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上林赋》叙上林诸水曰(1):“丹水,紫渊,灞、浐、泾、渭(2),”“八川分流(3),相背而异态。”“灏溔潢漾(4),东注太湖”。八川自入大河(5),大河去太湖数千里,中间隔太山及淮、济、大江,何缘与太湖相涉?郭璞《江赋》云(6):“注五湖以漫漭(7),灌三江而漰沛(8)。”《墨子》曰:“禹治天下,南为江、汉、淮、汝,东流注之五湖。”孔安国曰(9):“自彭蠡(10),江分为三,入于震泽后(11),为北江而入于海。”此皆未尝详考地理。江、汉至五湖自隔山,其末乃绕出五湖之下流,径入于海,何缘入于五湖?淮、汝径自徐州入海,全无交涉。《禹贡》云:“彭蠡既潴(12),阳鸟攸居(13)。三江既入,震泽底定。”以对文言,则彭蠡水之所潴,三江水之所入,非入于震泽也。震泽上源,皆山环之,了无大川。震泽之委(14),乃多大川,亦莫知孰为三江者。盖三江之水无所入,则震泽壅而为害;三江之水有所入,然后震泽底定。此水之理也。

【注释】

(1)司马相如(约前179—前118):字长卿,巴郡安汉(今四川南充蓬安)人,一说蜀郡(今四川成都)人。汉景帝时为武骑常侍,以病免。后为汉武帝赏识,被封为郎。以辞赋著称,著有《子虚赋》《上林赋》等。上林:指汉代的上林苑,在今陕西西安一带。

(2)丹水:源出今陕西商县,流入汉水。紫渊:源出今山西离石县。灞(bà):即灞水,源出今陕西蓝田,流入渭水。浐(chǎn):即浐水,源出今陕西蓝田,汇灞水而入渭水。泾:即泾水,源出今宁夏六盘山,流入渭水。渭:即渭水,源出今甘肃渭源,流入黄河。

(3)八川:灞、浐、泾、渭、酆(fēng)、镐(hào)、潦(láo)、潏(jué)八条河流的总称。

(4)灏溔(hào yǎo):水无边貌。

(5)大河:即黄河,下面“大江”指长江。

(6)郭璞(276—324):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晋元帝拜著作佐郎,后为王敦记室参军,因阻止王敦谋反被杀,追赠弘农太守。

(7)五湖:韦昭注为太湖。漫漭(mǎng):水势广远无际貌。

(8)漰沛(pēng pèi):水流声。

(9)孔安国(前156—前74):字子国,孔子十世孙。武帝时,官谏大夫,临淮太守。传有《古文尚书》。

(10)彭蠡:鄱阳湖的古称。

(11)震泽:即太湖。底定:风平浪静。

(12)潴(zhū):水积聚。

(13)阳鸟:郑玄孔颖达等皆以为鸿雁之属。

(14)委:与“源”相对,这里指下游。

【译文】

司马相如《上林赋》叙述上林苑各条水系称:“丹水,紫渊,灞、浐、泾、渭,”“八川分流,相互呼应而形态各异。”“水流荡漾无涯,向东流入太湖。”从八川流入黄河,黄河距离太湖数千里,中间隔着泰山、淮水、济水、长江,怎么会与太湖相关呢?郭璞的《江赋》云:“水流入太湖,水势广远而无际,灌注三江,水声很大。”《墨子》说:“大禹治天下,南为长江、汉水、淮水、汝水,东流注入太湖。”孔安国说:“从彭蠡开始,长江分为三,流入震泽后,经北江而流入大海。”这些说法都没有详细考察地理情况。长江、汉水到太湖自有山岭隔绝,其下游则绕过太湖而向下流去,径直流入大海,为么会流到太湖呢?淮水、汝水径自从徐州入海,和太湖完全没有关系。《禹贡》说:“水汇聚在彭蠡,鸿雁一类的候鸟在这里栖息。流入三江,太湖于是风平浪静。”从文字的对应关系来说,则彭蠡是水积聚的地方,三江是水流入的地方,并非流入太湖。太湖的上源都是群山环绕,根本没有大川。太湖的下游,才有很多大川,也不知道什么是三江。大概三江的水没有去处,太湖就会壅塞而成灾;而如果三江的水有去处,然后太湖就会风平浪静。这是水的本性。

海州东海县西北有二古墓(1),《图志》谓之“黄儿墓”。有一石碑,已漫灭不可读,莫知黄儿者何人。石延年通判海州(2),因行县见之(3),曰:“汉二疏(4),东海人,此必其墓也。”遂谓之“二疏墓”,刻碑于其傍,后人又收入《图经》。余按,疏广,东海兰陵人,兰陵今属沂州承县,今东海县乃汉之赣榆(5),自属琅琊郡(6),非古之东海也。今承县东四十里自有疏广墓,其东又二里有疏受墓。延年不讲地志,但见今谓之东海县,遂以“二疏”名之,极为乖误(7)。大凡地名如此者至多,无足纪者。此乃余初仕为沭阳主簿日(8),始见《图经》中增此事,后世不知其因,往往以为实录,谩志于此(9),以见天下地书皆不可坚信。其北又有“孝女冢”(10),庙貌甚盛,著在祀典。孝女亦东海人,赣榆既非东海故境,则孝女冢庙,亦后人附会县名为之耳。

【注释】

(1)海州东海县:在今江苏连云港东南。

(2)石延年(994—1041):字曼卿,宋城(今河南商丘)人。真宗时为三班奉职。历大理寺丞,迁太子中允,同判登闻鼓院。《宋史》卷四四二有传。

(3)行县:在县内巡行。

(4)二疏:指疏广、疏受二人。疏广(?—前45),字仲翁,号黄老,东海兰陵(今山东苍山县西南)人。征为博士、太中大夫、太子太傅。疏受,疏广之侄,任太子太傅、太子少傅。

(5)赣榆:今江苏赣榆以北一带,宋代则在今江苏赣榆之南偏东,故胡道静认为沈括所论不恰。

(6)琅琊郡:今山东诸城一带。

(7)乖误:错误。

(8)沭阳:今属江苏。沈括任沭阳主簿事约在仁宗至和元年(1054)。

(9)谩(màn):随意地。

(10)冢(zhǒng):坟墓。

【译文】

海州东海县西北有两座古墓,《图志》称为“黄儿墓”。有一块石碑,上面的字已经漫灭不可识读了,不知道所谓的黄儿是谁。石延年通判海州的时候,因为在县内巡行看到此碑,说:“汉代的疏广、疏受是东海人,这必定是他们的墓。”于是称为“二疏墓”,在旁边刻了一座碑,后人又收入《图经》。据我考证,疏广是东海兰陵人,兰陵今属沂州承县,现在的东海县乃是汉代的赣榆,本来属于琅琊郡,不是古人所谓的东海。现在承县东四十里自有疏广墓,往东又二里有疏受墓。石延年不讲地理文献,只看到现在称东海县,就用“二疏”命名,极为错误。大凡地名像这种情况的有很多,举不胜举。这是我初次担任沭阳主簿的时候,第一次看到《图经》中增加此事,后世之人不知道原因,往往以为是实录,因而随手记录于此,由此可见天下的地理书都不能完全相信。古墓的北边又有孝女墓和庙,非常壮观,属于官府祭祀的庙宇。孝女也是东海人,现在的东海既然不是以前的东海,那么孝女的墓和庙也是后人附会县名而成的。

杨文公谈苑》记江南后主患清暑阁前草生(1),徐锴令以桂屑布砖缝中(2),宿草尽死(3)。谓《吕氏春秋》云“桂枝之下无杂木”,盖桂枝味辛螫故也(4)。然桂之杀草木,自是其性,不为辛螫也。《雷公炮炙论》云(5):“以桂为丁,以钉木中,其木即死。”一丁至微,未必能螫大木,自其性相制耳。

【注释】

(1)《杨文公谈苑》:记载北宋名臣杨亿言论的著作,黄鉴笔录、宋庠整理而成,今佚。《说郛》有辑文存世。江南后主:即李煜(937—978),公元961—975年在位。

(2)徐锴(921—975):字楚金,江苏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徐铉之弟。为南唐内史舍人,善小学,有《说文解字系传》《说文解字韵谱》。《宋史》卷四四一有传。

(3)宿草:隔年生的草。

(4)辛螫(shì):毒虫刺蜇人。

(5)《雷公炮炙论》:古代医方书,南朝刘宋雷敩撰,为我国最早的中药炮制学专著。

【译文】

《杨文公谈苑》记载江南后主忧虑清暑阁前杂草丛生,徐锴命人把桂树的碎屑密布在砖缝中,结果隔年生的草都死了。说《吕氏春秋》讲“桂枝之下无杂木。”大概是桂枝辛辣致害的原因。然而桂枝能杀死草木,自是其本性,并非其辛辣致害。《雷公炮炙论》说:“用桂木为丁,钉入木中,木就会死。”一丁那么小,未必能伤害大木,自是它的本性与其他草木相克造成的。

天下地名错乱乖谬,率难考信。如楚章华台,亳州城父县、陈州商水县、荆州江陵、长林、监利县皆有之(1)。乾溪亦有数处。据《左传》,楚灵王七年(2),“成章华之台,与诸侯落之”。杜预注(3):“章华台,在华容城中。”华容即今之监利县,非岳州之华容也(4)。至今有章华故台,在县郭中(5),与杜预之说相符。亳州城父县有乾溪,其侧亦有章华台,故台基下往往得人骨,云楚灵王战死于此。商水县章华之侧,亦有乾溪。薛综注张衡《东京赋》引《左氏传》乃云(6):“楚子成章华之台于乾溪。”皆误说也,《左传》实无此文。章华与乾溪,元非一处。楚灵王十二年(7),王狩于州来,使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帅师围徐以惧吴(8),王次于乾溪,此则城父之乾溪,灵王八年许迁于夷者(9),乃此地。十三年,公子比为乱(10),使观从从师于乾溪,王众溃,灵王亡,不知所在。平王即位,杀囚,衣之王服,而流诸汉(11),乃取葬之,以靖国人,而赴以乾溪。灵王实缢于芊尹申亥氏(12),他年申亥以王柩告,乃改葬之,而非死于乾溪也。昭王二十七年(13),吴伐陈,王帅师救陈,次于城父,将战,王卒于城父。而《春秋》又云:“弑其君于乾溪。”则后世谓灵王实死于是,理不足怪也。

【注释】

(1)城父县:今安徽涡阳东北。陈州:今河南淮阳一带。商水县:今河南周口南偏西。长林:今湖北荆门。监利县:今属湖北荆州。

(2)楚灵王七年:公元前534年。

(3)杜预(222—285):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任曹魏尚书郎、西晋河南尹、安西军司、秦州刺史、度支尚书、镇南大将军,官至司隶校尉,卒后追赠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成侯。著有《春秋左传集解》。

(4)岳州:今湖南岳阳一带。

(5)郭:城外围着的墙。

(6)薛综(?—243):字敬文,沛郡竹邑(今安徽濉溪)人。任孙吴五官中郎将,出任合浦、交阯太守,升尚书仆射,太子少傅。著有《五宗图述》《二京解》。按:据胡道静等说,非薛综注误,乃沈括误读所致。

(7)楚灵王十二年:按《左传》记载,事当在昭公十二年(前530),即楚灵王十一年(前530)。

(8)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皆为楚国将领,事见《史记·楚世家》。

(9)灵王八年:公元前527年。许迁:《左传》作“迁许”。

(10)公子比:楚灵王之弟,与观起、弃疾、子晳联合发动政变。后发生内乱,公子比、子晳自杀,弃疾即位,为楚平王。

(11)汉:即汉水,源出今陕西宁强北蟠冢山,流入长江。

(12)芊尹:楚国官名。

(13)昭王二十七年:公元前489年。事见《左传·哀公六年》及《史记·楚世家》。

【译文】

天下地名的错乱,大都难以考信。比如楚国的章华台,在亳州城父县、陈州商水县、荆州江陵、长林、监利县都有。乾溪也有多处。根据《左传》记载,楚灵王七年“建成章华台,与诸侯一起参与落成礼”。杜预注:“章华台,在华容城中。”华容即今之监利县,并非岳州的华容。监利县的城墙中至今有章华故台,与杜预的说法相符。亳州城父县有乾溪,它旁边也有章华台,因此台基下面往往会挖出人骨,传说楚灵王战死于此。商水县的章华台旁,也有乾溪。薛综注张衡的《东京赋》引《左传》说:“楚王在乾溪旁边建成章华台。”都是错误的说法,《左传》实无此文。章华台与乾溪,原来就不在一处。楚灵王十二年,王到州来巡狩,命令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率领军队围攻徐地以威吓吴国,楚王驻扎在乾溪,这是城父县的乾溪,灵王八年把许国迁到夷的,就是此地。灵王十三年,公子比作乱,命观从跟随部队驻扎在乾溪,灵王的部队溃败,灵王逃亡,不知所在。楚平王即位,杀了一名囚犯,让他穿上灵王的衣服,让尸体漂在汉水上,于是捞上来安葬,以此安定国人,并把灵柩安葬在乾溪。灵王其实是缢死在芊尹申亥氏那里,几年后申亥把灵王的灵柩告诉了平王,于是改葬了灵王,灵王并非死于乾溪。楚昭王二十七年,吴国讨伐陈国,昭王率领军队援救陈国,驻扎在城父,将要开战时,昭王死在了城父县。而《春秋》又说:“在乾溪杀死了君主。”于是后世说灵王其实死在这里,也就不足为怪了。

今人守郡谓之“建麾”(1),盖用颜延年诗(2):“一麾乃出守(3)。”此误也。延年谓“一麾”者,乃指麾之麾,如武王“右秉白旄以麾”之麾,非旌麾之麾也。延年《阮始平》诗云“屡荐不入官,一麾乃出守”者,谓山涛荐咸为吏部郎(4),三上武帝,不用,后为荀勖一挤(5),遂出始平,故有此句。延年被摈,以此自托耳。自杜牧为《登乐游原》诗云(6):“拟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始谬用一麾,自此遂为故事。

【注释】

(1)麾(huī):古代供指挥用的旌旗。

(2)颜延年:即颜延之(384—456),字延年,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元嘉三年(426)任中书侍郎,领步兵校尉,后出为永嘉太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

(3)麾:这里同“挥”。

(4)山涛(205—283):字巨源,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入晋为侍中,迁吏部尚书、太子少傅、左仆射等,谥号康。“竹林七贤”之一。咸,指阮咸,字仲容,陈留尉氏(今属河南开封)人,阮籍之侄。历官散骑侍郎,补始平太守。“竹林七贤”之一。

(5)荀勖(xù,?—289):字公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入晋封济北郡侯。后拜中书监、加侍中,累迁光禄大夫、仪同三司,守尚书令。卒赠司徒,谥号成。

(6)杜牧(803—约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文宗大和二年(828)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任黄州、池州、睦州刺史。

【译文】

今人出任地方郡县长官称为“建麾”,大概是用了颜延年诗“一麾乃出守”的典故,这是错误的。颜延年说的“一麾”指的是指麾的“麾”,比如武王右手拿着白旄指挥的“麾”,不是旌旗的“麾”。颜延年《阮始平》诗云“屡荐不入官,一麾乃出守”,说的是山涛推荐阮咸为吏部郎,三次上书魏武帝,却不被任用,后来遭到荀勖排挤,就出任始平太守了,所以有这句诗。颜延年因为被朝廷摈弃,所以作诗自托。自从杜牧《登乐游原》诗云:“拟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开始就用错了“一麾”一词的意思,从此就成了惯用典故。

除拜官职谓除其旧籍(1),不然也。“除”犹“易”也,以新易旧曰“除”,如新旧岁之交谓之“岁除”,《易》:“除戎器,戒不虞(2)。”以新易弊,所以备不虞也。阶谓之“除”者,自下而上,亦更易之义。

【注释】

(1)旧籍:指其原有官职。

(2)除戎器,戒不虞:出自《易·萃·象》。戎,兵戎。

【译文】

把“除拜官职”说成是解除原来的职务,这是错误的。“除”的意思就如同“更易”的意思,以新的换掉旧的叫做“除”,比如新旧年之交叫做“岁除”,《易经》说:“除戎器,戒不虞。”意思是以新的兵器换掉旧的,以备意外情况。台阶也可以称为“除”,是因为它是自下而上攀登的,也有变更、更换的意思。

世人画韩退之(1),小面而美髯,著纱帽。此乃江南韩熙载耳(2),尚有当时所画(3),题志甚明。熙载谥文靖,江南人谓之韩文公,因此遂谬以为退之。退之肥而寡髯。元丰中,以退之从享文宣王庙(4),郡县所画,皆是熙载。后世不复可辨(5),退之遂为熙载矣。

【注释】

(1)韩退之:即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世称昌黎先生。贞元八年(792)进士,累迁监察御史、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元和十二年(817),从裴度平淮西之乱。晚年官至吏部尚书,谥号文。著有《韩昌黎集》等。

(2)韩熙载(902—970):字叔言,潍州北海(今山东潍坊)人。后唐同光四年(926)进士,入南唐任秘书郎、虞部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侍郎、光政殿学士承旨等,卒赠右仆射、同平章事,谥文靖。《宋史》卷四七八有传。

(3)当时所画:当为五代顾闳中所画《韩熙载夜宴图》。

(4)文宣王庙:即孔庙,孔子被尊为文宣王。元丰七年(1084)五月壬戌,以孟子配享孔庙,封荀子扬雄、韩愈为伯,一并从享。

(5)辨:辨别。

【译文】

世人画的韩愈像,面目较小并且有漂亮的胡须,带着纱帽。这是南唐韩熙载的形象,现在还有当时所画韩熙载像,题词非常明确。韩熙载谥号文靖,南唐人因此称他为韩文公,因此就被误以为是韩愈。韩愈脸比较胖并且胡子少。元丰年间,韩愈获准从享孔庙,郡县画的韩愈像,都是韩熙载。后世就无法辨别,韩愈就变成了韩熙载的模样。

今之数钱,百钱谓之陌者,借“陌”字用之,其实只是佰字,如什与伍耳。唐自皇甫镈为垫钱法(1),至昭宗末,乃定八十为百。汉隐帝时,三司使王章每出官钱(2),又减三钱,以七十七为百,输官仍用八十。至今输官钱有用八十陌者。

【注释】

(1)皇甫镈(bó):贞元间进士,为监察御史,迁吏部员外郎、判度支,改户部侍郎,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因进宪宗药致宪宗崩,被贬为崖州司户参军。垫钱法:实际开支不足百钱时,仍当百钱计,称为“垫陌”,宋时称“省陌”。

(2)王章(?—950):大名南乐(今河南濮阳)人。于后汉任三司使、检校太傅,隐帝时加检校太尉、同平章事。

【译文】

现在数钱,一百文钱称作“陌”,这是借“陌”这个字使用而已,其实只是“佰”字,就像什与伍。唐代从皇甫镈开始发明了“垫钱法”,到唐昭宗末期,就约定八十文为一百。后汉隐帝时,三司使王章每次支付官府经费,又减少三钱,以七十七钱为一百,但是交纳国库的时候还是以八十钱为一百。至今上缴国库还是以八十钱为一百。

《唐书》:“开元钱重二铢四参。”今蜀郡亦以十参为一铢。参乃古之絫字(1),恐相传之误耳。

【注释】

(1)絫(lěi):古代重量单位,十黍为絫,十絫为一铢。

【译文】

旧唐书》记载,开元时期的钱重二铢四参,现在蜀郡也以十参为一铢。参就是古代的“絫”字,恐怕是因字形相近而在流传中形成的错误。

前史称严武为剑南节度使(1),放肆不法,李白为之作《蜀道难》(2)。按孟棨所记(3),白初至京师,贺知章闻其名(4),首诣之,白出《蜀道难》,读未毕,称叹数四。时乃天宝初也,此时白已作《蜀道难》。严武为剑南,乃在至德以后肃宗时(5),年代甚远。盖小说所记,各得于一时见闻,本末不相知,率多舛误,皆此文之类。李白集中称“刺章仇兼琼”(6),与《唐书》所载不同,此《唐书》误也。

【注释】

(1)严武(726—765):字季鹰,华州华阴(今陕西渭南)人。至德二年(757),任给事中,后出为绵州刺史,迁东川节度使。乾元二年(761),出为成都府尹兼御史大夫、充剑南节度使。后回京任太子宾客,迁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广德二年(764)又出为成都尹、剑南节度使。

(2)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天宝二年(743),受玉真公主推荐而入为翰林待诏,后被玄宗赐金放还。安史之乱,入永王幕府,兵败被贬夜郎,遇赦而归。

(3)孟棨(qǐ):字初中。乾符二年(875)进士,官司勋郎中。著有《本事诗》。

(4)贺知章(659—744):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证圣元年(795)进士,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

(5)至德:唐肃宗年号,公元756—757年。

(6)章仇兼琼(?—750):鲁郡任城县(今山东嘉祥)人,历官益州长史、剑南节度使兼西川采访使,官至户部尚书、殿中监。

【译文】

前代史书说严武任剑南节度使时,放肆而不守法,李白因此作《蜀道难》。按照孟棨的记载,李白初次来到京城,贺知章听闻其名,首先去拜访他,李白拿出《蜀道难》,贺知章还没读完就已经多次称赞。这时是天宝初年,可见此时李白已经写了《蜀道难》。严武为剑南节度使是在唐肃宗至德年间以后,年代相距甚远。大概是小说家所记,都出于自己的一时见闻,不清楚事情的本末,就有很多错误,就像李白的这种情况。李白的集子中称《蜀道难》是讽刺章仇兼琼的,和《唐书》的记载不同,应该是《唐书》记载有误。

旧《尚书·禹贡》云:“云梦土作(1)。”太宗皇帝时,得古本《尚书》,作“云土梦作”,诏改《禹贡》从古本。余按,孔安国注:“云梦之泽在江南。”不然也。据《左传》:“吴人入郢(2),楚子涉雎济江,入于云中。王寝,盗攻之,以戈击王,王奔郧(3)。”楚子自郢西走涉雎(4),则当出于江南,其后涉江入于云中,遂奔郧,郧则今之安陆州。涉江而后至云,入云然后至郧,则云在江北也。《左传》曰:“郑伯如楚,王以田江南之梦(5)。”杜预注云:“楚之云、梦,跨江南北。”曰“江南之梦”,则云在江北明矣。元丰中,余自随州道安陆(6),于入汉口,有景陵主簿郭思者,能言汉、沔间地理(7),亦以谓江南为梦,江北为云。余以《左传》验之,思之说信然。江南则今之公安、石首、建宁等县(8),江北则玉沙、监利、景陵等县(9),乃水之所委(10),其地最下。江南二浙(11),水出稍高,云方土而梦已作矣,此古本之为允。

【注释】

(1)云梦:古代的泽薮名,具体地点不详。土作:一般解释为云梦泽中有部分高地的土露出了水面,可以耕作。

(2)郢:楚国都城,今湖北江陵。

(3)郧:此“郧”及下二“郧”字,原作“郢”,但与文意不合。弘治本等作“郧”,据改。此句出自《左传·定公四年》。郧,今湖北安陆以北。

(4)雎:今湖北西部的沮水。

(5)田:田猎,狩猎。此句出自《左传·昭公三年》。

(6)余自随州道安陆:元丰五年(1082),沈括被贬为均州团练副使,随州安置。

(7)沔(miǎn):疑为汉水。

(8)建宁:今湖北监利西南。

(9)玉沙:今湖北沔阳东南。景陵:今湖北天门一带。

(10)委:合流汇集。

(11)二浙: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引作“上淅”,一说当为“之渐”之误,一说当为“上渐”之误,整句话意为江南的地势稍微高一些。

【译文】

旧本《尚书·禹贡》有“云梦土作”的句子,太宗皇帝时,得到一古本《尚书》,写作“云土梦作”,于是下诏改《禹贡》篇以从古本。据我考证,孔安国注称:“云梦之泽在江南。”其实不是这样的。据《左传》说:“吴国人入侵郢,楚王渡过雎水和长江,逃入云泽。楚王睡觉的时候遭到人攻击,用戈攻击楚王,楚王出奔到郧。”楚王从郢西出走,渡过雎水,那么应该出于江南,其后渡江到云泽,于是出奔郧,这样郧应该是现在的安陆州。渡过长江然后才到云泽,进入云泽然后到郧,那么云泽的位置应该在江北。《左传》说:“郑伯来到楚国,楚王和他一起在江南的梦泽打猎。”杜预注说:“楚国的云、梦二泽,跨越了长江南北。”称“江南的梦泽”,那么云泽很明显就在江北了。元丰年间,我从随州取道安陆,到达汉口,有一位名叫郭思的景陵主簿,通晓汉水一带的地理,也说江南的是梦泽,江北的是云泽。我用《左传》征验,觉得他说的是对的。江南是现在的公安、石首、建宁等县,江北是玉沙、监利、景陵等县。这一代是各条河流汇集的地方,地势最低。江南的地势稍微高一些,云泽才露出一些土地,而梦泽已经能耕作了,所以古本《尚书》的记载比较正确。

乐律

【题解】

《乐律》门凡两卷,所论均为与古代音乐有关之概念、乐律、曲调、乐器、歌者等。对乐理及数学逻辑知识要求较高,盖因沈括早年曾作《乐律》《乐论》二书,积累了大量声律之学的资料,故而所论颇为详细。从中可见古人对于音律的认识,往往将音律和五行、天地、五方等概念结合起来,探讨其中的玄妙规律。此外,本卷还有不少比较唐宋音律变化的资料,清商、燕乐等演变的资料,对于古代音乐史的研究大有裨益。至于对乐曲源流、乐器形制的考证,亦可见沈括综合运用典籍记载以及出土文物的二重证据法。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