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则沄(1881—1947)字啸麓。号蛰云、蛰园,别号遁圃老迂、龙顾山人、云淙花隐。室名栩楼、枕石楼、龙顾山房。福建闽侯人。生于台湾,长于北京。光绪二十九年(1903)进士。清末历任温州、处州兵备道道员。辛亥革命后历任北洋政府总统府秘书长、铨叙局长、侨务局总裁。1922年退职后寓居天津,参加文学团体须社。年十二学诗,晚年更肆力为诗,自以为“不幸生黍离板荡之世,衣冠文物凋零以尽,即身历之境亦如梦境惝恍不可复即。于何征之?征之于诗而已。蹇怀遗世,不得自遂,乃托于玩世者以自诡,世之知我者盖鲜。于何而见吾真?亦见之于诗而已”(《龙顾山房诗集·自序》)。何振岱称其前期之诗“流畅华赡若高岩出云,古涧飞
管辂(208年-256年),三国时期魏国阴阳学家、占卜家。字公明,平原(今山东平原)人。幼年时喜爱观察星象,成年后习《周易》、占卜之道,魏齐王时举为秀才,魏正元年间为少府丞。在哲学上,他宣扬万物皆变的观点,他说:“万物之化,无有常形,人之变异,无有常体,或大为小,或小为大,固无优劣。夫万物之化,一例之道也。”(《三国志·管辂传》万物都在变化,这本来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但管辂走到了极端,他只承认变而否定常,即否定事物质的规定性,实际是否定了万物变化的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他甚至荒谬地认为某人可以变为蛇,某人可以变为鸟。他大搞占卜迷信活动,大到占卜人事吉凶祸福,生死寿夭,小到占卜猎人获取猎物
顾太清(1799-1876),名春,字子春,一字梅仙,道号太清,晚年又号云槎外史。原姓西林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清代著名女词人。嫁为贝勒奕绘的侧福晋。她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因而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纳兰性德),女中太清春(顾太清)”之语 。 顾太清入嫁为乾隆帝第五子荣纯亲王爱新觉罗·永琪之孙、荣恪郡王绵亿之子——贝勒奕绘的侧福晋,报宗人府为“顾”姓。婚后夫妇唱和,伉俪情深,又因奕绘字子章,号太素,为与之匹配,遂字子春,号太清,自署太清春、西林春,故以顾太清名世
顾应祥(1483—1565),字惟贤,号箬溪。祖籍长洲(今江苏吴县),父昶悦长兴山水,定居今鸿桥顾家潭。明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正德三年(1508)授江西饶州(今江西鄱阳)推官。时府属乐平(今德兴县)农民暴动,县令被俘,众官皆束手无策。应祥携一老卒,骑一羸马,径至义军营垒,陈明利害。事平,迁锦衣卫经历,后任广东按察佥事兼岭东道。赣、粤、闽交界地区又爆发农民起义,明廷派中丞王伯安(守仁)率顾应祥前去镇压。又移兵驱逐海盗。正德十四年擢江西副使、分巡南昌道。后又参与镇压湖南、广西的农民起义。嘉靖六年(1527),迁山东布政使,不久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在云南,着意经略。定永昌(今云
顾起元(1565年~1628年),明代诗文作家。字太初,一作邻初,号遁园居士。江宁(江苏南京)人。万历二十年(1592)他与何栋如、俞彦等人在乡里共结文社。万历二十六年,成进士,初授编修,累官至国子监祭酒、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他博览群书,在任上也注意撰述,《说略》30卷在任上已基本完成。万历三十三年,解京职归,遇河决舟坏,所著《说略》稿本丢失。解职归里后,7征皆不起,友人题其小筑日七召亭。但他仍关心世事,更加勤于著述。万历四十一年,他访得所著《说略》副本,重订为30卷刊行。万历四十五年,他撰写《客座赘语》10卷。万历四十六年,他自定《懒真草堂集》,诗20卷,文30卷。万历四十八年,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