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地久

道德经》云:“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久。”俗语天长地久,本此。陆倕《石阙铭》:“暑往寒来,天久地长。”庾信《郑常墓志》:“地久天长,敢镌贞石。”白《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裴敬《太白墓碑》:“天长地久,其名不朽。”卢纶有《天长地久词》五首,见郭茂倩《乐府》。

欢天喜地

陶南村《辍耕录》载江西布衣黄如徵上言本道奉使王如宏小民歌云:“奉使来时惊天动地,回时乌天黑地,官吏每们同。 欢天喜地,百姓每啼天哭地。”惊天动地,见白傅《李白墓》诗:“曾有惊天动地文。”

妙不可言

郭景纯《江赋》:“妙不可尽之于言。”俗谓大好曰妙不可言,本此。

无出其右

甚好曰无出其右。案,《史记·田叔传》:“贯高至汉,汉廷臣无能出其右者。”朱子注《论语》“孰能为之大”,用此语。古吉事尚左,兵丧尚右。刘贡父以尚右为战国时俗。

奇货可居

宝爱器物,曰奇货可居。见《史记·吕不韦传》:“不韦见子楚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也。’”

白面书生

目文人曰白面书生,见《宋书·沈庆之传》:“谏文帝北侵,云:‘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谋之,事何济?’”岑嘉州《与独孤渐道别》诗:“怜君白面一书生,读书千卷未成名。”

开门授徒

在家设教,曰开门授徒,见范蔚宗《儒林传论》:“其耆名高义,开门受徒者,编牒不下万人。”“授”、“受”古通用。 又,《樊准传》:“一人开门,徒众成群。”洪氏《隶释》云:“汉儒开门授徒,亲受业者曰弟子,次相传授曰门生。”

摩顶授记 “记”转为“据”

叮咛分付,曰摩顶授记,本释氏语。《地藏本愿经》云世尊舒金臂,摩诸分身地藏菩萨而作是言云云:“永离诸苦,遇佛授记。”《华严经》有佛授记寺,十二部经有《授记经》。《楞严经》:“世尊以手摩阿难顶。”又云:“弥勒菩萨言:‘今得授记次补佛处。’”王鏊《姑苏志》:“方言云‘受记’为欲责而姑警谕,以伺其悛之词。”案,此语本之洪氏《夷坚志》。

咬文嚼字

好通文曰咬文嚼字,见元人杨氏《劝夫曲》。饮食罄尽,嘲曰“尽盘将军”。亦见元人曲。

箝口结舌

坚不吐实曰箝口结舌。见陆机《表》:“箝口结舌,不敢上诉所天。”《焦氏易林》:“杜口结舌,中心怫郁。”《晋书·段灼传》亦作“杜口结舌”。 江淹书作“箝口吞舌”。白敏中《息夫人不言赋》:“外结舌而内结肠,先箝心而后箝口。”“箝口”二字,始见《庄子》:“箝杨墨之口。”

辞不达义

语言糊涂曰辞不达义。见《仪礼·聘礼篇》:“辞多则史,少则不达,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

大同小异

卢玉川《与马异结交》诗云:“仝不仝,异不异,是谓大仝而小异。”俗谓大同小异,本此。

四司六局

作事必齐备,曰四司六局。《辍耕录》谓起于宋南渡时,“官府贵戚皆置四司六局,民家喜席辄以钱倩之。四司者,帐设司、厨司、茶酒司、台盘司也。六局者,果子局、蜜煎局、菜蔬局、油烛局、香药局、排办局也。”今俗婚丧亦呼诸色目曰六局。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云:“民间吉凶筵会自有托盘、请书、安排坐次、尊前执事、歌说劝酒,谓之‘白席人’,总谓之‘四司人’。”又,王凤洲《丛记》载:“洪武初年,定宫中女官之制,凡六局,曰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尚宫局二人,总司纪、司言、司簿、司闱四司之事。尚仪局一人,总司籍、司乐、司宾、司赞四司之事。尚服局一人,总司宝、司衣、司仗、司饰四司之事。尚食局一人,总司馔、司酝、司药、司供四司之事。尚寝局一人,总司设、司舆、司苑、司灯四司之事。尚功局一人,总司制、司珍、司彩、司计四司之事。”是亦“四司六局”之谓也。

四时八节

文苑英华》有老杜《狂歌行赠四兄》云:“四时八节还拘礼,女拜弟妻男拜弟。”钱氏采入《杜诗外集》。 俗有四时八节之称,见此。

家常茶饭

《续传灯录》:“僧问广法院源禅师:‘到这田地后如何?’曰:‘家常茶饭。’”俗语家常便饭,本此。

两粥一饭

宋文本心仕淮安守,萧条之甚,以启谢贾似道云:“人家如破寺,十室九空;太守若头陀,两粥一饭。”今吾乡居家者多如是。

中行评博

中等曰中行评博。案,《尤悔庵集》:“祭文出名有候选中行评博某某等。”谓中书、行人、大理评事、太常博士也。盖四职大小相等,故以称之。行人之官今已汰。

七塔八幢

器物层累曰七塔八幢。案,释典:“七层为塔,八层为幢。”王锜云:“幢,本禅家幡盖之形,后人以石为幢形而刻咒字于其上,即谓之幢。”如太白《崇明寺佛顶尊胜陀罗尼石幢颂》是也。《十二因缘经》:“佛塔八重,菩萨七重,辟支佛六重,四果五重,是塔亦不一定也。”

九流三教

医卜星相等谓之九流三教。按,《文心雕龙·谐 篇》云:“譬九流之有小说。”九流,见《汉·艺文志》所谓:“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儒家者流,及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流,凡十家。 三教,见昌黎《原道篇》:“今之教者处其三。”《文昌阴骘文》有云:“广行三教。”谓儒释道也。近丙戌大挑,有九流三教之称谓,一等用知县,又借补府经历、直隶州同、州判及县丞、盐大使、库大使,为九流。二等以学正、教谕用,又借补训导,为三教也 (1) 。

不阴不阳

火不旺曰不阴不阳,见王辅嗣《易·系辞》注:“为阴则不能为阳,惟不阴不阳,然后为阴阳之宗。”

老生常谈

习闻语曰老生常谈,见《魏志·管辂传》:“邓飏曰:‘此老生之常谈。’辂曰:‘夫老生者见不生,常谈者见不谈也。’”山谷《流民叹》:“老生常谈幸听之。”

人微言轻

自谦曰人微言轻。按,《史记》“穰苴对齐景公”,《后汉书》“杨乔荐孟尝疏”,皆作“人微权轻”。“言”、“权”声相近也。

眼关六只

眼目伶俐者曰眼关六只。吕蓝玉《言鲭》云:“此放鸭者语也。凡放鸭千百为群,目不转睛,看定其六只雄者,则一群俱不走散,故有是称。”

眉花眼笑

刘孝威诗:“窗疏眉语度,纱轻眼笑来。”俗语“眉花眼笑”当出此。眉,音转为“迷”。

天花乱坠

善于言语者曰天花乱坠。按,张敦颐《六朝事迹》载:“梁武帝时,云光法师讲经,感得天雨散花,天厨献食。”盖本此意。《楞严经》:“即时天雨百宝莲花。”

一团和气

《朱子语录》:“谢显道云:‘明道如泥塑人,及接人,浑是一团和气。’”四字见此。

弄巧成拙

续传灯录》:“僧打圆相,问道宽禅师:‘还出得这个也无?’曰:‘弄巧成拙。’”又,“洞山寺僧拋下坐具,子圆禅师曰:‘一钓便上。’僧提起坐具,曰:‘弄巧成拙。’”俗有“弄巧反成拙”之语,见此。

五胡乱华

《晋书·五行志》云:“是后刘渊、石勒等五胡相继乱华。”今遇事纵横无理者曰五胡乱华,盖唐宋以来相沿之语。

目不识丁 不识瞎字

讥不通文墨曰目不识丁。案,《唐书·张弘靖传》:“而辈挽两石弓,不如识一丁字。”孔平仲续世说》及王楙野客丛书》并作“一个”,谓篆文“丁”作“(个)〔 〕”,形与“个”近。然《元史·许有壬传》云:“懵不识丁。”若作“识个”,似未妥。又云一个瞎字不识。吴任臣《字补》云:“臧武仲与孔子之父名纥,许轧切,音瞎,俗多呼为‘核’,萧颖士每笑之曰:汝‘纥’字也不识。”今人误以为“瞎字不识”,是“不识瞎字”之语其来亦久。

酒囊饭袋

《荆湖近事》云:“马氏奢僭,诸院子弟专事嬉游,不近文史,时人谓之‘酒囊饭袋’。”今俗无能而善饮食者有此称。又,《论衡·别通篇》云:“不学之人,徒以腹为饭坑,肠为酒囊。”颜之推《诫兵篇》云:“今世士大夫,但不读书,即称武夫儿,乃饭囊酒瓮也。”此语由来已久。

掩耳盗铃

《晋·宣帝纪论》:“窃钟掩耳,以众人为不闻。”案,此语出《淮南·俶则训》。范氏之败,人窃钟而走,锵然有声,惧人闻之,遽掩其耳 (2) 。 今俗作“掩耳盗铃”。吴曾《漫录·辨误类》云:“谚有‘掩耳盗铃’,非铃也,钟也。”按,《通鉴》载唐高祖起兵时,语已作“盗铃”。

吹毛求疵

苛索疵病,曰吹毛求疵。见《汉书·中山靖王传》:“有司吹毛求疵,笞服其臣,使证其君。”《后汉·杜林传》:“吹毛索(瘢)〔疵〕,诋欺无限。”《文心雕龙·奏启篇》:“世人为文,竞于诋诃,吹毛取瑕,次骨为戾。”乐天《寄微之百韵》诗:“吹毛遂得疵。”

算无遗策

庾子山《周大将军郑广墓志》:“服叛威边,算无遗策。”徐孝穆《为贞阳侯与荀昂兄弟书》:“凡厥英谋,算靡遗策。”今以称深细善打算者。

班门弄斧

以所业正人,自谦曰班门弄斧。明杨循吉《蓬轩笔记》载:“采石江上太白墓多题诗,有一客书云:‘来的去的写两行,鲁班门前掉大斧。’”盖当时已有此语。

叶落归根

谚有“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语。案,李善注鲍明远“别叶早辞风”诗,引翼氏《风角》曰:“木落归本,水流向东。”即此意。

将错就错

指月录》:“荐福怀云:‘弥勒已是错说,天亲已是错传。山僧今日将错就错,与你诸人注破。’”

嚼蜡无味

《楞严经》:“我本无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如嚼蜡。”笺云:“无味也。”俗云“嚼蜡无味”,本此。

对牛弹琴

语非其人,曰对牛弹琴,见牟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又,郭象庄子注》云:“犹对牛而鼓簧。”亦此意。

狐假虎威

依附作威,曰狐假虎威,意本《国策》。江乙对楚宣王云:“虎与狐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畏己而走,以为畏狐也。” 其语则用庾子山《哀江南赋》:“况以隼翼 披,虎威狐假。”李义山诗:“虎威狐更假。”用此语。

烈烈轰轰

作事勇猛者曰烈烈轰轰。文信国过张许庙,题《沁园春》词用之:“好烈烈轰轰做一场。”

媒媒晦晦

体肥胖曰媒媒晦晦。媒作“某”平声;晦作“吼”平声。 案,《庄子·知北游篇》:“媒媒晦晦,无心而不可与谋。”注:“媒媒即昧昧。”盖体肥者作事多不伶俐,故云。

隐隐展展

言人倏来倏往曰隐隐展展,见《西京赋》:“商旅联(藉)〔槅〕,隐隐展展。”注:“重车声也。”今借为人迹无定之意。

节节足足

吃食声有节节足足之谓。案,《说文》:“饮器象爵者,取其鸣节节足足也。”《宋书·符瑞志》:“凤皇其鸣,雄曰节节,雌曰足足。”

百孔千疮

逋负累累,曰百孔千疮。见昌黎《与孟尚书书》:“群儒区区修补,百孔千疮。”

一败涂地

事不成曰一败涂地,见《史记·高祖本纪》:“刘季曰:‘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案,本为战败而肝脑涂地之意。老苏《管仲论》云:“威公之薨也,一败涂地,无惑也。”已借用。

牢不可破

昌黎《平淮西碑序》:“并为一谈,牢不可破。”俗语本此。

蛮针瞎灸

《赤水玄珠》有“蛮针瞎灸”之说,本医家语。今作事不循理者有此称。

俗不可医

黄山谷戒子弟云:“诸病可医,惟俗病不可医。” (3) 东坡《绿筠轩》诗:“人瘦尚可肥,人俗不可医。”

一窍不通

讥下愚曰一窍不通,见高诱淮南子注》:“孔子言纣一窍不通,若一窍通,则比干不见杀。”“不通”二字,司马公《孝经解》用之,“是何言与”注云:“言之不通也。”

力不从心

心欲然而势不能,曰力不从心,见《后汉·西域传》:“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诸国力不从心。”然范氏又本班昭《为兄上书》语:“超之气力,不能从心。”

有名无实

《汉书·黄霸传》:“张敞云:‘并行伪貌,有名亡实。’”《宋书·陆澄传》:“郎官旧坐杖,有名无实。”东坡《敦教化论》云:“有名而无实,则其名不行;有实而无名,则其实不长。”

口是心非

张君房云笈七签》:“道教五戒,三者不得口是心非。” (4) 《太上感应篇》亦有此语。今口然心不然者曰口是心非,见此。

近里着己 着,直略切

语言务实,曰近里着己。见《二程语录》:“学要鞭辟近里,着己而已。”

晦盲否塞 否,音痞

无光彩曰晦盲否塞,见吕东莱《蒙训》:“此种文字晦盲否塞,何足动人?”朱子《大学章句序》用之。

百发百中

《国策》:苏厉谓白起曰:“楚有养由基,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自作自受

宋僧问达观禅师:“一百二十斤铁锥(放)〔教〕阿谁担?”曰:“自作自受。”见《续传灯录》。

一刀两段

作事斩绝,曰一刀两段。见《续传灯录》:“汾阳和尚问智圆禅师:‘介山逢尉迟时如何?’曰:‘一刀两段。’”

脚踏实地

作事着实,曰脚踏实地。见邵氏《闻见前录》:“司马温公尝问康节曰:‘某何如人?’曰:‘君实脚踏实地人也。’”《宋史·邵雍传》作“脚着实地” 。王勉夫懋《临终诫子诗》云:“平生不学口头禅,脚踏实地性虚天。”

抱头鼠窜

《汉书·蒯通传》:“奉头鼠窜。”奉,即“捧”字。俗谓急遽颠沛曰抱头鼠窜,本此。

急如星火

急不可待曰急如星火,见李顺伯《陈情表》:“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粗眉大眼

五灯会元》:“僧问黄蘗禅师:‘如何是佛?’曰:‘眉粗眼大。’”今谓姿貌不佳者曰粗眉大眼。

穷凶极恶

《汉书·王莽传赞》:“滔天虐民,穷凶极恶。”盖为大凶恶之义。俗以贫为穷,又曰极,借为贫甚则凶恶之意。

狂奔尽气

急趋不息,曰狂奔尽气。见退之《复上宰相书》:“则将狂奔尽气,濡手足,焦毛发。”

风云气色

事几曰风云气色,见《指月录》:“白云端云:‘迦叶善观风云,别气色。’”

丁一确二

需之甚切,曰丁一确二,见《朱子语类》。本为著实不爽之词,犹丁宁、的确之意。俗呼“确”作“康”入声,音重故也。“壳”字亦然。 确,本训坚刚。《易·系辞》:“确然示人易矣。”俗相订曰确帐,无义。

省吃俭用

龚明之中吴纪闻》云:“予尝附益黄山谷语,以省吃俭用,号五休居士。” (5) 今俗,节俭者有此语。

米盐琐屑

事烦琐曰米盐琐屑,见《汉书·黄霸传》:“米盐靡密,初若烦碎。”

咬姜呷醋

节啬作家曰咬姜呷醋。见《老学庵笔记》:“尚书诸曹吏语云:‘礼祠主膳,淡吃荠面;兵职驾库,咬姜呷醋。’”

罗雀掘鼠

窘迫之际,竭力张罗,曰罗雀掘鼠。案,《旧唐书·肃宗纪》“贼将尹子奇围睢阳,城中食尽,士卒食茶纸。茶纸既尽,遂食马。马尽,罗雀掘鼠”云云,语盖本此,极言窘况也。 谓谋衣食曰张罗,当亦取网罗鸟雀之意。

掐鼻皱眉

意不欲而口不敢言,曰掐鼻皱眉,亦曰掐鼻搊漧。按,《晋书·郭舒传》:“为王澄别驾,以救士人宗〔庾〕廞,澄恚之,遣掐其鼻,灸眉头。舒跪而受之。”当即此意。“灸”、“皱”音相近。

咬定牙关

忍饥度日曰咬定牙关。李戒庵《漫笔》载:“任兵备环,倭乱,与子书云:‘但臣死忠,妻死节,子死孝,咬定牙关,大家成就一个是而已。’”任,山西人,嘉靖甲辰进士。

贼人心虚

宋雪窦禅师下座,谓侍者:“适来有人看方丈么?”曰:“有。”曰:“作贼人心虚。”见《传灯录》。

顺手牵羊

伺便窃取,曰顺手牵羊。按,《曲礼》:“效羊者右牵之。”俗呼右手曰顺手,取顺便之意。

心猿意马

心不定曰心猿意马,见庾子山《五张寺经藏碑铭》:“身虽系马,心避腾猿。”本《维摩经》“难化之人,心如猿猴,又如象马”语。《佛遗教经》:“心之可畏,譬如狂象无钩,猿猴得树,腾跃踔踯,难可禁制,当急挫之,无令放逸。”

人面兽心

骂人曰人面兽心。见《宋·明帝纪》及刘峻《辨命论》。案,《越语》:“范蠡对吴使云:‘余虽 然而人面哉,吾犹禽兽也。’”即此意。又,裴景仁《秦书》:“沙门法汰问符朗曰:‘见王吏部兄弟未?’朗曰:‘非一狗面人心,又一人面狗心者耶?’”王忱丑而才,兄国宝美而狠故也。

妥壳乌龟

骂人有“妥壳乌龟”之谓,按,《续传灯录》:“悟真禅师偈云:‘三面狸奴脚踏月,两头白牯手拏烟,戴冠(白)〔碧〕兔立庭柏,脱壳乌龟飞上天。’”

缩头乌龟

诋畏事者曰缩头乌龟,亦有出。《辍耕录》:“秀州故家子孙多败荡,有金方所者,作诗嘲之曰:‘宅眷多为撑目兔,言无夫而孕也。 舍人总作缩头龟。’”以龟詈人见于此。《坚瓠集》载:“张伯雨赠叶景修诗:‘门系龟蒙放鸭船。’以为讥其妇女不洁,故藏一‘龟’字。”亦在元时也。

押韵而已

全唐诗话》:“景龙中,权龙褒为武卫将军,好赋诗而不知声律。尝吟《夏日》诗:‘严霜白皓皓,明月赤团团。’或云:‘岂是夏景?’答曰:‘趁韵而已。’”俗语“虽不成诗,押韵而已”,本此。

贻笑大方

示人文笔,谦云贻笑大方,见《庄子》:“河伯望洋向若叹曰:‘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注:“大方,犹大道也。”

书囊无底

黄鲁直《送王郎》诗:“书囊无底谈未了。”盖翻用颜师古“有底曰囊”之语。俗犹有此称。

幸灾乐祸

见人失意而喜者,曰幸灾乐祸,见《颜氏家训》“每见文士颇读兵书,微有经略,居承平之世,睥睨宫阙,幸灾乐祸”云云。按,语本《左氏传》:“虢射曰:‘幸灾不仁。’”僖十四年。 “郑伯曰:‘王子颓歌舞不倦,乐祸也。’”庄二十年。

福至心灵

毕仲询《幕府燕闲录》:“吴参政以学究登科,后为学士,尝草制以示欧公。公曰:‘君福至心灵矣。’”俗语本此。

福薄灾生

庾亮《让中书监表》:“小人禄薄,福过灾生。”庾信《尔绵永碑铭》:“年深厉起,福过灾生。”俗云福薄灾生,盖本此。

心头无事

李山甫诗:“更无尘事到心头。”韩偓诗:“寻思闲事到心头。”俗云心头无事,出此。

非钱不行

张 《朝野佥载》:“郑愔掌选,贪赃不法。有选人以百钱系靴带,行步有声。问其故,曰:‘当今赴选,非钱不行。’”是唐时已有此语矣。噫!

地主明王

武断乡曲者,目曰地主明王。按,万历《昆山志》:“朱塘乡有地主明王庙。”不云何神。俗称盖假此。

小本经纪 本钱

市肆鬻零星物者,自云小本经纪,见《南史》 (6) 。《市肆记·小经纪类》有药焙、烘篮、风袋、烟帚。寒山子诗:丈夫莫守困,无钱即经纪。 “本钱”二字,见昌黎《处州孔子庙碑》:“置本钱廪米。”

人命关天

黄瑜《双槐岁抄》论狱囚冤报,有云:“人命关天,宜有报也。”盖旧有此语。

花花世界

《华严经》:“佛土生五色莲,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俗语花花世界,盖本此。《首楞严经》:“世为迁流,界为方位。过去、未来、现在为世,东、西、南、北等及上下为界。”

黄昏戌时

日无长短,戌时动云黄昏。按,吾子行《闲居录》云“《尧典》定中星,以戌为昏,世俗称黄昏戌时”是也。则元代已有此语。然宝志禅师《十二时颂》已有“黄昏戌”之语。 志《颂》又有“日出卯,日入酉,半夜子”等语,今俗皆传之。又云“人定亥时”,“人定”字,见汉来歙《表》:“臣夜人定后。”

自我作古

《宣和书谱》:“则天出新意,持臆说,增损前人笔画,自我作古,为十九字。”方回瀛奎律髓》云:荆公“苓通”字,此“自公作古”。

斯文扫地

《唐书·祝钦明传》:“授太子经,帝与群臣宴,钦明自言能八风舞,体肥丑,据地摇头睆目,左右盼。卢藏用叹曰:‘是举五经扫地矣。’”杜诗:“豪杰谁人在,文章扫地无。”山谷诗:“风流扫地尽。”俗云斯文扫地,本此。《汉书》魏豹等传赞:“上古遗烈,扫地尽矣。”语始此。

眼睛望穿

乐天诗《白头吟》:“处变青眼望中穿。”俗语“望穿眼睛”出此。杜诗已云:“新愁眼欲穿。”韩诗:“眼穿长讶双鱼断。”义山《落花》诗:“眼穿仍欲稀。”

不知丁董

《后汉·吕布传》:“曹操欲缓布缚。刘备曰:‘公不见丁建阳、董太师乎?’”俗语“不知丁董”,盖出此。

————————————————————

(1) 此处甚略,读者易致迷惑。清陈康琪《郎潜纪闻》卷十二“大挑原始”条:“举人大挑,始于乾隆丙戌科,吏部新议选法,一等用知县者,又借补府经历,直隶州州同、州判,属州州同、州判,县丞,盐大使,藩库大使,凡九班;二等以学正、教谕用,借补训导,凡三班。时谓之九流三教。按:此语儇巧不足录,借以纪大挑缘始,及当时铨补章程耳。”

(2) 按《淮南子》有“俶真”篇而无“俶则”篇,然此典故出《淮南子·说山》。

(3) 黄庭坚《书缯卷后》:“余尝为少年言:士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

(4) 《云笈七签》卷三十七《洞玄灵宝六斋十直》:“道教五戒,一者不得杀生,二者不得嗜酒,三者不得口是心非,四者不得偷盗,五者不得淫色。”

(5) 黄庭坚有《四休居士诗》。

(6) 《南史·谢弘微传》:“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