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曼·布洛赫(英文名Hermann Broch,1886——1951),奥地利小说家,生于维也纳。主要作品有《梦游人》 、《维吉尔之死》等。赫尔曼·布洛赫与弗兰茨·卡夫卡、罗伯特·穆齐尔和维托尔德·贡布罗维奇被米兰·昆德拉称为“中欧四杰”。1886年11月1日生于维也纳一个富裕的家庭。在维也纳接受工程师的训练并研习哲学与数学。他逐渐融入了维也纳的知识分子生活,结识了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哲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心理学家),莱纳&
马克斯·勃罗德(Max Brod,1884年5月27日——1968年12月20日),以色列作家、评论家,作家弗兰兹·卡夫卡的终身挚友,是其遗作整理出版者和影响力推动者,“卡夫卡热”的缔造者;他是发现卡夫卡写作天才和巨大价值的第一人。除此之外,马克斯·勃罗德本人其实也是一位著作颇丰的作家,而且是门类广泛的评论家。 马克斯·勃罗德出生于今天捷克共和国的首都布拉格(当时属于奥匈帝国),犹太人。毕业于布拉格查理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博士。毕业后先后在布拉格财政局、邮政局和法院工作,又进行文学创作,并且是报刊的戏剧和音乐评论家。他1912年就参加过犹太复国运动,是一个坚定的犹太复国主义者。1939
保宁仁勇,宋代临济宗杨岐派僧。浙江四明人,俗姓竺。生卒年不详。初学天台,继谒雪窦重显而改参禅学。其后,往湖南潭州云盖山,入杨岐方会门下,即悟禅旨。方会示寂后,与同参白云守端云游四方。后任江苏金陵保宁寺住持,积极弘扬禅学。嗣法弟子有寿圣智渊、寿圣楚文、宝积宗映、景福日余等。撰有保宁仁勇禅师语录一卷传世。[五灯会元卷九、嘉泰普灯录卷四]
保尔·约翰·路德维希·冯·海塞(Paul Johann Ludwig Heyse,1830年3月15日—1914年4月2日),又名保尔·海泽,德国作家。德国小说家。出生于柏林书香门第,父亲是语文学教授和古典语言学家。海泽自幼受古典文化薰陶,天资聪颖,中学时就开始写诗。1847年入柏林大学学习古典语言学,1849年转入波恩大学,次年去瑞士旅行,回来后改学现代罗曼语言(意、法和西班牙语等)。1852年大学毕业,获得普鲁士政府资助,去意大利游学一年。古老悠久的意大利历史文化和绮丽的风光、纯朴的民情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在以后的创作中得到充分的反映。1853年秋回到柏林,由于诗人盖贝尔的推荐,他接
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1859年10月18日—1941年1月4日),法国哲学家、作家。是法国20世纪上半期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出生于巴黎, 早年在巴黎高等师范求学,1889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后任巴黎公立中学教师。1900—1914年在巴黎高等师范和法兰西学院任教,1914年任法国科学院院士。192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主要著作有:《时间与自由意志》 《1889)、《物质与记忆》 (1896)、《笑的研究》(1900)、《形而上学导言》(1903)、《创造进化论》(1907)、《物质与记忆:身心关系》 (1919)、《道德和宗教的两种起源》(1932)、《创造的精神》(
迪诺·布扎蒂(Dino Buzzati,1906年10月16日-1972年1月28日),意大利家喻户晓的作家,被誉为“意大利的卡夫卡”。他诡奇独特、鬼斧神工的艺术特色,在他的短篇小说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在看似虚构荒谬的故事里,其实蕴含发人深省的深层思考。他擅长深刻的描绘人物、命运、欲望,罗织魔幻、秘密的笔法,甚至挑战理性的事实,让幻想成真。而其恣肆放纵的笔调,表现人的心灵状态及难以逆料的奇异,充满趣味,更令人震撼。 布扎蒂的作品主要是短篇小说集,如《七位信使》(1942年)、《史卡拉歌剧院之谜》(1949年)、《那一刻》(1950年)、《垮台的巴利维纳》(1957年)、《六十则短篇》(
瓦列里·雅科夫列维奇·勃留索夫(Валерий Яковлевич Брюсов 1873-1924),苏联俄罗斯诗人、作家。生于富商家庭。1899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语文历史系历史专业。早年受法国象征派魏尔兰、马拉梅的影响。诗文集《俄国象征派》(1894~1895)大部分是他的诗作,表现了个人主义和神秘主义的倾向。1905年的革命使他开始面向现实。这一时期的作品如《花环》、《现代生活》等具有完整的形象,体现了他独特的革命情绪,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政府主义的思想倾向,认为革命就是要破坏一切("破坏──我跟你们一起;建设──不行!"),列宁曾称他是"无政府主义诗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始接
安德烈·别雷(Андрей Белый,1880—1934),苏联俄罗斯作家。原名鲍利斯·尼古拉耶维奇·布加耶夫。出生于教授家庭。1903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数学系。1901年开始发表作品。曾参加象征派。十月革命前著有诗集《蓝色天空中的金子》(1904)、《灰烬》(1909)。长篇小说《彼得堡》(1913~1914)以象征性描写讽刺彼得堡的反动官僚。十月革命后编辑象征派杂志《理想家论丛》(1919~1922),写有自传体中篇小说《柯吉克·列达耶夫》(1922),长篇历史小说《莫斯科》(3部,1926~1932),回忆录《在两个世纪的交接点》(1930)、《世纪之初·回忆录》(1933)和《两
百愚净斯,明末清初曹洞宗僧。南阳(河南省)桐柏人。号百愚。俗姓谷。幼喜绘佛像,成辄礼拜。年十九弃家,随异僧至终南山道林寺,二十一岁剃度出家。翌年于报国寺受具足戒后,参弁山瑞白明雪,值明雪主湖州白鹘。后,明雪隐居崆峒,复往谒之。嗣法后,住云间青龙隆福寺。其后,更历住嘉定(江苏省)古昭庆寺、湖州(浙江省)弁山龙华寺、越州(浙江省)大能仁寺、云门显圣寺、杭州皋亭佛日寺、宜兴(江苏省)国山善权寺、江都(江苏省)善庆院诸刹。康熙四年八月二十八日示寂,世寿五十六,法腊三十五。有《百愚斯禅师语录》二十卷、《百愚禅师蔓堂集》四卷行世。智操为其撰〈像传〉,方拱干撰〈百愚斯大禅师塔志铭〉。[《五灯全书》卷一一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 ,1899年8月24日-1986年6月14日),阿根廷诗人,小说家。1899年8月24日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一个有英国血统的医生家庭。童年受英国家庭教师教育,涉猎大量欧美文学名著,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全家移居瑞士,后就读于剑桥大学,掌握英、法、德等国语文。中学时代即开始写作。大战结束后,随家遍游欧洲各国。在西班牙居住期间,与极端主义派作家过往甚密。1921年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在公共图书馆任职,同时进行文学创作。1923年出版的第一部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热情》和后来发表的两部诗集《面前的月亮》、《圣马丁的手册》,表现出明显的先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