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李清馥

李清馥,字根侯,安溪(今属福建)人。清代著名理学家李光地之孙,以荫授兵部员外郎,官至广平府知府。生卒年不详。受家学影响,主要尊奉朱熹理学。著述除本书外,尚有《榕村谱录合考》、《道南讲授》等。闽中 (福建)理学,渊源于二程,始传者为游酢、杨时。游酢早卒,弟子寥寥,未能流传下去。杨时弟子上千,经罗从彦、刘勉之、胡寅、胡宏、陈渊的传授发展,南宋初已成为东南最有影响的学派。之后又经再传弟子李侗特别是三传弟子朱熹的发展总结,终于成为儒学中的大宗。从南宋理宗以后到明代,程朱理学一直作为统治者的官方哲学。 李清馥一生,著述颇丰,专注乙部,著有《闽中理学渊源考》九十二卷、《闽学志略》十七卷、《榕村谱

  • 别名:字根侯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安溪(今属福建)人

刘敏中

刘敏中(1243~1318) 元文学家。字端甫,号中庵,章丘(今属山东)人。其先代“世业儒,家范以仁俭嗣守”,祖父刘鼎,金末时曾任历城令、济南路推官等职,后归附元朝,授广威将军、益都路总判兼安慰济南淄德军民劝农使,行左右司郎中事。父景石,曾任济南总府、山东转运经历,然仕途不畅,终以疾自免而去。刘敏中历仕元世祖、成宗、武宗、仁宗四朝。幼卓异不凡。早年受知于乡先生杜仁杰。至元十一年(1274)由中书省掾史擢兵部主事,拜监察御史。权臣桑哥秉政,辞归家乡。后起为燕南肃政廉访副使,累迁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大德七年(1303)以宣抚使巡行辽东、山北诸郡。除东北路总管,擢陕西行台治书侍御史。大德九年召

  • 别名:字端甫,号中庵
  • 性别: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章丘(今属山东)人
  • 出生日期:1243

龙衮

龙衮,宋代史学家、画家。字君章。吉州永新(今属江西)人。著有《江南野史》10卷,记南唐史事,足资考证。《能改斋漫录·牛僧孺聪明台》据杜牧所撰僧孺墓志疏其记事之失《挥麈后录·欧阳观》也据欧阳修文辨所记事迹之诬。又善画,著有《〈百马图〉跋》。

  • 朝代:宋代

陆翙

陆翙。翙曾官国子监助教,余不详。

李焘

李焘(1115年-1184年)南宋大臣、学者。字仁甫,号巽岩,宋眉州丹陵(今属四川)人。绍兴八年(1138)中进士,历任华阳主簿,知双流县、茶州,潼州府路转运判官。乾道三年(1167)除兵部员外郎兼礼部郎中,五年(1169)迁秘书少监兼权起居舍人。虞允文执事,以言事见忤,转湖北转运副使。淳熙元年(1174)召还,适城中失火,上书自劾,贬二秩,除江西运副,寻进秘阁修撰,权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主张复修明堂礼。淳熙四年(1177)因子事牵连,贬知常德府。后以敷文阁学士致仕,淳熙十一年(1184)卒。 李焘少有复国之志,感于靖康之难,二十余岁时著《反正议》十四篇论救时大务。为政以礼义治民

  • 别名:字仁甫,号巽岩
  • 性别:
  • 朝代:南宋
  • 出生地:宋眉州丹陵(今属四川)人
  • 出生日期:1115年

刘策成

刘策成(1883-1957),又名刘武,湖南新邵花桥乡人,清光绪九年(1883)三月生。早年治学《庄子》,深受其“疾恶如仇”的影响,后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与孙中山、黄兴交往甚密,与蔡锷是同乡挚友。归国后,历任广西优级师范、湖南第一师范、湖南工业学校教师,邵阳驻省中学校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文史馆馆员。 著作有《夜半案》(戏剧)、《如何作模范县长》、《庄子集解内篇补正》等。他编著的《庄子集解内篇补正》是庄子研究的最权威的著作之一,与王先谦的《庄子集解》一起被收录在中华书局出版的《新编诸子集成》一书里。 刘武是近代最知名的庄子研究学者之一。也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思想和民主革命

  • 又名:刘武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湖南新邵花桥乡人
  • 出生日期:1883

李昌龄

李昌龄(937年—1008年)北宋太宗时参知政事。字天锡,宋州楚丘(今属河南)人。太平兴国三年(978),中进士,为大理评事、通判合州(今属四川)。历将作监丞、右赞善大夫、通判银州(今属陕西)。京城开金明池,他献诗百韵,太宗嘉之,擢右拾遗、直史馆。改右补阙,出知滁州(今属安徽)。又起为淮南(治所在今江苏扬州市)转运使,转户部员外郎、知广州(治所在今广州市)。因不能以廉自守,淳化二年(991)召还。后知审刑院事、权判吏部流内铨、右谏议大夫,充户部使。三年,改度支使,拜御史中丞。至道二年(996),拜参知政事,在任无所建树。真宗即位,加户部侍郎。三年五月,坐与王继恩、胡旦等谋立楚王元佐事,贬忠

  • 别名:字天锡
  • 性别:
  • 朝代:北宋
  • 出生地:宋州楚丘(今属河南)人
  • 出生日期:937年

刘敞

刘敞(1019—1068)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字原文,世称公是先生。临江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中进士,廷试第一。弟刘攽,字贡父,与其一同登科,曾帮司马光修《资治通鉴》,负责汉史部分。刘敞登科后,先任蔡州通判,后曾做过三司使、扬州、郓州知州,最后官至集贤院学士、判南京御史台。《宋史·刘敞传》说他“学问渊博、自佛老、卜筮、天文、方药、山经、地志、皆究知大略”。为人正直敢言,对朝内事务能直言进谏并利用为英宗讲读的机会,“指事据经,固以讽谏”。为官颇有政绩,任郓州(今属山东省)知州时,郓州有路不拾遗之美名。奉旨使辽时,其博识使辽人惊叹。刘敞“为文尤瞻敏”,其才华

  • 别名:字原文
  • 性别:
  • 朝代:北宋
  • 出生地:临江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人
  • 出生日期:1019

黎靖德

黎靖德(生卒年不详),南宋后期人。宋代永嘉县(今属浙江)人。嘉祐年间任沙县(沙县又别名沙阳)县主簿,清廉谨慎。博学能文,主编过《沙阳县志》,景定四年(1263年)以李道传编辑的池州刊《朱子语录》、李性传编辑的饶州刊《朱子语续录》、蔡抗编辑的饶州刊《朱子语后录》、黄士毅编辑的眉州刊《朱子语类》、王佖编辑的徽州刊《朱子语续类》为蓝本,开始编辑朱熹生前的语录,删其文字重复,咸淳六年(1270年)出版《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 黎靖德出身于蜀地导江黎氏家族,他在流寓东南后,借助自身蜀籍理学家族后人的身份,获得李道传、李性传等人编印的朱熹语录之"五录三类",将其综合荟萃,形成了今天朱子语录版本系

  • 性别:
  • 朝代:南宋
  • 出生地:永嘉县(今属浙江)人

李世民

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即唐太宗。唐代皇帝、政治家、军事家。李渊次子。公元626—649年在位。唐朝杰出的皇帝。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唐高祖李渊次子。李世民自幼机敏聪慧,见识非凡。18岁前曾生活于民间,知百姓疾苦,目睹隋王朝的覆亡。后随父南征北战,多谋善断,深得父亲喜爱。隋大业十三年(617),策动父亲于太原起兵反隋,入关建立了唐王朝。他因功被封为秦王,任尚书令,并带兵消灭了各地的割据势力和农民起义军。因与太子李建成不和,于武德九年(626)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李建成及弟李元吉。高祖李渊迫于形势,遂传位于他,自称太上皇。次年,唐太宗改元“贞观”。他在位23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
  • 出生日期:598年1月28日
  • 逝世日期:649年7月10日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