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桥妙伦(1201~1261)南宋临济宗杨岐派僧。浙江黄岩松山人,俗姓徐。号松山子、断桥。十八岁于永嘉广慈院出家,游历四方,参谒瑞岩寺谷源源道,有所省悟。后往雪窦山,礼见无准师范禅师,并嗣其法。淳祐元年(1241)入台州祇园寺,其后历住瑞岩净土禅寺、天台山国清寺、临安净慈寺等诸刹。景定二年示寂,世寿六十一。侍者文宝、善靖为编断桥和尚语录二卷。[增续传灯录卷四、五灯严统卷二十一、续灯存稿卷四]
大壑,明代禅僧,俗姓薛,字玄津,钱塘(治今杭州)人。16岁出家,赴南京谒雪浪洪恩,研析教典,尽得性习之传。后见永明延寿禅师说法图得悟,出主杭州净慈寺,弘阐永明遗教。博学善辩,禅定之余游戏翰墨,书画俱入上品。曾历时20年编成《净慈寺志》十卷,辑有《永明道迹》。(《新续高僧传》卷六)
大方行海(1604~1670),明末清初僧。嘉兴桐乡(位于浙江)人,俗姓钱。号大方。十九岁有出尘之志,次年至杭州云栖寺专修净土。二十九岁阅六祖坛经,礼径山明珠堂无异元来出家,复阅‘禅关策进’而有所触发,往参密云圆悟、费隐通容等。清康熙八年(1669),住于江苏娄江禅灯庵,翌年示寂,世寿六十七。著有大方禅师语录六卷行世。
大庾行韬(?~1652)明末清初禅宗临济宗僧人。继起弘储弟子。据《宗统编年》卷三二、《五灯全书》卷八四等载,俗姓赵,名庾,字大庾,世称“大庾行韬”。吴江(今属江苏)人。幼年从学于伯父汉月法藏。顺治三年(1646),隐遁于武夷山。其后,依止吴江报恩寺之浮石通贤,并受具足戒,蒙受印可而成为大僧。继学于灵岩寺之弘储,弘储受天宁寺、瑞喦寺之请,师亦随侍参叩。顺治七年(1650),受师命,住天台国清寺。当弘储于清初误罹世网时,曾急切往救,不幸溺于水中。于顺治九年示寂。遗有大庾禅师住天台景德国清禅寺语录一卷,书中集录天台国清韬禅师衣钵塔铭,及显祐之天台国清大庾韬和尚行状等。[五灯全书卷八十四]
三山灯来(1614~1685),明末临济宗僧。四川垫江人,俗姓曾。字苇渡,号三山。十七岁,科举不第,乃耽味禅学,读聚云吹万广真之古音传、平山录、巴掌和尚录,醉心不已,欲为吹万儿孙。三十岁,礼吊岩山南浙二出家。翌年,寓居四川东明寺,参礼铁壁慧机,不契,返蜀。后再礼慧机,顺治十一年(1654)承嗣其法。历住四川崇圣院、兴龙院、五云院、昙华院、浙江天宁院。康熙二十四年示寂,世寿七十二。著有三山来禅师语录十六卷、五家宗旨纂要三卷、高峰三山来禅师疏语三卷。[续灯正统卷十七]
道乐(1640~?),明末清初临济宗僧。贵州思南印江人,俗姓杨。字不厌。三十一岁参礼敏树如相,得度受具足戒,一年后敏树入寂,师乃参谒华严圣可德玉。康熙十五年(1676),归黔省母,受请住持贵州兴隆卫龙山寺三年。后遇兵乱,退居高坉山一年。二十三年出蜀,驻锡遵义府玉泉寺。翌年,闻圣可德玉寓泸州(四川)方山,省觐得法。二十八年,住重庆华岩寺。世寿不详。著有华岩不厌乐禅师语录三卷。
德萨米(Théoddre Dézamy,1803-1850) ,19世纪30—40年代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生于法国旺代省吕松城。学生时代学过医学、哲学和法律,当过教师。1830—1834年间参加过“四季社”等秘密革命组织,投身于法国工人运动。1840年创办《平等者》杂志,宣传平等观念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并组织“平等者协会”、“人道社”等秘密组织。同年7月与皮佑等人组织政治性集会—共产主义聚餐会,发表《关于平等问题的演讲》。1843年出版其代表作《公有法典》,阐述其空想社会主义思想。1845.1846年间出版《被社会主义战败和消灭了的耶稣会的教义》、《自由和普遍幸福的组织》等书。1848
释道正,隋沧州兰若沙门。沧州渤海人。禀质高亮言志清远。居无常处学非师授。乐习禅行宗兰若法。无问冬夏栖息深林。乞食于村。余惟常坐。系想绳床下帐独静。道俗参讯略示纲猷。令其住心缘向所授。故使四远造者各务静缘。众聚虽多而外无嚣挠。正任性行藏都无名贯。经论讲会莫不登践。皆听其深隐略其繁长。周流两河言议超邈。偏以成实知名幽冀。时有隶公贯者。引正住寺为上簿书而志骇风云曾无顾眄。还返林薄。嗣业相寻。综述宪法流之于世。名为六行。凡圣修法也。包举一化融接万衢。初曰。凡夫罪行。二曰。凡夫福行。三小乘人行。四小菩萨行。五大菩萨行。六佛果证行。都合六部极略一卷。广二十卷。前半序分后半行体。言非文质字爽词费。开皇七
尔瞻达尊(1609~1664),明代临济宗僧。又称尔瞻。世称“尔瞻达尊禅师”。浙江四明鄞县人,俗姓唐。从福泉山之圜明出家,三年后,参谒密云圆悟。二十八岁受具足戒,历参石车通乘、瑞白明雪、山茨通际等诸尊宿,而为通际之法嗣。后住于南岳之绿萝庵,顺治三年(1646)于石霜开堂说法,重修圜明之塔,尽力整备伽蓝。康熙三年九月示寂,世寿五十六,法腊三十一。遗有尔瞻尊禅师语录二卷行世。[五灯全书卷八十一]
杜知耕,清数学家。字端甫,号伯瞿,柘城人。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 举人。青年时代游京师,曾得西洋几何学书,便如饥似渴攻读,遂撮合中西之长,撰成《几何论约》、《数学钥》。前者是对利玛窦与徐光启所译《几何原本》 的删繁举要; 后者是取线、面、体三部之法,通以三率之术,成前所未有之书。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