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陈师道

陈师道(1053-1102)北宋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幼即刻苦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巩见而称奇,遂留受业。熙宁中,心非王安石经义之学,绝意仕进。元丰四年,曾巩荐其修史,以布衣米用。章惇高其义,托秦观致意,希耒见而荐于朝,终不往。元祐初,苏轼、傅尧俞、孙觉荐于朝,为徐州教授。又因梁焘荐,为太学博士。尝在官私至南京见苏轼,论者以其“昌法越境”,罢为颍州教授。又论其进用非由科第,罢归。调彭泽令,未赴。元符三年(1100)召为秘书省正字,次年末病卒。平生沉沦下僚,家境贫寒,但立身处世讲究风节操守,尊师重道,不趋附权贵,深得时人好评。以其曾出苏轼之门,被列入

  • 别名:字履常,一字无己
  • 性别:
  • 朝代:北宋
  • 出生地: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 出生日期:1053

陈绎曾

陈绎曾,字伯敷,处州(今浙江丽水)人,徙居吴兴(今浙江湖州市),生卒年不详。为人虽口吃而精敏异常,诸经注疏,文辞亦汪洋浩博,其气烨如,多能背诵,文词汪洋浩博,且善真草篆书,官至国子监助教。元至正三年(1343),任国史院编修,分撰《辽史》。尝从学于戴表元(1244-1310),而与陈旅(1288-1343)友善并齐名。举进士,至顺中(1331)官至国子监助教。善真、草、篆书,小楷精雅有致,有晋人法度。陶宗仪《书史会要》云:“绎曾学识优博,真、草、隶、篆俱通习之,各得其法。”胡云峰云:“伯敷善飞白,如尘缕游丝,秋蝉春蝶。”著有《古今文矜式》《文说》《文筌》《行文小谱》,及《法书论》《论八分》

  • 别名:字伯敷,号小拙
  • 性别:
  • 朝代:元代

陈岩肖

陈岩肖,字子象,自号西郊野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金华(今属浙江)人。绍兴八年试博学宏词科,赐同进士出身。二十五年,由秀州教授擢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兼权考功郎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二○),为礼部员外郎(洪适《陈岩肖礼部员外郎制》)。乾道元年,除秘书少监。二年,权工部侍郎。官至兵部侍郎。喜论诗,著有《庚溪诗话》,历述唐宋诗家,各为评骘,于宋诗重欧、苏及黄庭坚,而对江西诗派末流颇为不满,为宋代论诗之重要著作。是书今存二卷,有《百川学海》本。《全宋诗》卷一九九一录其诗三首。《全宋文》卷四二四五收有其文。事迹见《南宋馆阁录》卷七、《金华先民传》卷四。

  • 别名:字子象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金华(今属浙江)人

蔡梦弼

蔡梦弼(生卒年不详),男,汉族,字傅卿,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南宋学者。 潜心艺文,不求闻达。尝注韩愈、柳宗元文,了无留隐;至于杜诗,尤极精诣。嘉泰中,撰《杜工部草堂诗笺》,为世所重,有元刻本、《古逸丛书》本。又著《草堂诗话》二卷,皆论杜甫之诗,共二百馀条,多取自宋人诗话、文集、说部,而取《韵语阳秋》为多,远较方深道《诸家老杜诗评》详赡(《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五)。《诗话》原附《杜工部草堂诗笺》刊行,又有《四库全书》本、《历代诗话续编》本。《全宋文》卷六五九八录其文二篇。事迹见所撰《草堂诗笺序》及俞成《草堂诗笺跋》。

  • 别名:字傅卿
  • 性别:
  • 朝代:南宋
  • 出生地:建安(今福建建瓯)人
  • 民族族群:汉族

陈子龙

陈子龙(公元1608—1647年),明代文学家。字卧子,号轶符,又号大樽。华亭(上海松江)人。崇祯初,他参加了以张溥为首的复社,又与夏允彝、徐孚远、周立勋等人结幾社,与复社相呼应。崇祯十年(1637)进士。在国事日非的情况下,他颇注意经世致用之学。崇祯十一年,编纂《皇明经世文编》。崇祯十二年整理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福王时任兵科给事中,屡次进谏,不听,辞职还乡。清军破南京后,在松江起兵。事败,避匿山中,想结太湖兵抗清,事泄,在苏州被捕,械送途中,乘隙投水死。清乾隆中谥忠裕。著有《幾社稿》、《陈李倡和集》、《属玉堂集》、《平露堂集》、《白云草》、《湘真阁稿》、《三子诗稿》、《焚余草》。清人王

  • 别名:字卧子,号轶符
  • 性别:
  • 朝代:明末清初
  • 出生地:华亭(上海松江)人
  • 出生日期:公元1608

陈世崇

陈世崇,字伯仁,号随隐,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居抚州崇仁,陈郁之子。随父入宫,其父结西湖吟社,得从吴石翁、杜汝能、刘彦朝学诗,度宗称其“诗文都好”。景定四年(1263),特旨以布衣除东宫讲堂掌书,兼椒殿掌笺。咸淳元年,任皇城司检法。二年,为贾似道所忌,归乡。八年,至杭,留半岁,吴大有饯行诗有“我昔见君方成童,长吉才华惊钜公”之句。入元不仕。至大元年十二月卒,年六十四。能诗,诗集今不传。所著《随隐漫录》一书,多记同时人诗话及宋末事,可资参考。间有假借古事以寓南宋臣降君辱之惨者,《四库全书总目》谓有“《黍离》诗人悱恻忠厚之遗,尤非他说部所及”(卷一四一)。原本十二卷,今传者仅五卷,有明抄本、《

  • 别名:字伯仁,号随隐
  • 性别: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陈长方

陈长方(1108~1148),宋代笔记作家。字齐之,学者称唯室先生,长乐(今属福建)人。少时与其弟陈少方齐名,时号“二陈”。父陈侁为洪州录事,卒于官。父卒后,陈长方奉母居吴,依其外祖父太仆寺卿林旦,家于步里,闭户穷研经史,以教学者。十八岁时撰《伊洛答问》,力赞二程之道。绍兴八年(1138)进士,调太平州芜湖尉,为江阴军学教授,未行。十八年以疾终,年四十一。长方刻意学问,博涉经史,其现存诗文多咏史、论史之作,虽有宋儒“论人喜核而务深”之失,而往往论理确切、论事持重。如《刘玄德论》谓刘备灭刘璋取蜀为行不义、杀不辜,《开元治乱论》谓张九龄不能发李林甫之奸而去之,招致天宝之乱,都能持论成理。绍兴七

  • 别名:字齐之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长乐(今属福建)人
  • 出生日期:1108

崔令钦

崔令钦,生卒年不详。博陵(今河北定县)人。开元中,以父荫为左金吾卫仓曹参军,后转著作佐郎。尝任丹徒令。天宝中,迁礼部员外郎。天宝末,避地江南。肃宗时,任仓部郎中。肃、代之间,又转主客郎中。大历初,出任万州刺史(刘长卿《寄万州崔使君令钦》)。任满返回长安时,路过绵州彰明,为陇西院作记(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五)。返朝后,迁国子司业。令钦撰《教坊记》一卷,记述唐开元时代教坊制度、艺人轶事、乐曲内容及起源,并著录教坊曲名三百二十四,是研究唐代音乐、百戏之重要原始资料。《新唐书·艺文志》一有著录。今人任半塘有《教坊记笺注》。《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崔令钦《庾信哀江南赋注》一卷,已佚。今存其文二篇,载

  • 出生地:博陵(今河北定县)人

陈栎

陈栎(1252年——1334年)元代学者、诗文家。字寿翁。晚称东阜老人。休宁(今属安徽)人。7岁通举子业,南宋亡国,科举制被废除,于是便慨然发愤精习朱熹之学。元仁宗延祐初,复兴科举,主管部门强使他参加省试,中选,他再未进京赴试礼部,而是回到乡里,在家中教授学生,数十年足迹不出门户。吴澄对他十分尊重,凡江东士人想就学于吴澄的,吴澄都介绍到陈栎门下,学者称陈栎为定宇先生。元统二年(1334)去世,享年83岁。著有《定宇集》16卷,其中15卷为文,1卷为诗词。《元诗选》初集选入他的诗8首;《全金元词》辑有他的词16首。他的文章,《四库全书总目》评为“大抵皆醇正质实,不涉诡诞”。他的诗接近于宋儒邵

  • 别名:字寿翁
  • 性别: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休宁(今属安徽)人
  • 出生日期:1252年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