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宗可,元朝诗人,字不详,金陵(今江苏南京)人,其始末无考,汪泽民曾题其集,则其生活时代当与汪氏同时。宗可能诗,有咏物诗一百零六首传于世,皆为七言律诗。其诗虽佳句不少,但全篇皆佳者不多,瞿佑《归田诗话》说:“谢宗可《百咏诗》世多传诵,除《走马灯》、《莲叶舟》、《混堂》、《睡燕》数篇外,难得全首佳者。”《七修类稿》说他的《虾助》“脍炙人口”,《笔精》评他的《同根竹》“似不能复继矣”。其诗风格纤巧,与前人咏物有所不同,他别出心裁,如不咏一般的燕、蝶,而咏《睡燕》、《蝶使》,不咏一般的雁、莺,而咏《雁字》、《莺梭》,其标题就显得纤仄。他继承了唐代雍陶等人的馀波,而愈趋新巧,如《卖花声》的“春光叫
徐凤,明代针灸学家。字廷瑞,号泉石。弋阳石塘(今属江西)人。1400年(建文二年)学针法于倪孟仲,次年又学于彭九思,传习窦汉卿针法及“梓岐风谷飞经走气补泻法”。晚年编著《针灸大全》,收集前人针灸著作及《金针赋》、《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等,对推广针灸学术有较大影响。
许国祯,元绛州曲沃(今属山西)人,字进之。通经史,尤精医术。忽必烈为藩王时,在王府掌医药。曾随征云南,攻鄂州。忽必烈即帝位,授提点太医院事。至元十二年(1275),迁礼部尚书。后升翰林集贤大学士。二十一年,奉命集诸路医学教授增修《本草》。死年七十六。 许国帧博通经史,尤精医术。世祖即位前即召他至翰海(今阿尔泰山),留守掌医药。许氏忠正敢谏,深得世祖信任,并曾治愈了世祖的足疾。世祖即位,授荣禄大夫、提点太医院事,赐金符。后又改授金虎符,迁礼部尚书,拜集贤大学士,进光禄大夫。至元二十一年(1284)十二月主持编修《至元增修本草》,是元代唯一官修本草,惜书佚不传,后又撰成《御药院方》11卷
徐彦纯,元末明初医家。字用诚。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早岁客居吴中(今江苏苏州一带),教授儒学。精医,私淑朱丹溪之学。尝撰《医学折衷》,本《内经》之旨,采摭刘完素、李东垣、朱丹溪诸家论说,折衷其要,分中风、痿、伤风、痰等十七类,有论有按,证方俱备。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刘纯又增设咳嗽、热、火等二十三类,续增注说,厘为五十卷,改名《玉机微义》。至正(1341—1368)年间又取金元各医家论药之言,编为《本草发挥》四卷。共录药近三百种。书后又集前代名医用药总论。明太医薛铠为之校订。
徐念慈(1875-1908),清昭文(今江苏常熟)赵市人。原名烝乂,以字行,改字彦士,号觉我,别署东海觉我、新法螺先生等。庞树柏师。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廪生。学主经世致用,通英、日文,喜数学,博通史地,有文誉。二十三年与张鸿、丁祖荫创办中西学社,次年又设蒙养学堂。二十八年发起敩学同盟会,参与筹办中国教育会,提倡教育救国、群治进化之说。二十九年与丁祖荫等主持中国教育会常熟支部,并加入兴中会。三十年创办速成算学社,任竞化女学教务主任,佐曾朴、丁祖荫在上海创办《小说林》社,任编辑主任,究心小说创作与译述,兼任小学师范、竞存公学及爱国女校教员。三十一年当选江苏教育会干事。三十二年与曾朴、丁祖
许相卿(1479—1557),明代诗文作家。字伯台,号云邨,一家台仲,号九杞。海宁(今属浙江)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嘉靖时授兵科给事中,频频上疏言事。宦官张锐、张忠有罪论死,帝欲宽之,许相卿上疏切谏。帝大荫宦官张钦义子为锦衣世袭指挥,许相卿言于谦子止锦衣千户,王守仁子止锦衣百户,现宦官子反过之,忠勋大臣后裔不如倖奴,谁不解体。但所言皆不听,遂谢病归,居山中几40年,累征不起。据《槜李诗系》载,他“罢归后,以盐邑紫云邨山水佳胜,移居村南茶磨山,剔石引泉,疏畦艺茗,时跨黄犊,短蓑高笠,二鹤自随,往来山谷间。尝大雪上云岫绝顶赋诗,人望之以为神仙。”“又于永安湖买山,置杜曲冈、云涛庄,后
薛嵎[yú](1212-?),宋代诗人。字宾日,小名峡,小字仲止,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师武子。治《书》,历三举,中宝祐四年进士,时年四十五。历官长溪簿。负才不遇,以诗名,所居曰渔村,题咏颇多。晚年,买山范湾营藏地,赋诗有“不知筋力何年尽,看到松杉几尺长”之句。诗宗晚唐,赵汝回为序,称其“恬静不求,本于天性,未易以矫揉学者”。王士禛《香祖笔记》尝称举其“二十里松声,千山雪未晴”(《太白观雪》)、“岩阴常候雨,松色不知春”(《真隐寺》)、“芳草思无际,春风情最多”(《春晴》)、“湖水涵秋霁,风荷动夕阳”(《渔舍》)数联。《山中吟》、《山居》等篇,“笔意古淡”(《历代诗发补遗》卷三○)。今
心禅,清僧人。居南海普陀山,后侨寓杭州。少年出家,礼佛之余,喜读《内经》、《难经》及汉晋名医著作,并多方购置医书,后遇李梦舟传以针灸术,乃融贯针、药而用于临床,治有卓效。因见医籍浩繁,遂采撷菁华,撰《一得集》三卷(1889年),历数庸医误人之过,又附内科杂病医案,谓须视病情实际,施以汤药、针灸、外治诸法。
夏原吉(1366年-1430年),明代名臣,文学家,字维喆,今李宅乡中村人。先后任户部侍郎和户部尚书等职。永乐元年(1403),原吉受命巡视浙西治理嘉(兴)湖(州)淞(江)水患。他力排众议,指挥十万役夫,以大禹治水导三江入海的办法疏浚吴淞江下游,并上接太湖,建造蓄泄水闸导水入海。施工时,他布衣徒步亲临现场,日夜经通,盛暑不张伞,与民同甘共苦。工程竣工后,江浙大地数百年之后仍大受其利。夏原吉自明太祖至宣宗历六朝,高官显爵40多年,酌大体,恤民苦,为政清廉。永乐二十年冬,原吉因劝阻成祖朱棣出征漠北,先被贬职,后遭拘囚,家产籍没。堂堂尚书,被查抄的家产中,仅有布衣瓦器。朱棣远征未获结果,病逝于返
谢薖[kē](1074~1116),宋代诗人、词人。字幼槃,号竹友居士。临川(江西抚州)人。谢逸从弟,从谢逸读书,兄弟以诗文媲美,时称“二谢”。少孤贫,屡试进士不第。壮岁之后,迁居跃马泉北10余年,以布衣而终。谢薖诗格颇似其兄,吕本中将他编入《江西诗社宗派图》,并以谢朓作比况。今观其《寒食出郊》、《喜晴》、《戏咏石榴晚开》、《雨后秋山》等作,都清新淡雅,甚有风致。时人李彭说他“清诗如艳雪”,颇为中肯。如《寒食出郊》:“水晴鸥弄影,沙软马惊尘。密竹斜侵径,幽花乱逼人。深行听格磔,倦憩倚轮囷。往事悲青冢,年年芳草新。”一片春日风光,跃然纸上,词语劲拔,意境幽峭,不失为江西派中的佳作。擅长作词,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