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格林兄弟

9216 格林兄弟,雅各·格林(Jacob Grimm,1785—1863)与威廉·格林(WilhelmGrimm,1786—1859)。德国民间文学研究者。他们两兄弟以相同的兴趣和经历,从青年时起,便合作研究语言学,民间文学,大量收集民间童话、传说,提出一系列学术主张,产生极大的影响,因而被称为“格林兄弟”。他们的正科学习专业是法律学,进而在语言文学方面做出独特的重要贡献。为了探讨日耳曼的古代学,他们广泛地涉猎了传说、民间故事及语文。在民间童话方面,做了大量的搜集工作,并较早地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他们在1812—1815年所编的《儿童与家庭的故事》,被称为“格林童话”,在世界上发生广泛的

  • 性别:
  • 国籍:德国

高尔基

马克西姆·高尔基(Maxim Gorky,1868年3月28日—1936年6月18日),苏联俄罗斯作家。苏联文学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奠基人。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诞生于尼日尼·诺夫戈罗德城。父亲是个细木工,母亲是一个小业主的女儿。高尔基4岁丧父,10岁丧母,在外祖父家度过童年。1878年因外祖父破产,只读过两年书年仅10岁的高尔基便开始自谋生活。他当过学徒、装卸工、面包工人、剧院跑龙套的。社会底层的经历,使他熟悉了普通人的生活、性格。在伏尔加河的轮船上,他做个小伙计,养成了读书的爱好。1884年来到喀山,想上大学,但却进了社会大学,先后做过面包工人、码头搬运工。在这里第一次

  • 全名:马克西姆·高尔基
  • 性别:
  • 国籍:俄罗斯
  • 出生地:尼日尼·诺夫戈罗德城
  • 出生日期:1868年3月28日

高世栻

高世栻[shì](公元1634—?年),清代医学家。字士宗,钱塘(今杭州)人。年少时家贫,自学通俗医书,先后研读《药性全生集》、《明医指掌》、《伤寒五法》等书,并于23岁时挂牌行医,很受欢迎,逐渐积累临床经验。后随张志聪学医,深入研究《素问》、《灵枢》、《本草》、《伤寒》、《金匮》等医学古籍,他反对只阅读医书的内容而不明其所含道理,只照本宣科而不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而每遇一例病案必定追究本末,探明原因,所开处方不同流俗,时有特效,向他学习的人非常多。康熙三十五年(1696),他邀集弟子吴嗣昌、王嘉嗣等,在侣山草堂研讨医学疑难达4年多,对阴阳、脏腑、经络以及五运六气之理,凡前人所未深入剖析的

  • 别名:字士宗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钱塘(今杭州)人
  • 出生日期:公元1634

高罗佩

高罗佩(1910年8月9日-1967年9月24日),字笑忘,号芝台,是罗伯特·汉斯·古利克的中文名。高罗佩是荷兰汉学家、东方学家、外交家、翻译家、小说家。作为荷兰职业外交官,他通晓15种语言,曾派驻泗水、巴达维亚、东京、重庆、华盛顿、新德里、贝鲁特、大马士革、吉隆坡等地,职务从秘书、参事、公使到大使。尽管仕途一帆风顺,但流芳后世的却是他的业余汉学家的成就,荷兰人对中国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也应归功于他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他的侦探小说《大唐狄公案》成功地造成了“中国的福尔摩斯”,并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 别名:字笑忘,号芝台
  • 性别:
  • 国籍:荷兰
  • 朝代:近代
  • 出生日期:1910年8月9日

郭畀

郭畀[bì](1280一1335),字天锡,号云山,镇江(今属江苏)人。其父郭景星仕至台州路黄岩州判官,以父荫入仕,历饶州路鄱江书院山长、处州青田县腊源巡检。调吴江儒学教授,但未就职。江浙行省辟为掾史。延祐初恢复科举,屡举不第,一生沉抑下僚,而以能诗善书画知名于时。因美须髯,被称为“郭髯”,倪瓒曾为他的画题诗说:“郭髯余所爱,诗画总名家”(《清閟阁集》卷三)。有《快雪斋集》一卷。《元诗选·二集》选入其诗二十七首,亦题为《快雪斋集》。但郭畀并无快雪斋,快雪斋是另一大同人郭天锡的居室,此大同人名郭天锡,字祐之,为元初人。因郭畀字天锡,后人往往把他与郭畀混为一人。郭畀文集名为《郭天锡文集》,元至

  • 别名:字天锡,号云山
  • 性别: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镇江(今属江苏)人
  • 出生日期:1280

臧谷

臧谷(1834—1910),谱名肇镛,字善也,又字善均,后字宜生,一作诒孙,号雪溪,自称种菊生、菊隐翁、菊叟。清扬州江都人。 祖父臧之江,字效禹,方正有直声,敕赠文林郎。父祥瑞,字辑武,少孤贫,奉母以寒素起家,给事县衙,以廉慎称。臧谷两应童子试,皆不中,拟投笔从戎,父不允。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攻入扬州,谷避居东乡,贫将辍学。时乡先辈徐廷珍掌兴化文正书院,知其颖慧,留门下数载,学业日进,遂补诸生。同治三年(1864)举于乡,明年成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谷生性落拓,好冶游,为京城某权贵所忌。适母病胃,乃乞假归。及父母故去,谷已年逾四旬,遂绝意仕进,闭门谢客,以诗酒自娱。家居府东街

  • 别名:字善也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清扬州江都人
  • 出生日期:1834

高守元

高守元,元代人,生平事迹不可详考。据《冲虚至德真经四解》前毛麾所作序可知,其为平阳(今山西临汾)人,字善长,号和光散人,大致生活于金世宗大定时期。毛麾在序中评价高守元集《列子》四家注说:“平阳逸民高守元善长收得二解(按:指宋徽宗、范致虚《列子注》),并张、卢二家合为一书,诚增益于后学者,因之得以叩玄关、操圣阈,致广大而尽精微。” 毛麾所言确为事实。《列子》注本因战乱传世甚少且难得,高守元不辞劳苦而辑成《冲虚至德真经四解》二十卷,功不可没。

  • 朝代:元代

高闶

高闶[kàng](?-1153)字抑崇,明州鄞县人。登绍兴元年上舍释褐第。初授秘书省正字,时朝廷欲颁《儒行》、《中庸》二篇授天下学子,高闶以《儒行》篇词学不纯,故求只颁《中庸》篇,朝廷许之。而后又为国子司业,时高宗兴太学,高闶上奏,定立科举试次、学制,遂成定例。高宗幸太学,高闶主讲《周易》之《泰卦》,为胡寅所责,终因与秦桧不和,遭贬斥。卒年五十七,谥宪敏。 高闶在乡名望甚重,对《春秋》颇有研究,与薛氏、汪氏等甬上大族皆有交往。高氏一族居鄞之月湖,近长春门,后世皆以长春书院、长春观纪念。 其著作有《春秋集注》,历来为《春秋》学之名著,被后世学者视为大宗。其传本现以《四明丛书》本为

  • 别名:字抑崇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明州鄞县人
  • 出生日期:?

顾瑛

顾瑛(1310~1369) 元代文学家。一名阿瑛,又名德辉,字仲瑛,自号金粟道人,平江昆山(今江苏太仓)人。年三十始折节读书,举茂才,署会稽教谕,辟行省属官,皆不就。年四十,以家产付其子,筑玉山草堂,有亭馆三十六处,园池、亭榭、饩馆、声伎之盛,甲于天下,又为自己建生圹,名金粟冢。四方名士如张翥、杨维桢、柯九思、李孝光、郑元祐、倪瓒,方外如张雨、于立、释良琦等,常在其家,日夜置酒赋诗。一时风流儒雅,著称东南。杨维桢《玉山雅集图记》说顾瑛“其人青年好学,通文史及声律、钟鼎古器、法书、名画品格之辨。性尤轻财喜客,海内文士未尝不造玉山所,其风流文采出于辈流者,尤为倾倒。”张士诚据吴,欲强授顾瑛官职

  • 别名:阿瑛,又名德辉
  • 性别: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平江昆山(今江苏太仓)人
  • 出生日期:1310

高适

高适(704—765年),唐代著名诗人。字达夫。里贯不详,两《唐书》本传所谓“渤海蓨人”或“沧州渤海人”,是指高氏郡望而言。早年家贫落魄,无正业,客游于梁、宋一带,混迹于渔樵博徒之中。20岁前后到长安求仕,不得志而归。此后曾北上齐赵,漫游蓟门。开元二十三年(735),又到长安应制举,仍落第。李颀《答高三十五留别便呈于十一》诗中说:“累荐贤良皆不就”,由此可知高适曾多次被荐应贡举,但无所成就。天宝八载(749),高适年近50时,由于宋州刺史张九皋的推荐,中有道科制举,授官封丘尉。高适对这一职务极为不满,遂于天宝十一载辞官来到长安。天宝十二载客游河西,任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中掌书记。安史乱中,拜

  • 别名:字达夫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日期:704
  • 逝世日期:765年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