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 又名伯琮、瑗、玮,字元永、元瓌。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秀王赵子偁之子。高宗赵构无嗣,被养于宫中。初封为建国公、普安郡王、建王。为保安军节度使、宁国军节度使、镇南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绍兴三十二年(1162),立为皇太子,同年即帝位。即位前,多次上书反对议和,完颜亮南下时,又请求亲为前锋率军抗金。即位后追复岳飞官爵,依官礼改葬,起用抗战派首领张浚为江淮东西路宣抚使,统兵抗金,并驱逐了秦桧余党。隆兴元年(1163),支持张浚率兵渡江收复中原,但符离一战(在今安徽宿县北)被金军打败,未能北上。主和派、投降派趁机围攻张浚,他
宋太宗赵炅(939年11月20日-997年5月8日),宋朝第二位皇帝(976年-997年在位),宋太祖赵匡胤同母弟,后周禁军将领赵弘殷第三子,母杜氏。初名匡义,宋初改名光义,即帝位后改称炅。祖籍涿州(今属河北)。后晋天福四年(939)十月,生于浚仪(今河南开封)。性嗜学,多艺能,状貌威严。仕后周累迁至供奉官都知。显德末,与赵普等人共同协助兄匡胤策划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初任殿前都虞侯,领睦州防御使。宋太祖亲征李筠,他受命为大内点检,留镇都城。继领泰宁军节度使。宋伐李重进,被命为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开封府尹,再加兼中书令。太祖征北汉,复被命为东都留守,封晋王,序班宰相之上,权势颇重。开宝
张怡(1608-1659)清代学者,初名鹿徵,字瑶星,江苏上元人。生于明神宗万历三十六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四年,年八十八岁。(《清史列传》作康熙三十年,卒年岁同。此从《五续疑年录》)明末以诸生荫锦衣卫千户。李自成入京师不屈被系,或异而纵之。久之,归里,隐居摄山僧舍,闭户著书,自号白云山人。当事高其节,招之不往,或造谒,即逾垣而走。怡著书甚多,有诗文集二十余卷,《志林》二卷,《謏闻随笔》、《续笔》八卷,《金陵私乘》八卷,《蠡酌》四十八卷,《读易私钞》二十卷,《白云言诗》十二卷,《史絮》二十四卷等十余种,均《清史列传》传于世。
周同谷,生卒年不详,明末清初常熟人。字翰西,号鹤臞。明诸生。弘光时曾参史可法幕。入清流寓昆山,复寓居嘉定娄塘。与盛传敏、黄侃等友。诗文苍古,早著盛誉。顺治十三年(1656年)史可法妾李愫序其著《霜猿集》,推称诗史。康熙中卒,葬于昆山马鞍山。另著有《鹤臞诗草》《松庐集》《海涯集》《西林集》《乐饥集》《素声集》《玉沙集》《不易草堂诗稿》等。
朱琰,清篆刻家。一名炎。字桐川,号笠亭,又号樊桐山人。浙江海盐人。乾隆三十一年(1766)进士,四十年官直隶阜城(今属河北)知县。精研经史,有志于古文。又究心于小学、古碑、法帖,遂工摹印,宗师何震而规摹汉印,刻印苍劲古雅。画山水得吴江张栋用笔用墨之法。与嘉兴张庚讨论画旨,识别宗派正脉。所作尺纸小幅,有萧疏淡远之趣。与武进董潮称莫逆。诗学钱、刘而细腻刻削,不落晚唐窠臼,为“嘉禾七子”之一。著有《续鸳鸯湖棹歌》、《金华诗粹》、《笠亭诗文钞》、《陶说》等。
竹庵真衍(1621~1677),明末临济宗僧。姑苏吴郡长洲(位于江苏)人,俗姓许。字竹庵,别号藕庵。十九岁礼云栖寺晟公披剃,二十三岁诣万峰受具足戒,还侍晟公。后阅圆觉经,参万峰三年后,再参木陈道忞而得契悟,以胃疾发,居江苏娄东双树,闭关山东福城,诵写法华经病愈。四十五岁参金明介庵悟进,承付嘱,年余归南城藕庵,以病退东关。康熙十六年示寂,世寿五十七。有语录二卷行世。[五灯全书卷八十一]
朱珪(1731年~1807年),清朴学倡导者。字石君,号南厓。其先家浙江萧山,曾祖必居始居京师,遂为顺天府大兴县(今属北京市)人。17岁时,举乾隆十二年(1747)乡试,与兄朱筠同榜,名震都下。次年成进士,选庶吉士。乾隆五十四年(1789)春,总裁会试。秋,授安徽巡抚。五十九年,调广东巡抚,不久,署两广总督,授左都御史,兵部尚书,皆留巡抚任。嘉庆元年(1796),授两广总督,兼署巡抚。六月,有旨内召,加太子太保,充实录总裁,调户部尚书。七年秋,护从皇帝车驾到滦阳,宣制以户部尚书拜协办大学士。八年,兼掌院学士。九年春,驾幸翰林院,先期晋太子太傅。十年(1805)正月,宣制拜体仁阁大学士,管理
慧觉照衣(1605~1673),明末临济宗僧。四川綦江人,俗姓熊。号慧觉。三十岁于华银山参礼普贤大士,值遇常白,乃依之剃发受具足戒。半年后,常白示寂,遂继主院务,四年后请辞,游学于江南,遇四川之刘三德,受请至湖山白衣阁。后参礼破山海明,游峨嵋山,连坐七刹,与众论楞严经、圆觉经、金刚经等。顺治元年(1644),值甲午之变,隐于四川夜郎八年。顺治十年,闻破山住四川金城寺,遂前往礼谒,后随侍破山至双桂寺,机缘成熟,为其法嗣。未久辞归渝州(四川),住重庆崇因寺,其后历住湖山治平寺、太公山石宝寺、江津圆通寺、珠林洪福寺、巴县宝莲院。康熙十二年九月示寂,世寿六十九。有慧觉衣禅师语录三卷行世。[五灯全书
张晖斋,元末荆门(今属湖北省)人。少时为贡生,偶得阴阳神印,又梦诸葛孔明教以神印招忠孝雷兵消灭邪魔之法,乃弃家至武当山为道士。此法后传赵全阳、黄谷阳。至正十一年(1351年)因红巾军起义,黄真人隐居南昌西山,其道法遂外传于江西一带。详载晖斋所撰《贯斗忠孝五雷武侯秘法》及《旭阳葆光真士吴升序》。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