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崔嘉祥

崔嘉祥,明代人,撰有《崔鸣吾纪事》。生卒年不详,生平事迹不详。

成寻

成寻(1011-1081),日本平安时代中期天台宗僧人,人称善慧大师。日本高僧。参议藤佐理之子。藤佐理后来出家,法名真觉。成寻生于宽弘八年,当中国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即公元1011年。七岁入岩藏大云寺为僧,事石藏文庆。受显密法,诚修专一,感验入神。后获阿阇梨传灯大法师之位。阿阇梨,原指佛教中教师之通称,后专指密宗中传授真言秘法之取位。日本三条天皇延久四年,当中国宋神宗熙宁五年,即公元1072年。成寻携带圆仁慈觉大师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和裔然法济大师的《入宋日记》,同其弟子赖缘、快宗、圣秀、惟观、心贤、善久、长朋一行八人,搭乘宋商孙忠船入宋。在巡礼天台山和五台山的圣迹后,达汴京。向宋神宗进

  • 性别:
  • 国籍:日本
  • 出生日期:1011
  • 逝世日期:1081

蔡戡

蔡戡[kān](1141—1182),宋代文学家。字定夫。其先兴化军仙游(今属福建)人。蔡襄四世孙。祖蔡绅,绍兴中官左中大夫,始寓常州武进县(今属江苏)。蔡戡幼承荫补溧阳尉,后中乾道二年(1166)进士甲科。乾道七年,召试馆职,授秘书省正字。次年知江阴军。淳熙十年(1183),为淮东总领。绍熙元年(1190),命知明州,被论罢。绍熙五年七月,以试司农卿知临安府,十一月初,除湖广总领。又曾权户部侍郎。庆元元年(1195),继赵巩帅豫章。嘉泰三年(1203),为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为官鲠挺不阿,时有建树。能文,工诗词。文多侃直忠亮,议论详明。论边事则远虑深谋,非苟且偷安者可比。其诗往往真情郁勃

  • 别名:字定夫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福建
  • 出生日期:1141

陈经

陈经,字显之,又字正甫,吉州安福(今属江西)人。宋代经学家。庆元进士,历官奉议郎、泉州泊干。嗜书成癖,著述颇多,对后学有较多启迪。有《尚书详解》五十卷及《诗讲义》,另有《存斋语录》等书。

  • 别名:字显之,又字正甫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吉州安福(今属江西)人

储大文

储大文(1665—1743),清文学家、修志名家。字六雅,号画山。宜兴人。生于清圣祖康熙四年,卒于高宗乾隆八年,年七十九岁。性聪颖,初以制艺名,后钻研古学,尤精研舆地形势。从祖储欣游,读书九峰楼数十年,欣曾称之为东坡化身。姜宸英见其文,亦叹为旷代异才。康熙五十三年,应京兆试,才智出众。六十年应南宫试为第二甲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曾与王奕清、杨谐、杜诏等奉圣祖玄烨命,修纂《词谱》、《曲谱》。旋告病归,主维扬之安定书院,学者宗之。大文苦心潜学,凡自诸经注疏、子史百家、历史名人集及稗官野乘等,无不综贯,著有《存研楼文集》十六卷、二集二十五卷、《玉井金梅集》及《论形势居》七卷,并纂有

  • 别名:字六雅,号画山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宜兴人
  • 出生日期:1665

陈澔

陈澔[hào](1260——1341年)字可大,号云住,又号北山叟。元代至顺年间,陈澔在都昌县城创办云住书院并讲学其中,又称经归书院。人称经归先生。南康路都昌县(今江西都昌)人,宋末元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 陈澔系江州(今属德安)江右陈氏后裔,是为江右著名的教育世家、文化世家。远祖自北宋嘉祐间陈氏分庄时迁居都昌,陈澔祖辈几代述经,祖父陈炳,字奋豫,淳祐四年(1244年)进士,治《礼》,屡有所得。父陈大猷,是饶鲁的学生,为朱熹的三传弟子。史书称他“师事双峰先生十有四年,……所得师门讲论甚多。”元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吴澄说他:“可谓善读书,其论《礼》无可疵矣。”陈大猷,字文献,号东斋,为

  • 别名:字可大,号云住
  • 性别: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南康路都昌县
  • 出生日期:1260

程公说

程公说(1164-1207),字伯刚,号克斋。丹棱(今四川丹棱)人。居于宣化。南宋儒学家。二十五岁登第,官邛州教授。避吴曦之乱,弃官匿居安固山中修撰《春秋》诸书,甫成而卒,年仅三十七岁。著有《左氏始终》三十六卷、《通例》二十卷、《比事》十卷、《诗古文辞》二十卷及《语录士训》,均佚。传世有《春秋分纪》九十卷,能于异说纷兴时,考核旧文,使本末源流,犁然具见,以杜虚辨。刘光祖《程伯刚墓志铭》称他“平生于《春秋》一书究之反复不厌。”

  • 别名:字伯刚,号克斋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丹棱(今四川丹棱)人

崔桐

崔桐(1478-1556)字来凤,号东州(又作东洲)。南直隶通州海门县(今江苏南通海门)人。生于明成化十五年,九岁便跟随父亲游南雍,常常出语惊人。祭酒徐琼称他为奇童。正德十二年(1517)中进士,为第一甲第三名,授编修。在翰林院与张邦奇齐名。武宗南巡,崔桐连章谏留,诏跪午门外一连五日,并受廷杖夺俸,遂名闻天下。世宗即位,“大礼”议起,又与杨慎等切谏,再遭廷杖并被逮入诏狱,降为湖广参议,提调武当山,累提升为国子监祭酒,终礼部右侍郎。曾自我评价:“奉职太愚,自处太高,操持太执,语言太直。”桐著有《东洲集》二十卷,《东州续集》十卷,(《四库总目》、《明史艺文志》作《东洲集》四十卷,无续集)行于世

  • 别名:字来凤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南直隶通州海门县
  • 出生日期:1478

储光羲

储光羲(约706—763),行十二。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人,郡望兖州。开元十二年,与丁仙芝同为太学诸生。十四年(726年),进士及第,有诏中书试文章,释褐为冯翊县佐官,其后又历任安宜、下邽、汜水等县尉。二十一年,辞官还乡。开元、天宝之际,隐于终南山。天宝六、七年间,任太祝,九载前后,迁任监察御史,尝出使范阳。安史乱起,光羲陷贼中,受伪职。后自洛阳脱逃,从江汉绕道至行在,被系狱中,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定罪后,贬谪南方(《晚霁中园喜赦作》诗中有“梅雨”、“菇菜”等词语)。宝应元年五月,遇赦,《晚霁中园喜赦作》记其事,不久,卒于贬所。光羲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重要作家,与孟浩然、王维、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人
  • 出生日期:约706
  • 逝世日期:763

陈子昂

陈子昂(661—702),初唐诗人。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先世为本地豪族。陈子昂青年时任侠使气,18岁尚不知书。后偶入乡校而感悟,慨然立志,于是谢绝宾客,专心苦读,几年间遍览经史,尤擅长属文,有司马相如、扬雄风骨。幽人王适见其诗,惊叹道:“此子必为文宗矣。”21岁入京师游太学,抵谒公卿,使京师人士瞩目。文明元年(684)中进士。是年朝廷将自洛阳运唐高宗灵柩回长安,陈子昂以关中荒旱,为防止劳民伤财,上《谏灵驾入京书》。武则天览书而奇其才,召见于金华殿,陈子昂慷慨陈述王霸大略及君臣际分,受到武则天赏识,授麟台正字。垂拱二年(686),同罗、仆固始叛乱,陈子昂随左补阙乔知之护左豹韬卫将

  • 别名:字伯玉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