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兼才(1758~1822)字文化,号六亭。福建德化三班硕杰人。清嘉庆三年(1798)解元。是福建名解元之一,《台湾县志》、《台湾府志》纂修者。他一生长期在台湾从事文化教育等工作,为开发台湾、建设台湾献出毕生的精力与宝贵的生命,为中华民族、为台湾人民作出不朽的贡献。 郑兼才生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青年时期曾肄业福州鳌峰书院,为院长盂超然高足。乾隆五十四年(1789)考选拔贡,人国子监,深得祭酒王廷珍器重。旋考充正蓝旗官教习,游京师九载。嘉庆三年(1798)铨选福建闽清县教谕。同年,应戊午科福建乡试中式第一名。之后,历任福建安溪、建宁县教谕。嘉庆九年(1804)调台湾县教谕。嘉
张煌言(1620—1664),字玄著,号苍水,鄞县县城(今海曙区苍水街)人。明崇祯十五年(1642)中举人。清顺治二年(1645),清兵入浙,甬上董志宁等“六狂生”拥钱肃乐集众人于府城隍庙起而抗清,他承肃乐命往天台迎鲁王朱以海至绍兴监国,赐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唐王朱聿键立闽中,遣使至浙东,乃自请充报使入闽,释两王嫌疑,以图联合抗清。归绍兴任侍讲,兼兵科给事中。次年,浙东兵溃,遂诀别父母妻子,从张名振扈鲁王入闽。郑成功不纳,还象山石浦,任右佥都御史。四年受命监翁洲(今舟山)张名振军北上,图入长江,至崇明遇飓风覆舟,被执。获救得脱,潜返翁洲,次年结寨上虞平岗。七年授兵部右侍郎,旋进大学士。九年
祖台之,生卒年不详。东晋辞赋家。祖冲之曾祖。《晋书》有传。字元辰,范阳(治所在今河北涿县)人。晋安帝时在世。太元末(396)为尚书左丞,后免官。安帝初,历任御史中丞、侍中、光禄大夫。今存《荀子耳赋》1篇,已残。此赋的题材别开生面,描写耳朵的作用:“预清谈而闭塞,开鄙秽而聪明,竭微听于门阁,采群下之风声。”祖台之著有《志怪》2卷。原有集,《隋书·经籍志》载目 16卷,注云梁有20卷,已佚。
赵溍,生卒年不详,字元溍,号冰壶,衡州(今属湖南)人,赵葵子。景定初,权发遣池州,以白鹿矶第二功转两官(《后村集》卷七一)。咸淳中,知建宁府。五年,知镇江府。六年,为淮东总领兼知镇江府。九年,迁沿江制置使、知建康府(《至顺镇江志》卷一五)。德祐元年,元兵至,弃城遁。端宗即位于福州,为江西制置使,进兵邵武。南徙不返,死葬海旁山上。周密《绝妙好词》录其《临江仙·西湖春泛》词云:“骄骢穿柳去,文艗挟春飞”,《吴山青·水仙》词有“仙珮鸣,玉珮鸣。雪月花中过洞庭。此时人独清”,写景吟物,均清逸明快。《全宋词》第四册收其词二首。《全宋诗》卷三五四三录其诗二首。《全宋文》卷八二四七收有其文。事迹见蒋子正
祖士衡,生卒年不详,字平叔,蔡州上蔡(今属河南)人。大中祥符元年,中进士甲科,除大理评事、通判蕲州,迁大理寺丞。代还,召试中书,改殿中丞、直集贤院。擢右正言、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充史馆修撰。仁宗即位,转礼部郎中。天圣初,以附丁谓落职,出知吉州,再降监江州商税。三年三月卒,年三十九。士衡博学有文,为时人所推重,杨亿尝谓刘筠曰:“祖士衡辞学日新,后生可畏也。”著有文集名《敝帚》二十卷、《西掖》十二卷、《乾兴》七卷、《别集》三卷,另有《起居院记》七卷,纪述历代沿革甚详,《西斋话记》一卷。其著述现存《西斋话记》一卷,有说郛本、清抄本。《全宋诗》卷一六二录其诗一首。《全宋文》卷三六三收其文一卷。事迹
张镃[zī](1153—1221?),字功甫,一字时可,号约斋居士,祖籍成纪(今甘肃天水),徙居临安(今浙江杭州)。循王张俊曾孙、词人张炎之曾祖。以祖荫官奉议郎,淳熙十三年直秘阁、权通判临安府。卜筑钱塘桂隐,池馆门墙悉命以佳名,各系以诗(史浩《题南湖集十二卷后》),共八十馀绝。庆元元年,为司农寺主簿。三年,为司农寺丞,与宫观。开禧三年,为司农少卿,助史弥远诛韩侂胄,为史所忌,坐事追两官送广德军居住。后复谋诛史,事泄,坐扇摇国本,嘉定四年,除名编管象州,死于贬所。张镃为大臣之后,家饶资财,风流倜傥,能画竹石古木,字画亦工(《图画宝鉴》卷四)。在孝宗朝诗坛上,与杨万里、陆游、姜夔、辛弃疾、楼钥
周煇,字昭礼,生卒年不详,泰州(今山东泰州)人。出身于书香之家,“家藏故书几万卷,平时父子自相师”(张贵谟《清波杂志序》)。其父周邦富有文才,著有《松峦杂志》二十卷、《政和大理入贡录》一卷,已佚。煇自幼随父行役各地,晚年定居杭州清波门之南,往来湖山间,把酒赋诗,自得其乐。庆元四年,七十二岁时,龚颐正为《清波杂志》作跋,称其“寿祉方增”,可知他高寿,卒于此年以後。周煇历经南宋战乱,但他坚信“规恢洪业,信自有时”(《清波杂志》卷三)。其父与周必大、王纶、曾怀相友善,他自己的不少友人也身居高位,如张岩、张镃等。因此,他虽终生未仕,但对南宋的朝野掌故十分熟悉,这为他撰写《清波杂志》提供了十分有利的
张玉纶(1789—1866年),字君掌,号绣江,辽阳城西绣江堡人,“生性颖悟,有才气”,应童子试时曾受到提学使的“特赏”。道光十二年(1832年)中举人。他痛恨八股文的束缚,决意走教授生徒,埋头著述,传播文化的道路。一生“好学穷理,至老不倦”,留下许多著作,有《毛诗古乐音》、《梦月轩诗抄》、《梦月轩注庄子》、《唐七律格评》等。其中《毛诗古乐音》,是从音乐角度研究《诗经》古韵的一部学术著作。他的诗清微淡远,闲适清幽,充满了芬芳的乡土气息。
赵术堂,清医家。生卒年不详,字观澜,号双湖。原籍江苏高邮,久居兴化。少攻儒,谓“不知医不能为人子”,故弱冠即从王芝藻习医,勤学博采,曲证旁通。积二十余年心得,撰成《医学指归》两卷(1848年),载十二经脉图像、经络解、病证解、治法解,使后学有所依归。另注解张元素《藏府药式补正》三卷。子小故、孙履鳌,皆有医名。
钟辂,一作锺簵, 生卒年不详,大和二年登进士第,为崇文馆校书郎。曾著《前定录》一书。自序云:“时得从乎博闻君子,征其异说。每及前定之事,未尝不三复本末,提笔记录”《前定录序》。《四库全书简明 目录》称“其著书之旨,较他小说为有劝戒”。然多宿命论观点。《新唐 书·艺文志》著录其《前定录》一卷, 今存。《太平广记》亦录存此书《郑虔》、《马游秦》 等二一篇,《全唐文》收其文一篇,见卷七四一。今存诗一首,见《全唐诗》卷五一六。事迹见《前定录序》。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