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严子休

严子休,郡望冯翊(今陕西大荔),自号冯翊子。一说子休为字,名不详。五代时人。著有《桂苑丛谈》一卷,记懿宗至唐末时遗闻,多叙怪异游侠之事。末附《史遗》一八则。今存《宝颜堂续秘笈》本、《续百川学海》本及中华书局一九五八年排印本。事迹见《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后志》卷一。

袁郊

袁郊,唐文学家。字子乾,一作之仪。蔡州朗山(今河南省确山县)人,宰相袁滋之子。咸通中任祠部郎中(一说为刑部郎中,恐不确),昭宗时为翰林学士。曾任虢州刺史。与温庭筠、苗绅、李逸等人相友善。著有传奇小说集《甘泽谣》一卷,书成于咸通九年(868)。原书已佚,今本系明杨仪从《太平广记》中辑出,凡九篇(其中《聂隐娘》一篇实系裴铏所作,杨仪误辑)。该书所载皆谲异事,情节怪诞离奇,其中《红线》叙薛嵩婢女红线行侠故事,明梁辰鱼据以改编为《红线女》杂剧,后世文人亦多用为诗文典故。《懒残》、《圆观》等篇也颇为流传。郊又能诗,曾与温庭筠酬唱。《全唐诗》录其诗四首,分咏月、霜、露、云,皆为托物寄兴之作。此外,还著

  • 别名:字子乾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蔡州朗山(今河南省确山县)人

叶绍翁

叶绍翁,字嗣宗,一字靖逸。本姓李,祖籍建安(今属福建),后为叶氏后嗣,遂改姓。自署龙泉(今属浙江)人。大约出生于宋孝宗淳熙十二年(1185)前后,约生活于南宋宁宗、理宗时期。早年曾预进士试,后入朝为官。尝从叶适学。仕历无考,在辞官或致仕后,叶绍翁隐居临安十年以上,与葛天民等隐逸名士吟诗唱和,以江湖派诗人的身份闻名一时。博学工诗,尤以七绝见长,如《游园不值》、《西湖秋晚》、《九日呈真知院》等,饶有风致,颇受前人好评(《梅诗话》卷中)。如《嘉兴界》:“平野无山见尽天,九分芦苇一分烟。悠悠绿水分枝港,撑出南邻放鸭船。”绘景如画,与张炎《南浦·春水》中名句“荒桥断浦,柳阴撑出扁舟小”,颇有传承。

  • 别名:字嗣宗,一字靖逸
  • 性别:
  • 祖籍:建安(今属福建)

姚桐寿

姚桐寿,元代作家,字乐年,号桐江钓叟。桐庐(今属浙江)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元惠宗至元末前后在世。早年与其兄姚椿寿隐居于峨溪。后至元五年(1339)出任余干州教授,任职时间较长,后被解职还归旧里。他的儿子姚福娶海盐人沈谷善之女为妻,正值江南兵乱,他就和儿子一同到海盐就婚,当时海盐尚未被战火波及,于是就避兵寓居于海盐。与杨维桢、贝琼等人来往于丰阳别业之间,并且不时于春林夏泽寻访旧迹,借以聊遣旅怀。以寓居海盐的见闻与感受写成《乐郊私语》一书,流传至今。他还有少量的诗传世,散见于《槜李诗系》等书中。《元诗选癸集》辑入他的诗1首,诗作于至正二十年(1360)借南湖小集分韵赋诗,抒写了自己对战乱的感受

  • 别名:字乐年,号桐江钓叟
  • 性别: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桐庐(今属浙江)人

叶子奇

叶子奇,明初学者。字世杰,号静斋,又号草木子,浙江龙泉县人。生卒年不详。在元代末年,和青田刘基、浦江宋濂同为浙西有名学者。后刘基明初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宋濂明初奉命主修《元史》,官至学士承旨知制诰。而叶子奇却没有受到明太祖朱元璋的重视,只做了巴陵县的主簿,旋弃官归里。明太祖洪武十一年(1378年)因讼受株连下狱,在狱中用瓦磨墨著书,出狱后续成,名《草木子》。《草木子》原稿分二十二篇,正德十一年(1516)叶子奇裔孙叶溥,改并为八篇,分为四卷。为什么叫草木子呢?因为此书是在狱中所写。自序中曾说:“幽忧于狱,恐一旦身先朝露,与草木同腐,实切悲之。……圄中独坐,闲而无事,见有旧签簿烂碎,遂以瓦研

  • 别名:字世杰,号静斋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浙江龙泉县人

杨筠松

杨筠松(834年4月20日-900年3月12日),名益,字茂叔,我国古代重要的堪舆大家,江西堪舆学“形法理论”祖师爷。继公刘、周公之后,我国的堪舆学派大都尊郭景纯为形家之祖,而紧随其后的就是杨筠松了,后世认为杨在堪舆学上的地位相当于儒学中的孟子,杨筠松也被后人尊称为杨公。其实要论后世影响的话,杨甚至都超过了郭。有关杨筠松的传说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杨本人也被称作“救贫先生”、“救贫仙人”,时至今日,国内外很多风水学家还是奉杨筠松为祖师爷。唐僖宗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为唐朝著名地理风水学家。 杨筠松生于唐大和八年(834年)三月初八日,窦州(今广东信宜市镇隆镇八坊村)人。江

  • 别名:名益,字茂叔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江西
  • 出生日期:834年4月20日

虞世南

虞世南(558-638)初唐杰出书法家,字伯施。越州余姚(今属浙江)人。虞荔之子。性沉静寡欢,于学问之事,兢兢业业。少年时和兄长世基同学于吴郡顾野王,历经十余年,殚思竭虑,精益求精。后由徐陵有名。又从同郡沙门智永学书,尽得右军笔法,由是名噪一时。初仕陈、隋,终入唐,太宗引为秦王府参军。贞观七年授秘书监,封永兴县子,八年进封县公。故后人亦称虞秘监或虞永兴。太宗尝曰:“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绝: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文辞,五曰书翰。有一于此,是为名臣,而世南兼之。”卒赠礼部尚书,谥文懿。 工书法,承王羲之七世孙僧智永传授,勤于学。相传其常卧于被中画腹习书,尽得二王法。又

  • 别名:字伯施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越州余姚(今属浙江)人
  • 出生日期:558

易静

易静,唐末任武安军左押衙。著有《兵要望江南》一书,以《望江南》词形式,据自然界各种变化异事,杂占用兵、行军、作战之吉凶。凡分为《占委任》、《占风》、《占日》、《占月》、《占星》、《占怪象》、《占树》、《占鸟》、《占兽》等类。此书有明辛自明刊本,又有多种抄本,分别收藏于北京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四川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各本分类及次第略有不同,所收阕数亦多寡不一。《全唐诗补编·续拾》卷三九、四○综合各本,去其重复,共录存七百二十二阕。该书别署李靖撰,误。易静事迹据《郡斋读书后志》卷二。

杨仲良

杨仲良,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明叔,号柳溪。事迹不详。尝据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为《通鉴长编纪事本末》一百五十卷。较之现存李氏《长编》,此书有而李书脱者一百四十余条,日月互异者三百三十余条,可资考证又李书佚去之徽宗、钦宗两朝,此书尚存,尤为可贵,其间虽有疏舛,然亦无损大体。

  • 别名:字明叔,号柳溪
  • 性别:
  • 朝代:宋代

杨士奇

杨士奇(公元1365—1444年),明仁宗、 宣宗时兵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 名寓, 号东里, 江西泰和 (今属江西) 人。 少时家贫力学, 曾在湖广各地做塾师多年。以教授学生自给。 建文初被荐入翰林, 充编纂官, 修 《太祖实录》。不久试吏部第一。 永乐初改编修, 选入内阁掌典机务, 擢为侍讲、 左谕德。 成祖北巡, 常命他与蹇义、 黄淮留辅太子监国。 当时汉王朱高煦等间构太子, 均赖其言得解。 永乐十五年 (1417), 进翰林学士, 兼故官。 十九年, 改左春坊大学士。 仁宗即位, 任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 多所献纳。 不久兼兵部尚书。 时有官员上书歌颂太平, 帝以示诸大臣, 皆

  • 别名:名寓, 号东里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江西泰和 (今属江西) 人
  • 出生日期:公元1365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