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云(262年-303年)西晋文学家。字士龙。吴郡吴(江苏苏州)人。陆机之弟。少聪慧特达,6岁能属文,文章与其兄陆机齐名,盛极一世。初为浚仪令,有政声。去官后,百姓因图其形象,配食县社。成都王司马颖表为清河内史,转大将军右司马。故世人又称“陆清河”。太安二年(303)长沙之役,与陆机同时遇害。陆云死时四十二岁。他有两个女儿,没有儿子。门生和旧官吏迎丧并安葬于清河,修墓立碑,四时祭祀。陆云所著的文章三百四十九篇,又撰写了《新书》十篇,都在世上流行。 陆云的文学创作,史传称为词藻丽密,旨意深雅。但他与陆机的精巧、富赡有所不同。其诗大多文辞清新明净,立意典正,结构严谨。所以刘勰称“士龙朗练
陆机(261年-303年)字士衡,吴郡华亭(上海松江)人。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出身吴郡陆氏,为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四子。吴亡,居家苦学十年。太康末,与弟陆云俱入洛阳,大学者张华极为赏识,称“伐吴之役,利获二俊”。他俩名动一时,世称“二陆”。官历郎中令、尚书中兵郎、殿中郎,参与诛杀贾谧及其党羽的政变。赵王伦篡位,委任他为中书郎。司马伦被齐王冏等攻杀后,陆机被收捕入狱,几遭不测,靠成都王颖、吴王晏等保护而免于一死。齐王冏专权,陆机作《豪士赋》讽劝他,不听。陆机后被成都王颖任作平原内史,世称陆平原。太安初,奉成都王之命讨伐长沙王,任后将军、河北大都督,督北中郎将王粹等诸军二十余万人
厉志(1804-1861)诗人、书画家。初名允怀,字心甫,号骇谷。浙江定海人。诸生。幼失父母,贫甚。后游历四方山水胜景,寓居宁波,与叶元阶、陈仅、姚燮等结枕湖吟社,互相唱和。晚年经历战乱,贫病而卒。工书画,熟思之后,落笔如飘风急雨,顷刻满纸。书法浸润晋、唐,自成一格。作画全以意行,超妙自然。为诗师法孟郊,奇崛瘦峭,自生新意,尤工于刻划离愁别绪,又喜以金石碑版及器物考证入诗。有《白华山人诗集》16卷、《诗说》2卷。
劳孝舆,清代诗人。字孝于,号阮斋。南海(今属广东)人。生卒年不详。少时善词赋,随父游海南岛。弱冠游江淮间。为惠士奇所赏,名声鹊起。与何梦瑶、吴世忠、罗天尺、苏珥、陈世和、陈海六、吴秋有“惠门八子”之目。雍正八年(1730)诏修《一统志》,他参与修《粤乘》,十三年为拔贡生。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未中选。以拔贡生廷试第五。出为贵州知县。初受命治理古州屯务,之后历任锦屏、龙泉、镇远等县知县,均有较好的政绩。他学问渊博,富有诗才。所作多为吟咏景物与酬赠之篇。尤擅长七言歌行,运笔挥洒自如,风格自由奔放。代表作有《祠灶篇》、《典裘购书歌呈吴乐园使君》、《崧台送孙槲峰之珠江并劝其归龙眠》等。其
刘攽[ bān ] (1023~1089)宋代文学家、史学家。字贡父。临江新喻(江西新余)人。与兄刘敞同登庆历六年(1046)进士第。仕州县20年,嘉祐八年(1063)始为国子监直讲。治平三年(1066)欧阳修荐为馆阁校勘。熙宁中判尚书考功同知太常礼院。论新法不便,斥通判泰州,迁知曹州,历任开封府判官、京东转运使,徙知兖、亳二州。元丰七年(1084)贬监衡州盐仓。宋哲宗立,起知襄州,入为秘书少监,以直龙图阁知蔡州。召拜中书舍人,卒。弟子私谥日公非先生。 刘攽精熟汉史。司马光修《资治通鉴》,刘攽专职两汉部分。取精用宏,自出手眼,能做到“无一语不出于《史》、《汉》,而无一处全袭《史》、《
林庚白(1897~1941)原名学衡,字浚南,别署众难,后乃以庚白行世。福建闵侯人。家世仕宦。四岁能文,七岁能诗,有“神童”之誉,尝以“超人”自励。八岁随伯父游河南,十一岁进顺天中学堂。半年后转天津泽学馆,因著文斥孔子、周公被开除。十二岁入北洋客籍学堂。十四岁入京师大学堂。武昌起义后,与梁漱溟、孙炳文、李石曾创京津同盟会,任文革部副部长。吴禄贞被害后,南下与林森、陈铭枢创“铁血铲除团”,谋暗杀北洋官僚及变节之军阀党人。1912年,与吕志伊、褚民谊等创办《民国新闻》,得柳亚子之介入南社。后赴北京主《民国报》笔政,被推为宪法起草委员会秘书长,暨众议院议员。护法运动中任非常国会秘书长兼总理秘书。
李颀[ qí ],唐诗人。祖籍赵郡(今河北省赵县)。迁嵩阳(今河南省登封县),在嵩阳县东的东溪边,筑有别业,名“东川别业”,故有说东川人。少时喜游侠,及壮至嵩山,与王维、卢象交游,诗文颇受益。开元二十三年(735)中进士,任新乡县尉。五年后辞官家居,与高适、崔颢、王维、王昌龄等均有交游。天宝初,流连于长安、洛阳。以久不调迁,辞官归故乡东川隐居,约卒于安史乱前。《唐才子传》称其“性疏简,厌薄世务。慕神仙,服饵丹砂,期轻举之道,结好尘喧之外”。李颀的边塞诗颇有成就,可与高适、岑参、王昌龄相颉颃。今存诗一百二十多首,擅长七言歌行。重要作品有《塞下曲》、《古意》、《古塞下曲》、《送魏万之京》、《赠
李錞[ chún ](生卒年不详),宋代文学家。字希声。豫章(江西南昌)人。官至秘书丞。与米芾为友,与徐俯、潘邠老同时,则生活时代大约在北宋末至南宋初。他是江西诗社中人,作诗宗于黄庭坚。他的诗如《题宗室公震四时景》:“九江应共五湖连,尺素能开万里天。山杏桃花零落处,分晓寒食晓风前。”“繁阴杂树映汀沙,三伏江天自一家。欲唤扁舟渡云锦,平铺明镜是荷花。”也都明白晓畅,颇值一读。李錞有《李希声诗话》1卷,又称《李錞诗话》。书中述事较多,而论诗之语较少,与《王直方诗话》相近。但在当时流传很广,《苕溪渔隐丛话》、《诗人玉屑》、《诗林广记》、《修辞鉴衡》、《仕学规范》、《皇朝事实类苑》、《学林》等书,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