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然(?~1388),明初临济宗僧。松江府(江苏)华亭人,俗姓张。号唯庵。幼从无用贵禅师剃发出家,遍叩诸方后,于千岩元长会下得法。后遵石屋清珙之悬记,归返华亭,筑室郭汇之阳,名为松隐。住三年,刺血书写华严经,有异感,居民为建宝坊。千岩迁化后,继金华(浙江)圣寿寺之席。洪武二十一年示寂,世寿不详。后人为师立塔于松隐。著有松隐唯庵和尚语录三卷行世。[五灯全书卷五十八、补续高僧传卷二十五]
道开,明末僧,号密藏。生卒年不详。原为南昌儒生,出家于补陀。以仰慕紫柏真可之学行,乃投为紫柏之弟子。万历(1573~1620)年间,与紫柏等人倡议创刻《嘉兴大藏经》,师即为初期之实际主事者。然在《嘉兴藏》刊刻不久,师由于忧虑紫柏即将陷入京师之政治漩涡,而紫柏又不听劝谏,故乃骤然隐遁,而不知所终。遗有《密藏开禅师遗稿》二卷、《密藏禅师定制楞严寺规约》一卷、《藏逸经书标目》一卷。
董元恺(?—1687),清词人。字舜民,号子康。江南武进(今属江苏)人。顺治十七年(1660)举人,次年即因罹江南奏销案被黜。以佳公子而怀才不遇,遭此打击,遂漫游四方,登山临水,凭吊古迹,“以抑塞磊落之才,使飞扬跋扈之气;以嵚崎窈窕之遇,抒缠绵凄怆之怀”,所为词“哀乐过人,一往有深情”(尤侗《苍梧词序》),慷慨激昂之处,风格最近陈维崧《湖海楼词》。晚年远游归里,足迹常在阳羡山水间,论者以为其词乃阳羡派词风之一翼。著有《苍梧词》。生平事迹见尤侗《苍梧词序》、《清名家词》作者小传。
杜鹏程(1921年5月5日~1991年10月26日),当代著名作家。曾用笔名司马君。1921年3月28日生于陕西省韩城县苏村的一个贫农家庭。幼年生活穷苦,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曾半工半读和当过学徒。1938年到延安参加革命,在八路军随营学校(抗日军政大学分校)和鲁迅师范学校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陕甘宁边区农村工作,后又调回延安大学学习。经过整风运动,又到工厂做基层干部。1947年,担任新华社随军记者。1949年担任西北野战军第一兵团新华社野战分社主编。解放战争时期,他和战士们生活、战斗在一起,同他们建立了血肉相连的战斗友情,为后来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随军挺进大西北,1949年底进驻新疆
邓雅(生卒年不详),元代诗人。字伯言,号玉笥。新淦(江西新干)人。早年勤苦力学,以能诗知名于乡里。在元朝末年,他一直隐居未仕。入明之后,生活一如其旧,洪武十五年(1382),明太祖朱元璋以郡县举荐,召他赴京朝见,准备擢用,他以年老有病为由恳辞,获准还乡,洪武二十二年尚在世。在元末就与梁寅友善,两人志趣情操也很相近,他晚年着力于写诗,今存有诗集《玉笥集》9卷。由于《玉笥集》传本十分罕见,明清很少受到学者、藏书家关注,所以一般对邓雅及其诗作都十分陌生。《元诗选癸集》在庚集下册收入邓雅诗1首。他的诗格调平整,气味冲澹,比较质朴自然,以五言律诗成就较高,如《枕上作》:“梦断五更时,山家鸡乱啼。风生
丹波元胤(1789-1827)亦称多纪元胤,日本汉方医家。著名汉方大家丹波元简三子。生平不详。丹波元简编辑《医籍考》,未成而卒。多纪元胤继而撰成《医籍考》,书稿初成,未及校订而卒。丹波元胤之弟丹波元坚,整理校雠出版成书。丹波元胤对此书贡献最大,因而一般称此书为丹波元胤所撰。
杜思敬(1235—1320),字敬甫,一字散夫,号宝善老人。汾州西河(今山西省汾阳市西河乡)人,生于元太宗七年(1235年),元初沁州长官杜丰第三子。初侍忽必烈于藩府,从许衡学。由平阳道同知累迁治书侍御史,历户部侍郎、中书郎中,出为顺德、安西、汴梁等路总管。至元二十八年(1291),任中书参知政事。大德十年(1306),进中书左丞。琥(武)宗即位后致仕。杜思敬于武宗继位后致仕,家居期间,对医学颇有研究。曾节选张洁古、云岐子(张璧)、李东垣、罗天益等诸家著述19种,于1315年(延祐二年)辑成《济生拔萃》,这是一部最早个人汇集的医学丛书。书中以《针经节要》、《针经摘英集》、《云岐子论经络迎随
勒内·笛卡尔(René Descartes,1596年3月31日-1650年2月11日),十七世纪法国哲学家、伦理学家、著名的数学家。出身于法国上伦省莱而市的一个贵族家庭,八岁就读于著名的拉·弗来施(La Fleche)公学,接受耶稣会士的正规传统教育,可他只对数学和自然科学产生兴趣。1612年进入波埃顿大学攻读法律并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其后,他以志愿兵身份参加过日耳曼的三十年战争,结识了许多科学家。他还游历过欧洲各国,广泛涉猎了当时最新的数学、物理学、医学和解剖学等科学知识。1629年,为了利于科学研究,他卖掉世袭领地,离开黑暗腐败的法国,迁到荷兰定居,开始了以后二十年的科学研究和道德沉
戴锡章,字海珊,四川开县人,清末民国初时期著名史家,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科举人。曾入史馆参与编纂《清史稿》。他有鉴于清人所补的几种西夏史著作各有缺陷,便利用史馆丰富的史籍和便利的条件,积十余年之功,撰成《西夏纪》。
丁凤,明代医家。字竹溪。江浦(今属江苏)。生卒年欠详。幼时即攻习举子业,后又改习医业,有较坚实的基础。对痘疹一科尤有心得。撰有《医方集宜》及《兰阁秘方》,都是自己平日诊疗的宝贵经验,参考古人经义奥旨,结合其先祖所遗留之著作编撰而成。另又据黄廉所辑的《痘疹全书》进行修改,加入其三十余载对痘疹等证独特心得,改编成《痘疹玉函集》计六卷。此三书后又集成《丁氏锦囊三种秘录》。其医术并传与子孙,颇有影响。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