐襄公告状,齐襄公乃使公子彭生拉杀鲁桓公,后又担心被诸侯憎恶,于是又杀了彭生。
(4)屦(jù):单底鞋。多以麻、葛、皮等制成。后亦泛指鞋。
(5)刘向(约前77—前6):原名更生,字子政,沛县(今江苏沛县)人。西汉后期著名的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译文】
鲁庄公八年,齐襄公在贝丘打猎,看见一头猪,随从人员说:“这是公子彭生。”齐襄公很生气,用箭射它,猪像人一样站起来啼叫。齐襄公害怕,从车上掉下来,摔伤了脚,丢失了鞋。刘向认为是猪作孽生祸。
蛇斗
鲁严公时,有内蛇与外蛇斗郑南门中,内蛇死。刘向以为近蛇孽也。京房《易传》曰:“立嗣子疑,厥妖蛇居国门斗。”
【译文】
鲁庄公时,郑国城里的蛇和城外的蛇在都城南门中打架,城里的蛇死了。刘向认为是蛇作孽。京房《易传》说:“立嗣子时犹豫不决,它的妖兆是蛇在都城的城门中打架。”
龙斗
鲁昭公十九年(1),龙斗于郑时门之外洧渊(2)。刘向以为近龙孽也。京房《易传》曰:“众心不安,厥妖龙斗其邑中也。”
【注释】
(1)鲁昭公十九年:前523年。鲁昭公,姬姓,名裯(《史记》写作“稠”),春秋后期鲁国国君,在位三十二年。
(2)时门:郑国的城门名。洧(wěi):水名。即今河南双洎河。
【译文】
鲁昭公十九年,两条龙在郑国时门外洧水的深渊里搏斗。刘向认为是龙作孽。京房《易传》说:“民心不安定,它的妖兆是龙在他们的城邑中搏斗。”
九蛇绕柱
鲁定公元年(1),有九蛇绕柱,占以为九世庙不祀,乃立炀宫(2)。
【注释】
(1)鲁定公元年:前509年。鲁定公,姬姓,名宋,春秋后期鲁国国君,鲁昭公之子,在位十五年。
(2)炀宫:祭祀鲁炀公的庙。鲁炀公是鲁国的第二代国君,周公之孙,伯禽之子。
【译文】
鲁定公元年,有九条蛇缠绕在柱子上,占卜认为是九世祖庙没有人祭祀。于是建立了炀宫。
马生人
秦孝公二十一年(1),有马生人。昭王二十年(2),牡马生子而死。刘向以为皆马祸也。京房《易传》曰:“方伯分威(3),厥妖牡马生子。上无天子,诸侯相伐,厥妖马生人。”
【注释】
(1)秦孝公二十一年:前341年。秦孝公,嬴姓,名渠梁。战国时秦国国君,秦献公之子,在位二十四年。秦孝公在位期间,任用商鞅变法图强,为秦国日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2)昭王二十年:前287年。昭王,即秦昭襄王,嬴姓,名则,一名稷。为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之异母弟,在位五十六年。
(3)方伯:殷、周时代一方诸侯之长。后泛称地方长官。汉以来之刺史,唐之采访使、观察使,明、清之布政使均称“方伯”。
【译文】
秦孝公二十一年,有匹马生了一个人。秦昭王二十年,有匹公马生了马崽死了。刘向认为这都是马生的祸。京房《易传》说:“诸侯侵犯天子的权威,它的妖兆就是公马生子。上面没有天子,诸侯相互攻伐,它的妖兆就是马生人。”
女子化为丈夫
魏襄王十三年(1),有女子化为丈夫,与妻生子。京房《易传》曰:“女子化为丈夫,兹谓阴昌,贱人为王。丈夫化为女子,兹谓阴胜阳,厥咎亡。”一曰:“男化为女宫刑滥,女化为男妇政行也。”
【注释】
(1)魏襄王十三年:前306年。魏襄王,姬姓,名嗣,战国时代魏国国君,魏惠王之子,在位二十三年。
【译文】
魏襄王十三年,有一个女人变成了男人,娶妻生子。京房《易传》说:“女人变成男人,这叫做阴昌盛,下贱的人称王。男人变成女人,这叫做阴胜阳,其祸是灭亡。”又说:“男人变成女人,是因为滥施宫刑;女人变成男人,是因为妇人当政。”
五足牛
秦惠文王五年(1),游朐衍(2),有献五足牛。时秦世大用民力,天下叛之。京房《易传》曰:“兴繇役(3),夺民时,厥妖牛生五足。”
【注释】
(1)秦惠文王五年:前320年。秦惠文王,嬴姓,名驷,战国时秦国君主,秦孝公之子。前338年继承君位,前324年更元称王,在位共二十七年。
(2)朐(xū)衍:战国时北方的少数民族,也用来指代其所生活的地方。
(3)繇(yáo)役:徭役。繇,通“徭”。
【译文】
秦惠文王五年,巡游朐衍,有人献上五只脚的牛。当时秦国大肆征用民力,天下人都反对它。京房《易传》说:“大兴徭役,侵夺农时,它的妖兆是牛生出五只脚。”
临洮大人
秦始皇二十六年(1),有大人长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见于临洮(2),乃作金人十二以象之。
【注释】
(1)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嬴姓,名政,又称赵政。秦庄襄王之子,战国末期秦国君主。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政改称“始皇帝”,后世称之为秦皇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十一年卒,共在位三十七年。
(2)临洮:古县名,在今甘肃岷县。
【译文】
秦始皇二十六年,有巨人身长五丈,脚上的鞋子长六尺,都穿着外族的衣服,共十二个人,出现在临洮县。于是照他们的样子制作了十二个金人。
龙现井中
汉惠帝二年正月癸酉旦(1),有两龙现于兰陵廷东里温陵井中(2),至乙亥夜去。京房《易传》曰:“有德遭害,厥妖龙见井中。”又曰:“行刑暴恶,黑龙从井出。”
【注释】
(1)汉惠帝二年:前194年。汉惠帝,西汉皇帝刘盈,汉高祖刘邦之子,在位八年。汉惠帝优柔寡断,即位后其母吕后专权,残害刘邦生前宠幸的戚夫人,汉惠帝在茅厕见到成为“人彘”的戚夫人后,抑郁而终。
(2)兰陵:古县名,县治在今山东苍山县西南兰陵镇。
【译文】
汉惠帝二年正月癸酉那一天早晨,有两条龙出现在兰陵县廷东里温陵井中。到第三天乙亥夜里走了。京房《易传》说:“有德行的人被迫害,它的妖兆就是龙出现在井中。”又说:“施行刑罚残暴凶恶,黑龙从井里出来。”
马生角
汉文帝十二年(1),吴地有马生角,在耳前,上向,右角长三寸,左角长二寸,皆大二寸。刘向以为马不当生角,犹吴不当举兵向上也,吴将反之变云。京房《易传》曰:“臣易上,政不顺,厥妖马生角。兹谓贤士不足。”又曰:“天子亲伐,马生角。”
【注释】
(1)汉文帝十二年:前169年。汉文帝,西汉皇帝刘恒,汉高祖刘邦第4子,汉惠帝刘盈弟,母薄姬。刘邦时被立为代王,建都晋阳。吕后死后,刘恒在周勃、陈平等人支持下诛灭了诸吕势力,登上帝位。文帝在位二十三年,躬行节俭,励精图治,最终迎来了“文景之治”的承平之世。
【译文】
汉文帝十二年,吴地有马长出了角,在耳朵前,朝上伸,右角长三寸,左角长二寸,两只角都有二寸大。刘向认为马不应该生角,就像吴王不应该兴兵背叛朝廷,这是吴王准备叛乱的征兆。京房《易传》说:“臣下藐视君上,政令不顺畅,它的妖兆是马生角。这是说贤臣智士太少。”又说:“天子亲自征伐,马生角。”
狗生角
文帝后元五年六月(1),齐雍城门外有狗生角(2)。京房《易传》曰:“执政失,下将害之,厥妖狗生角。”
【注释】
(1)文帝后元五年:前159年。汉文帝时,未立年号,仅用前元、后元纪年。其中前元十六年,后元七年。
(2)雍城:地名,故城在今山东滕州西北。
【译文】
汉文帝后元五年六月,齐国雍城门外有一条狗长出了角。京房《易传》说:“执掌政权的人失去力量,臣下将要谋害他,其妖兆就是狗长出角。”
人生角
汉景帝元年九月(1),胶东下密人年七十余(2),生角,角有毛。京房《易传》曰:“冢宰专政(3),厥妖人生角。”《五行志》以为人不当生角(4),犹诸侯不敢举兵以向京师也。其后遂有七国之难。至晋武帝泰始五年,元城人(5),年七十,生角。殆赵王伦篡乱之应也(6)。
【注释】
(1)汉景帝元年:前157年。汉景帝,西汉皇帝刘启,汉文帝之子,以太子嗣位。汉景帝在位十七年,平定“七国之乱”,完成“文景之治”的平稳过渡,为其子武帝的“汉武盛世”奠定了基础。
(2)胶东:汉置封国,是汉景帝时参加叛乱的七国之一。下密:胶东属县,在今山东昌邑东南。
(3)冢宰:周代官名。为六卿之首,又称太宰。后世也用来指称宰相。
(4)《五行志》:应指《汉书·五行志》。
(5)元城:县名,在今河北大名东。
(6)赵王伦:即司马伦,司马懿的第九子,封为赵王。永康元年(前300)起兵杀贾后,又废惠帝自立,后被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所杀。
【译文】
汉景帝元年九月,胶东国下密一个七十多岁的人,头上长角,角上有毛。京房《易传》说:“宰相专掌国政,它的妖兆就是人长角。”《五行志》认为人不应该长角,就像诸侯不敢兴兵攻打京城一样。那以后就发生了七国之难。到晋武帝泰始五年,元城县一个七十多岁的人长角,大概是赵王伦作乱的征兆。
狗与彘交
汉景帝三年(1),邯郸有狗与彘交。是时赵王悖乱(2),遂与六国反,外结匈奴以为援。《五行志》以为,犬兵革失众之占,豕北方匈奴之象。逆言失听,交于异类,以生害也。京房《易传》曰:“夫妇不严,厥妖狗与豕交。兹谓反德,国有兵革。”
【注释】
(1)汉景帝三年:前155年。
(2)赵王:名刘遂,汉景帝时参与七国之乱,兵败自杀。
【译文】
汉景帝三年,邯郸有只狗与猪交配。这时赵王刘遂叛乱,和六国一起造反,对外勾结匈奴作为后援。《五行志》认为:狗是战争失去民心的征兆,猪是北方匈奴的象征。背逆的话没有人听,与异族勾结,这是残害生灵。京房《易传》说:“夫妻互相不尊敬,它的妖兆是狗与猪交配。这叫做违背道德,国家会有战争。”
白黑乌斗
景帝三年十一月(1),有白颈乌与黑乌群斗楚国吕县(2)。白颈不胜,堕泗水中死者数千(3)。刘向以为近白黑祥也。时楚王戊暴逆无道(4),刑辱申公(5),与吴谋反。乌群斗者,师战之象也;白颈者小,明小者败也;堕于水者,将死水地。王戊不悟,遂举兵应吴,与汉大战,兵败而走,至于丹徒(6),为越人所斩,堕泗水之效也。京房《易传》曰:“逆亲亲,厥妖白黑乌斗于国中。”燕王旦之谋反也(7),又有一乌一鹊斗于燕宫中池上,乌堕池死。《五行志》以为楚、燕皆骨肉藩臣,骄恣而谋不义,俱有乌鹊斗死之祥。行同而占合,此天人之明表也。燕阴谋未发,独王自杀于宫,故一乌而水色者死;楚炕阳举兵(8),军师大败于野,故乌众而金色者死。天道精微之效也。京房《易传》曰:“颛征劫杀(9),厥妖乌鹊斗。”
【注释】
(1)景帝三年:前155年。
(2)吕县:古县名,汉时属楚,故城在今江苏铜山。
(3)泗水:水名。源于今山东泗水县东,四源并发,故名。
(4)楚王戊:刘戊,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封楚王。后与吴王等反,兵败而死。
(5)申公:鲁人,名培,汉文帝时博士。为《诗》作传,被称为“鲁诗”。
(6)丹徒:位于今江苏西南部,镇江市区周围。
(7)燕王旦:刘旦,汉武帝的第四子。与上官桀等谋杀霍光废昭帝,谋败自杀。
(8)炕阳:干涸,枯涸。指阳气极盛。比喻统治者残暴专横。
(9)颛:通“专”。专门。
【译文】
汉景帝三年十一月,有一群白颈乌鸦和黑乌鸦在楚国吕县相斗。白颈乌鸦斗败,坠落在泗水中死了几千只。刘向认为这是白黑的征兆。当时楚王刘戊暴虐无道,用刑罚侮辱申公,和吴王谋反。乌鸦群斗,这是军队作战的象征;白颈乌鸦体型小,表明小的要失败;落入水中,表明将死在有水的地方。楚王刘戊不明白,于是兴兵响应吴王,和汉朝廷大战,兵败逃走,来到丹徒,为越人所杀,这就是乌鸦落入泗水的效验。京房《易传》说:“背叛亲戚,它的妖兆是白乌鸦和黑乌鸦在国中争斗。”燕王刘旦谋反的时候,也有一只乌鸦和一只喜鹊在燕宫的水池边相斗,乌鸦落在水池中死了。《五行志》认为楚、燕都是汉帝王的骨肉、拱卫王室的大臣,却骄横恣肆图谋不轨,都有乌鸦喜鹊争斗而死的预兆。他们的行为相同,占卜相合,这是天道人事的明显表现。燕国的阴谋尚未发动,只有燕王在宫中自杀,所以一只水色的乌鸦死了。楚国残暴专横起兵作乱,军队在郊野大败,所以一群金色的乌鸦死了。这是天道精深微妙的效验。京房《易传》说:“专擅征战劫杀,它的妖兆是乌鸦和喜鹊相斗。”
牛足出背
景帝十六年(1),梁孝王田北山(2),有献牛足上出背上者。刘向以为近牛祸。内则思虑霿乱(3),外则土功过制,故牛祸作。足而出于背,下奸上之象也。
【注释】
(1)景帝十六年:前144年,即汉景帝中元六年。
(2)梁孝王:即汉文帝次子刘武,封于梁。
(3)霿(méng)乱:愚蒙纷乱。
【译文】
汉景帝十六年,梁孝王在北山打猎,有人献上一头牛,牛脚向上伸出牛背。刘向认为这是牛生祸,对内思想愚蒙纷乱,对外大兴土木超过规定,所以牛作孽生祸。牛脚却从背上伸出来,这是下犯上的征兆。
内外蛇斗
汉武帝太始四年七月(1),赵有蛇从郭外入,与邑中蛇斗孝文庙下。邑中蛇死。后二年秋,有卫太子事(2),自赵人江充起。
【注释】
(1)汉武帝太始四年:前94年。汉武帝,西汉皇帝刘彻,汉景帝之子,在位五十五年。共使用11个年号: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
(2)卫太子:汉武帝的长子刘据。赵人江充诬告卫太子宫中埋木人以巫蛊武帝,太子惧,杀江充。武帝追捕太子,太子兵败自杀。史称“巫蛊之祸”。
【译文】
汉武帝太始四年七月,赵国有蛇从城外进来,和城中的蛇在孝文帝庙下搏斗。城中的蛇死了。过后两年秋天,有卫太子巫蛊之祸,由赵国人江充引起。
鼠舞门
汉昭帝元凤元年九月(1),燕有黄鼠衔其尾舞王宫端门中(2)。王往视之,鼠舞如故。王使吏以酒脯祠,鼠舞不休,一日一夜死。时燕王旦谋反,将死之象也。京房《易传》曰:“诛不原情,厥妖鼠舞门。”
【注释】
(1)汉昭帝元凤元年:前80年。汉昭帝,西汉皇帝刘弗,汉武帝之子,在位十四年,共使用三个年号:始元、元凤、元平。元凤,汉昭帝刘弗的第二个年号。汉昭帝在位十三年,共使用三个年号:始元、元凤、元平。
(2)端门:宫殿的正南门。
【译文】
汉昭帝元凤元年九月,燕国有只黄鼠咬着它的尾巴在王宫的端门中跳舞。燕王到那里去看,鼠还是那样跳个不停。燕王派官吏拿酒肉去祭祀,鼠还是舞个不停,一天一夜后死了。当时燕王刘旦谋反,这是他将要死亡的征兆。京房《易传》说:“杀人不追究事情的实情,它的妖兆是鼠在门中跳舞。”
石自立
昭帝元凤三年正月(1),泰山芜莱山南汹汹有数千人声(2)。民往视之,有大石自立,高丈五尺,大四十八围,入地深八尺,三石为足。石立后,有白乌数千集其旁。宣帝中兴之瑞也。
【注释】
(1)元凤三年:前78年。
(2)泰山:郡名。郡治在今山东泰安东北。
【译文】
汉昭帝元凤三年正月,泰山郡芜莱山南闹哄哄好像有几千人的声音。百姓去那里看,有一块大石头自己耸立起来,高一丈五尺,大四十八围,伸入地下八尺,有三只石脚。石头耸立起来后,有白羽乌鸦几千只聚集在石头旁。这是汉宣帝中兴的吉兆。
食叶成文
昭帝时上林苑中大柳树断(1),仆地。一朝起立,生枝叶。有虫食其叶,成文字,曰“公孙病已立”(2)。
【注释】
(1)上林苑:古宫苑名。秦始皇时始建,汉初荒废,至汉武帝时重新扩建。故址在今西安西及周至、户县界。
(2)公孙:诸侯王之孙。病已:汉宣帝刘询原名。据颜师古注,盖因幼时遭屯难而多病苦,故名病已,后改名为询。
【译文】
汉昭帝时上林苑中有一棵大柳树断了,倒在地上。有一天它又立起来,长出新的枝叶。有虫子吃它的树叶,咬出文字,是“公孙病已立”。
狗冠
昭帝时,昌邑王贺见大白狗冠方山冠而无尾(1)。至熹平中(2),省内冠狗带绶以为笑乐。有一狗突出,走入司空府门(3)。或见之者,莫不惊怪。京房《易传》曰:“君不正,臣欲篡,厥妖狗冠出朝门。”
【注释】
(1)昌邑王:汉武帝之孙刘贺。方山冠:汉代宗庙祭祀时乐人戴的帽子。
(2)熹平:汉灵帝刘宏的年号。
(3)司空:官名。周为六卿之一,即冬官大司空,掌管工程。汉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与大司马、大司徒并列为三公,后去大字为司空,历代因之,明废。清时别称工部尚书为大司空,侍郎为少司空。
【译文】
汉昭帝时,昌邑王刘贺看见大白狗戴着方山冠却没有尾巴。到了汉灵帝熹平年间,宫内给狗戴上帽子,系上印绶带来取乐。有一条狗突然跑出朝门,跑进司空府门。看见这条狗的人,都觉得十分奇怪。京房《易传》说:“君上不正,臣下想篡位,它的妖兆是狗戴着帽子跑出朝门。”
雌鸡化雄
汉宣帝黄龙元年(1),未央殿辂中雌鸡化为雄(2),毛衣变化,而不鸣,不将,无距(3)。元帝初元元年(4),丞相府史家雌鸡伏子,渐化为雄,冠距鸣将。至永光中有献雄鸡生角者(5)。《五行志》以为王氏之应。京房《易传》曰:“贤者居明夷之世(6),知时而伤,或众在位,厥妖鸡生角。”又曰:“妇人专政,国不静;牝鸡雄鸣(7),主不荣。”
【注释】
(1)汉宣帝黄龙元年:前49年。黄龙,汉宣帝刘询的年号。汉宣帝在位二十六年,共使用7个年号:本始、地节、元康、神爵、五凤、甘露、黄龙。
(2)未央殿:即未央宫。故址在今陕西西安西北长安故城内西南隅。汉高帝七年建,常为朝见之处。辂(líng):汉代厩名。
(3)距:雄鸡、雉等的腿的后面突出像脚趾的部分。
(4)元帝初元元年:前48年。汉元帝,西汉皇帝刘奭,汉宣帝之子。在位十六年,共使用四个年号:初元、永光、建昭、竟宁。
(5)永光:汉宣帝之子刘奭的年号。汉元帝刘奭在位十六年,共使用四个年号:初元、永光、建昭、竟宁。
(6)明夷:《周易》卦名,即离下坤上。离为火,是光明之象,坤为地。古人认为日出地上才有光明,如果到了地下,其光明就会受到损伤,故称明夷。后来比喻昏君在上,贤人遭受艰难或不得志。
(7)牝(pìn)鸡:母鸡。比喻专权的女人。
【译文】
汉宣帝黄龙元年,未央殿辂厩里的一只雌鸡变成雄鸡,羽毛变了,但是不打鸣,不率领鸡群,没有足距。汉元帝初元元年,丞相府史家,有一只母鸡孵蛋时,慢慢变成了雄鸡,长出鸡冠、足距,打鸣,率领鸡群。到了永光年间,有人献上一只生有角的雄鸡。《五行志》认为这是外戚王氏执政的预兆。京房《易传》说:“贤能的人处在昏乱之世,忧时伤世,或者平庸的人居于高位,它的妖兆是鸡生角。”又说:“妇人专政,国家不安宁;雌鸡打鸣,主人不兴旺。”
范延寿断讼
宣帝之世,燕、岱之间(1),有三男共取一妇,生四子。及至将分妻子而不可均,乃致争讼。廷尉范延寿断之曰(2):“此非人类,当以禽兽,从母不从父也。请戮三男,以儿还母。”宣帝嗟叹曰:“事何必古?若此,则可谓当于理而厌人情也。”延寿盖见人事而知用刑矣,未知论人妖将来之验也。
【注释】
(1)燕:旧时河北的别称,也指河北北部地区。岱:古国名。其地在今河北蔚县东北。
(2)廷尉:官名,九卿之一,主管刑狱。
【译文】
汉宣帝时,燕、岱两地之间,有三个男子共同娶了一个妻子,生下四个儿子。到了要分家的时候,妻子和子女无法均分,以致打起了官司。廷尉范延寿断案说:“这不是人类,和禽兽一样,跟着母亲而不跟着父亲。请求杀了三个男人,把儿子还给母亲。”汉宣帝叹息说:“事情为什么一定要依照古人?如果那样,就可以说是符合道理却压抑了人的感情。”范延寿大概看见人事就知道施用刑罚,却不懂得考虑人妖在将来的应验。
天雨草
汉元帝永光二年八月(1),天雨草,而叶相樛结(2),大如弹丸。至平帝元始三年正月(3),天雨草,状如永光时。京房《易传》曰:“君吝于禄,信衰,贤去,厥妖天雨草。”
【注释】
(1)汉元帝永光二年:前42年。
(2)樛(jiū)结:纠结。樛,绞结,盘缠。
(3)平帝元始三年:公元3年。汉平帝,西汉皇帝刘衎,汉元帝之孙,汉成帝侄子,在位六年。元始,汉平帝刘衎的年号。
【译文】
汉元帝永光二年八月,天上落下草来,草叶纠结,有弹丸那么大。到了汉平帝元始三年正月,天上又落下草来,情况和永光年间一样。京房《易传》说:“君主吝啬俸禄,信用衰微,贤人远去,它的妖兆是天上降下草。”
断槐复立
元帝建昭五年,兖州刺史浩赏,禁民私所自立社。山阳橐茅乡社有大槐树(1),吏伐断之,其夜树复立故处。说曰:“凡枯断复起,皆废而复兴之象也。”是世祖之应耳。
【注释】
(1)山阳:古县名,属河南郡。故城在今河南修武县境。
【译文】
汉元帝建昭五年,兖州刺史浩赏禁止老百姓私下建立神社。山阳县橐茅乡神社有一棵大槐树,官吏砍断它,那天夜里,树又在原来的地方立了起来。解释说:“凡是枯断的树木再立起来,都是荒废的事情再兴盛的征兆。”这是世祖兴起的吉兆。
鼠巢
汉成帝建始四年九月(1),长安城南,有鼠衔黄藳、柏叶,上民冢柏及榆树上为巢。桐柏为多(2)。巢中无子,皆有干鼠矢数升。时议臣以为恐有水灾。鼠盗窃小虫,夜出昼匿。今正昼去穴而登木,象贱人将居贵显之占。桐柏,卫思后园所在也(3)。其后赵后自微贱登至尊(4),与卫后同类。赵后终无子而为害。明年,有鸢焚巢杀子之象云(5)。京房《易传》曰:“臣私禄罔干,厥妖鼠巢。”
【注释】
(1)汉成帝建始四年:前29年。汉成帝,西汉皇帝刘骜,汉元帝之子,在位二十七年,共使用七个年号:建始、河平、阳朔、鸿嘉、永始、元延、绥和。
(2)桐柏:地名,在长安城南。
(3)卫思后:汉武帝的皇后。初为平阳公主家歌女,后入宫,生卫太子。巫蛊之祸后,卫皇后被废自杀。
(4)赵后:即赵飞燕,初为歌女,汉成帝时入宫,后被立为皇后。平帝即位后被废为庶人,自杀。
(5)鸢(yuān):鸟名,鸷鸟。属猛禽类。俗称鹞鹰、老鹰。
【译文】
汉成帝建始四年九月,在长安城南边,有鼠衔着黄色的禾秆、柏叶,爬上百姓墓地的柏树及榆树上做窝。多数在桐柏那个地方。窝里都没有鼠仔,却有几升干的老鼠屎。当时议论的大臣认为恐怕会有水灾。老鼠是偷东西的小虫,晚上出来白天隐藏。现在恰恰白天离开鼠穴而爬上树去,象征着地位低贱的人将要身居显贵的地位。桐柏,是卫皇后花园所在地。那以后赵皇后从卑贱的地位登上最尊贵的地位,和卫皇后一样。赵皇后最终没有子女而被害。第二年,说是有老鹰烧了鸟巢杀死小鹰的兆象。京房《易传》说:“臣下把俸禄视为私有,妄自侵占,它的妖兆是鼠在树上做窝。”
犬祸
成帝河平元年(1),长安男子石良、刘音相与同居。有如人状在其室中,击之,为狗,走出。去后,有数人披甲持弓弩至良家。良等格击(2),或死或伤,皆狗也。自二月至六月乃止。其于《洪范》(3),皆犬祸,言不从之咎也。
【注释】
(1)成帝河平元年:前28年。河平,汉成帝刘骜的第二个年号。汉成帝共使用七个年号,分别是建始(前32—前29)、河平(前28—前25)、阳朔(前24—前21)、鸿嘉(前20—前17)、永始(前16—前13)、元延(前12—前9)、绥和(前8—前7)。
(2)格击:格斗。
(3)《洪范》:指《洪范五行传》,以阴阳五行的变化及其占应来附会人事,说解吉凶。
【译文】
汉成帝河平元年,长安男子石良和刘音住在一起。有一个长得像人的东西出现在他们的屋子里,打它,变成狗,跑了出去。狗出去以后,有好几个人披着铠甲,拿着弓箭到石良家,石良等人和他们搏斗,有的死了,有的受伤,都是狗。从二月到六月,才停止下来。这在《洪范》一书中,说都是狗作孽生祸,说的是不听从意见的灾难。
鸟焚巢
成帝河平元年二月庚子(1),泰山山桑谷有焚其巢(2)。男子孙通等闻山中群鸟鹊声,往视之,见巢燃,尽堕池中,有三烧死(3)。树大四围,巢去地五丈五尺。《易》曰:“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4)。”后卒成易世之祸云。
【注释】
(1)河平元年:前28年。(yuān):多写作“鸢”。俗称鹞鹰、老鹰。
(2)山桑谷:泰山中的山谷名。
(3)鷇(kòu):由母哺食的幼鸟。
(4)号咷(táo):放声大哭。咷,大哭。
【译文】
汉成帝河平元年二月庚子这天,泰山山桑谷中有老鹰烧了它的鸟巢。男子孙通等人听到山中群鸟鹰鹊的声音,前去查看,看见鸟巢全部燃烧,掉进水池中,有三只雏鹰被烧死。树有四围粗,鸟巢离地面有五丈五尺。《易经》上说:“鸟烧了它的巢,旅人先欢笑而后放声大哭。”后来终于出现了改朝换代的灾祸。
雨鱼
成帝鸿嘉四年秋(1),雨鱼于信都(2),长五寸以下。至永始元年春(3),北海出大鱼(4),长六丈,高一丈,四枚。哀帝建平三年(5),东莱平度出大鱼,长八丈,高一丈一尺,七枚。皆死。灵帝熹平二年(6),东莱海出大鱼二枚(7),长八九丈,高二丈余。京房《易传》曰:“海数见巨鱼,邪人进,贤人疏。”
【注释】
(1)成帝鸿嘉四年:前17年。
(2)信都:古县名,在今河北冀县。
(3)永始元年:前16年。
(4)北海:秦汉时对北方大泽的泛称。
(5)哀帝建平三年:前4年。汉哀帝刘欣,西汉皇帝,汉元帝庶孙,汉成帝无子,刘欣被立为太子。汉哀帝在位七年,共使用两个年号:建元、元寿。
(6)灵帝熹平二年:173年。汉灵帝,东汉皇帝刘宏,汉章帝玄孙,东汉末年皇帝汉献帝之父。汉灵帝在位二十二年,共使用四个年号:建宁、熹平、兴和、中平。
(7)东莱海:即今渤海莱州湾。
【译文】
汉成帝鸿嘉四年的秋天,信都天上下起鱼来,鱼长不超过五寸。到了永始元年春天,北海出现大鱼,长六丈,高一丈,共四条。到汉哀帝建平三年,东莱郡平度县出现大鱼,长八丈,高一丈一尺,共七条。都死了。汉灵帝熹平二年,东莱海中出现大鱼两条,长八九丈,高二丈多。京房《易传》说:“海里多次出现大鱼,奷邪小人得到任用,贤能之人被疏远。”
木生人状
成帝永始元年二月(1),河南街邮樗树生枝如人头(2),眉目须皆具,亡发耳。至哀帝建平三年十月(3),汝南西平遂阳乡有材仆地生枝,如人形,身青黄色,面白,头有髭发(4),稍长大,凡长六寸一分。京房《易传》曰:“王德衰,下人将起,则有木生为人状。”其后有王莽之篡。
【注释】
(1)成帝永始元年:前16年。永始为汉成帝的年号。
(2)街邮:古亭名。樗(chū)树:木名,即臭椿。
(3)建平三年:前4年。
(4)髭(zī)发:须发。
【译文】
汉成帝永始元年二月,河南郡街邮亭的一棵樗树长出的枝条像人头,眉毛眼睛胡须都有,只是没有头发。到了汉哀帝建平三年,汝南郡西平县遂阳乡有木材倒在地上长出树枝,像人的样子,身子青黄色,脸白色,头上有胡须头发,逐渐长大,共长六寸一分。京房《易传》说:“君王德行衰微,地位卑贱的人将兴起,就会有树木长成人的样子。”那以后发生了王莽篡位的事情。
马出角
成帝绥和二年二月(1),大厩马生角(2),在左耳前,围长各二寸。是时王莽为大司马,害上之萌,自此始矣。
【注释】
(1)成帝绥和二年:前7年。
(2)大厩:天子的马厩。
【译文】
汉成帝绥和二年二月,天子马厩中的马长出了角,在左耳前,周长各有两寸。这个时候王莽任大司马,谋害皇上的心思,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燕生雀
成帝绥和二年三月,天水平襄有燕生雀(1),哺食至大,俱飞去。京房《易传》曰:“贼臣在国,厥咎燕生雀,诸侯销(2)。”又曰:“生非其类,子不嗣世。”
【注释】
(1)天水:郡名,汉武帝置。郡治在平襄(今甘肃通渭西北)。
(2)销:衰敝,衰残。
【译文】
汉成帝绥和二年三月,天水郡平襄有只燕子生下麻雀,喂养长大,都飞走了。京房《易传》说:“奸臣执掌国政,它的妖兆就是燕子生下麻雀,诸侯衰敝。”又说:“生的不是自己的同类,子孙不能继承君位。”
三足驹
汉哀帝建平三年(1),定襄有牡马生驹(2),三足,随群饮食。《五行志》以为:马,国之武用;三足,不任用之象也。
【注释】
(1)哀帝建平三年:前4年。
(2)定襄:郡名。汉置,郡治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
【译文】
汉哀帝建平三年,定襄有匹公马生下马驹,有三只脚,跟着马群吃草喝水。《五行志》认为:马是国家的军用物资;马长三只脚,这是国家不任用人才的象征。
僵树自立
哀帝建平三年(1),零陵有树僵地(2),围一丈六尺,长十丈七尺。民断其本,长九尺余,皆枯。三月,树卒自立故处。京房《易传》曰:“弃正作淫,厥妖木断自属。妃后有颛(3),木仆反立,断枯复生。”
【注释】
(1)建平:汉哀帝刘欣的年号。刘欣在位七年,共使用两个年号:建平、元寿。
(2)零陵:郡名。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为加强对南越地区的统治置零陵郡,郡治零陵县,故城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西南。
(3)颛:通“专”。专权。
【译文】
汉哀帝建平三年,零陵有棵树倒在地上,粗一丈六尺,长十丈六尺。老百姓砍断它的根,长九尺多,都枯了。三月,这棵树自己立到了原来的地方。京房《易传》说:“抛弃正直实行淫乱,它的妖兆是树断了自己接起来。嫔妃皇后专权,树倒了又再立起来,砍断的枯树重新生长。”
儿啼腹中
哀帝建平四年四月(1),山阳方与女子田无啬生子(2)。未生二月前,儿啼腹中,及生,不举,葬之陌上。后三日,有人过,闻儿啼声,母因掘收养之。
【注释】
(1)哀帝建平四年:前3年。
(2)山阳:郡、国名。汉景帝封梁王武之子刘定为山阳王,分梁国东部数县置山阳国,国都为昌邑县(县治在今山东巨野南)。刘定死后,国除为郡。汉武帝天汉四年(前97),封皇子刘髆为昌邑王,以山阳郡置昌邑国。汉昭帝元平元年(前74),昌邑国除为山阳郡。后屡次改制,至隋乃废。方与:古县名。县治在今山东鱼台北。
【译文】
汉哀帝建平四年四月,山阳郡方与县妇女田无啬生了个儿子。未生之前两个月,婴儿在肚子里哭,等生下来,她就不哺乳抚养他,把他埋在了田野里。过了三天,有人经过,听见婴儿的哭声,母亲于是挖开土收养了他。
西王母传书
哀帝建平四年夏,京师郡国民聚会里巷阡陌,设张博具歌舞(1),祠西王母。又传书曰:“母告百姓,佩此书者不死。不信我言,视门枢下(2),当有白发。”至秋乃止。
【注释】
(1)博具:六博等博戏用具。
(2)门枢:门扇的转轴。
【译文】
汉哀帝建平四年夏天,京师郡的百姓在里巷田野聚会,设置博戏用具及歌舞,祭祀西王母。又传布文书说:“西王母告示百姓,佩带这个文书的人不死。如果不相信我的话,去看门扇的转轴下面,会有白发为证。”直到秋天才停止。
男子化女
哀帝建平中,豫章有男子化为女子(1),嫁为人妇,生一子。长安陈凤曰:“阳变为阴,将亡继嗣,自相生之象。”一曰:“嫁为人妇,生一子者,将复一世乃绝。”故后哀帝崩,平帝没,而王莽篡焉。
【注释】
(1)豫章:古郡名。郡治在今江西南昌。
【译文】
汉哀帝建平年间,豫章郡有个男子变成了女子,出嫁给人做了妻子,生了一个儿子。长安陈凤说:“阳变成阴,将没有子孙,是自行相生的兆象。”又说:“出嫁成为人妻,生一个儿子,将会再过一世就绝代。”所以后来哀帝死了,平帝被毒死,王莽就篡位了。
人死复生
汉平帝元始元年二月(1),朔方广牧女子赵春病死(2),既棺殓,积七日,出在棺外,自言见夫死父,曰:“年二十七,汝不当死。”太守谭以闻(3)。说曰:“至阴为阳,下人为上。厥妖人死复生。”其后王莽篡位。
【注释】
(1)元始元年:公元1年。
(2)朔方:郡名。西汉时置,治所在朔方(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北)。广牧:县名,故治在今内蒙古五原县西南。
(3)谭:通“谈”。
【译文】
汉平帝元始元年二月,朔方郡广牧县女子赵春病死。已经殓入棺中,过了七天,她出走棺外,自称见到了她死去的父亲,说:“年纪二十七,你不该死。”这是朔方太守谈话说的。解释说:“极阴转变成阳,卑贱的人变成高贵的人。它的妖兆是人死了又复活。”那以后王莽篡位。
人生两头
汉平帝元始元年六月,长安有女子生儿,两头两颈,面俱相向,四臂共胸,俱前向,尻上有目(1),长二寸所。京房《易传》曰:“‘暌孤(2),见豕负涂。’厥妖人生两头。下相攘善,妖亦同。人若六畜首目在下,兹谓亡上,政将变更。厥妖之作,以谴失正,各象其类。两颈,下不一也;手多,所任邪也;足少,下不胜任,或不任下也。凡下体生于上,不敬也;上体生于下,媟渎也(3);生非其类,淫乱也;人生而大,上速成也;生而能言,好虚也。群妖推此类。不改,乃成凶也。”
【注释】
(1)尻(kāo):脊骨末端,臀部。
(2)暌(kuí)孤:指离家在外的孤子。
(3)媟(xiè)渎:亵狎,轻慢。
【译文】
汉平帝元始元年六月,长安有个妇女生下儿子,两个头两个脖子,脸都相对,四支手臂共一个胸脯,都向前伸,臀部有眼睛,长二寸左右。京房《易传》说:“‘孤儿离家在外,看见猪爬在泥涂中。’它的妖兆是人生两个头。臣下相互侵夺功绩,妖兆也相同。人或者六畜的头、眼睛长在身体上,这意味着国君要死亡,政权要变更。那妖兆的出现,是谴责国家失去正道,各自象征它们的品类。两个脖子,是臣下不齐心;手多,是所任用的人奸邪。脚少,是臣下不能胜任其职,或者不任用臣下。凡是身体的下部长在上面的,是不恭敬;身体上面的器官长在下面,是亵狎轻慢。生下的不是同类,是淫乱;人生下来长得很大,是君上急于求成;生下来就能说话,是喜好虚浮。各种妖兆依此类推。不加改正,就会成为灾祸。”
三足乌
汉章帝元和元年(1),代郡高柳乌生子(2),三足,大如鸡,色赤,头有角,长寸余。
【注释】
(1)汉章帝元和元年:84年。元和,汉章帝刘炟的年号。汉章帝在位十四年,共使用三个年号:建初、元和、章和。
(2)代郡:郡名。战国时赵置,治所代县(故城在今河北蔚县西南)。汉初为代国,不久改国为郡,属并州刺史部,治所桑乾县,东汉时移郡治高柳(今山西阳高),晋复移郡治代县,至隋废郡。高柳:代郡治所,故城在今山西阳高西南。
【译文】
汉章帝元和元年,代郡高柳县有只乌鸦生下小乌鸦,有三只脚,大小像只鸡,红色,头上有角,角长一寸多。
德阳殿蛇
汉桓帝即位(1),有大蛇见德阳殿上(2)。洛阳市令淳于翼曰(3):“蛇有鳞,甲兵之象也。见于省中,将有椒房大臣受甲兵之象也(4)。”乃弃官遁去。到延熹二年,诛大将军梁冀(5),捕治家属,扬兵京师也。
【注释】
(1)汉桓帝:汉章帝曾孙刘志,在位二十一年,共使用7个年号:建和、和平、元嘉、永兴、永寿、延熹、永康。外戚梁冀毒死九岁的汉质帝后,立15岁的刘志为帝。延熹二年,汉章帝刘志联合宦官单超等5人灭梁氏,单超等五人同日封侯,史称“五侯”。之后宦官专权,引发党锢之祸。
(2)德阳殿:东汉皇宫殿名。
(3)市令:掌管市场的官名。
(4)椒房:皇后所居住的宫殿。后来也用为后妃的代称。因系皇后之亲而成为大臣,即称之为椒房大臣。
(5)梁冀:字伯卓,他的两个妹妹分别为汉顺帝、汉桓帝的皇后。梁冀任大将军,专掌朝政近二十年,两位皇后先后死后,桓帝议灭梁氏,梁冀自杀。
【译文】
汉桓帝即位时,有大蛇出现在德阳殿上。洛阳市令淳于翼说:“蛇有鳞,这是铠甲和兵器的象征。出现在禁宫之中,是椒房大臣将有人受到兵甲之祸的象征。”于是弃官隐遁而去。到了延熹二年,诛杀大将军梁冀,逮捕处罚他的家属,在京城动用军队。
雨肉
汉桓帝建和三年秋七月(1),北地廉雨肉(2),似羊肋,或大如手。是时梁太后摄政(3),梁冀专权,擅杀诛太尉李固、杜乔(4),天下冤之。其后,梁氏诛灭。
【注释】
(1)建和三年:149年。
(2)北地:郡名,秦置,汉代沿置。所辖地域大约在今陕西、甘肃、宁夏一带。廉:县名。
(3)梁太后:汉顺帝皇后,梁冀之妹。顺帝崩,立冲帝,梁太后临朝摄政。
(4)李固:东汉大臣。汉冲帝时任太尉,与大将军梁冀参录尚书事。冲帝死,因为议立新不附梁冀,为冀所忌,因被免职。桓帝即位,为冀所诬,逮捕治罪,死于狱中。杜乔:东汉大臣,顺帝时为大司农,汉桓帝时任太尉,因不附梁冀,为梁冀所忌恨,与李固同死狱中。
【译文】
汉桓帝建和三年秋七月,北地廉县降下肉来,似羊肋骨,有的像手掌那么大。当时梁太后摄政,梁冀专掌政权,擅自诛杀太尉李固、杜乔,全国人都认为他们是冤枉的。后来,梁氏被诛灭。
梁冀妻妆
汉桓帝元嘉中(1),京都妇女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愁眉者,细而曲折。啼妆者,薄拭目下若啼处。堕马髻者,作一边。折腰步者,足不任下体。龋齿笑者,若齿痛,乐不欣欣。始自大将军梁冀妻孙寿所为,京都翕然(2),诸夏效之。天戒若曰:“兵马将往收捕。妇女忧愁,踧眉啼哭(3);吏卒掣顿,折其腰脊,令髻邪倾;虽强语笑,无复气味也。”到延熹二年(4),冀举宗合诛。
【注释】
(1)元嘉:汉桓帝年号,151—153年。
(2)翕(xī)然:一致貌。
(3)踧(cù)眉:皱眉。忧虑貌。
(4)延熹二年:159年。延熹是汉桓帝的年号。
【译文】
汉桓帝元嘉年间,京城的妇女流行愁眉、啼妆、墮马髻、折腰步、龋齿笑。所谓愁眉,是画的眉又细又弯曲。所谓啼妆,是在眼睛下面薄薄涂脂粉,像是哭过的样子。所谓墮马髻,是发髻偏向一边。所谓折腰步,是走路时双脚支持不住身体。所谓龋齿笑,就像牙痛,不是高兴的笑。从大将军梁冀的妻子孙寿梳妆开始,京城风行,全国都仿效她。上天这样告诫说:“军队将前往收捕,妇女忧愁,皱眉啼哭;官兵强夺,折断她们的腰椎,使发髻偏斜;即使勉强说笑,也没有了那份情调。”到了延熹二年,梁冀全族都被诛杀了。
牛生鸡
桓帝延熹五年(1),临沅县有牛生鸡(2),两头四足。
【注释】
(1)延熹五年:162年。
(2)临沅:故城在今湖南常德西。
【译文】
汉桓帝延熹五年,临沅县有头牛产下一只鸡来,鸡有两个头,四只脚。
赤厄三七
汉灵帝数游戏于西园中(1),令后宫采女为客舍主人,身为估服(2),行至舍间,采女下酒食,因共饮食,以为戏乐。是天子将欲失位,降在皂隶之谣也。其后天下大乱。古志有曰:“赤厄三七(3)。”三七者,经二百一十载,当有外戚之篡,丹眉之妖。篡盗短祚(4),极于三六,当有飞龙之秀,兴复祖宗。又历三七,当复有黄首之妖,天下大乱矣。自高祖建业,至于平帝之末,二百一十年,而王莽篡,盖因母后之亲。十八年而山东贼樊子都等起(5),实丹其眉,故天下号曰“赤眉”。于是光武以兴祚,其名曰秀。至于灵帝中平元年(6),而张角起(7),置三十六方,徒众数十万,皆是黄巾,故天下号曰“黄巾贼”。至今道服,由此而兴。初起于邺(8),会于真定(9),诳惑百姓曰:“苍天已死,黄天立。岁名甲子年,天下大吉。”起于邺者,天下始业也,会于真定也。小民相向跪拜趋信,荆、扬尤甚。乃弃财产,流沉道路,死者无数。角等初以二月起兵,其冬十二月悉破。自光武中兴至黄巾之起,未盈二百一十年,而天下大乱,汉祚废绝,实应三七之运。
【注释】
(1)汉灵帝:汉灵帝刘宏,168—189年在位,曾使用四个年号:建宁、熹平、光和、中平。西园:汉代上林苑的别名。
(2)估服:商贩的服装。
(3)赤厄:指汉朝的厄运。汉为火德,火色赤,故称。
(4)短祚(zuò):指皇帝在位年限很短。
(5)樊子都:即樊崇,西汉末琅邪(今山东诸城)人,赤眉起义领袖。
(6)中平元年:184年。
(7)张角:东汉钜鹿(今河北宁晋)人,太平道创始人,黄巾起义首领。
(8)邺:古县名。故城在今河北临漳县城西南。
(9)真定:汉代国名。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封常山宪王之子刘平为真定王,割常山郡治所真定县及附近数县置真定国。真定县故城在今河北正定南。
【译文】
汉灵帝多次在西园中游戏,让后宫宫女充当旅舍主人,他自己身穿商贩的服装,走到客店里,宫女摆下酒食,于是一起吃喝,做这样的游戏取乐。这是天子将要失去帝位,降身在贱役之列的流言。那以后天下大乱。古代志书上有这样的说法:“赤色厄运三七。”所谓三七,是指经过二百一十年,会有外戚篡权、赤色眉的妖祸。篡位盗贼福短,限于三六之数,会有飞龙之秀,来兴复祖宗的功业。再经历三七,会有黄首的灾祸,天下就大乱了。从汉高祖建立帝业,到汉平帝末年,二百一十年,王莽篡位,由于是皇太后的亲戚。十八年后山东贼盗樊子都等人起事,确实染红了眉毛,所以天下人称之为“赤眉”。这时光武帝复兴帝业,他叫刘秀。到了汉灵帝中平元年,张角起义,设三十六方,有信徒几十万,他们都头裹黄巾,所以天下称之为“黄巾贼”。至今的道教服装,由此兴起。黄巾军在邺起事,在真定会合,欺骗迷惑百姓说:“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在甲子这一年,天下大吉。”在邺起事,是天下开始行事,在真定会集。老百姓都跪拜信从,荆州、扬州最为厉害。于是,人们抛弃财产,流落于道,死了许多人。张角等人在二月开始起兵,那年冬天的十二月全被攻破。从光武帝中兴到黄巾军起义,未满二百一十年,天下大乱。汉朝皇位被废止,确实应验了三七的运数。
长短衣裾
灵帝建宁中(1),男子之衣好为长服,而下甚短;女子好为长裾(2),而上甚短。是阳无下而阴无上,天下未欲平也。后遂大乱。
【注释】
(1)建宁:东汉灵帝刘宏的年号,168—172年。
(2)裾(jū):衣服的前后襟。亦泛指衣服的前后部分。
【译文】
汉灵帝建宁年间,男子的服装喜欢长上衣,而下服很短;女子喜欢长裙子,但上衣很短。这是阳没有下而阴没有上,天下还不会太平。后来终于天下大乱了。
夫妇相食
灵帝建宁三年春(1),河内有妇食夫(2),河南有夫食妇。夫妇阴阳二仪,有情之深者也,今反相食。阴阳相侵,岂特日月之眚哉(3)。灵帝既没,天下大乱,君有妄诛之暴,臣有劫弒之逆(4),兵革相残,骨肉为仇,生民之祸极矣。故人妖为之先作。而恨不遭辛有、屠黍之论(5),以测其情也。
【注释】
(1)建宁三年:170年。
(2)河内:指黄河以北的地区。汉时置郡,郡治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
(3)眚(shěng):日月蚀。亦指灾异,妖祥。
(4)弑(shì):古代卑幼杀死尊长叫弑。多指臣子杀死君主,子女杀死父母。
(5)辛有:周朝大夫。《左传》记载,周平王东迁时,辛有到伊川,看见有人披着头发在野外祭祀,于是感叹说:“不到一百年,这里就被戎族占领了。因为礼已经先失去了。”屠黍:晋国太史,见晋乱而出奔周。
【译文】
汉灵帝建宁三年春天,河内地区有妻子吃丈夫,河南地区有丈夫吃妻子。夫妻阴阳相配,是有深厚感情的人,如今反而相互吃食。阴阳相互侵犯,岂止是日月的灾祸啊。汉灵帝死后,天下大乱,君上有随意诛杀的残暴,臣下有劫君弑君的叛逆,以武力相残杀,亲骨肉变成了仇敌,老百姓的灾难大到了极点。所以人间的妖祥就先出现了。遗憾的是没有遇到辛有、屠黍那样的议论,来测度它的情由。
寺壁黄人
灵帝熹平二年六月(1),洛阳民讹言,虎贲寺东壁中(2),有黄人,形容须眉良是。观者数万,省内悉出,道路断绝。到中平元年二月(3),张角兄弟起兵冀州,自号“黄天”。三十六方,四面出和。将帅星布,吏士外属。因其疲牵而胜之(4)。
【注释】
(1)熹平二年:173年。
(2)虎贲寺:洛阳寺院名。
(3)中平元年:184年。
(4)(něi):同“馁”,饥饿。
【译文】
汉灵帝熹平二年六月,洛阳的百姓传言,虎贲寺东面墙壁中有黄人,模样胡须眉毛确实很像。观看的人好几万,皇宫里的人都去了,路上交通堵塞。到了灵帝中平元年二月,张角兄弟在冀州起兵,自称“黄天”。设立三十六方,四方的人都起兵应和。黄巾军将帅众多,朝廷的官吏士卒做他们的内应。乘他们疲倦饥饿时才牵制并打败他们。
木不曲直
灵帝熹平三年(1),右校别作中有两樗树(2),皆高四尺许。其一株宿昔暴长(3),长一丈余,粗大一围(4),作胡人状,头目鬓须发俱具。其五年十月壬午,正殿侧有槐树,皆六七围,自拔,倒竖,根上枝下。又中平中,长安城西北六七里,空树中有人面,生鬓。其于《洪范》,皆为木不曲直(5)。
【注释】
(1)熹平三年:174年。
(2)右校:官署名,掌工徒。别作:附属的作坊。樗(chū)树:即臭椿。
(3)宿昔:犹旦夕。比喻短时间之内。
(4)围:计量周长的约略单位。旧说尺寸长短不一,现多指两手或两臂之间合拱的长度。
(5)木不曲直:树木的本性,或曲或直。树木生长不畅茂,多折槁,为变怪而失其本性,被称为“木不曲直”。
【译文】
汉灵帝熹平三年,右校署附属的作坊中有两棵樗树,都高四尺多。其中一棵短时间突然猛长,长一丈多,树干粗大有一围,长成了胡人的模样,头、眼睛、鬓角、胡须、头发都具备。熹平五年十月壬午这一天,正殿旁边有槐树,都六七围粗,自行拔根倒立,树根在上,树枝在下。另外,在中平年间,长安城西北六七里的地方,在一棵空心树中有人脸的模样,长有鬓发。这在《洪范》一书中,都是树木失其本性的灾变。
雌鸡欲化雄
灵帝光和元年(1),南宫侍中寺雌鸡欲化为雄(2),一身毛皆似雄,但头冠尚未变。
【注释】
(1)光和元年:178年。
(2)南宫:秦、汉宫殿名。故址在今河南洛阳东。侍中:古代职官名。秦始置,两汉沿置,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出入宫廷,与闻朝政,逐渐变为亲信贵重之职。晋以后,曾相当于宰相。隋因避讳改称纳言,又称侍内。唐复称侍中,为门下省长官,乃宰相之职。北宋犹存其名,南宋废。寺:衙署,官舍。
【译文】
汉灵帝光和元年,南宫的侍中衙署里有一只雌鸡要变成雄鸡,全身羽毛都变得像雄鸡一样,只有头上鸡冠还没有变。
儿生两头
灵帝光和二年(1),洛阳上西门外女子生儿:两头,异肩,共胸,俱前向。以为不祥,堕地,弃之。自是之后,朝廷霿乱(2),政在私门(3),上下无别,二头之象。后董卓戮太后(4),被以不孝之名,放废天子,后复害之。汉元以来(5),祸莫逾此(6)。
【注释】
(1)光和二年:179年。
(2)霿(méng)乱:黑暗纷乱。
(3)私门:权势之家,权贵者。
(4)董卓:东汉末年少帝、献帝时权臣。董卓原本屯兵凉州,汉少帝刘辩继位时,受辅政大将军何进(汉灵帝何皇后的哥哥)之召率军进京,旋即掌控朝中大权。后董卓废少帝刘辩而立献帝刘协,又以何太后不孝敬婆母永乐皇太后(汉灵帝刘宏的母亲)致其忧死为名,迁何太后于永乐宫。不久又借故杀了刘辩,毒死了何太后。后董卓为其亲信吕布所杀。
(5)元:开端。这里指建国。
(6)逾:越过,经过。
【译文】
汉灵帝光和二年,洛阳上西门外一妇女生下儿子:两个头,各有肩,同胸脯,都朝着前面。她认为不吉祥,生下地就把他扔掉了。从此之后,朝廷昏乱,国家政权由权贵者把持,君臣没有分别,这是人有两个头的兆象。后来董卓杀太后,给她背上不孝的罪名,放逐废黜的天子,后来又害死他。汉朝自建国以来,灾祸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
梁伯夏后
光和四年(1),南宫中黄门寺有一男子(2),长九尺,服白衣。中黄门解步呵问:“汝何等人?白衣妄入宫掖(3)!”曰:“我,梁伯夏后。天使我为天子。”步欲前收之,因忽不见。
【注释】
(1)光和四年:181年。
(2)中黄门寺:中黄门官舍。中黄门,指在宫廷服役的太监。寺,官署,官舍。
(3)宫掖:指皇宫。掖,掖庭,宫中的旁舍,嫔妃居住的地方。
【译文】
汉灵帝光和四年,南宫的中黄门官舍中有一个男子,身长九尺,穿着白色的衣服。中黄门解步大声喝问:“你是什么人?穿着白衣服乱进皇宫!”那人说:“我是梁伯夏的后代。天帝让我来做天子。”解步想上前抓他,忽然就消失了。
草作人状
光和七年(1),陈留济阳、长垣,济阴,东郡,冤句,离狐界中(2),路边生草,悉作人状,操持兵弩;牛马龙蛇鸟兽之形,白黑各如其色,羽毛、头、目、足、翅皆备,非但彷彿(3),像之尤纯。旧说曰:“近草妖也。”是岁有黄巾贼起,汉遂微弱。
【注释】
(1)光和七年:184年。
(2)“陈留”几句:陈留,郡名,汉武帝时所置,治所在陈留,济阳、长垣为其属地。济阴,郡名,汉置,治所在定陶。东郡,郡名,秦置,治所在濮阳。冤句,古县名,是菏泽最古老的地名之一,因黄河水患,故址无存。离狐,古县名,故城在今山东菏泽牡丹区西北。
(3)彷彿(fǎng fú):大体相似。
【译文】
汉灵帝光和七年,陈留郡济阳县、长垣县,济阴郡,东郡,冤句县,离狐县境内,路边长草,都长成人的模样,拿着兵器弓箭;长成牛马龙蛇鸟兽形状的,白的黑的各是各的颜色,羽毛、头、眼睛、脚、翅膀都很齐备,不仅仅是大体相似,而是特别相像。过去的说法是:“是草在作怪。”这一年有黄巾军起兵,汉朝于是衰弱了。
两头共身
灵帝中平元年六月壬申(1),洛阳男子刘仓,居上西门外,妻生男,两头共身。至建安中(2),女子生男,亦两头共身。
【注释】
(1)中平元年:184年。
(2)建安:汉献帝刘协的年号。
【译文】
汉灵帝中平元年六月壬申,洛阳男子刘仓,居住在上西门外,他的妻子生了个男孩,两个头共用一个身子。到了建安年间,有一个妇女生下一个男孩,也是两个头共用一个身子。
怀陵雀
中平三年八月中(1),怀陵上有万余雀(2),先极悲鸣,已因乱斗,相杀,皆断头悬着树枝枳棘(3)。到六年,灵帝崩。夫陵者,高大之象也;雀者,爵也。天戒若曰:“诸怀爵禄而尊厚者,还自相害,至灭亡也。”
【注释】
(1)中平三年:186年。
(2)怀陵:汉冲帝刘昺的陵墓。汉冲帝两岁即位,三岁病死。
(3)枳(zhǐ)棘:枳木与棘木。因其多刺而称恶木。常用以比喻恶人或小人。
【译文】
汉灵帝中平三年八月中,怀陵上有一万多只麻雀,起先非常悲哀地鸣叫,后来接着乱斗,相互残杀,头都断了悬挂在树枝和枳棘丛中。到了中平六年,汉灵帝死了。陵,是高大的象征。雀,就是爵。上天这样警戒说:“那些拥有爵位俸禄而尊贵的人,如果自相残杀,是自取灭亡。”
魁挽歌
汉时,京师宾婚嘉会,皆作魁(1),酒酣之后,续以挽歌。魁,丧家之乐;挽歌,执绋相偶和之者(2)。天戒若曰:“国家当急殄悴(3),诸贵乐皆死亡也。”自灵帝崩后,京师坏灭,户有兼尸虫而相食者,“魁”“挽歌”,斯之效乎?
【注释】
(1)魁(lěi):即“傀儡”,本为丧家之乐,后来演变成木偶戏。
(2)绋(fú):通“”。指下葬时引柩入穴的绳索。后泛指牵引棺材的大绳。
(3)殄(tiǎn)悴(cuì):亦作“殄瘁”。困穷,困苦。
【译文】
汉代时,京城宴客婚礼喜事,都要表演木偶戏,酒喝得尽兴时,接着唱挽歌。木偶戏,是丧家之乐;挽歌,是引棺入穴的人相互应和的哀歌。上天这样告诫说:“国家很快就会非常困顿,那些欢乐的贵人都要死了。”自从汉灵帝死后,京城毁坏,每家都有兼尸虫相互咬食的事情。“木偶戏”“挽歌”,这就是它的效应吗?
京师童谣
灵帝之末,京师谣言曰:“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上北邙(1)。”到中平六年(2),史侯登蹑至尊(3),献帝未有爵号,为中常侍段珪等所执,公卿百僚,皆随其后,到河上,乃得还。
【注释】
(1)北邙:山名。即邙山。因在洛阳之北,故名。东汉、魏、晋的王侯公卿多葬于此。
(2)中平六年:189年。
(3)史侯:即汉少帝刘辩,初养于道人史予助家,故号史侯。汉少帝在位时,汉献帝封陈留王,后董卓废少帝,迎立献帝。至尊:天子之位。
【译文】
汉灵帝末年,京城有谣言说:“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上北邙。”到了中平六年,史侯刘辩登上天子之位,当时汉献帝还没有爵号,被中常侍段珪等人所挟持,公卿百官,都跟随在他们后面,一直走到黄河边,才得以返回。
桓氏复生
汉献帝初平中(1),长沙有人姓桓氏,死,棺敛月余,其母闻棺中有声,发之,遂生。占曰:“至阴为阳,下人为上。”其后曹公由庶士起(2)。
【注释】
(1)初平:汉献帝刘协的年号,190—193年。
(2)庶士:官府小吏。
【译文】
汉献帝初平年间,长沙有姓桓的人,死了,用棺材装敛一个多月,他的母亲听到棺材中有声音,打开棺材,他就活了。占卜说:“极阴转为阳,下等人成为上等人。”后来曹操由官府小吏兴起。
建安人妖
献帝建安七年(1),越巂有男子化为女子(2)。时周群上言(3):“哀帝时亦有此变,将有易代之事。”至二十五年,献帝封山阳公(4)。
【注释】
(1)建安七年:202年。建安,汉献帝年号。
(2)越巂(xí):郡名,汉置,故地即今四川西昌地区。
(3)周群:蜀臣,初仕刘璋,刘备定蜀后任命为儒林校尉。长于望云测天,还继承了西汉天文学家落下闳的天文历算之术,被蜀人尊称为“后贤”。
(4)献帝封山阳公: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前220),曹丕篡位,废汉献帝为山阳公。
【译文】
汉献帝建安七年,越巂郡有一个男子变成了女人。当时周群上书说:“哀帝时也有这种变化,将会发生改朝换代的事情。”到了献公二十五年,汉献帝被黜封为山阳公。
荆州童谣
建安初,荆州童谣曰:“八九年间始欲衰,至十三年无孑遗。”言自中兴以来(1),荆州独全;及刘表为牧(2),民又丰乐;至建安九年,当始衰。始衰者,谓刘表妻死,诸将并零落也。十三年无孑遗者,表又当死,因以丧败也。是时华容有女子(3),忽啼呼曰:“将有大丧。”言语过差,县以为妖言,系狱。月余,忽于狱中哭曰:“刘荆州今日死。”华容去州数百里,即遣马里验视,而刘表果死。县乃出之。续又歌吟曰:“不意李立为贵人。”后无几,曹公平荆州,以涿郡李立字建贤为荆州刺史。
【注释】
(1)中兴:指光武帝刘秀重建刘汉政权。
(2)刘表:山阳郡高平人,汉室宗亲,任荆州牧,故又称为“刘荆州”,为汉末群雄之一。牧:指国君或州郡长官。
(3)华容: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湖北潜江市西南,南朝梁废,东汉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在赤壁战败后北归,取道于此。
【译文】
汉献帝建安初年,荆州地区流传童谣说:“建安八九年间开始衰落,到了十三年就没有留存了。”说是从汉光武中兴以来,荆州能独自保全;等到刘表作了荆州牧,老百姓丰收快乐;到了建安九年,要开始衰落了。所谓开始衰落,指刘表的妻子死了,许多将领也伤亡了。所谓十三年没有留存,是指刘表又将死亡,荆州于是就衰败了。当时华容县有个女子,突然哭喊着说:“将会有大丧事。”言语太过荒谬,县官认为这是妖言,把她关在了监狱里。一个多月后,她突然在狱中哭着说:“刘荆州今天死了。”华容县城离荆州治所几百里,县令立即派人骑快马去验看,刘表果然死了。县令这才把她放出来。她接着又唱着说:“想不到李立成了贵人。”后来没过多久,曹操平定荆州,任命涿郡一个叫李立、字建贤的人做了荆州刺史。
树出血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1),魏武在洛阳起建始殿(2),伐濯龙树而血出(3)。又掘徙梨,根伤而血出。魏武恶之,遂寝疾,是月崩。是岁,为魏文黄初元年(4)。
【注释】
(1)建安二十五年:220年。
(2)魏武:指曹操。前220年,曹丕废汉献帝为山阳公后称帝,即魏文帝,尊其父曹操为魏武帝。建始殿:古代洛阳宫殿名。
(3)濯龙:汉代宫苑名。在洛阳西南角。
(4)魏文黄初元年:220年。魏文,指魏文帝曹丕。黄初,魏文帝的年号。
【译文】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魏武帝在洛阳修筑建始殿,砍伐濯龙苑的树流出血来。又挖掘移植梨树,树根被挖伤而流出血来。魏武帝憎恶这件事,于是生病卧床,当月就死了。这一年,是魏文帝黄初元年。
燕巢生鹰
魏黄初元年,未央宫中有鹰生燕巢中(1),口爪俱赤。至青龙中(2),明帝为凌霄阁,始搆(3),有鹊巢其上。帝以问高堂隆(4),对曰:“《诗》云:‘惟鹊有巢,惟鸠居之。’今兴起宫室,而鹊来巢,此宫室未成,身不得居之象也。”
【注释】
(1)未央宫:西汉宫殿名,位于西汉都城长安城的西南部。因在长乐宫之西,汉时称西宫。
(2)青龙:魏明帝曹叡的年号。曹叡擅长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之“三祖”。曹叡在位十四年,共使用三个年号:太和、青龙、景初。
(3)搆(gòu):架屋,营建。
(4)高堂隆:字昇平,平阳人。魏明帝时任散骑常侍。
【译文】
魏文帝黄初元年,未央宫中有一只小鹰出生在喜鹊的巢穴中,鹰嘴和脚爪都是红色的。到了魏明帝青龙年间,明帝修建凌霄阁,刚刚造起,就有喜鹊在上面筑巢。明帝以这件事询问高堂隆,高堂隆回答说:“《诗经》说:‘喜鹊做好窝巢,鸤鸠住在里面。’现在兴建宫室,就有喜鹊来做窝,这是宫室尚未建成,自身不能居住的象征。”
妖马
魏齐王嘉平初(1),白马河出妖马(2),夜过官牧边鸣呼,众马皆应。明日,见其迹,大如斛(3),行数里,还入河。
【注释】
(1)嘉平:魏齐王曹芳的年号。魏齐王曹芳是魏明帝曹叡的养子,明帝无子,死后由8岁的曹芳即位,由司马懿与大将军曹爽辅政。嘉平元年(250),司马懿以谋反罪诛曹爽及其党羽,独揽曹魏军政大权。嘉平五年(254),曹芳被司马懿之子司马师所废。
(2)白马河:在今河北饶阳县南。
(3)斛(hú):古代的量器,一斛为十斗。
【译文】
魏齐王嘉平初年,白马河出现妖马,晚上经过官府牧场旁边鸣叫,牧场里的马都跟着鸣叫。第二天,看见妖马的蹄印,有斛那么大,它走了好几里,回到了河里。
燕生巨
魏景初元年(1),有燕生巨于卫国李盖家,形若鹰,吻似燕。高堂隆曰:“此魏室之大异,宜防鹰扬之臣于萧墙之内(2)。”其后宣帝起(3),诛曹爽,遂有魏室。
【注释】
(1)景初元年:237年。景初,魏明帝曹叡的年号,237—239年。
(2)鹰扬:形容威武的样子。后来成为武官的名号。萧墙:古代宫室内作为屏障的矮墙。后来借指内部。
(3)宣帝:指晋宣帝司马懿。其孙司马炎被封晋王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晋宣帝。
【译文】
魏明帝景初元年,卫国县李盖家有只燕子孵出一只很大的雏鸟,形状像鹰,嘴像燕子。高堂隆说:“这是魏国很大的怪异之事,应当提防朝廷里勇武的大臣。”后来司马懿兴起,诛杀曹爽,就掌握了魏国的政权。
谯周书柱
蜀景耀五年(1),宫中大树无故自折。谯周深忧之,无所与言,乃书柱曰:“众而大,期之会。具而授,若何复?”言曹者,众也;魏者,大也。众而大,天下其当会也。具而授,如何复有立者乎?蜀既亡,咸以周言为验。
【注释】
(1)景耀五年:262年。景耀,三国蜀汉后主刘禅的年号,258—263年。
【译文】
蜀后主景耀五年,皇宫中的大树无缘无故自己折断。谯周对此深感忧虑,没有地方可以说话,于是在屋柱上写道:“众多而且强大,一年就要聚会。完全授予他人,如何能再恢复?”意思是说,曹是众多,魏是强大,众多而且强大,天下应当被统一。完全授予他人,怎么再有立为君主的人呢?蜀国灭亡之后,都认为谯周的话很灵验。
孙权死征
吴孙权太元元年八月朔(1),大风,江海涌溢,平地水深八尺。拔高陵树二千株(2),石碑差动,吴城两门飞落。明年,权死。
【注释】
(1)太元元年:251年。太元,吴大帝孙权的年号,251—252年。朔:指旧历的每月初一。
(2)高陵:孙权父孙坚的陵墓。在江苏丹阳西。
【译文】
吴国孙权太元元年八月初一,刮起大风,江海里的水涌上来,平地上积水八尺深。大风拔掉了高陵上的两千棵树,石碑有些摇动,吴城的两扇大门被刮掉飞起落下。第二年,孙权死了。
孙亮草妖
吴孙亮五凤元年六月(1),交阯稗草化为稻(2)。昔三苗将亡(3),五谷变种。此草妖也。其后亮废。
【注释】
(1)孙亮五凤元年:254年。孙亮,三国时期吴国的第二位皇帝,252—258年在位。他是吴大帝孙权与潘皇后的第七个儿子,252年孙权去世后即位,258年被权臣孙废为会稽王。五凤,孙亮的年号,254—256年。
(2)交阯:原为古地区名,泛指五岭以南。汉武帝时为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相当于今广东、广西大部和越南的北部、中部。东汉末改为交州。越南于10世纪30年代独立建国后,宋亦称其国为交趾。稗(bài)草:植物名。叶子像稻,叶鞘无毛。实如黍米,可食,或作饲料。杂生稻田中,有害稻子生长。
(3)三苗:古国名。活动区域在江淮、荆州一带。
【译文】
吴国孙亮五凤元年六月,交阯有稗草变成稻谷。从前三苗将要灭亡时,五谷变种。这是草变异作孽。后来孙亮被废除帝位。
大石自立
吴孙亮五凤二年五月(1),阳羡县离里山大石自立(2)。是时孙晧承废故之家(3),得复其位之应也。
【注释】
(1)五凤二年:255年。
(2)阳羡:古县名,故城在今江苏宜兴县南。
(3)孙晧:三国时期吴国末代皇帝,264—280年在位。吴大帝孙权之孙,孙和之子。在位初期虽施行过明政,但不久即沉溺酒色,专于杀戮,变得昏庸暴虐。280年,吴国被西晋所灭,孙晧投降西晋,被封为归命侯。
【译文】
吴国孙亮五凤二年五月,阳羡县离里山有一块大石自己立起来。这是当时孙晧继承衰落的家业,得以恢复帝位的兆应。
陈焦复生
吴孙休永安四年(1),安吴民陈焦死七日(2),复生,穿冢出。乌程孙晧承废故之家得位之祥也(3)。
【注释】
(1)孙休永安四年:261年。孙休,吴景帝,孙权第六子,十八岁时受封为琅琊王。孙亮太平三年(258),孙发动政变,废黜孙亮为会稽王,迎立孙休为帝。
(2)安吴:县名。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孙权分泾县南部地区置安吴县,故治在今安徽泾县黄村镇安吴村。
(3)乌程:吴景帝孙休永安元年,封孙晧为乌程侯。
【译文】
吴国孙休永安四年,安吴县人陈焦死了七天之后,又活了,穿出坟墓。这是乌程侯孙晧继承衰落的家业,获得君位的征兆。
孙休服制
孙休后,衣服之制,上长下短,又积领五六(1),而裳居一二(2)。盖上饶奢,下俭逼,上有余,下不足之象也。
【注释】
(1)领:指称衣服、铠甲的量词。
(2)裳:指下身穿的衣裙。
【译文】
吴景帝孙休之后,衣服的规格,上身长下身短,而且上衣有五六件,而下身穿的只有一两件。这大概是上面富饶奢侈,下面穷困节俭,上面有余,下面不足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