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秦諸子百家之學是中國古代史上最光輝燦爛的時期。但入到漢初以後,百家之學都無聲無響了。偶然有幾個人講百家之學,也只是尾聲,没有甚麽出色的理論。從“曹參薦蓋公言黄老”,直到文、景之世,都是黄老獨盛,漢依以爲治,這是人所共知的。從爲漢王朝服務而論,最適當的應該是法家,而未必是黄老。因爲黄老是道家,一般認爲道家是没落階級的思想,而法家才是新興階級的思想。漢王朝是新興階級的政權,爲甚麽會用没落階級的思想作爲指導思想呢?這是很難理解的。我們是否可以這樣説,儒、道、法都是統治階級的思想,都不是勞動人民的思想,不論是新興階級思想,還是没落階級思想,都可以爲統治階級服務。至於漢初爲甚麽黄老獨盛,我想不妨先考察黄老學派究竟是哪些人?黄老思想的具體内容是些甚麽?這應當有助於對這問題的理解。

《孟荀列傳》説:“慎到趙人,田駢、接予人,環淵楚人,皆學黄老之術。”劉向説:“尹文其學本於黄老。”班固説:“宋鈃其言黄老意。”《史記》又説:“申不害學本於黄老。”又説:“韓非喜形名法術之學,而歸本於黄老。”又從《史記》和劉向所説,知田駢、慎到、接予、宋鈃、尹文俱遊稷下。是黄老之學應起於稷下。司馬談《論六家要旨》説:“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爲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司馬談説的道家,顯然是雜家,這就是黄老。它和周一流的道家是不同的。司馬談説的道家,和劉、班九流所謂的道家,内容也是有區别的(楚的道家和北方道家不同,别有詳論)。司馬談説道家“以虚無爲本,以因循爲用,無成勢,無常形,有法無法,因時爲業,有度無度,因物與合”。可知“虚無爲本”是南北道之所同,故同稱道家。而“因循爲用”則是北方道家所獨有之精義。可以説黄老之精華即在此,其最後起而能壓倒百家亦在此。黄老之所以大盛於漢,可説是因爲它的理論優於百家,至於它能取百家之長,還是其次。它也很適合漢初應該休養生息的社會要求。這就是它能“因時”、“因物”的表現。周一派不僅不能兼取百家之長,更不能因時因物。我認爲是稷下各派學者集合(或融合)而形成了黄老一派;不是先有黄老學,田、慎、宋、尹諸人從黄老出。不是黄老之學在先,而是百家融爲黄老。“黄老”本來就是戰國後期才形成的學術,是到漢代才有的名稱。

因循之説,是田駢、慎到最早,也最清楚。《吕·執一》載:“田駢以道術説王曰:‘博言之,豈獨國之政哉?變化應求,而皆有章,因性任物,而莫不宜當,彭祖以壽,三代以昌……。’”慎到書中就有《因循》一篇,見《群書治要》。現在擬把因循説的意義先提出來討論。周秦學者所謂“因”,《管子·心術》稱爲“静因之道”,其《解》曰:“因也者,舍己而以物爲法者也。”這是一句含義宏深而又最得當的話,可以説,“因循”就是根據客觀條件來作事,是根本反對主觀主義、唯心主議。它反對閉門空想一套理論來治天下,反對完全不合實際的那些學説。從這一點來着眼,就可以瞭解《子·天下》篇所説田駢、慎到的學説是些甚麽思想了。《天下》篇説慎到“棄知(智)去已,而緣不得已,泠汰於物,以爲道理”。又説:“夫無知之物,無建己之患,無用知(智)之累,動静不離於理,是以終身無譽,故曰至於若無知之物而已。無用聖賢。夫塊不失道。豪傑相與笑之曰:‘慎到之道,非生人之行,而至死人之理,適得怪焉。’”可説“建己之患”,就是標新立異來自成一家,“用智之累”,就是穿鑿附會、脱離實際。這都是田駢、慎到所反對的。“泠汰於物以爲道理”,是要洗滌一切對事物的偏見和誤解,事物本身自然有個道理,你只要順著自然之理做去,就是“而緣不得已”。所以説“推拍輐斷,與物宛轉”。所以説“推而後行,曳而後往,若飄風之還,若羽之旋,若磨石之隧”。這是不堅持成見,但隨着事物的發展而變化。所以豪傑們笑他不像活人的行爲,完全是死人的樣子了。《天下》篇這一段開端就説:“公而不當(黨),易而無私,决然無主,趣(趨)物而不兩,不顧於慮,不謀於知,於物無擇,與之俱往。”“趨物不兩”是與物契合的意思。一任物情,還有甚麽與事物脱離之過而任私意來擇别取舍呢?田駢的“因性任物”在這裏也自然解釋清楚了。就可以達到“而莫不宜當”。因循是黄老一派獨有之精義,南方道家周一流無此理論,所以《天下》篇的結論是“彭蒙、田駢、慎到不知道”。周一派徒以虚無爲説,他們非毀田、慎是毫不足怪的。

我從前在一篇稿子中提出《管子》中《心術》、《内業》各篇議論和田駢、慎到相合。從因循論旨來看也是很顯然。《心術》説:“恬愉無爲,去智與故,其應也,非所設也;其動也,非所取也。過在自用,罪在變化。是故有道之君,其處也若無知,其應物也若偶之,静因之道也。”《解》曰:“因也者,舍己而以物爲法者也。感而後應,非所設也;緣理而動,非所取也。過在自用,罪在變化。自用則不虚,不虚則仵於物也;變化則爲生,爲生則亂也。君子之處也若無知,言至虚也;其應物也若偶之,言時適也。”這正是田、慎之“棄知與己,而緣不得已”。“建己之患”正是“過在自用”。“趨物而不兩”就是“應物若偶之”。應物若偶是與物適應契合的意思。所謂“塊不失道,巍然而已”,正是“其處也若無知”,“故曰至於若無知之物而已”。管書之有取於田、慎是無疑的。

《白氏六帖》十一、《太平御》七百六十八引《慎子》説:“行海者坐而至越,有舟也。行陸者立而至秦,有車也。秦、越遠途也,安坐而至者,械也。”《吕·貴因》即有此文。知《貴因》一篇取慎到書爲説。其曰:“三代所寶莫如因,因則無敵。禹通三江五海,决伊、溝迴陸,注之東海,因水之力也。舜一徙成邑,再徙成都,三徙成國,而堯授之禪位,因人之心也。湯、武以千乘制夏、商,因民之欲也。如秦者立而至,有車也。適越者坐而至,有舟也。秦、越遠途也,静立安坐而至者,因其械也。武王使人候殷,返報曰:殷其亂矣。武王固知其無與爲敵也。因其所用,何敵之有?夫審天者,察列星而知四時,因也。推歷者,視月行而知晦朔,因也。禹之裸國,裸入衣出,因也。墨子見荆王,錦衣吹笙,因也。孔子道彌子瑕見釐夫人,因也。湯、武遭亂世,臨苦民,揚其義,成其功,因也。故因則功,專則拙,因者無敵。”這段貴因議論,比之《管子》書論静因之道,管書所取較精,《吕》所取稍遜。《貴因》之次爲《察今》篇,言“不敢議法者衆庶也,以死守(法)者有司也,因時變法者賢主也”。《藝文類聚》三十四引《慎子》文與此正同。知《察今》一篇亦取之《慎子》,此篇容後再談。《順説》、《不廣》二篇皆論因,似亦取慎到一派之説。《韓非子·難勢》爲取慎子言勢之説而難之,知《吕·慎勢》當亦取慎到之説,而又徵《慎子》“一兔走,百人逐之,積兔滿市,行者不顧”之文。其前復有《知度》、《任數》二篇似亦取之《慎子》。《任數》言:“至智棄智,至仁忘仁,静以待時,時至而應。凡應之理,清净公素而正始卒焉。無唱有和,無先有隨。古之王者,其所爲者少,其所因者多,因者君術也。爲則擾矣,因則静矣。因冬爲寒,因夏爲暑,君奚事哉?”静因一義理論,此爲最高。“無先有隨”正是《荀子·天論》所説的“慎子有見於後,無見於先”。也正是《天下》篇所説的“推而後行,曳而後往”,“而緣不得已”。《群書治要》有《慎子·因循》一篇,其言曰:“天道因則大,化(造作)則細,因也者,因人之情也。”司馬談所謂“因時爲業,因物與合”。此之謂因。後世每以委靡苟且爲因循,這遠不是黄老因循之義。

《天下》篇説彭蒙、田駢、慎到“萬物以爲首。曰天能覆之而不能載之,地能載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辯之。知萬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這也是黄老學派的大義,但與《子·物論》之旨全無相同之處。《羣書治要》引《慎子·民雜》篇言:“民雜處而各有所能,所能者不同,此民之情也。大君者,太上也。兼畜下者也。下之所能不同,而皆上之用也。是以大君因民之能以爲資,盡苞而畜之,無能去取焉。是故不設一方以求於人,故所求者無不足也。大君不擇其下,則易爲下也。易爲下,則下莫不容。莫不容故多下,多下之謂太上。”這和《天下》篇所論田駢、慎到之學完全相合。尹文子亦是黄老一派,高誘注《吕·正名》説尹文是人,黄老自然是以人爲主。《羣書治要》引《尹文子·大道》篇説:“爲善使人不能得從,此獨善也;爲巧使人不能得從,此獨巧也;未盡巧善之理。爲善與衆行之,爲巧與衆能之,此善之善者、巧之巧者也。所貴聖人之治,不貴其獨治,貴其能與衆共治;貴工倕之巧,不貴其獨巧,貴其能與衆共巧也。今世之人,行欲獨賢,事欲獨能,辯欲出羣,勇欲絕衆。獨行之賢,不足以成化;獨能之事,不足以周務;出羣之辯,不可爲户説;絕衆之勇,不可與征陣。此四者,亂之所由生。是以聖人任道以通其嶮,立法以理其差。使賢愚不相棄,能鄙不相遺。能鄙不相遺,則能鄙功,賢愚不相棄,則賢愚等慮,此至治之術也。”從尹文的論説看“萬物以爲首”的理論就高深了。《管子·乘馬》也説:“智者知(之),愚者不知,不可以教民;巧者能之,拙者不能,不可以教民。”都是此派物之論。《吕·用衆》一篇即所以發揮此理。篇中似即取慎到之文,又明取田駢之説。《羣書治要》引《慎子》:“故廊廟之材,非一木之枝也;粹白之裘,非一狐之皮也;治亂、安危、存亡、榮辱之施,非一人之力也。”《吕·用衆》説:“天下無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衆白也。夫取於衆,此三皇五帝之所以大立功名也,凡君之所以立,出乎衆也。立已定而舍其衆,是得其末而失其本;得其末而失其本,不聞安居。故以衆勇,無畏乎孟賁矣;以衆力,無畏乎烏獲矣;以衆視,無畏乎離婁矣;以衆知,無畏乎堯舜矣。夫以衆者,此君人之大寶也。田駢謂王曰:‘孟賁庶乎患術(作衢字解),而邊境弗患。楚魏之王辭言不説,而境内已修備矣,兵士已修用矣,得之衆也。’”《不二》又説:“能萬不同,愚智工拙皆盡力竭能,如出乎一穴。”萬物之義,此爲最精。田駢説孟賁之勇只可施之街市之中,至於邊境征陣,孟賁之勇就無所用之。《非十二子》注引《慎子》云:“云能而害無能,則亂也。”佚文又有“夫道所以使賢,無奈不肖何也;所以使智,無奈愚何也。若此則謂之道勝矣”。都是物之義。《吕·不二》説“陳(田)駢貴”,《尸子·廣澤》説“田駢貴均”。慎到、田駢貴學説的精義是這樣。高誘注以生死作解釋,這是把周的物和田、慎的物没有分别清楚。荀子反對貴之論,他在《王制》篇説:“分均則不偏(徧),勢則不壹,衆則不使。有天有地而上下有差,明王始立而處國有制,夫兩貴之不能相事,兩賤之不能相使,是大數也。勢位而欲惡同,物不能贍則必争,争則必亂,亂則矣。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使有貧富貴賤之等,足以相兼臨者,是養天下之本也。”“相事”、“相使”必須有貴賤之差,尤其是必須有貧富之别然後可行。荀卿這種議論完全是强辭奪理。墨子、田、慎的貴,是能作甚麽的人便讓他作甚麽,這才是。墨子曾明白説過:“可使治國者使治國,可使長官者使長官,可使治邑者使治邑。”(《尚賢中》)尹文在《大道》篇中説得更清楚:“圓者之轉,非能轉而轉,不得不轉也;方者之止,非能止而止,不得不止也。因圓者之自轉,使不得止,因方者之自止,使不得轉,何苦物之失分。故因賢者之有用,使不得不用;因愚者之無用,使不得用。用與不用,皆非我也,因彼可用與不可用,而自得其用也。自得其用,奚患物之亂也。”尹文論因者非一事,義與田、慎同,是因萬物之不而以各得其用爲。都似乎是對荀卿的非難作出有力答辯。貴的學説,顯然是從墨子來,宋鈃、尹文是墨子之徒而進入黄老的。荀子説:“墨子有見於,無見於畸。”(《天論》)墨學“大儉約而僈差等”,可能是此派物論的初旨。到尹文、田、慎又更進了一步。孟子説“逃墨必歸於楊”,宋鈃、尹文應該即是逃歸於楊的墨學者。墨子僈差等而尚賢,慎到、田駢則不尚賢,似乎又有不同了。

尹文説的“能鄙不相遺則能鄙功,賢愚不相棄則賢愚等慮”,是反對獨行之賢、出羣之辯、絕衆之勇。這種思想在周秦諸子之中,的確是前進了一步。到《吕》説“以衆力無畏乎烏獲,以衆智無畏乎堯舜”,應該説是進一步闡明這一理論。慎到、田駢對這一問題,又有他們的發展。《吕·觀世》説:“千里而有一士,比肩也;累世而有一聖人,繼踵也。士與聖人之所自來,若此其難也。而治必待之,治奚由至?……此治世之所以短,而亂世之所以長也。”這種議論可能是從慎到而來。《韓非·難勢》一篇就是難慎到之説。其伸言勢之論,謂:“夫賢勢之不相容,亦明矣。且夫堯舜、桀紂千世而一出,是比肩接踵而生也。世之治者不絕於中,吾所以爲言勢者,中也。中者,上不及堯舜,而下亦不爲桀紂。抱法處勢則治,背法去勢則亂。今廢勢背法而待堯舜,堯舜至乃治,是千世亂而一治也。抱法處勢而待桀紂,桀紂至乃亂,是千世治而一亂也。且夫治千而亂一,與治一而亂千也……相去亦遠矣。夫棄隱栝之法,去度量之數,使奚仲爲車,不能成一輪。……釋勢委法,堯舜户説而辯之,不能治三家。夫勢之足用亦明矣。而曰必待賢,則亦不然矣。”“夫曰良馬固車,臧獲御之,則爲人笑;王良御之,則日取乎千里。吾不以爲然。……夫待古之王良以御今之馬,亦猶越人救溺之説也。不可亦明矣。夫良馬固車,五十里而一置,使中手御之,追速致遠,可以及也,而千里可日至也。何必待古之王良乎?”韓非主張中人之治,把慎到之説闡發得很明白。《天下》篇説田駢、慎到“謑髁無任,而笑天下之尚賢;縱脱無行,而非天下之大聖”。尚法而不尚賢,這是黄老之學更進一步的理論。所以荀卿説“慎子蔽於法而不知賢”(《解蔽》)。這種物而不尚賢的理論,一直延續到《淮南子》。《俗》篇説:“子路拯溺而受牛謝,孔子曰:‘魯國必好救人於患。’子貢贖人而不受金於府,孔子曰:‘魯國不復贖人矣。’子路受而勸德,子貢讓而止善。……由此觀之,廉有所在而不可以公行也。故行於俗,可隨也;事周於能,易爲也。矜僞以惑世,伉行以違衆,聖人不以爲民俗。”又説:“故愚者有所修,智有所不足,馬不可以服重,牛不可以追遠,鉛不可以爲刀,銅不可以爲弩,鐵不可以爲舟,各用之於其所適,施之於其所宜,即萬物一而無由相過。”又説:“夫先知遠見,達視千里,人才之隆也,而治世不以責於民。博聞强志,口辯辭給,人智之美也,而明主不以求於下。”“魯般、墨子以木爲而飛之,三日不集,而不可使爲工也。故高不可及者不可以爲人量,行不可逮者不可以爲國俗。夫挈輕重不失銖兩,聖人弗用而縣之乎銓衡;視高下不差尺寸,明主弗任而求之乎浣準。何則,人材不可專用、而度量可世傳也。故國治可與愚守也,而軍制可與權用也,夫待騕飛兔而駕之,則世莫乘車;待西施、毛嬙而爲配,則終身不家矣。然非待古之英俊而人自足者,因所有而并用之。夫騏驥千里,一日而通;駑馬十舍,旬亦至之。由此觀之,人材不足專恃,而道術可公行也。”《淮南·俗》一篇之義,顯自田駢、慎到之物而來。此篇一開始即言:“率性而行謂之道。”又言:“使各便其性、安其居、處其宜、爲其能。”而歸於“以道原人之性”。以率性情闡明物之義,這是把尹、宋、田、慎的學説更深入了一步。《淮南子·主術》一篇也反復地申明“乘衆人之智,用衆人之力”的理論,它説:“聖人舉事,豈能拂道理之數,詭自然之性,未嘗不因其資而用之也。是以積力之所舉,無不勝也;而衆智之所爲,無不成也。……故有一形者處一位,有一能者服一事。力勝其任,則舉之者不重也;能稱其事,則爲之者不難也。無小大修短,各得其宜,則天下一,無以相過也。”也是以順自然之性説物之義,似比之《吕》談物所持理論要深一些。《淮南》的俗是原本於黄老的物而不尚賢之旨,它自然是屬於黄老一派的作品。黄老派的“不尚賢”與《老子》的“不尚賢使民不争”,黄老派的“非大聖”與《子》説的“聖人不死,大盗不止”,詞句很相似而含義遠不相同。即是《天下》篇説尹、老聃“未嘗先人,而常隨人”,如從荀子説“老子有見於詘,無見於伸”言之,也顯然與田、慎“無先有隨”之義的内容不同。不僅是田、慎的物和子的物不同而已,田、慎的“棄知去己”與《老子》的“絕聖棄知”,也顯然是很不同的。總的説來,北方的道家不反對仁義,南方的道家反對仁義,在這一根本差别下,就處處都有殊異了。近世學者或不免雜引老、之説以解尹、宋、田、慎之説,甚至説《禮運》一篇本之道家,都是由於學派統緒不明之故。當然,這些問題也是須經過學者們的共同討論探索,才能漸次明瞭的。

《韓非子·定法》説:“申不害言術,而公孫鞅爲法。”又説:申不害“雖用術於上,法不勤飾於官之患也”。公孫鞅“法雖勤飾於官,主無術於上之患也”。韓非又難慎子之言勢,知法家學説有此三者。但荀卿又説:“慎子蔽於法而不知賢,申不蔽於勢而不知智。”荀、韓兩家之説不同,實則言法始於商子,而慎子承之,又益之以言勢;言勢始於慎子,而申子承之,又益之以言術;韓非直承申子,故其書中多言術。《漢書·藝文志》説:“慎子名到,先申、韓,申、韓稱之。”但荀子重説“慎子蔽於法而不知賢”,田駢、慎到“尚法而無法”,又當如何解説?前面説過,《吕·察今》一篇取之《慎子》,現在把它提出來研究,可以對黄老派的法學理論更清楚一些,它説:“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賢也,爲其不可得而法。先王之法,經乎上世而來者也。……凡先王之法,有要於時也。時不與法俱至,法雖今而至,猶若不可法。故擇(釋)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爲法。先王之所以爲法者何也?先王之所以爲法者人也。而己亦人也,故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與我同耳。有道之士,貴以近知遠,以今知古,以所見知所不見。故審堂下之陰,而知日月之行,陰陽之變。見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魚鱉之藏也。嘗一脬肉,而知一鑊之味、一鼎之調。荆人欲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溢,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餘人。軍驚而壞都舍。嚮其先表之時可導也,今水己變而益多矣,荆人尚猶循表而導之,此其所以敗也。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於此。其時已與先王之法虧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爲治,豈不悲哉!故治國無法則亂,守法而弗變則悖,悖亂不可以持國。世易時移、變法宜矣。譬若良醫,病萬變,藥亦萬變。病變而藥不變,嚮之壽民,今爲殤子矣。故凡舉事必循法而動,變法者因時而化。若此論則無過務矣。夫不敢議法者衆庶也,以死守法者有司也,因時變法者賢主也。是故有天下七十一聖,其法皆不同,非務相反也,時勢異也。故曰良劍期乎斷,不期乎鏌鋣;良馬期乎千里,不期乎驥驁。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時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爲治,豈不難哉?”慎子以病萬變而藥亦萬變言法,以因時變法言法,這就是司馬談説的“無成勢,無常形,有法無法,因時爲業,有度無度,因物與合”。這是黄老派言法的基本精神。《管子·白心》説:“孰能法無法乎?始無始乎?終無終乎?”都是黄老派言法的精義。《荀子·非十二子》批評田駢、慎到説:“尚法而無法,下修而好作,上則取聽於上,下則取從於俗,終日言成文典,反紃察之,則倜然無所歸宿。”清楚地看出,荀卿對田駢、慎到“尚法而無法”的理論原不甚瞭解。所以他就詆毀這些理論是“尚法而無法”“無所歸宿”了。荀卿説的“上則取聽於上,下則取從於俗”,也正是慎子佚文説的“政從上,禮從俗”(《類聚》卷三十八),《白心》説的“上之隨天,下之隨人,人不倡不和,天不始不隨”。“下修而好作”一語,清人的校釋總覺未安。“修”是“循”字,是很明顯;但説“下”是“不”字,就未必對。不如説“下修”就是“因循”二字。既主張因循,而實際又好創作,他的法是靈活的,要不斷地變。在荀卿看來,這又是矛盾的,都是由於荀卿不甚瞭解黄老一派的學説。黄老一派的名稱,本出於漢代,是把稷下先生中的一批思想接近的學者,統稱之爲黄老。他們各人之間的學説還不完全相同,後來的雜家可以説是黄老。《吕》是雜家,是黄老一派。《淮南》也是雜家,是黄老一派。兩者就有些不同。《管子》書也是雜家,也是黄老一派,而又有不同。《淮南》顯然是周秦南方派的意味要濃厚一些。《吕》是北方意味要濃厚一些。《管子》應該是人所述,故托之管仲,顯然是周秦東方派的意味要濃厚一些。而《管子》更要精透一些。如《天下》篇説的“選則不遍,教則不至”,在《管子》書中就説“慕選而不亂”,又説“至之至者,教存可也,教亡可也”。都是更進了一步的説法。申、韓也歸本於黄老,只是法家的本色依然存在。《荀子·解蔽》也何嘗不是受到黄老理論的影響,只是他依然是主於儒家,但他畢竟是三晉派的儒家。他與孟子不同,究竟孟子是東方派的儒家。慎到是趙人,他尚法、尚勢之論最多,可説這也是三晉派的本色保存得多。《子》也是一部雜湊的書,不純粹是周之學,但他依然限於道家,還不能認爲雜家。把各部書各安排一個位置,於研究諸子之學,或者是有幫助的。

黄老之學是由各種學派漸趨接近的結果,而不是由一個道家雜取各家學説而後形成的。從田駢、慎到、尹文的議論,很可以看出這一點,司馬談却把這一係説颠倒了。慎到、尹文他們把物、尚法不尚賢是相互聯系在一起的。《吕·不二》説:“有金鼓,所以一耳也;同法令,所以一心也;智者不得巧,愚者不得拙,所以一衆也;勇者不得先,懼者不得後,所以一力也。故一則治,異則亂;一則安,異則危。夫能萬不同,愚智工拙皆盡力竭能如出乎一穴者,其唯聖人矣乎!”這和《尹文字·大道》篇是完全一致的。《慎子·威德》説:“古者工不兼事,士不兼官……故士位可世,工事可常。……今也國無常道,官無常法,是以國家日繆。教雖成,官不足,官不足則道理匱,道理匱則慕賢智,慕賢智則國家之政要在一人之心矣。”其《君人》篇説:“君人者舍法而以身治,則誅賞奪與從君心出矣。然則取賞者雖當,望多無。受罰者雖當,望輕無已。君舍法而以心裁輕重,則是同功殊賞、同罪殊罰矣。怨之所由生也。是以分馬者之用策,分田者之用鈎也,非鈎策爲過人智也,所以去私塞怨也。故曰大君任法而弗躬爲,則事斷於法矣。”《天下》篇所謂“至於若無知而已,無用聖賢,塊不失道”,鈎策之喻,就是“塊不失道”之謂。依法行事如用鈎策,自然“無用聖賢”。這真是“非生人之行,而至死人之理”。從荀卿的批評來看,似乎田、慎是靈活非常;從《子》的批評來看,田、慎又似乎是呆板已極。我們綜合這些來自兩面的不同批評,就不難看出甚麽是黄老派的真實面貌。靈活與呆板都是“因物與合”的反映。正因爲呆板地隨物隨時而變法,所以它又靈活得非常。《威德》又説:“故立天子以爲天下也,非立天下以爲天子也。立國君以爲國也,非立國以爲君也。立官長以爲官也,非立官以爲官長也。”《吕·貴公》説:“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荀子·大略》也説:“天之生民,非爲君也。天之立君,以爲民也。”似乎都是從慎到的學説來。荀卿法後王也是從慎到來。當然,這種學説和墨子選天子的主張也是有聯的。申、韓雖也“歸本黄老”,但都言術,都强調君權,和田、慎就有些不同。李斯稱申子言:“有天下而不恣睢,是之謂以天下爲桎梏。”韓非言法,他説:“以賢人治不賢人則亂,以不賢人治賢人則治。”這種議論也是大不同於田、慎的。

《荀子·非十二子》説:“上功用、大儉約而僈差等,曾不足以容辨異。縣君臣,是墨翟、宋鈃也。”《子·天下》篇説宋鈃、尹文“以禁攻寢兵爲外,以情欲寡淺爲内”。宋鈃是墨家,應無可疑。班固説宋子“其言黄老意”。可見黄老之學顯然是有墨學成份。從《天下》篇言之,“救民之,救世之戰”,“爲人太多,自爲太少”。這是宋鈃、尹文思想的中心,也正是墨學的精神。墨子尚節儉,宋、尹説人之情本“欲寡而不欲多”,是把節用之説從思想根源上加以闡明。宋鈃認爲戰争的根本原因是源於人們的貪得無厭,總想掠奪别人,戰争才不斷發生。荀卿不瞭解宋鈃立言之意,在《正論》篇批評説:“子宋子曰:‘人之情欲寡,而皆以己之情爲欲多,是過也。……然則亦以人之情目不欲綦色,耳不欲綦聲,口不欲綦味,鼻不欲綦臭,形不欲綦佚,此五綦者,亦以爲人之情不欲乎?曰人之情,欲是已……古之人爲之不然,然人之情爲欲多而不欲寡,故賞以富厚而罰以殺損也。……今子宋子以是之情爲欲寡而不欲多也,然則先王以人之所不欲者賞、而以人所欲者罰耶?亂莫大焉。”他不明白宋鈃之意是説一個人的生活需要原要不了許多,從而主張“人我之養,畢足而止”。人人都有必需的生活就可以了,不要因貪得無厭而掠奪别人,自然就可以“禁攻寢兵”,“天下安寧,以活民命”了。他認爲戰國時因争城争地而殺人盈城盈野,是源於人們的情欲無厭。他是要從根本上解决“偃兵”、“非攻”問題。荀卿反批評他是“蔽於欲而不知得”,説他“有見於少,無見於多”,便是文不對題了。

宋鈃“接萬物以别宥爲始”。《吕》中《去宥》、《去尤》二篇應該是有取於宋子别宥之義。《去宥》説:“人有欲得金者,往鬻金者之所,見人操金,攫而奪之。吏搏而束縛之,問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對吏曰:‘殊不見人,徒見金耳。’此真大有所宥也。夫人有所宥者,因以書爲昏,以白爲黑,以堯爲桀。宥之爲敗亦大矣。亡國之主,其皆甚有所宥邪!”宥就是所謂蔽,宥是偏見主觀的根源,去宥才能“棄智去己”。人我之分,畛域之見,都是有所宥。宋鈃“以聏合歡”、“以調海内”,本就是“天下一家,中國一人”的思想,這是非去宥不可的。《尸子》説“料子貴别宥”,可見晚周還有專談别宥的。宋鈃的“爲人太多,自爲太少”,是他對人世有熱情。“周行天下,上説下教,雖天下不取,强聒而不舍。”正是他勇於爲人的表現。子當然更不能理解這一點,子總不免以自我爲中心,矜己而卑人,對人是冷酷的,當然要非難宋鈃“爲人太多”了。《韓非子·詭使》也説:“先爲人而後自爲,類名號,言泛愛天下,謂之聖。”這自然也是指的宋鈃一派。法家是對他們不滿的。究竟“先爲人”和“爲人太多”有甚麽不好呢?他是滿懷熱情與人合作,自然這又與慎到等人的物的基本精神相合,可以和“還與衆人同道”的學説相通了。宋鈃“不苟於人,不忮於衆”,郭注:“忮,逆也。”是對人謹厚,與衆無忤。完全是墨家的兼愛精神。《韓非子·五蠹》説:“今儒、墨皆稱先王兼愛天下。”兼愛是東方地區的共同思想。人與人相愛,又是慎到、田駢“公而無黨,易而無私”的基礎。周一派的思想,總是以不屑之意待人,輕世絕俗,而自視甚高,使人與人相輕。商韓一派總是以權術對人,使人與人相賊。他們從不同的角度都反對仁義。東方的儒墨談仁義,主張人與人相愛,人相愛則能相聚相容,人不相愛則民散,人相賊自然國不得安。田、慎的“還與衆人同道”,必然要以兼愛爲本。楊朱、墨翟都主張仁義,與老、、商、韓都不同。百家盛於戰國,但後來却是黄老獨盛,壓倒百家,兼愛可能是重要的因素。楊朱本來也談仁義,南北道家的不同,是很明顯的。郭沬若同志有一段文章我很心服,給我很大的啓發。他説:“照《天下》篇所引的尹遺説看來,他是主張虚己接物的,心要如明鏡止水,對於外物要如響之應聲,影之隨形。他這種主張和宋鈃的‘别宥’并没有多大區别。主張謙抑,不占人先而常隨人後,和田駢、慎到的‘推而後行,曳而後往’,也没有多大的不同。他的單獨成派,或者是因爲他把他們兩家的現實傾向都拋棄了的緣故罷。宋鈃、尹文志在‘救世’,慎到、田駢學貴‘尚法’,他們都還没有脱離現實,而在尹或環淵便差不多完全擺脱現實而獨善其身了。‘澹然獨與神明居’,便很扼要地説穿了這種態度。”我認爲這一提示是抓著了南北道家不同的根本所在。郭沬若同志在《吕·審己》引列子和尹一段問答後又説:“這裏雖然也提到國之存亡,但不求之於外政,而求之於内心,和慎子的尚法不同,依然是脱離現實的。”(皆見《十批判書·稷下黄老學派批判》)這樣分析,是透徹而扼要的。周、環淵一派,正因爲他們脱離現實,只知有自己而不知有他人,鄙視一切。中國二千餘年的知識份子,很多人受到這一思想的影響。凡是自高自大等許多壞習氣,都從這兒來。他們的人生觀每每是悲觀絕望的,是痛苦的。對現實問題是怯懦而不敢正視,只有逃避了。歷來的文人很多喜歡子,這和墨翟、宋鈃那種熱忱勇敢的氣概,是有天淵之别的。但南方道家如子之流,雖有逃避現實的缺點,而比之三晉法家專以變詐權術對人,使人與人相賊相害,還要好一點。秦用法家,其禍不旋踵。所以賈誼説:“商鞅遺禮義棄仁恩,并心於進取,行之二歲,秦俗日敗……其慈子嗜利,不同禽獸無幾耳。”《戰國策》中也多次指出秦的這一特點,這也是秦王朝覆滅的原因之一。凡漢人所以責秦,都是反對法家的治術。這很可看出漢初的人是如何評論晚周的學術。漢人尊重《孝經》,我認爲是有道理的。班固説墨家“以孝視天下,是以上同”。《論語》説禹“菲飮食而致孝乎鬼神”。墨家是效法夏代的,章太炎作過一篇文章論《孝經》本夏法,他認爲《孝經》説“五刑之屬三千”這一句就説明是夏刑,這是很有根據的。也可説,這類的書是通過墨家傳下來的。墨家主張兼愛,正與法家相反,而人類之愛總是從愛其親始,漢人看見人與人不相愛是秦王朝覆滅的原因之一,就不能不以愛教天下,以孝治天下。在以法家爲治的暴秦之後,以《孝經》爲統治者服務,在當時是很需要的。使我更覺得墨家泛愛學説是黄老的基本精神,宋鈃、尹文是突出的倡導者。

非攻之説,倡於墨子,宋鈃、尹文又從而加以闡發,凡墨子節用、節葬、非樂諸大端,都與相。宋鈃、尹文的“見侮不辱”,“情欲寡淺”,也都是爲了禁攻寢兵。荀卿對這些理論一一加以非難,荀卿的意圖,無非是爲封建社會建立等級制。在他的非難中,可使我們把這一派學説看得更清楚。《荀子·富國》説:“夫不足,非天下之大患也,特墨子之私憂過計也。……我以爲墨子之非樂也,則使天下亂,墨子之節用也,則使天下貧。……墨子大有天下,小有一國,將蹙然衣觕食惡憂戚而非樂,若是則瘠,瘠則不足欲,不足欲則賞不行。……墨子大有天下,小有一國,將少人徒、省官職,上功勞苦,與百姓均事業、功勞,若是則不威,不威則罰不行。……若是則萬物失宜,天下敖然若燒若焦,墨子雖爲之衣褐、帶索、嚽菽、飮水,惡能足之乎?……故墨學誠行,則天下尚儉而彌貧,非而日争,勞苦頓萃而愈無功,愀然憂戚而日不和。”可見墨子、宋鈃是主張在位的人也要和百姓均勞苦,從事生産,主張少人徒、省官職,主張一切儉約,來達到兼愛非攻。而荀卿之所謂儒術,是撞鐘擊鼓,芻豢稻粱,要貴賤貧富有等差,要懸君臣,兩相對比,荀卿所謂儒、墨之分也就清楚了。他反對薄葬,見於《正論》篇,益鄙下不成理。

《吕》是黄老一派,它在《節喪》、《安死》諸篇是贊同節葬、節用的。它却反對非樂,其《古樂》篇説:“樂所由來者尚也,必不可廢。”《大樂》又説:“世之學者有非樂者矣,安由出哉?”在這一問題上它是有異議的,惟措辭尚覺和緩。但它在反對偃兵時,態度就激烈了。《蕩兵》篇説:“古聖王有義兵而無有偃兵,兵之所自來者上矣,與始有民俱。凡兵也者威也……民之有威力,性也。性者所受於天也,非人之所能爲也。……兵所自來者久矣……未有蚩尤之時,民固剥林木以戰矣,勝者爲長。……長之立也出於争,争之所由來久矣,不可禁,不可止,故古之賢王有義兵而無偃兵。……兵誠義以誅暴君,以振苦民,民之説也若孝子之見慈親也,老饑者之見美食也。”《振亂》篇又説:“今之世,學者多非乎攻伐,非攻伐而取救守,取救守則鄉之所謂長有道而息無道、賞有義而罰不義之術不行矣。……是非其所取而取其所非也,是利之而反害之也,安之而反危之也,爲天下之長患、致黔首之大害者,若説爲深。”其《禁塞》篇亦極力反對救守之説。荀卿之未敢倡言者,《吕》則疾聲而號呼之。它的理由是站不住的,只能説它是在爲秦滅六國的戰争進行辯護,是極明顯的。《管子》書也是黄老,但它對廢兵之説是抱懷疑態度。其《法法》篇説:“貧民,傷財,莫大於兵,危國,憂主,莫速於兵。此四患者明矣,古今莫之能廢也。兵當廢而不廢,則(古今)惑也。(此二者)不廢而欲廢之,則亦惑也,此二者傷國一也。黄帝、唐、虞,帝之隆也,資有天下,制在一人,當此之時也兵不廢;今德不及三帝,天下不順,而求廢兵,不亦難乎?”其《參患》篇又説:“君之所以尊卑,國之所以安危者,莫要於兵。故誅暴國必以兵,禁辟民必以刑,然則兵者外以誅暴、内以禁邪,故兵者尊主安國之經也,不可廢也。若夫世主則不然,外不以兵而欲誅暴則地必虧矣,内不以刑而欲禁邪則國必亂矣。”《管子》之意似以兵是應該廢的,只是當時的形勢還不可能。這與《吕》以兵争是人的天性而悍然攻擊偃兵,就大不相同了。《韓非子·五蠹》説:“今境之民皆言治,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而國愈貧。境内皆言兵,藏孫、吴之書者家有之,而兵愈弱。”可見管、商、孫、吴之書,遠在非子以前已就有了,只到漢初可能有些增益。凡古書皆然,不足爲怪,所以還是應把它當作先秦書來用。於此可見,晚周之時,偃兵説最盛,這是當世人民要求的强烈反映。惠施、公孫龍諸人皆言偃兵,所以《吕》説:“今之世,學者多非乎攻伐。”只有力圖兼并的人,才會反對禁攻寢兵。商鞅專講富國强兵的,他在《開塞》篇中,把他的法治主張説爲:“一國行之,境内獨治,二國行之,兵則少寢,天下行之,至德復立,此吾以刑殺之反於德、而義合於暴也。”以商君而言寢兵,本來就可笑,但這却是社會壓力的反映。《子》對偃兵問題的言論,也是可笑的。《徐無鬼》篇説:“愛民,害民之始也,爲義偃兵,造兵之本也。……君若勿已矣,修胸中之誠,以應天地之情而勿攖,夫民死亦脱矣,君將惡乎用夫偃兵哉?”這是把廣大人民的要求作爲開玩笑。周秦諸子學術是極其複雜的,要加以系統的清理,本極困難,但提出些共同的問題,如寢兵之類,把各家的議論和態度作對比觀察,各派的思想感情,也還不難看出一些。偃兵這一題目,也就是對諸子的試金石。從春秋時代向戌弭兵以來,經過墨家的倡導和在理論上加以發展,長期和戰争製造者作頑强的争,雖以商、管之書,也不敢對此公開反對。但戰争却不因之停止,反而愈來愈激烈,偃兵説雖盛於一時,但終於未能實現。這一原因在略後的學者作過研究。《禮運》是儒墨兩家匯合的作品(另詳《論墨學源流與儒墨匯合》),它説:“今大道既隱,天下爲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爲己,城郭溝池以爲固,禮義以爲紀……以設制度,以立田里,以賢勇智,以功爲己,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這裏明白指出“貨力爲己”是兵之所由起,也就是説財産私有制是戰争的根源。所以它就主張:“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爲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賊竊亂而不作。”私有制既是戰争的根源,空口談偃兵是不行的,要禁攻寢兵,就需要建立和它相適應的制度,就是“天下爲公”的公有制。毫無疑義,這在當時也只能是空想。黄老的“虚無爲本,因循爲用”,到漢興將近百年的時候,改定制度的要求起來,今文學家注意於改制度,也就代黄老而興起了。

宋鈃的“人我之養,畢足而止”,是説在“人之情欲寡”的前提下,每個人都有同等的生活條件。自然不許可掠奪别人,舍此便無法“以調海内”。所謂“不飾於物”,應該是“不靡於萬物”的意思。郭注解“不以身假物”爲“必自出其力”。這和陳仲子的“不恃人而食”是相同的理論。也必須“人之情欲寡”然後才可以“不靡於萬物”。宋鈃、尹文因“救世之戰”,又才提出了“救民之”,也是作更進一步的闡發。欲“救民之”又才提出了“見侮不辱”。《韓非子·顯學》説:“是漆雕之廉,將非宋榮之恕,是宋榮之寬,將非漆雕之暴。”寬恕也正是“見侮不辱”的基本。荀卿説:“今子宋子案不然,獨詘容爲己。”楊倞注:“獨欲屈容受辱,爲己之道。”寬恕屈容,就可以“取不隨仇”、“見侮不辱”。這對“救民之”,“設不争”,便可迎刃而解。若不能以“兼愛”爲心,缺乏對人類的同情,是不能寬恕屈容的。荀卿批評宋鈃説:“子宋子説不免於以至治爲至亂,豈不過甚矣哉!”(《正論》)粗略讀去,似乎很難理解。結合《天下》篇對墨翟的批評:“亂之上也,治之下也,將求之不得也,雖枯稿不舍也,才士也夫!”才知道墨翟、宋鈃有他所追求的至治的社會。而在荀卿看來,那種社會却是“不足以容辨異,縣君臣”,是“僈差等”的社會。荀卿則是要建立等差。當然墨、宋所謂的至治,荀卿就要認爲是至亂;、荀所謂的至治,墨、宋也就要認爲是至亂了。(韓非把宋鈃、漆雕二人進行對比討論,《顯學》説:“漆雕之議,不色撓,不目逃,行曲則違於臧獲,行直則怒於諸侯,世主以爲廉而禮之。宋榮之議,設不争,取不隨仇,不羞囹圄,見侮不辱,世主以爲寬而禮之。”孟子説:“北官黝之養勇也,不膚撓,不目逃,思以一毫挫於人,若撻之於市朝。不受於褐寬博,亦不受於萬乘之君。”這種行徑都完全是游俠刺客一流。梁啓超認爲游俠刺客出於墨學,這一論斷,我很信服。但漆雕又是八儒之一。或許可説漆雕是墨徒之入儒家者。宋鈃是墨徒之合於楊朱者。似乎他們是墨家的兩個小枝派。這也可見晚周學術分合異同之間,是有一些變化發展。黄老一派,正是由此而形成。漢時的儒學,又何嘗不是如此。儒家和别家之説匯合,而“儒分爲八”。八儒匯合便成爲新的儒學,今文學家也就是這樣成長起來的。)孟子説:“楊子取爲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爲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爲之;子莫執中。”趙岐注:“子莫,魯之賢人。”朱熹注:“子莫知楊、墨之失中,故度於二者之間,而執其中。”這是最早合楊、墨於一途的學者。《尸子·度澤》篇説“皇子貴衷”。皇子可能和子莫同是一派。近人説子莫就是《説苑·修文》篇的顓孫子莫,曾子也很稱讚他(先秦稱的曾子多是曾申,此不詳説)。也有人説顓孫子莫就是子張之子申詳,可能是儒家而兼取楊、墨的學者。雖無詳細材料作證,但周秦學術有這種變化,大致是可以肯定的。周秦時代的學術資料遺存不多,根據各家的相互批評,也可以探索出一些著作已佚的學者的學術面貌。田駢、慎到、宋鈃、尹文的問題,正是這樣。但也有由於批評者宥於成見,批評時措辭失當,造成後人的誤解。如《子·逍遥遊》説:“故夫智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是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於世,末數數然也。雖然猶有末樹也。”這裏説宋鈃對世之毁譽曾不經心,所謂“内外之分”,不免内我而外物,故不汲汲於世之毁譽。這和周的輕世自肆,以天下爲沉濁,不屑和衆人討論的態度,有何差别?這種態度,絕不是宋鈃的精神。黄老派因循任物,終身無譽,所以不以譽勸。“雖天下不取,强聒而不舍”,所以不以毁沮。宋鈃的“爲人過多”,和周不屑於人的態度迥然不同。他是不苟於人,而非輕視别人。墨子説的“餘力相勞,餘財相分,良道相教”。宋鈃“上下見厭而强見”,正是墨學的精神。《孟子·告子》載:“宋牼將之楚,孟子遇之於石丘。……(宋牼)曰:我將言其不利也。(孟子)曰:‘……先生以利説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於利以罷三軍之師,是三軍之士樂罷而悦於利也。爲人臣者懷利以事其君,爲人子者懷利以事其父,爲人弟者懷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終去仁義懷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宋牼所説的利,無疑是墨子所謂“兼相愛、交相利”的意思。這和蘇秦、張儀巧詐之徒所説的利是不同的。孟子這樣説,難道是要人彼此不相利嗎?當然也不是。這些材料都是要從多方面輾轉互證,求得解釋,才能恰當的使用。(周秦諸子的注,也是不易使用的。漢和晉唐諸子之書存者尚多,注諸子就易於找根據,但又大有高下之分。魏晉本來哲學要盛一些,郭象注《子》“謑髁無任”,謂“不肯當其任而任夫衆人,衆人各自能,則無爲横復尚賢也”。這是貫通了諸子各家之學,才能下語如此精當。《策》“人見田駢曰:聞先生高議,設爲不宦”,這正是不肯當其任而任衆人之意。漢代人不留心名理之論,高誘注《吕》“陳駢貴”,他以“生死、等古今”爲解,就不免差毫厘而失千里。中唐人亦究心哲學,但又不及晉人。如楊倞之注《荀子》,雖不及郭象,却比高誘好一些。一個人學問的得失,總是和那一時代分不開的。)

黄老一派,田駢、尹文、接予,都是人。《子·則陽》篇説:“季真之莫爲,接予之或使。”書對這兩種學説都予以否定。“莫爲”可解釋爲莫之爲而爲,“或使”可解釋爲若或使之然。這都是對宇宙現象加以解釋。《吕·義賞》説:“春氣至則草木産,秋氣至則草木落,産與落,或使之,非自然也。故使之者至,無物不爲,使之者不至,物無可爲。古之人審其所以使,故物莫不爲用。賞罰之柄,此上之所以使也。”其《用民》説:“古者多有天下而亡者矣,其民不爲用也。用民之論,不可不熟。劍不徒斷,車不自行,或使之也。”《吕》這兩段文字,可以認爲是接予的學説,是企圖把自然界領域的或使論連用到社會領域。對宇宙萬物的運動變化,認爲不是自然而是或使,歸結可能傾向於認爲一切都是神的作用。這樣當然是錯誤的。但從社會現象來説,如果田駢、慎到的學説真如《天下》篇所説“非生人之行?而至死人之理”,必“至於若無知之物而後已”那樣的機械,我們就應該承認接予的或使論在黄老學派中,是有積極作用的。因爲他在這裏是發現人的主觀能動性了(因晚周如《馬蹄》、《駢拇》一流思想,把放縱無秩序以爲自然,故《吕》則以四時之行非自然而爲或使)。這就把黄老學説的面貌提供了新的研究題材。《管子》中的《心術》、《内業》、《白心》各篇,我以前認爲是慎到、田駢的學説,也有同志從“白心”二字着眼,認爲這幾篇書是宋鈃、尹文的學説,如果從或使論來看,也可以説是接予的學説。總的來説,這些學者都是黄老派,他們同在稷下,互相學習,互相影響,我們説這幾篇書是黄老派的學説就可以了,似不必確認其定是何人的作品。《白心》一篇把“或使”理論闡發得很明透。它説:“天或維之,地或載之。天莫之維,則天以墜矣;地莫之載,則地以沉矣。……又况於人,人有治之辟之,若雷鼓之動也。夫不能自摇者,夫或摇之。夫或者何,若然者也。視之則不見,聽之則不聞,灑乎天下滿,不見其塞。……乎莫得門。故口爲聲也,耳爲聽也,目有視也,手有指也,足有履也,事物有所比也,當生者生,當死者死。……上聖之人,口無虚習也,手無虚指也,物至而命之耳。發於名聲,凝於體色,此其可諭者也。不發於名聲,不凝於體色,此其不可諭者也。及至於至者,教存可也,教亡可也。……故曰孰能去辯與巧,還與衆人同道。故曰思索精者明益衰,德行修者王道浹。”這許多理論,可説是合符“出爲無爲,則爲出於不爲”的説法。以“能若夫風與波乎”伸因循之説,與田駢、慎到可謂相同。但田駢、慎到説“若飄風之還,若羽之旋,若磨石之隧”,而繼之以“若無知之物而已”,“塊不失道”。這裏説“能若夫風與波乎”,而繼之以“唯其所欲適”。“唯其欲適”是靈活的,是主動的。“若無知之物”是死板的,是被動的。這就是接予或使論的作用,比之田、慎要深刻一些了。《白心》以“去辯與巧,而還與衆人同道”伸物而不尚賢,顯然比田駢、慎到也高出一層。《中庸》説“庸德之行,庸言之謹”,庸就是同乎平凡人。“夫婦之愚可以與知,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這樣的知行,才是真理所在。庸未必即合乎中,但中必須是基於庸的。不合乎庸也就是行不通的。《管子·白心》一篇一開始就説“上之隨天,其次隨人,人不倡不和,天不始不隨”,“天不爲一物枉其時,明君聖人亦不爲一人枉其法,天行其所行而萬物被其利,聖人亦行其所行而百姓被其利”。“是以聖人之治也,静身以待之,物至而名自治之。奇身名廢,名正法備,則聖人無事。”“去善之言,爲善之事,事成而顧反無名。能者無名,從事無事。”“故曰孰能棄名與功,而還與衆人同。孰能棄功與名,而還反無成。無成貴其有成也,有成貴其無成也。”黄老派的物論,“與衆人同道”,又更進一步至“無名無功,無事無成”。《管子·心術》説:“聖人若天然,無私覆也;若地然,無私載也。私者,亂天下者也。凡物載名而來,聖人因時財(裁)之,而天下治。”蓋視天下之事原是自治的。《心術》又説:“無爲之道,因也。因也者,無益無損也,以其形因爲之名,此因之術也。”不以物爲法而以己意損之益之,便是傷之亂之。不傷不亂,無損無益,而天下自治,所以説有成而實無成。楊朱“不拔我一毛而利天下”,正因爲拔一毛以利天下即是益一毛以亂天下。楊朱對梁王説“治天下如運諸掌”(見《説苑·政理》),楊朱非不治天下,“無事而天下自極也”(申不害語),此之謂“運諸掌”。黄老一派極重名法,《心術》説:“名者,聖人之所以紀萬物也。”司馬談説:“其實中其聲者謂之端,實不中其聲者謂之窾,窾言不聽,姦乃不生。”《吕·正名》“形名異充,聲實異謂”,聲就是名的意思,實就是形的意思,要名實相符。窾言就是空而無實之論。不循名責實,一切空論滋起,天下何由得治。此等議論甚多,於此毋庸多説。司馬談又説:“道家精神專一,動合無形。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敝。不先定其神,而曰我有以治天下,何由哉!”黄老一派殆無不言全生貴己。詹何對楚王説:“何聞爲身,不聞爲國。”應該説,此派議論是認爲爲身正所以爲國。即此諸端,都是黄老與南方道家周等人頗相違反的。漢初黄老盛行,這和周學派顯然無。

司馬遷説:“曹參薦蓋公言黄老,而賈生、晁錯明申、商,公孫弘以儒顯。”(《太史公自序》)把漢初一段的政治思想説成三變。葉水心説:“賈誼、晁錯其實只是《管子》一書。”這句話説得很好。賈誼明引《管子》不止一次。晁錯言守邊備塞時説:“古之制邊縣,以備敵也。使五家爲伍,伍有長;十長一里,里有假士;四里一連,連有假五百;十連一邑,邑有假候。”這也全出《管子》之書。賈、晁的思想不似申、韓慘刻,其言論深似《管子》,也很明顯。如果承認《管子》書也是黄老,也可説文、景時還是用黄老,直到武帝表彰六經才一變,更合實際些。太史公説:“竇太后崩,武安侯田蚡爲丞相,絀黄老形名百家之言。”正見絀黄老是漢武帝時事。但就《管子》全書而論,它講制度的文字很多,應爲漢時所集成,比之《吕》確乎是一變。似乎因爲此時已須建制度,因之所收涉及制度的文字多一些,與漢初專務休養生息的黄老學又有些不同了。總的説來,是百家之學聚於稷下,尹文、宋鈃、田駢、慎到、接予之徒,互相吸收,才形成這一派。并非先有黄帝、老子之學,然後各家去學黄老。黄老這一名稱,是到漢時才有的。更不是由道家去吸取各家之長,而是各派都有人納入到這一途。從稷下到淮南,時間先後二百年,學説是有發展變動的。從區域來説,《吕》、《管子》、《淮南子》和稷下先生,地方文化的歷史條件也是各别的。這種錯綜係都很複雜,要分疏清楚自然不容易。自劉向定爲九流,以慎到入法家,以田駢、接予入道家,以尹文入名家,以宋鈃入小説家,以《吕》、《淮南》入雜家,於是黄老之學若存若亡。其内容大概遂亦不明。至於黄老在漢初何以能獨盛,而百家遂衰,就更無法説明了。太史公以老、、申、韓同傳,因之老與黄老就更難分别。黄老是有助漢初之治,老亦有助於魏晉之亂,應該有極大的區别。班固更把《黄帝四經》、《管子》諸家和《子》、《列子》同列爲道家,只認他們是“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恃,……獨任清虚,可以爲治”,全未涉及司馬談所説的“因循”,甚麽是因循也全不明白。黄老所説的以“還與衆人同道”爲物,以“舍己而以物爲法”講因循諸大義,都湮晦不彰。《子》一書最突出的偏激之論,正在太史公所指出的《漁父》、《盗跖》、《胠箧》諸篇,這些篇和《馬蹄》、《駢拇》幾篇都可認爲是學末流的極端之論。如《胠箧》説:“田成子有盗賊之名,十二世有國。”可證明這是王建以後的書。韓非也是戰國末期的人,太史公舉出《孤憤》、《五蠹》,也正是法家後期最突出的偏激極端之論。《商君書》也多是秦昭王時代的作品。百家之學都應該分别它前後期議論的不同之點。史公作傳,把這些極端之人、極端之論,重點突出,是可以的。但在今天研究學術思想,就須得仔細分析它前後變化和各家錯綜之迹,才能處理適當。我所做的工作是遠遠不够的,就是這篇論黄老各家學説,也僅是把自己過去所感覺到的問題提出來,想和同志們商討。其實,還應該以《吕》、《淮南》、《管子》三書爲基礎,把自己所提出的問題作進一步深入探討,才可説是研究。但在寫此稿時,經過一段用心,已使我對某些問題比以前更明確一些。

這篇粗糙的稿子,未多用《老子》的文字,并不是有意抹殺《老子》,我從前對《老子》一書的校勘輯佚方面曾花過不少功夫。在這次寫作時,使我對《老子》一書的認識更要清楚些,我總覺得它和前面所談黄老學派的思想頗有不同,與南方道家的周也不相同。舉個最明顯的問題,子不言術,《天下》篇説的尹、老聃也不言術,言術是申子以後的學説,是法家的流變,《老子》書言術的地方太多,又專喜計較個人利害得失,使我很不喜歡它。我認爲它是戰國晚期的書,是三晉人的作品而托之老聃。據《史記·樂毅傳》,此書傳自戰國時河上丈人,六國時惟三晉與境内有黄河,河上丈人宜居三晉。《老列傳》言:“老子之子名宗,宗爲魏將,封於段干。”汪中説就是魏安釐王時魏將段干崇。樂瑕公、樂巨公世傳《老子》,又是趙人。它言術又是本之申子,是韓人。説這部書是後來三晉黄老派學者所作,或更要恰當些。司馬遷學《道論》於黄子,是黄老派下人物,宜知此書淵源。只有他才談到老子姓李名耳,應該李耳才是作這部書的人,也就是魏安釐王時人,也可能就是河上丈人。葛玄輩古道家或言老子生於李樹下,或言指李樹爲姓,應該是李耳生於李下。《戰國策·秦策》有李下,鮑注:河内成縣有李城,是今温縣,六國時魏邑。是李耳爲此邑人,以李爲姓。魏晉羽流不知李下是邑名,妄説爲李樹下,這是有根據的傳訛,應該即是魏人。是李耳作書,而托之老聃。太史公説李耳即老聃,“蓋百有六十餘歲,或言二百餘歲”,是故爲奇詭之説。法家明取道家爲君人南面之術,這部書正以黄老而言術。書中充滿陰柔權術,和宋鈃、尹文、田駢、慎到那種光明熱情的態度絕不相同。這部書的思想在中國歷史不知曾影響過多少人,它起的壞作用比起的好作用可能更多一些。决不是首先有黄老之書,然後才有稷下黄老之學。晚周還没有黄老之稱,這是漢代人才有的名稱。《老子》絕是戰國晚期三晉申不害一流人的作品。凡戰國作經,如《道經》(見《荀子·解蔽》)、《墨經》及韓非書中所見的《法經》,應該都是晚期學者所作。每一派學術發展到了高度成熟的時候,把這派學術的高度概栝的結論和要點歸納起來成一部書,就稱之爲經。儒家删六經,也是荀卿時代的事。《詩》、《書》六藝,本無經名。儒家不作經,而是把古文獻加以删定,合於他們論點的就保留,不合的就删去。《老子》絕不能是早期的作品,而只能説它必在韓非之前。《隋書·經籍志》説:“《黄帝》(四經)四篇,《老子》二篇,最得深道。”可見漢人稱黄老是指的《黃帝四經》四篇。由班《志》看來,這是六國時的作品,所以把它列在田駢、鶡冠的後面。《吕》徵引過幾處而外,韓非、賈誼、《淮南》、《六韜》亦偶引之。古代是有此二人,也有些傳説,都未著書傳後。後人取稷下先生的理論來作書,托之黄帝、老子,漢人才把宋鈃、尹文諸人稱爲黄老。我在寫這篇文字時,考慮到各派學者的思想感情,同時也激動了我的思想感情,使我很不喜《子》、《老子》這兩部書(《子》各篇還應分别對待)。它對人類社會缺乏熱情,黄老學派不能由它來代表。黄老應該以東方(人)爲中心,它和儒、墨一樣都是主張仁義,他們熱心救世,他們“爲人太多”,“强聒不舍”,是對人類充滿熱情、充滿希望的表現。他們對人生不悲觀而是樂觀,對未來充滿希望而不是絕望。他們是從“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精神出發的,是主張“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法家總是自視爲智者能者,别人都在他的術中,只能任其恣睢。商鞅、韓非之流,其對人君,對百姓,甚至對父子兄弟,都是待之以術而絕無誠心。這種自視甚高、以自我爲中心的利己主義,是可驚的。清静不足爲害,象老那樣的自以爲智、自以爲能,就大爲有害了。他們絕無法了解群衆的智能,又怎能和衆人合作共事呢?怎能“棄智與巧而還與衆人同道”呢?我認爲人與人相信相愛這一點是儒、墨、楊朱和晉、楚之學説絕不相同的。漢文帝好黄老,有一個小故事,足見他是深懂黄老理論的。當時有獻千里馬者,他却而不受,他説:“朕乘千里馬,獨先安之。”這就是“還與衆人同道”的意思,這比曹參之流的清静的黄老要高許多。周、韓非之流,都是自負爲千里馬,而看别人都是駑馬,南北的物論於此就大不同了。離開了群衆將是一事無成,離開了群衆的知識也將是一無所用。如像周、韓非諸人的知識,如《老子》只計個人成敗得失的言論,那就不止是無用,而且是有害了。

太史公説:“韓非喜形名法術之學而歸於黄老。”又説:“申子之學本於黄老而主形名。”把申、韓也認爲是黄老,是有道理的。但對於黄老思想核心的道德,韓非顯然是反對的。《韓非子·忠孝》説:“世之所謂烈士者,雖(離)衆獨立,取異於人,爲恬淡之學,理恍惚之言,臣以爲:恬淡,無用之教也;恍惚,無法之言也。”他所指責之言,正是黄老之所謂“道”,《六家要旨》言道家“夫道混混冥冥”,“其辭難知”。《顯學》又説:“今有人於此,義不入危城,不處軍旅,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脛一毛,世主必從而禮之,貴其智而高其行,以爲輕物重生之士也。”這正是針對黄老前輩楊朱之徒而發。申、韓雖有取於黄老,而究竟與黄老顯然不同。韓非書有《解老》、《喻老》兩篇,思想頗不一致,《解老》純是道家言,《喻老》只是借道家言以申法家之説。當然二者不是一人的作品,尤其是此二篇對“天下有道却走馬以糞”一章的解釋,大不相同,更足證明。可見韓非書中如《解老》這樣以别一家的學説誤入非子書中者當復不少。所以一書之中矛盾也多,韓非反對仁義,書中隨處可見,而《用人》一篇突然説:“故明主厲廉耻,招仁義。”真使人懷疑與《用人》相近的《觀行》、《大體》等六篇是否韓非之書,在周秦諸子中如此之例是常見的。漢武帝時,丞相衛綰奏罷申、商、韓非、蘇秦、張儀之言在先,而田蚡爲丞相絀黄老形名百家之言在後,知申、韓和黄老在漢人認識上是區分開的。申、韓與黄老殊異,自無可疑。黄老和周一流不同,前已提到一些,這裏作點補充。“形名”是黄老爲治的主要工具,司馬談《論六家要旨》中説得很清楚。《子·天道》説:“古之明大道者,先明天而道德次之,而仁義次之,而分守次之,而形名次之,而因任次之,而原省次之,而是非次之……故書曰有形有名。形名者,古人有之,而非所以先也。古之語大道者,五變而形名可舉,九變而賞罰可言也。驟而語形名,不知其本也,驟而語賞罰,不知其始也……此之謂辯士一曲之人也。”荘子之流其輕視形名如此,這明是他反對黄老。《在宥》篇説:“賤而不可任者物也,卑而不可因者民也。”“因性任物”是田駢、慎到學術的核心,子之流對此是這樣明白的反對,周一派不能和黄老混同,也是無疑的。《漢書·藝文志》的道家,一部分是楚人,一部分是人,法家則多是三晉人。這種學術思想的分野,是與各個地區文化歷史條件的不同、物質生活的不同有密切的係。孟子説:晉之《乘》,楚之《檮杌》,魯之《春秋》,就説明三地區歷史傳説本屬三個系統,内容大有區别。在古代“其民老死不相往來”的情況下,一川之隔,一林之障,都會使各地方有巨大的差異,是不足爲奇的。到秦漢大統一以後,這種情况才逐漸改變。秦以法家之説爲治,秦、晉的思想本多共同之處。項羽、劉邦都是楚人,漢初楚詞本來就盛,楚歌、楚舞也盛,漢賦本就是從楚詞發展而來,道家思想原是楚人的思想,漢初道家思想盛行也不會是偶然的。漢初接觸到北方思想,首先與黄老一派合流,也很自然周與黄老一派同以虚無爲本,是其相接近的一面,但其間也很有差别。無論楊朱、田駢、慎到、宋鈃、尹文、詹何、子華都講仁義,和周、韓非都反對仁義,截然不同。

北方()的道家,可能早已産生了,只是諸子著書是後來的事。《子》書中的南郭子綦可能是北方最早的道家,書中有項記載,都和顏成子游在一起,首見於《物論》,再見於《人間世》和《徐無鬼》,都作南伯,又見於《寓言》,作東郭。由於每次都和顏成子游在一起,故唐人認爲是一個人。所載言議,無疑是道家。《經典釋文》引李灝説居“南山穴也”,説明是人。他説:“田禾(和)一睹我而國之衆三賀之。”知與田和同時而稍長。他是遠在楊朱之前的道家。知北方()早已有道家,而北方道家就是黄老之學的前驅。它和南方(楚)的道家有接近的一面,又有它們絕不相同的一面。“以虚無爲本,以因循爲用”,言兼形名,理歸仁義,黄老學和周秦各派的異同區分,倘即在此。

【編者附記】先君此稿作於一九六一年上半年,係應《新建設》雜誌編輯部之約,蓋據舊稿《黃老考》而作,然無論論點、材料都較舊作大有發展,所見益深。尤以論黄老學説之主要内容與南方道家周之流的區分,及黄老學自由、慎而《吕》、《管子》,而《淮南》之步步發展,最具特色;而於申韓法家及周、《老子》則頗有貶辭。然此稿經排校之後,不知何故終於未獲刊布,手稿亦未退回,僅退回排校稿一帙,豈編輯部所以暗示“責不在我”之意乎!默編輯先君文集第一卷《古學甄微》時,以此稿與《楊朱學派考》部分材料重複,於是删其重複而存“節録稿”於集中,然以删節不善,遂致斷裂不成文章,既不能見全文體系,又亂其論述層次,而其獨到見解遂多隱晦不顯,私心深以爲憾。今得編輯《中國哲學思想探原》之機,遂重整理全稿發表於此。

蒙 默 整理後記

一九九六年八月

原載《中國哲學思想探原》,臺灣古籍出版社

有限公司一九九七年十月出版,兹據整理。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