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全,唐代僧。生卒年、籍贯均不详。约生于敬宗至宣宗(824~859)时代。初时就青龙寺义操修学密乘,后进入玄法寺引领徒众。武宗会昌年间,选为长生殿持念大德,后迁于青龙寺。著有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莲华胎藏悲生曼荼罗广大成就仪轨供养方便会二卷(即玄法寺仪轨)、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莲华胎藏菩提幢标帜普通真言藏广大成就瑜伽三卷(即青龙寺仪轨)。日本来华之僧人,多就师受法,如宗睿、圆仁、圆载、圆珍、遍明等。[阿娑缚抄卷一四九明匠等略传上、两部大法相承师资付法记(海运)]
法护(963~1058)梵名Dharma -pa^la 。宋代译经僧。北印度迦湿弥罗国人,姓憍尸迦,属婆罗门种。幼习四吠陀典及诸记论。后于中印度摩伽陀国坚固铠宫(梵Vikramas/i^la )寺出家。曾从希有乘、妙意尊、布施铠等学毗尼、声明、三乘之学,又访名师学大乘经论。真宗景德元年(1004),与法兄觉吉祥智至我国汴京,奉献佛舍利、贝叶梵经。受赐紫衣,从事译经。景德四年,受赐‘传梵大师’之号。仁宗天圣元年(1023),受诏翻译南海驻辇国使所进贡之金叶天竺梵经。景祐二年(1035),与惟净合撰天竺字源七卷。至和元年(1054)因其戒德高胜,赐‘普明慈觉传梵大师’之号。嘉祐三年示寂,世寿九
法月(653~743)梵名Dharmacandra 。音译达磨战涅罗。唐代译经僧。东印度人,一称摩提国人。曾游学中印度,通晓三藏及医方,后至龟兹国教授真月等门人。开元十八年(730),师由于安西节度使吕休林之表荐,于二十年抵长安。贡献方术、医方之梵夹、药草经书,及北印度阿质达霰(无能胜)于安西所译之大威力乌枢瑟摩明王经等三部四卷。又依弟子利言之译语,译出方药本草与普通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部。开元二十三年编成御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宣演二卷。后遇乱转住于于阗国金轮寺,教化有缘众生。天宝二年示寂,世寿九十一。[续开元释教录卷上、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四]
法上(495~580),北朝僧。朝歌(河南淇县)人,俗姓刘。九岁能读涅槃经,萌发出尘之志。十二岁投道药禅师出家。专心务道,神气高爽,通晓词论,世称‘圣沙弥’。后依慧光律师受具足戒。精通义理,乃应众之请,讲十地经论、楞伽经、涅槃经等,并各撰文疏。四十岁,游化怀、卫州。因魏大将军高澄之奏请,乃入邺都任僧统,掌理僧录。及北齐兴起,文宣帝(550~559 在位)尊为国师,事之如佛。于魏、齐二代,历任昭玄曹僧统,主管僧侣事务近四十年,所辖之寺四万余所、僧尼二百余万。高句丽丞相慕其名,派僧来问佛陀之诞生年月、佛教何时传入中国等。北周武帝灭佛法难之时,师潜隐俗服,而持业如常。大象二年,诵维摩诘经、胜鬘经
冯宪章(1908-1931),别名冯斌、张蔓蔓,新圩镇新丰村人。左翼诗人。广东兴宁县人。1927年底来上海,考入上海艺术大学读书。不久,结识诗人蒋光慈和评论家钱杏邨。1928年,他的《给——》、《战歌》、《三一八》、《警钟》《匪徒的呐喊》等政治抒情诗在《太阳月刊》和《我们月刊》上陆续发表,遂成为革命文学团体“太阳社”成员。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诗集《梦后》自费出版。1929年去日本留学,在东京继续从事文学创作,并学习日文,先后写了小说《游移》、《楼头的艳笑》和不少诗作,在《海风周报》、《拓荒者》、《沙仑》等左翼刊物上发表。写作之外,又用刚学的日文翻译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日本无产阶级
费希纳,古斯塔夫·西奥多(Fechner,Gustav Theodor 1801.4.19—1887.11.08)德国物理学家和哲学家,心理物理学的创始人,实验心理学的先驱者之一。生于夏路萨提亚的格罗斯一萨尔兴。父亲是一位牧师。青年时先在文科中学求学,以后进医药学院学习。1817年入莱比锡大学学医,1822年获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定居莱比锡,从事物理学的研究和工作。1824年任莱比锡大学物理学讲师。1826年电学中公布欧姆定律,他也发表文章讨论这方面的问题和物理学的其它问题,久而久之,终被学术界认为是一位物理学家,并于1834年升任为莱比锡大学物理学教授。但这时他的兴趣又转向心理学,并任
范寿康(1896.1.6-1983.2.27),字允臧。现代哲学家、教育家。浙江上虞人。1913年同郭沫若、郁达夫等一起留学日本,就学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获硕士学位。1923年毕业回国后,历任商务编译所编辑,中山大学秘书长、春晖中学校长、安徽大学文学院院长、武汉大学哲学系主任。抗战时,受郭沫若之邀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副厅长兼七处处长。在重庆又随郭沫若到文化工作委员会任国际研究室主任,后改任政治部设计委员,转任行政院参议。抗战胜利后赴台湾任行政长官公署教育处处长、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兼台湾大学图书馆馆长。1970年退休。1982年4月由台湾经美国回大陆定居,同年12月被选为第五届
释法聪。姓陈。住苏州常乐寺。初负帙周游法席参诣。随闻虽晓然未本意。意在息言。然言为理诠。事须博览。不着为本无得虚延。如灰除垢。灰亦须净。后往金陵摄山栖霞寺观顾泉石僧众清严。一见发心思从解发。时遇善友依言度脱。遂诵大品不久便通。又往会稽。听一音慧敏法师讲。得自于心荡然无累。贞观十五年。还杭苏等州。开导集众。受道者三百余人。自尔华严涅盘相续二十余遍。贞观十九年。嘉兴县高王神。降其祝曰。为我请聪法师受菩萨戒。依言为授。又降祝曰。自今以往酒肉五辛一切悉断。后若祈福可请众僧。在庙设斋行道。又二十一年。海盐县鄱阳府君神。因常祭会。降祝曰。为我请聪法师讲涅盘经。道俗奉迎幡花相接。遂往就讲。余数纸在。又降
方东美(1899年2月9日—1977年7月13日),现代哲学家,新儒学代表之一。安徽桐城人。名珣,字东美,曾用笔名东英,以字行世。其幼承庭训,读中国古代文学,受儒家思想熏陶,又喜《庄子》。1913年考入桐城中学,1917年考入南京金陵大学,攻读哲学。1921年赴美留学,先后在威斯康辛大学、俄亥俄州大学攻读西方哲学,以论《柏格森生命哲学之评述》和《英美唯实主义的比较研究》分获硕士、博士学位。1924年回国,于武昌高等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前身)、东南大学、中央政治学校、金陵大学、中央大学等校任教,担任中央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开设西方哲学、科学哲学与人生等课。1947年赴台后,执教于台湾大学。
方志敏(1899年8月21日~1935年8月6日),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江西弋阳人。1919年考入南昌江西省第一甲种工业学校。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为江西最早的党员之 一。 1924年国共合作后,方志敏曾任国民党江西省党部农民部部长、省农民协会秘书长、主席等职,对开创江西的农民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 大革命失败后,方志敏回到赣东北地区,开始了重建中共组织、组织武装暴动的革命斗争。1927年11月,方志敏在弋阳窑头村发起召开了弋阳、横峰、贵溪、铅山、上饶五县共产党代表会议,决定在赣东北发动农民举行年关暴动, 并成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