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杨衒之

杨衒之(?—555),东魏官吏、文学家。又作阳衒之、羊衒之,《史通·补注》《郡斋读书志》《百川书志》作 “羊衒之”。羊字疑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辨之。北平(今河北满城)人。出身世家大族。曾历任东魏抚军府司马、秘书监、期城郡(今河南泌阳县)太守等。擅长散文,兼通佛教经典。北魏迁都洛阳后,京城异常繁华,京都内外,凡一千余寺,称天下第一。永熙末,东魏迁都于邺,加之东西魏混战不止,洛阳寺庙大半在兵火中毁灭。武定五年(547),他因行役又至洛阳,此时“城郭崩毁,宫室倾覆;寺观灰尽,庙塔丘墟”(《洛阳伽蓝记序》)。抚今思昔,感触万端,恐后无传,于武定末年(547—549),写成《洛阳伽蓝记》五卷。记

  • 别名:阳衒之、羊衒之
  • 性别:
  • 朝代:东魏
  • 主要作品:《洛阳伽蓝记》

叶隆礼

叶隆礼,生卒年不详。字士则,号渔林,嘉兴(今属浙江)人。理宗淳祐七年(1247)进士。十年(1250)十月以承奉郎任建康西厅通判,十二年(1252)十月改国子监簿。开庆元年(1259)十月,以朝散郎直秘阁两浙运判。十一月,以朝散郎直秘阁、两浙运判除军器少监,再以两浙转运判官兼知临安府。闰十一月,转朝奉大夫。景定元年正月,除军器监,兼知如故,二月除直宝文阁,知绍兴府,四月离任改为它官。宋末居袁州,入元以后,声迹销匿。咸淳三年(1267)尚在世,曾为赵孟坚《梅竹诗谱》作跋(参徐邦达《历代书画家传记考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版)。奉诏撰写《契丹国志》27卷,钱曾《读书敏求记》称其“书法

  • 别名:字士则,号渔林
  • 性别:
  • 朝代:南宋
  • 出生地:嘉兴(今属浙江)人

岳珂

岳珂(1183—1243),字肃之、了山,号亦斋、东几、倦翁、棠湖翁,汤阴(今河南汤阴)人。南宋文学家、藏书家、校勘学家。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嘉泰三年(1203),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臣。嘉定十年(1217),知嘉兴。十二年(1219),为江东转运判官。十三年(1220),为司农寺丞。十四年(1221),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绍定六年(1233)元宵,岳珂在京口观灯,作诗提到宋徽宗被俘事,被人构陷以罪。嘉熙二年(1238)被重新起用,官至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制置使。 岳珂著述甚富,传世著作有为岳飞辩冤的《金佗粹编》(2

  • 别名:字肃之
  • 性别:
  • 朝代:南宋
  • 出生地:汤阴(今河南汤阴)人
  • 出生日期:1183

袁康

袁康,东汉初会稽郡(今绍兴市)人,生卒年待考。东汉初期方志学家、史学家。他与同郡人吴平共同编写的《越绝书》,被东汉著名学者王充誉为当时五大名著之一,是我国的一部古老历史文献,在后世也获得很高的评价。

袁采

袁采,字君载, 生年不详,卒于1195年,生活于宋高宗、孝宗时期。衢州(今属浙江)人。隆兴元年进士第三。乾道间,为萍乡主簿。淳熙五年,知乐清县(《永乐乐清县志》卷七),纂县志十卷。九年,知政和县,持己廉谨,著《政和杂志》、《县令小录》(《嘉靖建宁府志》卷六)。今皆不传。又知婺源县(《弘治徽州府志》卷四),廉明刚直,与洪邦直齐名,仕至监登闻鼓院。著述今存《世范》三卷,作于乐清,刘镇为序,《四库全书总目》谓 其“明白切要,使览者易知易从,固不失为《颜氏家训》之亚”。《全宋诗》卷二四六六录其诗一首。文收 入《全宋文》卷五七二○。事迹见 《弘治衢州府志》卷一○、《四库全书总目》卷九二。

  • 别名:字君载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衢州(今属浙江)人
  • 逝世日期:1195年

袁燮

袁燮(1144年-1224年)南宋哲学家,字和叔,学者称之为“絜斋先生”。庆元鄞县(今浙江宁波)人。与杨简、舒磷、沈焕并称为“甬上四先生”。袁燮于孝宗乾道初年入太学,先师事陆九龄,继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八年(1181)中进士,任江阴尉。后来浙西发生饥荒,他前往赈恤。宁宗即位后,召之为太学正。在庆元党禁中,袁燮被牵涉免官。嘉定时,任江西提举常平,权知隆兴府。其官秩凡十七迁,终为通奉大夫、礼部侍郎。宁宗嘉定十七年卒,谥正献。 袁燮一生的学术思想除了师承陆九渊心学以外,还受到南宋文献派和功利派的影响,从而显出和杨简不同的思想风貌。全祖望说:“慈湖之与絜斋不可连类而语,慈湖泛滥夹杂,而絜斋之

  • 别名:字和叔
  • 性别:
  • 朝代:南宋
  • 出生地:庆元鄞县(今浙江宁波)人
  • 出生日期:1144年

姚士粦

姚士粦,字叔祥,浙江省海盐县。庠生搜罗秦汉以来遗文,用力甚深。撰有《秘册汇函跋尾》,考据甚详。并与祭酒冯梦祯校刻《南北史》。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四十卷宋徐竞撰。明万历浙江省海盐县姚士粦刊本。罗昭谏江东集五卷唐罗隐撰。明万历浙江省海盐县姚士粦刊本。入清 (1644年) 后年九十余,穷饿以死。著有《蒙古堂诗集》、《见只编》、《后梁春秋》、《北魏春秋》、 《海盐图经》等书。

杨维桢

杨维桢(公元1296—1370年)字廉夫,号铁崖,后号铁笛。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生于元成宗元贞二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三年,享年75岁。少时,其父杨宏修楼铁崖山,藏书万卷,将杨维桢送到楼上,关了五年,使他博览群书,增长了知识,从此自号“铁崖”。杨维桢于元泰定四年(1327)中进士,出任天台县尹。后改任钱清盐场司令、建德路总管府推官。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他浪迹浙西山水间。张士诚多次召请他,但他屡招不赴,徙居松江。“笔墨纵横,铅粉狼藉”,与一批文人墨客,共沉于声色之中。明朝立国后,朱元璋多次召他前去修礼乐书,他却以“岂有老妇将就木而再嫁者耶”为由,拒不奉招。赋老客妇谣以进。后来朱元璋满足了他

  • 别名:字廉夫,号铁崖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
  • 出生日期:公元1296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时期还有刘、熊、郑、叶、杨、陈、詹氏等书坊世家经营着百余家书坊。余象斗主要以双峰堂、三台馆两个觉号刻书据不完全统计,自万历十六年(1588)到崇祯十年(1637)50年间,他刊刻了70余种书籍,规模之大、刻书之多、持续之久,不仅在竞争激烈的建阳书坊业,甚至放眼全国,同时期无人能出其右。尤其是在通俗小说领域,他刊印小说近20种,并亲自编纂了《廉明公案》《诸司公案》《北游记

  • 别名:名文台,字象斗
  • 性别:
  • 朝代:明末清初
  • 出生地:福建建阳人
  • 出生日期:约1560

袁黄

袁黄(1533年—1606年),初名表,字坤仪,号了凡,嘉善魏塘镇人。青少年时聪颖敏悟,卓有异才,曾受教于云谷禅师,对天文、术数、水利、军政、医药等无不研究,补诸生。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知县辟书院,令高材生从袁受经学。万历五年(1577)会试,初拟取第一,因策论违逆主试官而落第。后更名黄。十四年中进士,为万历初嘉兴府三名家之一。奉命清核苏松钱粮,上《赋役议》,又请减免额外加征米银10余条款,被豪绅所阻而作罢。任河北宝坻知县,时该县赋役倍于他县,积欠粮赋达万石,袁黄上条陈请减免旧额,建议由会通河水运皇木代替车运,朝廷允准。于是宝坻得以减免旧赋,革除运木重夫、重马、采石及箭手诸劳役。袁

  • 别名:初名表,字坤仪,号了凡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嘉善魏塘镇人
  • 出生日期:1533年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