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士衡(1889—1978),民国时期湖南省杰出的教育家,他对湖南省的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和平民教育等作出过巨大贡献,晚年被任命为湖南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曾载入1999年出版的《长沙名人》画册。 苦难的青少年时代 黄士衡,字剑平、辈名体楷,湖南省郴县永丰乡长冲村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家学渊源、幼承庭训,其叔祖父纯垓是清朝最末一届中选的青年进士之一,其父如瑚为前清秀才,以教私塾为生,英年早逝,家道中落,其兄体桂接受新思潮较早,清末毕业于岳麓书院高等学堂,曾参加过辛亥革命。由于家境清贫,端赖其母勤俭持家、含辛茹苦,他的青少年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不宁、多难之秋(甲午战败、满清覆灭和家庭变故,
黄岩,清医学家。约乾隆五十年前后在世。字峻寿,号耐庵。号花溪逸士,祖籍上元(今江苏江宁),后徙居嘉应(今广东梅县)。好诗文,尤嗜岐黄家术。精研《灵枢》、《素问》及元明诸大家医论医案。谓小儿之异于大人者,不过脏腑之娇嫩,腠理之柔脆;其气血阴阳,内伤外感,未尝有歧。若能明此理,则治大人者,亦可移治小儿。经冥搜远览,博采周咨,撰成《医学精要》八卷(1800年),概括脉证方治,以儿科病为主,兼及妇科杂症。1788年受廖增明看舌辨治秘传,提倡视小儿唇舌面色作为诊断依据,反对“一指定三关”及指纹诊法。又擅眼科,撰《眼科纂要》八卷(1819年),将先贤名论、师友秘传及身所治验者,编为歌括,列述眼科药要、
胡鸣玉,生卒年不详。清江南青浦(今上海市青浦县)人。字廷佩,号吟鸥。贡生,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荐举博学鸿词。著《订譌杂录》,附《杂字音义》。其书考订声音文字之譌,征引古籍,相互参证,而不另立新意,故所言皆有据,所得较诸家为多。书凡十一卷,传于世。(事迹见《国朝诗人征略》初编卷二十七,《鹤征后录》卷十,《小学考》卷四十一。)
胡亶,清代天文学家。字保叔,号励斋,浙江仁和人。卒年均不祥,约清世祖顺治末前后在世。顺治六年,(公元一六四九年)第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出为江苏常镇道,有惠政。入为鸿胪寺卿,进右通政,以亲老乞养归。历官三十年,有清白吏之称。居家闭门力学,不问家人生产。亶事父母素孝,父病卒,一恸吐血数升;未几,因哀毁亦卒。亶博综群书,工于古文辞。尤精天官家言,日月薄蚀,星辰缠度,推测丝毫不误。其著述颇多,尽毁于火;后人求留札刻之,名励斋文集。又有中星谱一卷,(均清史列传)并传于世。
黄周星(1611-1680)清代文学家。一姓周,字景虞,号九烟。湘潭(今属湖南)人,寄居上元(江苏南京)。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曾授户部主事。入清不仕,更名人,字略似,号半非,晚号笑苍道人,侨寓吴兴(浙江湖州)。康熙十九年(1680)有人以博学鸿儒荐,避不赴;迫之,乃叹曰:“吾苟活三十七年矣,老寡妇其堪再嫁乎?”遂于五月五日,自撰《墓志铭》及《解脱吟》、《绝命词》,效屈原投江,遇救得免,家人劝慰,然死志愈坚。“六月望后,夜复赴水,又为人救免。至七月十七日夜半,乘间赴蹈清流,防者觉而奔救之,公乃自绝饮食,至二十三日而卒,时年七十。”墓葬马家港长生桥畔,墓碑于清咸丰年间重立,供后人凭吊。
黄姬水(1509-1574),明代诗文作家。字淳父。长洲(江苏苏州)人。五岳山人黄省曾之子。生而幼敏,山人出入,携之俱,有所占属,每令同赋。曾学书于祝允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避倭寇,徙家南京。嘉靖三十九年,返里。嘉靖四十三年,金大舆发3信请其为诗集作序,可见其在当时文名甚盛。万历二年(1574)卒,年66岁。著有《贫士传》2卷、《白下集》11卷、《高素斋集》29卷。其诗写得清丽俊逸,但托寓凄婉。如古体《听查八十弹琵琶歌》描写弹奏出来的声音就有这样的艺术特色:“联绵曲折抽芳绪,凄锵蹇劫生孤怆。”又如七律《息园赏芍药》同样体现这种特点:“浅白深红间合欢,丝丝香雨昼难干。直须一日三百盏,
皇侃(488~545),一作皇偘。亦作皇儡。南朝经学家。吴郡 (今江苏苏州) 人。自幼好学,受教于名儒贺瑒。瑒擅长《礼》、《易》、《老》 、《庄》诸学。侃 “精力专门,尽通其业,尤明《三礼》、《孝经》、《论语》。” ( 《梁书·皇侃传)》梁初任国子助教,以经学授弟子,从学数百人。后奉召入寿光殿讲解《礼记》,受到梁武帝赞赏,拜员外散骑侍郎,旋以母丧还乡。所著《礼记义疏》、《论语义疏》为时所重。清皮锡瑞称: “如皇侃之《论语义疏》,名物制度,略而弗讲,多以老、庄之旨,发为骈俪之文,与汉人说经相去悬绝。此南朝经疏之仅存于今者,即此可见一时风尚。” 又称: “《礼记疏》本皇、熊二家。熊安生北学,皇
韩邦庆(1856~1894),初名三庆,改名邦庆,又名奇,字子云,号太仙,别署大一山人、花也怜侬。江苏娄县(今上海松江)人。父宗文(字六一),为咸丰戊午(1858)科顺天乡试举人,官刑部主事,颇有文名。韩邦庆幼从同邑蔡蔼云习制举业,兼习诗文。后随父居京师。年约二十余,回籍应童子试,中秀才。次年岁考,名列一等,食廪饩。屡应乡试皆不第。家本清寒,又吸食鸦片,生活困顿。父执谢某,官于河南,招其入幕,数载于兹,宾主相得。光绪十七年(1891),北上应顺天乡试,在京师松江会馆与孙玉声相识。榜发落第,偕孙玉声由水路南返。从此寓居上海,以卖文为生。一度任《申报》编撰。为人落拓不羁,善弈棋,好狎妓,熟悉妓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