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道绰

道绰,亦称“西河禅师”。唐代僧人。并州汶水(今山西文水)人,一说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据《续高僧传》卷二○等,俗姓卫,十四岁出家,广习经论,尤精《大般涅槃经》。隋大业五年(609)至玄中寺,见到记述昙鸾事迹的碑文,极为感动,从此服膺昙鸾,专弘净土。依昙鸾之说,立圣净二门,以圣道门为难行道,净土门为易行道。宣扬弥陀净土之殊胜,认为弥陀净土为报土,凡夫并得往生。强调称名念佛之重要,并身体力行,自四十八岁至八十三岁,每日称念佛号七万遍。念佛时必数小豆粒,念佛一声,数豆一粒,称为“小豆念佛”。又教人穿木槵子作数珠以为数法,发展为“念佛数珠”。一生说《观无量寿经》二百遍以上,从化者甚众。著《安乐

  • 性别:
  • 朝代:唐代

丹波康赖

丹波康赖(912-995),生于公元912年,卒于公元995年,终年84岁,为汉灵帝刘宏后裔。灵帝五代孙高贵王(亦作阿留王或阿智王)在日本应神天皇时,率母子及其党人避乱经朝鲜赴日,归化日籍,住大和国桧隅群,封为使主并行医,为移日第一代,其子至都贺赐姓直,居丹波。其七世孙为大国,生子康赖,即高贵王第八代孙。康赖精通医术,赐姓丹波宿弥,累迁针博士,兼丹波介(地方长官之副职)。公元982年康赖开始撰《医心方》,于984年(日·永观二年,即宋太宗雍熙元年)完稿。书成后,一方面康赖用于课试诸生,另一方面献于朝廷,由于长期藏之秘府,以致世间很少流传。16世纪赐与典药头半井瑞策秘藏其家,1854年交与医

  • 性别:
  • 国籍:日本
  • 出生日期:912
  • 逝世日期:995

段龟龙

段龟龙,十六国后凉人。曾任著作佐郎。生卒年月不详,生平事迹不详。著有《凉记》。

丁谓

丁谓(公元966~公元1037),北宋大臣、文学家。字谓之,后更字公言,苏州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少时与孙何友善,游场屋时同袖文谒王禹偁,王大奇之,以为韩、柳后二百年始有此文,世人称之“孙丁”。淳化三年,登进士甲科,为大理评事,通判饶州。逾年,直史馆,以太子中允为福建路采访使,改转运使,为三司户部判官。领峡路转运使,迁刑部员外郎。权三司盐铁副使,擢知制诰,判吏部流内铨。景德四年,知郓州,兼齐、濮等州安抚使。明年,召为右谏议大夫、权三司使,加枢密直学士。大中祥符初,造作天书祥瑞之事,助真宗封禅泰山,迁给事中,拜三司使。祭祀汾阴还,进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历工、刑、兵三部尚书,出知异州。天禧初,

  • 别名:字谓之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苏州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 出生日期:公元966

杜牧

杜牧(803年-约852年)唐代文学家。字牧之。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其祖父杜佑历任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是有名的史学家,著有《通典》。杜牧青少年时代博览经史,关心国事,尤其重视学习兵书。23岁时作《阿房宫赋》,借古喻今,讽刺唐敬宗的荒淫误国。唐文宗大和二年(828),杜牧26岁时举进士,同年又登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制举,授官校书郎,试左武卫兵曹参军,半年后即出朝,数年间先后任江西观察使、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及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幕僚。大和九年,任监察御史,分司东都。开成三年(839),迁左补阙、史馆修撰,转膳部、比部员外郎。武宗会昌二年(842)出朝,先后任黄、池、睦三州刺史,其间曾多次上

  • 别名:字牧之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
  • 出生日期:803年

丁绍仪

丁绍仪(1815-1884),字杏舲,又字原汾,清无锡人,国子生,幼随父至陕,曾任东湖知县,福建经历,署汀州府同知,道光二十七年为台湾道襄理度支后罢归。有《东瀛识略》八卷,《国朝词综补》五十八卷,《国朝词综补后编》二十二卷,《听秋声馆词话》二十卷。

  • 别名:字杏舲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无锡人
  • 出生日期:1815

杜文澜

杜文澜(1815年至1881),字小舫,浙江秀水人。久官吴中,历署江藩、苏藩、江安粮道等、苏松太道、常镇通海道。清同治间与恩锡开词坛于吴下。持论与吴派戈载相同,特重律与韵。有词集名《采香词》。又曾辑刻南宋“二窗”(吴文英和周密)词集,校勘订补万树《词律》为《词律补遗》及《词律校勘记》。1850年,随湖广总督裕泰镇压李元发起义,以军功赏戴蓝翎。历任海州分司运判、署东台知县、道员加盐运使衔。江北大营清军围攻扬州太平军,他献计置云梯于船尾以利爬城,因陆路误期,未能配合作战,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同治初年,加布政使衔。 少年中举,逢太平天国战乱,参军幕,有干才,为曾国藩所称。官至江苏道员,署两

  • 别名:字小舫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浙江秀水人
  • 出生日期:1815年

丁若镛

丁若镛(1762~1836),朝鲜朝英祖、宪宗年间著名哲学家、实学派集大成者、著名文学家。字美镛、颂甫,号俟蓭、茶山、三眉、与犹堂。原籍罗州。生于京畿道广州郡瓦阜面马岘里(今扬州瓦阜面陵内里)的一个两班(贵族)家庭。7岁能作汉诗,22岁中进士,1789年式年文科甲科及第。历任检阅、持平、弘文馆修撰。1794年任京畿道暗行御使,后历任同副承旨、兵曹参议、刑曹参议。并曾与朴齐家等参与奎章阁书籍编纂事务。他为人刚直,不求媚于权贵,特别是在任暗行御史时,曾弹劾官吏的贪污舞弊,不断受到反动派的诬告和陷害。1800年正祖驾崩, 翌年在辛酉教难之时,他被流配到长鬐,后又因受黄嗣永帛书事件牵连,被流放到康

  • 别名:字美镛
  • 性别:
  • 国籍:朝鲜
  • 朝代:朝鲜朝英祖、宪宗年间
  • 出生地:京畿道广州郡瓦阜面马岘里

邓豁渠

邓豁渠,生卒年月不详,初名鹤,又名藿初,亦简作藿,号太湖,四川省成都府内江县(今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人。豁渠为落发出家后的僧名,明代中期著名思想家。曾师事赵贞吉(字孟静,号大洲),,学阳明心学,被认为是泰州学派王艮思想体系的重要传承者,晚明个性解放思潮的重要推动者。后离赵落发为僧,游历天下,遍访知名学者。著有《南询录》,李贽曾为之作序。 邓豁渠为乡人赵大洲(1508-1582年,名贞吉)的学生。大洲在学问上属王心斋:徐波石(赵大洲)之阳明后学体系,为泰州学派的重要传人。所以邓豁渠也算得上是阳明后学中的一个人物,从他在各地流浪时和阳明学派中人广泛交往,颇得照拂这一点也能看出。只是邓豁渠

  • 别名:初名鹤,又名藿初
  • 性别:
  • 朝代:明代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