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郦道元

郦道元(466或472~527年)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文学家。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县)人。约生于北魏天安元年(466)。父亲郦范,曾任青州刺史、尚书右丞。郦道元少喜读书及游览。成年后,曾任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和洛阳御史中尉、冀州(河北省冀县)镇东府长史、鲁阳郡(河南省鲁县)太守、东荆州(河南省唐河县)刺史和河南尹等职。对任职之地的山川都作过详细的考察。任职期间,“做官清刻”,受豪强、皇族忌恨。北魏延兴二年,赴任关右大使,路上被叛官雍州刺史萧宝夤杀害,时年62岁左右。 郦道元的一生,主要贡献在于《水经注》一书。书中对一千二百多条河流的发源地、流经地、支渠分布及河道变迁等

  • 别名:字善长
  • 性别:
  • 朝代:北魏
  • 出生地: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县)
  • 出生日期:466或472

戴德

戴德(生卒不详)西汉经学家,今文《礼学》“大戴学”的开创者。字延君。春秋时期宋国君主宋戴公的22世孙,睢阳(今河南省商丘)人。与兄子圣同学《礼》于后苍。宣帝时为信都王刘嚣太傅,立为博士,由是《礼》有“大戴”之学,为区别于戴圣,时称“大戴”或“太傅《礼》”。曾选集秦汉以前各种古代礼仪论著,编成《大戴礼记》八十五篇,又名《大戴礼》或《大戴记》。授其学于徐良,后为博士,家世传丛,“大戴”遂有徐氏之学。戴德与其弟戴仁之子戴圣两人被后人合称为“大小戴”。由于兄弟二人在礼学上的重大贡献,被尊称为儒宗。《大戴礼记》今残,存39篇,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礼仪制度、文物制度和儒家学说的参考资料。北周庐辩有

  • 别名:字延君
  • 性别:
  • 朝代:春秋
  • 出生地:睢阳(今河南省商丘)人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时,大举天下贤良文学之士,董仲舒应召对策,被三次策问,系统地提出加强中央集权制的主张,取得了第一名。后任过江都王相、胶西王相。晚年归家,专心著书讲学至终。董仲舒一生历经三朝,度过了西汉王朝的极盛时期,公元前104年病故,享年约75岁。死后得武帝眷顾,被赐葬于长安下马陵。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主要是以他的人性论为基础的。他是儒家神学体系创始人,曾提出“天人感应”说,认为

  • 性别:
  • 朝代:西汉
  • 出生地: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
  • 出生日期:公元前179年
  • 逝世日期:前104年

戴圣

戴圣(生卒年不详)西汉今文《礼》学大师。 今文《礼》学“小戴学”开创者。梁(治今河南商丘)人,字君次。与叔父同从后苍学《礼》,后有盛名,世称“小戴”。宣帝时立为博士,曾任九江太守。加参石渠阁经学会议,与诸儒评定“五经”异同。选集战国至汉初有关礼仪的论 文编为《小戴礼记》,后经东汉马融、郑玄等编 定,即今本《礼记》四十九篇。《小戴礼记》是在 《大戴礼记》的基础上删减编成的。《礼记正义》 引郑玄《六艺论》、《经典释文·序录》引晋陈邵 《周礼论序》皆认为《小戴礼记》原即四十九篇。 《隋书·经籍志》、《初学记》则说,《小戴礼记》原 为四十六篇,马融等人增加《月令》一篇、《明堂 位》一篇、《乐记》一

  • 别名:字君次
  • 性别:
  • 朝代:西汉
  • 出生地:梁(治今河南商丘)人

E. H.卡尔

爱德华·霍列特·卡尔(Edward Hallett "Ted" Carr,一般简称为 E.H. Carr, 1892年6月28日—1982年11月5日),英国当代历史学家、政治学家。就学于伦敦大学泰勒学院和剑桥大学三一学院。1916—1936年任英国外交官。1936年起在威尔士大学、牛津大学执教。1955年当选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校务委员,1956年当选为英国学术院院士。卡尔一生著作甚丰,其中最著名的史学著作是《历史是什么?》。他态度鲜明地批评了当时英国史坛占主导地位的历史悲观主义、历史相对主义、保守的或唯心主义的思潮;强调历史是可以认识的。他认为,没有事实的历史学家是无根之木,没有历史学家的

  • 性别:
  • 国籍:英国
  • 出生日期:1892年6月28日
  • 逝世日期:1982年11月5日

厄尼·派尔

厄尼·派尔(Ernest Taylor Pyle;1900年8月3日-1945年4月18日),1900年他出生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的一个农场里,父母都是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农民。作为独生子他更喜欢富于挑战性的生活,一战期间参加了海军预备役,不过还没来得及上战场战争就结束了。在印第安纳大学读书时,他已经立志成为一名记者,虽然学校没有开设新闻学专业,但他还是努力自学。之后他成为《印第安纳学生日报》的一名新闻编辑,这段经历对他日后写作风格的形成大有裨益。 大学肄业后,厄尼·派尔先后在《每日先驱报》和《华盛顿每日新闻》工作。1932年成为《华盛顿每日新闻》总编辑之前,他已经是一名航空专栏作家。三年后

  • 性别:
  • 国籍:美国
  • 出生地:印第安纳州
  • 出生日期:1900年8月3日
  • 逝世日期:1945年4月18日

鄂尔泰

鄂尔泰(1677—1745年),雍正十年(1732)二月,皇上颁布谕旨,称赞大学士鄂尔泰节制云、贵、广三省以来,对于所属苗疆悉心经营,运筹调度,致使疆域开拓,边境安宁,特授一等伯爵。这一赞誉,对于鄂尔泰来说,实属当之无愧。 鄂尔泰,字毅庵,西林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康熙三十八年(1699)中举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因其才勇擢升为三等侍卫。雍正元年(1723),充任云南乡试考官,不久擢升江苏布政使。雍正三年(1725)十月,调任云南巡抚。 云贵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自元朝以来,一直实行土官世袭制,即由当地的少数民族酋长自治。由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统治者残暴肆虐,独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日期:1677
  • 逝世日期:1745年

娥川主人

娥川主人,生卒年不详,清康熙年间的小说家,其生平事迹不详。明末清初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佚其姓名,自署古吴人。与青门逸史居同里,长同游,又同有情癖。富词翰,善小说,作品切近社会现实,侧重于写人心善恶、世态炎凉,善用对比手法。清康熙十二年(1673 年)著有《生花梦》,另著有《世无匹》《炎凉岸》等。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中国古代作家在创作“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之所造”的小说时,格外重视小说的道德劝惩作用,力求其作品有裨于世道、有益于人心。

佛陀跋陀罗

佛陀跋陀罗(buddhabhadra 359~429),后秦时来华印度僧人。亦称佛大跋陀、觉贤。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人。族姓释迦,系释迦牟尼叔父甘露饭王的后裔。5岁丧父,17岁出家。据说其背诵经典,一日能完一月之业。曾与同学僧迦达多游罽宾,与后秦僧人智严同从大禅师佛大先(觉军)受禅法。后受智严之请东来,于后秦弘始八年(406,另有九年或十年之说)至长安。因与鸠摩罗什不和,被迫与弟子慧观等40余人赴庐山,备受慧远欢迎。留居庐山年余,译出《达磨多罗禅经》2卷。东晋义熙八年(412)赴荆州,其后又到建康(今江苏南京)住道场寺。从义熙十二年到十四年与法显等译出《摩诃僧祇律》40卷;同时

  • 别名:佛大跋陀
  • 性别:
  • 朝代:东晋
  • 出生地:古印度迦毗罗卫国
  • 出生日期:359

法天

法天(?~1001)中印度人。原为摩揭陀国那烂陀寺僧。宋朝开宝六年(973)来中国,初住漉州蒲津,译出圣无量寿经、七佛赞等,由河中府梵学沙门法进执笔缀文。至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由州府官上表进之,帝览大悦,召入京师,敕赐紫衣,因而敕造译经院。七年,师与天息灾、施护等,蒙帝召,居于译经院,各译所携之梵本。至七月,师译出大乘圣吉祥持世陀罗尼经,帝赐号‘传教大师’。咸平四年示寂。世寿不详。赐谥‘玄觉大师’。自太平兴国七年至咸平三年十一月,师所译之经共有四十六部七十一卷。另据佛祖统纪卷三十三,则谓法天与同时代之译经僧法贤为同一人。[宋高僧传卷三、大中祥符法宝录卷三至卷十二]

  • 性别:
  • 国籍:中印度人
  • 朝代:宋朝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1001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