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复祚[zuò](1560-1629后)《红梨记》和《曲论》的作者。生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卒于崇祯二年(1629)以后。原名笃儒,字阳初、讷川,号謩竹、洛诵生,别署忍辱头陀、三家村老、悭吝道人、破悭道人、阳初子、休休生,苏州府常熟县人。出生于世家大族,祖父徐栻官至南京工部尚书,父亲徐禹江以布衣终生。伯叔待聘、待仁均为进士。徐复祚青年奋读于“花当阁”,博学能文,以诸生入国学,万历十三年(1585),应京兆试,有人攻讦他贿买科场,历时经久“事遂白”。后又遭讼事。他在深深体验到了世态炎凉后,终于绝意仕途而执笔抒怀。一生著有传奇《宵光剑》(一名《宵光记》)、《题塔记》、《红梨记》、《题桥记
许三阶,明戏曲作家。字号、里居、生平皆不详。善为词曲,工于音律。其书斋署曰“四会堂”。今知作传奇《红丝记》、《节侠记》、《鸳鸯被》3种,惟《节侠记》存,其他俱佚。吕天成《曲品》问世(1610)前,已有剧作行世。祁彪佳《远山堂曲品》称:许工于音律,其传奇《红丝记》中尝用新创之《五色丝》、《桃叶歌》及《凤楼十二重》等调,然未进一步说明是否许氏所创。又提到许之剧作“语多藻丽”。
谢应芳(1295~1392),字子兰,号龟巢,江苏武进(今江苏常熟)人,元明之际的无神论者。自幼立志向学,终生不仕,设教授徒,生活清贫,曾被举为清献书院山长,不就。隐居于白鹤溪,筑室名“龟巢”,又用为名号。他一生致力于反对佛教、道教以及破除世俗迷信的斗争,所著《辨惑编》是宣扬无神论思想的重要著作。他称佛教、道教为“异端”,并着力反对佛教神学的因果报应论。他说:“因果无足征”(《与王氏诸友论斋醮书》)。又于诗中称道:“不为因果惑,真是丈夫雄”,“抗言摧佛骨,所愿学韩公(愈)”(《龟巢稿》卷2《和孙伯昭佛社二十韵》)。同时,对社会上的“佞佛”风气,也有批判,他说:“浮屠之事,习以成俗,无有贫富
许昂霄,生平未详,号蒿庐,浙江海宁人,康熙、雍正年间在世,清代学者,词论家。他曾为 《词综》一书作了些评注,由其门人张载华辑集起来,是为《词综偶评》,今收入《词话丛编》中。学者张宗橚早年受业于他,受其影响,著有《词林纪事》。
虚云(1840年9月5日~1959年10月13日),民国年间有名的大和尚,习禅苦行,以长于整顿佛教丛林、重兴名刹著称。虚云原籍湖南湘乡,1871年9月14日(清同治十年七月三十日)生于福建泉州。其父肖玉堂曾任泉州知府,卸任后流寓该地。虚云是个独生子,兼祧两房,备受溺爱,很早就娶了两个妻子。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2],他突然离家,跑到福州鼓山涌泉寺剃度,拜妙莲和尚为师。次年,被其父侦知,勒令归家。过了一年,他又逃回寺中,从此脱离了家庭。他刚出家时,法名古产,字德清,后来才改叫虚云,别署幻游。虚云在鼓山修头陀苦行,静坐念佛三年余,然后离寺云游。他先在浙江、江苏、安徽一带的名山大寺参禅听经,在
许奉恩(1816一1878)字叔平,号荻坪、韵屏、兰苔馆主人等。世居安徽桐城黄华里(今属安徽省纵阳县黄美乡)。安徽桐城一带元末动乱时期为朱元璋与陈友亮互相争斗的战场,当地居民十不存一。明初,许氏远祖许道随舅父方淡轩由婆源迁来桐城,定居黄华里。方公无嗣,许氏后人乃以许方二姓选氏其一,其实,婆源迁桐方姓许姓的后人实为一族,所以有黄华许方氏之称。 奉恩的高祖许德字符高,以朴学笃行见推乡里。曾祖许迈字啸斗,号石村。生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以易补邑察生,选拔贡生,中乾隆十七年(1752)恩科顺天乡试南元(第二名),救授修职郎,出任扬州府高邮州学正,浩赠文林郎,晋封奉直大夫。 祖父许横,字曙声
宣鼎(1832-1880),字子九,又字素梅;号瘦梅,又号邋遢书生、金石书画丐,香雪道人,别署瘦尊者、问香庵主、虎口逋客等笔名。安徽天长人。是我国晚清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诗人、画家。亦对书法、篆刻、词曲、赋等能精通,史书称“工诗文书画”。他是清代一位不可多得的多才多艺的文学艺术家和天才。少年时期,家境丰裕,且天资过人,勤奋好学。20岁,父母相继去世。宣鼎一味读书,家道开始中落,又遭灾荒,饿几毙。后入赘外家,“方得延残喘”(宣鼎《夜雨秋灯录·自序》)。因其擅长书画,一生中大半以售书卖画维持生计。26岁时,入外家为婿。1858年,太平军攻占天长后,携家离乡,飘零四海。40岁时,开始创作《夜雨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