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源大惠(1564~1636),明末僧人。又作“大慧”。据《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七载,俗姓邵,字灵源,世称“灵源大惠”。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尝以白衣之身参叩绍觉广承,夙通顿发,遂禀戒归依。曾四处参访名宿大德,研习台相二宗,尤以法相唯识之学为专。五十七岁时始出家为僧。南北讲说,弘阐法相唯识学十余年,为明末佛教法相唯识学复兴的重要僧人。崇祯九年(1636)卒于杭州昭庆寺。著有《楞伽日记》、《唯识证义》、《唯识自考录》十卷等。
李广田(1906年10月1日~1968年11月2日),现代散文作家。山东邹平人。字洗岑,曾用笔名黎地、曦晨等。出身于农家,大革命时代就加入共青团,1932年在北大外文系求学期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36年与何其芳、卞之琳合写的诗集《汉园集》出版,被称为“汉园三诗人”,不过当时李广田写得更多、成就也更高的是散文。抗战爆发后,他主要在西南联大任教,并创作了大量散文,战后在南开、清华等高校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主要从事教育工作,曾任云南大学校长,工作之余仍从事散文创作。1959年在党内反右倾斗争中,他被划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并由校长降为副校长
李长之(1910年10月30日-1978年12月13日),现代作家,著名文艺批评家,文学史家,教授。原名长治、长植。笔名何逢、方棱、棱振、张芝、梁直等。山东省利津县人。青少年时代在济南读书,1929年入北京大学预科甲部(理工学院)学习。编北京《益世报》副刊《前夜》;作《我所认识的中山先生者》一文,从此开始文学活动。1931年秋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1933年转入哲学系,参加郑振铎、巴金主编的《文学季刊》编委会。次年主编《清华周刊》文艺栏,创办《文学评论》双月刊,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诗集《夜宴》(1934年,北平文学批评社)。1935年主编天津《益世报》文学副刊,出版经鲁迅审阅的《鲁迅批判》(19
梁肃(751?~793)唐代安定人。字敬之,一字宽中。世居陆浑(河南嵩县东北)。以儒学著称,大历、贞元时之复兴古学,以梁肃最称渊奥。建中年间,官至翰林学士、守右补阙,又奉召为皇太子之侍读。早归佛门,就湛然学天台,深极心要。著有天台止观六卷、止观统例、文集二十卷。
刘斧,生平未见记载。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宋史·艺文志》著录有《青琐高议》十八卷,《宋史·艺文志》著录有《翰府名谈》二十五卷、《摭遗》二十卷,均题刘斧撰。又《类说》引有《续青琐高议》八则,其中二则《诗话总龟》引出《青琐集》,当亦刘斧撰辑。其中《青琐高议》已残,其他几种已佚。《青琐高议》有序,后署“资政殿大学士孙副枢序”(按此署不合常例,亦不符其人当时的职衔),略谓:“刘斧秀才自京来杭谒予,吐论明白,有足称道。复出异事数百篇,求予为序。”孙副枢当即孙沔。按孙沔以资政殿学士出知杭州,当在仁宗至和元年至嘉祐元年(1054~1056)(见《宋史》卷二百八十八本传及郑坛修《杭州府志》卷六十二职官)间
铃木大拙(1870~1966),日本佛教学者。原名贞太郎,后因学禅,改名大拙,别号也风流居士。石川县金泽市人。1892年秋,师事临济宗圆觉寺派宗演学禅。次年,美国芝加哥召开世界宗教大会,随师参加,任英语翻译,会后宗演推荐他为美国佛教学者保罗·克拉斯的助手。1900年将汉译《大乘起信论》转译为英语出版。1907年在伦敦出版。英语著作《大乘佛教纲要》翌年再版于芝加哥。1908年游历法、德诸国,后于英国就瑞甸波尔研究欧洲哲学。1909年回国,历任学习院大学和东京大学讲师、教授。1911年再度赴英,介绍佛教禅学。1921年回国后,任大谷大学教授,创办英语杂志《东方佛教徒》。1933年,写成《楞伽经
皮埃尔·安布鲁瓦兹·弗朗索瓦·肖代洛·德·拉克洛(法语:Pierre Ambroise François Choderlos de Laclos ,1741年10月18日法国亚眠- 1803年11月5日意大利塔兰托),法国小说家,1741年生于法国北部城市亚眠的一个小贵族家庭,他的祖先可能是西班牙的摩尔人。他从小立志从军,十八岁的时候就进入炮兵学校,1761年获得少尉军衔。在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军队只是不断调防,他在外省所属部队驻扎的城市里过着平淡乏味的生活。他是个很有抱负的人,对此颇不满足,希望在文学方面有所建树。1769年,经过在图尔和斯特拉斯堡的驻防后,他随着自己的兵团来到格勒诺布尔
拉法耶特夫人(Madame de La Fayette,1634年3月18日-1693年5月25日),也译拉斐特夫人,法国女作家。本名玛丽·马德莱娜·皮奥什·德拉韦尔涅(Marie Madeleine Pioche de La Vergne)。生于巴黎一个小贵族家庭,卒于巴黎。拉法耶特夫人早年受过良好的古典文学教育。15岁丧父,16岁时母亲改嫁给塞维尼骑士,她因此与这个家族的女作家塞维尼夫人建立了终身不渝的友谊。同年她被选入宫当王后的女官,得以结交贵妇名流,细心观察宫廷生活。 1655年,21岁的玛丽嫁给了39岁的F.de拉法耶特伯爵,他们在奥弗涅安家,有了两个儿子。但拉法耶特夫人逐
李咸用,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邹鲁(山东曲阜一带)人。唐懿宗咸通年间举进士不第。后召为推官。曾因避乱长期寓居湖湘、与来鹏。范摅等友善,与诗僧修睦唱和尤多。其诗以律诗见长,著有《披沙集》6卷。南宋时,其八世孙持其文集请诗人杨万里作序,杨万里盛赞其诗,尤其称赏“月明千峤雪,滩急五更风”(《赠来进士鹏》);“危城三面水,古树一边春”(《春日》);“云藏山色晴还媚,风约溪声静又回”(《题陈将军别墅》)等句,称其善写“征人凄苦之情,孤愁幼眇之声”,“读之使人发融冶之欢于荒寒无聊之中,动惨戚之感于笑谈方怿之初”(《唐李推官披沙集序》)。而《唐才子传》却将李咸用归入“气卑格下”一类作者中,认为其“负鱼目
率庵梵琮,南宋末期临济宗禅师,号率庵,灵隐佛照妙光禅师之法嗣。宁宗嘉定十二年(一二一九)住庆元府仗锡山延胜禅院。理宗绍定元年(一二二八)住南康军云居山真如禅院。为南岳下十七世,佛照德光禅师法嗣。大约于南宋咸淳十年(1274)前后就任云居山真如禅院住持。师能诗善文,颇负重名,其俗姓、籍贯、生卒年岁及生平事迹均已失考。释了见编有《云居率庵和尚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全宋诗》卷二八四○编其诗为一卷,多佛门颂赞之类,如“湖上一片云,明月为知己。却被清风吹,吹入深山里”、“岁除无物可相延,四壁深围满屋烟。几度拨开还自问,柴头尽处是新年”等,清新活泼,饶有禅趣。事迹见《云居率庵和尚语录》。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