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之學始於晚周,而道教則源於漢末;道家之與道教,初似無大係,自後世道教徒奉老子爲神人,尊老、書爲經典,道家之與道教遂若不可復分。原其初始,未必然也。道教之始爲太平道,而太平道則似源出儒、墨。西漢今文學家夏賀良、甘忠可之流,始作《包元太平經》,是爲早期道教經典《太平經》之權輿;蓋本於農民之政治願望而以民俗所奉事之神祇附益之。凡《太平經》所信奉之神如“青童君”之類,舉不見於古載記,亦非漢家祀典所有,故知其爲民俗之神(民俗信仰之事,《潛夫論》、《風俗通義》皆略言之)。東漢初年已有“妖賊”,此等農民起義與《太平經》有否,不可具知,至黄巾則確爲太平道。史稱“張角頗有其書(指《太平經》)焉”。由《抱朴子》等書言之,太平道似又與墨家有,①以墨家確爲宗教,接近平民,墨固又今文學重要來源之一。②唯今之《太平經》已非漢世原書,分析辯證較爲難耳。唯其顯爲中國傳統思想,尚無印度佛學之滲入(後世道教於教儀、理論皆顯滲有佛教)。湯錫予先生謂:佛教説“自身作業,來生受報(輪回)”,《太平經》則説“子孫受報”,與《周易》同義,無輪回説。③此義最精,亦最顯然者。

張道陵之五斗米道,又稱天師道。於《道藏》,太平道屬太平部,天師道屬正一部,釐然有别。天師道蓋原爲西南少數民族之宗教,漢末西南民族向北遷徙,賨人、氐人北入漢中及漢水上游(詳别論)④,五斗米道亦於此時入漢中。余研西南少數民族北遷,適以此時林邑、扶南勃興,蓋受其逼迫。《晉書》言:扶南“喪葬、婚姻略同林邑”,而林邑喪葬,“男女皆隨喪至水次,盡哀而止,歸則不哭。每七日然香散花復哭,盡七七而罷。至百日、三年亦如之”。七七、百日、三年之事,中土古代所無(古代三年之喪,二十七月而畢),亦非印度所有。至元魏、北之世,君臣已習行之,見於載記。倘林邑、扶南之强,而其教亦入中國,即所謂天師道也。《晉書》又記“五斗叟郝索聚衆爲亂”,叟即西南民族之稱,知五斗米教原行於西南少數民族;符籙之事始於張道陵,符籙固非中國漢字也;故余疑其爲西南民族之宗教而非漢族之宗教。

神仙之事,晚周已盛。南方(楚)爲行氣,稱王喬、赤松;秦爲房中,稱容成(此派於東漢時稱彭祖,蓋起於黄君山之説,非其始也);燕、爲服食,稱羨門、安期(初爲服草木,西漢時已服金石)。余有《晚周仙道分三派考》詳言之。⑤此似皆與老子無,《子》書始有“千二百歲”、“乘彼白雲,至於帝鄉”之説。由書論之,殆吐故納新、熊經鳥伸之事(此爲行氣派,屈原《遠遊》所言亦此派)。唯《子》一書顯非一家之言:有以仁義爲美者,有非毁仁義者,有慕長生者,有非短長生者。以《天下》篇言:“生歟、死歟?天地并歟?神明往歟?”又言“上與造物者遊而下與外死生無終始者爲友”,知非毁鄙棄長生之説如《刻意》、《繕性》、《至樂》諸篇爲子之學,而《天道》、《天運》、《天地》諸篇近乎神仙之事者非子,則别一道家之學。此神仙三派之事皆與老、無,秦漢言神仙者似亦不及老子,秦始、漢武事極顯然。神仙三派在《漢書·藝文志》中分别亦極明白,且皆不入道家。漢末已祀老子、浮屠於宫中,則老子已顯爲神人(司馬談主黄老,言“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敝,形神騷動,欲與天地長久,非所聞也”。此雖以道家與養生爲一,但尚未以老子爲神)。嚴輯《全漢三國晉文》内,頗有谷永諸人争論神仙文字,以至於嵇康、向秀諸人論養生,合而研之,可見其源流。至《抱朴子》,則老子與神仙爲一矣。太平道與天師道人晉後亦漸合爲一。唐、宋注《老子》書中常引《想爾注》,謂張道陵作(敦煌亦出《想爾注》殘卷,存者近半),此與所謂河上公《老子章句》、尹喜《老子内節解》,皆侈言修煉之事。爾後天師道大行,與神仙家、太平道遂若不可復分,以極於寇謙之,而道教之組織、教儀、經典乃大備矣。

今日爲道教史,似可於其哲學理論之外一切姑略置之,或略及之而不必詳悉,一如近世作佛教史僅以思想學説爲主而略其餘。晚周以來之道家,雖不必爲道教,然自魏、晉而後,《老》、《》諸書入道教,後之道徒莫不宗之,而爲道教哲學精義之所在,又安可舍《老》、《》而言道教。顧道教在中國已近二千年,注《老》、《》者亦蜂起猬集,一如歷代儒家之宗仲尼而注《五經》,其間旨義之同異不可勝究,而言道教史者每混然不分,未能表見各宗各家之面目。吾人讀宋、明學案,於周、邵、張、程、朱、陸之宗旨能見之,於陳、王,薛、胡之異同能言之;治先秦諸子者,於墨、孟、荀、韓亦然;治中國佛學者,於三論、瑜伽、天臺、華嚴、净土、禪宗、密宗,亦貴於能分析其異同而批判其得失;若辨淄澠,若判黑白,斯爲足尚,倘於此淆混迷離,亦何貴於思想史。乃道教史之作,於此殆有歉然。余以淺妄,粗涉藩籬,願述其略,至若劉鑒泉先生《道教徵略》⑥所已論及者,不更重複。

歷代道教徒莫不尊老子、注《老子》,故論道教思想當以有老子之著作爲主。余意《老子》一書,其成蓋晚。《黄帝》、《老子》之書,殆皆戰國晚期之作。黄帝書晚作,其事甚明(《漢志》《黄帝書》有多種,以《隋志》言之,知漢人稱黄老者,指《黄帝》四篇而言也)。《老子》書蓋取道家言之精要者以爲篇(於道家之結論取其片辭隻語),言多渾淪,含義深富,多針對法家爲説,殆出於戰國法家大行之世。《子》書多稱引老聃之言而不見於《老子》,《老子》中之言見於《子》者非一,而書反不謂之《老子》,此爲《老》取之《》,而非《》取之《老》,蓋後人李耳作書托之老聃耳。太史公故神其事,以李耳即老聃,又以爲即太史儋,又取諸書言老萊子事(如《戰國策》)謂爲老子事,又謂即老萊子,即老子,引“或言數百歲”,斯皆妄也。凡作經皆戰國晚期事,皆一派學説已臻於圓滿成熟,故後之學者擷其精要而爲經,《韓非子》、《管子》書中皆有《法經》,墨家亦有《墨經》。每一學派皆有經,亦且非止一經,《荀子》引《道經》“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即是别一《道經》。儒家《六經》,亦是戰國末期爲之,非孔子删定(《春秋》或早)。唯《老子》成書亦不能太晚,蓋在荀卿稍前,荀書評《老子》處皆與二篇旨義符合,《韓非》、《吕》所引之文皆在此二篇之中,可以見也。因其書後出,爲擷集道家精義之作,故最爲足貴。

秦漢間道家之學,司馬談謂“以虚無爲本,以因循爲用”,此爲得其宗旨之全。虚無之説具於子,而因循之義則田駢、慎到輩主之,於《戰國策》及《天下》篇、《慎子》、《吕》諸書可以見之,余别有論述。⑦蓋“因循”者即根據客觀條件之義而反對主觀强持私見之施爲,非委靡無爲之謂。魏晉之世,王弼何晏輩乃專尚虚無,故兩漢稱黄老而魏晉稱老,迹相似而作用遂大不同。故尋《老子》古義不得不以晚周兩漢之説爲主。近世楊樹達先生作《老子古義》,用意略同,然拘於清人考據成規,悉以明文同於《老子》言句者乃取之,而於義理之顯可以釋《老子》者皆遺之,斯爲不足。如《老子》“學不學,復衆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爲”,此以劉向《新序》之説解之最合:意謂人之爲學,即是學此“不學而知、不慮而能”者,此即天之所以與我者;衆人之所過,則皆爲外而非我固有,“復衆人之所過”即爲復人之所固有,故一切適應萬物客觀之自然而無矯揉造作,此亦即因循之義。⑧如言“以其病病,是以不病”,以《子》所載“里人有病”釋之最當:《子》稱里人有病,鄰人視之,里人雖病,但能將其病狀告其鄰人明確不誤,蓋其知病之知覺實未嘗病。則《老子》之意謂聖人自知其病,以病患爲自心之病,故聖人不病而事事皆當。⑨《老子》“貴以其身爲天下者,若可以托天下”二句,以子華子對韓昭僖侯説之最契:子華子謂左手攫之則右手廢,右手攫之則左手廢,雖攫而與之天下,人必不爲;蓋視其身較天下爲貴,貴身重於貴天下之人,然後可以治天下,以譏昭侯勞身焦思以爲一韓國;此可見《老子》之意謂貴其身於天下者然後可托以天下。⑩以古義解古義,惟求義合,何必拘於文句如清代講經之法。於《》、《吕》、《淮南》一切之書,求其義之可以釋《老子》者,取之以補楊先生書之未足,則庶幾於得《老子》之本義。惟《老子》爲道家之精要結論,多片詞隻句,文義每渾涵不明,自須以古義釋之。又有因五千删損過多而義晦者,如今本“知不知上,不知知次”,其原文實爲“知而不知,上也;不知而知,次也”,意本明顯,不煩訓解。如此之例甚多,能校求一古本,即可是正也。

【附記】《老子》書傳本亦爲重要問題之一,今世所見,惟傅奕、范應元(見《正統道藏》及《續古逸叢書》,惟《道藏》有誤字)稱古本,唐刻石經及敦煌寫本,皆不足據。後來校本紛紛,應無一是。武英殿聚珍王弼《注》本云從《永樂大典》出者,及細校之,乃同於吴草廬本;殆洪武御注據吴本,《大典》當首列御注而王《注》附其後;謂《大典》爲王本,紀曉嵐輩之誤也;即以聚珍爲王本,畢秋帆之誤也。浙刻王《注》爲黄以周校,云從華亭張氏本者,殆用《四庫提要》語(張之象《三經晉注》之説),且用覆聚珍本爲據而删其校語,比原武英殿本且《經》有脱句,知爲欺人語耳。近時人知王本非王弼原有之《經》(亦取之日本人説)則是,而謂爲河上公《經》則又誤,此實本之開元御注之《經》。六朝時有五千文本,顯依河上本而删改之,僅存五千文,而實四千九百九十有九文,且多訛誤,道教徒多用此本。開元作注,以五千文句省略,取舊本益二百餘字,於其誤者未能盡改正之。若王弼原本,依謝守灝《混元紀》所述實有五千六、七百字(董思靖《道德經集解》即取謝説),則《道藏》所收晁説之刻王《注》本亦非王之原本,其《經》文顯依開元注本;謂王本受河上公影嚮者,實二本同出開元,開元又出五千文本耳。今世凡有三宋刻河上公本,《經》既非河上之《經》,《章句》亦非河上之全。於《羣書治要》、馬總《意林》二書引《老子》文考之,見《注》爲河上,知《經》即河上之真,如“知我者希,則我貴矣”,《章句》義亦符;乃開元本作“則我者貴”,文義亦且不通,此顯爲據五千文本。後來所見王氏、河上之本皆爲“則我者貴”,故知今世所見王、河之本實皆依開元本。唐人石刻及敦煌寫本皆不出五千文及開元御注,自然全無是處(敦煌亦有别本,同爲訛本,亦不足據)。《河上章句》,於《治要》、《意林》兩書外,唐人書亦恒引之,校現所見三種宋本,於注悉有删略,亦無一是。唯傅、范二家所稱古本《老子》,此不汗簡諸書“古文《老子》”事,即謂魏、晉注家古本耳。開元注後,政和御注又依開元,於是唐、宋注家大率依二御注爲本,此五千文本同爲當時之今本,傅、范二家從魏晉之舊,故云古本,然亦終不復見五千七百之舊也。⑪

魏晉間爲學術一大變局,王弼、何晏之流講《老子》亦一大變。湯錫予先生《魏晉玄學論稿》於王弼之學闡發精闢,前未曾有,此不詳論。何劭之《王弼傳》(見《三國志·鐘會傳注》及《世説新語·文學篇注》引)述記王學,亦可見王氏之旨要。王《與荀融書》爲王學之本體,而難何晏“聖人無喜怒哀樂”爲王氏之工夫(亦兼本體),蓋此一家之主旨,爲讀王《注》之綱宗。湯先生對向秀、郭象之學所見亦精,惜未寫出。王《注》亦多訛脱,予舊有校本,差可研讀。

《道德指歸》非嚴君平作,但不如《四庫提要》依曹學佺《玄羽外編》所云:近刻乃吴中文士所僞作。考唐强思、宋陳景元所引之文皆同今本,《提要》所云,不攻自破。《漢書》僅言“君平依老子、嚴周之旨,著書十餘萬言”,此君平自有書,但似非今《指歸》。《華陽國志》言:“君平專精《大易》,耽於《老》《》……著《指歸》爲道書之宗。”於此知《指歸》出於永和以前。《漢書·司馬遷傳》顏師古《注》引晉灼《注》中有兩處稱“嚴君平曰”,皆見今本《指歸》第七卷;由顏説知晉灼永嘉前人,僅次韋昭之後,是《指歸》爲永嘉前書。《三國志·秦宓傳》言“嚴君平見黄老作《指歸》”,秦宓、晉灼時不相遠,所見必是一書,則《指歸》漢晉間人所作,故文辭與阮籍之儔相近。皇甫謐爲晉武帝時人,其作《高士傳》僅言“嚴遵閉肆下帘,以著書爲事”,不言著《指歸》,殆士安未見《指歸》之書而秦宓見之,倘此書漢末蜀之隱君子所作,故托於君平,漢末分崩,僅傳於蜀,秦宓、常璩皆蜀人,故得見之耶!嚴、王兩家當同時,或《指歸》稍早,故杜光庭謂其以虚玄爲宗,又謂其“明理(治)國之道”,此猶爲漢世道家,不同於正始清談之風,尚有古人餘意。余嘗輯其佚文以補今本之缺。⑫

老子河上公章句》自不得爲周、漢古籍,《太平御》引嵇康《高士傳》云:“河上公,不知何許人也,謂之丈人,隱德無言,無德(得)而稱焉。安丘先生等從之修其黄、老業。”既云“無言”,則不得有《章句》之作。皇甫士安《高士傳》云:“河上丈人者,不知何國人也,明老子之術,著《老子章句》。”則士安固己見《章句》一書,而嵇康未之見,殆《章句》正出於二氏之間。此書固非深於學之所爲,詞意鄙淺,雜以煉養之術,與左元放、葛仙翁之流爲近。老子之合於神仙,此書當爲之首,後世羽流皆宗之。所謂《老子想爾注》、《老子内節解》之流皆出於此(校其文字異同可知)。余以《羣書治要》、《意林》校之,又以强思、顧歡(實李榮)兩家所引校之,知今所傳宋本皆非全。敦煌有寫本殘卷,實未删之本,惟存者無多。海東舊寫本殆五、六種,或可信爲唐人面目,惜未之見。

【附记】上述三家,可謂魏、晉間道家三派,斯時名理之論極於一時,分别尋究此一時期道家之學,最可觀。

何晏、王弼以虚無爲説,大倡玄風,干寶、孫盛皆力反清談,而孫作《老聃非大賢論》最有卓識,孫又作《老子疑問反訊》,據《老子》“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駁舊説及王弼解,謂“宜有欲俱出妙門,同謂之玄,若然以往,復何獨貴於無欲乎”!文見《廣弘明集》,此誠深得老氏之旨,亦中何、王之失,據經文以斥解説之家,殆難答辯。杜光庭記晉、唐注《老》者六十餘家,總爲六宗,謂“孫登以重玄爲宗,宗旨之中,孫氏爲妙”。杜以孫登爲魏人,殆疑與嵇、阮同時居蘇門之孫登,此爲大謬。注《老》之孫登乃東晉人,見《經典釋文序録》,即孫盛之侄,“少善名理”,重玄一宗始於孫登,殆即答孫盛之難。杜光庭稱“明重玄之道”十一家,有唐初道士成玄英、李榮。成玄英有《子疏》,今存;又有《老子疏》,今佚;李注《老子》,亦僅存《道經》一卷。余從唐、宋注家所引成、李之説裒輯之,合之敦煌殘卷,成、李二家已亡之籍,於今幸有完書。⑬成《疏》云:“有慾之人,惟滯於有,無慾之人,又滯於無,故説一玄以遣雙執……此則遣之又遣,故曰玄之又玄。”李《注》云:“定名曰玄,借玄以遣有無,有無既遣……故曰又玄。”初不解孫登重玄爲何義,及既讀成、李之書,然後知孫登立論之旨。此誠足破安國之《反訊》而再振玄風,然已高出王、何之上。百非雙遣二邊而取中道,則已顯爲釋氏中觀之旨也。正始清談,東晉而下,湮滅不聞,然道家則依然盛行,及觀二孫論後,乃知重玄宗出,清談遂微,宜矣。而道家亦遂與佛氏三論宗有合流之概。摩羅什爲般若一家大師,亦注《老子》,其弟子慧觀、慧嚴亦皆有注。羅什注“損之又損”云:“惡者非也,善者是也,既損其非,又損其是,故曰損之又損,是非俱忘。”般若之學入於道教而義益圓滿,遂冠絕群倫矣。此宗又解“希、夷、微”之説爲三一訣,亦有大小二孟諸家之説,備見《雲笈七》。

晉魏六朝《老子》古注,《經典釋文》所取者少,而存於顧歡《道德經注疏》及李霖《老子取善集》者稍多,其餘諸家亦略有徵引,薈爲一帙,亦有可觀。阮元知顧氏《注疏》之非時顧歡則是,但謂據《玉海》及《郡齋讀書志》“有岷山道士張君相三十家《道德經集解》……頗與是書合,則爲君相所集無疑”,自阮元之説出,劉承幹諸家悉依之,此殆非也。余以顧書稱引者校之,君相三十家僅十七家見於顧書,餘十三家皆無其説,亦無張君相一言。而别有“御曰”,爲開元注;有“想爾”,爲張道陵;有“陳曰”,爲陳嗣古;有“王曰”,多解《河上章句》義,則杜光庭所謂道士王玄辯作《河上公釋義》十卷者;有“榮曰”,以李榮《注》校之皆合,則爲李榮;此皆溢出張君相三十家之外,則顧氏《注疏》不得爲張氏《集解》明矣。《唐志》有任真子李榮《道德經集解》四卷,此書所引各家之説皆稱引其姓,獨“榮曰”稱名,則此爲李榮《集解》非張氏《集解》也。李爲唐高宗時蜀之綿州人,余别有考。李霖《取善集》所録各家古注中有張君相十數條,知李氏所采古注乃爲本之張氏《集解》也。杜光庭謂張爲岷山道士,則亦蜀人。晁氏《讀書志》云“意張爲天寶以後人”,蓋非也。《史記·老子列傳》張守節《正義》引張君相言“老子是號非名”云云,守節《自序》言“於開元二十四年殺青斯竟”,則君相又開元以前人也。張、李皆蜀人而又略同時,但李榮書唯有己説而無張君相説,張書亦唯有己説,三十家中無李説,而皆有成玄英,斯不可解。以李、張兩《集解》所存古注而輔以他書徵引,依清人之法作《老子新疏》,以存六代唐初古義,成氏舊疏,合者取之,亦甚可觀。蓋唐初道家能承六代學術傳統,此作亦媲美於孔、賈之疏經。范應元《集注》亦存六代古義、古本,可并取之。范爲蜀之果州(南充)人,傅增湘前輩亦未考之。⑭

言佛學史者,論東土大乘之盛,首爲中觀宗(三論宗),繼之者爲天臺宗(法華宗),後則爲禪宗。余觀道教之發展亦與此有。上已述重玄一宗殆擷取般若之精,而唐世坐忘之説昔人顯謂其出於天臺,而金、元之全真則禪宗也。《玉澗雜書》言:“道釋二氏,本相矛盾,子微(司馬承禎)乃全本於釋氏,觀七篇叙(《坐忘論》)可見。而《樞》一篇尤簡徑明白,略謂夫欲修道,先去邪僻,端坐内觀,但滅動心,不滅照心,定而慧生,此真慧也。此言與智者所論止觀實相表裏,子微隱天臺山玉霄峯,蓋智者所居,知其源流有自。”(節引)此子微之學出於天臺,昔人先有其説也。《玉澗雜書》又言:子微作《坐忘論》七篇,又爲《樞》一篇以總其要,而别爲三戒、五時、七候。今《坐忘》七篇具存,獨缺所謂《樞》一篇。曾慥《道樞》有《坐忘論》上、中、下三篇,其中篇則《天隱子》,而上、下兩篇則皆子微《坐忘論》,其上篇適有三戒、五時、七候,下篇有“定心之上,豁然無覆”云云,考之《玉澗》所記,知亦爲《樞》一篇之語,則子微此篇亦可求也。曾慥書《至游子》曰:“吾得《坐忘論》三焉,莫善乎正一。(子微)先生曰:‘吾近得見道士趙堅《坐忘論》七篇。’”知《坐忘論》有三家,正一、《天隱》、趙堅也。《天隱》書今存《道藏》,乃反不如《諸子彙函》本之完整。趙書則不可具知,乃《道藏》中有趙志堅《道德經講疏》六卷而書不完,杜光庭則謂趙堅作《講疏》六卷,知趙志堅即趙堅,爲唐人,或以爲宋人者誤也。志堅之《疏》言“觀有多法,今略言三:一者有觀,二者空觀,三者真觀”云云,此即智者天臺之三觀也。司馬子微七篇,其五曰真觀,與志堅同,則《坐忘》源出天臺,事更明著。張右史(耒)送《張堅道人歸固始山中序》曰:至柔“教余以養性之妙,其言曰:‘大道甚簡,守心而已,守心無他,守一而已。……是道也,智者得之爲止觀,司馬子微得之爲《坐忘》,皆一道也。……今人忽之,乃苦其形骸,妄想變怪,吞餌金石,去道遠矣。’”是止觀、坐忘,其道無二,固非一人之私言,張至柔之言稍詳。案其全文,與范應元書引朱桃椎之説悉相合,朱爲唐初人,豈天臺之道,朱氏早已入之道家耶!劉鑑泉先生言:“唐以還,道教諸名師皆明藥之非草,長生之非形軀,不言白日昇天矣。”道家言殆至是而一大變,張至柔所言即其義;陳景元諸家亦然,後更論之。至是而内丹事盛,外丹皆在所屏棄,此亦道教之一大變也。⑮

唐代解《老》之家頗重成、李(重玄宗),而宋代則重陳景元(碧虚子),於徵引之多可以概見。此風會之一變也。楊仲庚言:陳景元“師事天臺山鴻濛子張無夢,得老子心印,有《道德經藏室纂微篇》,蓋摭諸家之精華,而參以師傳之秘”。《高道傳》載:張無夢“好清虚,《老》、《易》,入華山與劉海蟾、种放結方外友,事陳希夷先生,無夢多得微旨”。始知碧虚之學爲希夷之微旨,三人并博學有文章,此不具論。陳摶(希夷)之學傳之周、邵、劉牧,爲《太極》,爲《先天》,爲《河圖》、《洛書》,盡人知之,若希夷全爲象數之學;周子於二程,其學若不相同,後人不免以至二程始爲理學之正。此論亦深。至及余校碧虚《老子注》,觀其所常用之詞語,所常用之經傳文句,及其思想旨要,則全同於二程,乃與周、邵之文不類。由碧虚之書,然後知二程之學實爲希夷之傳;周、邵之書拘格於文體(周、邵用文言,二程用語體),不能盡其微意,遂若二程過之耳。以碧虚《老子注》校之理學而研究之,於其同處可以見陳摶之精髓,於其異處亦可見儒、道終有辨,分析其異同而批判其得失,此道教史一大事也。余校碧虚《老子注》,知有先後二本之殊,但僅文辭繁簡不同,無他出入。又從褚伯秀書中輯出碧虚《子注》,亦可當完篇。⑯碧虚又注《西昇經》、《度人經》,余亦鈔出其文,可以供研討。劉海蟾下有張伯端、晁文元,皆有著作傳後。文元之言曰:“出世之人,以死生爲晝夜而性如故,是以視死生而無怖。”則長生説亦無取,其遠源所届,則所謂南宗五祖;然南宗祖《參同》,傳《悟真》,又未必文元之旨,於碧虚亦有别。至葛長庚、彭鶴林,又皆注老子,綜合研尋,亦可得見此一大派之宗旨及其演變。

北宋儒學,顯有三派,爲洛學、新學、蜀學,皆於《六經》有解,各自樹立。洛派唯司馬光注《老子》,二程理學一派則排斥佛、老,至荆公新學、東坡蜀學,皆深入於佛、老,雖不屬於道教,然實爲道家之學。南宋道士即多取荆公一派以及朱子之説,其光光相,互爲影響,所係亦巨,爲究道家學術思想者所不可忽。蘇子由作《老子解》,合佛、道爲一,東坡最稱其書,此爲蜀學,後來林希逸祖之。荆公最信奉佛、老,至舍其金陵居宅爲報寧寺,寺宅數十畝,陂池環之二百餘畝,舍田爲常産數千畝。見黄溍《報寧寺記》。荆公注《老子》最有精義,其解“三十輻共一轂”章即集中之《老子》説,立義甚辯,余輯其佚文散見羣書所引者寫爲二卷,第十一章以前尚爲全文。⑰承其流者王雱吕惠卿、陸佃、劉涇之徒,皆注《老子》,亦有注《子》者,稱爲崇寧七家或五家。李彦平遺書稱吕吉甫大悟性命之理,故其《老》、《》二解冠絕諸家。此派著作存者獨多,於褚伯秀等書中亦可得各家《老》、《》注,猶爲完璧,倘校輯之,所獲亦富。此與政和御注不無係,唯林靈素輩風斯下矣,不足以玷荆公。劉恕《通鑒外紀自序》謂:本朝“承平日久,人愈怠惰,《子》文簡而義明,玄言虚誕而似理,功省易習,陋儒莫不尚之,史學浸微矣”。此言實有所指;則以宋世風習,人好深湛之思,其不入儒家義理之學者,皆折而入於老、,王雱、吕惠卿輩皆并注《》、《老》,道原(恕)所憎即此等人,而以爲功省易習、人之怠惰,則亦非平允之論。

宋代注《老子》者至多,正統收入《道藏》亦富,其不收入而尚存於今者,以余所知,惟吕知常、范應元二家而已。其不注《老子》而於《老子》之學最有者,朱元晦也。朱子於《陰符》、《參同》皆有述作,雖不注《老》,而董思靖、范應元各家之注,引用其言實多。朱學盛行一世,影響甚大,可於各家注中輯出朱子之文,更求之《語類》及《大全集》,取其論及《老子》者裒爲一帙,其文必豐。南宋道士尊崇朱子既不乏其人,亦可考而尋之。至元、明朱學之裔若趙秉文、薛蕙諸家,亦可附而論之,以見一派之旨。

陳垣安先生考河北三道教,述金、元間新道教最悉。三派之中以全真最盛,後來道流大率爲此派;雖茅山、正一之流其傳不絕,要爲已陳之芻狗,不足言也。全真之初,未必專屬道教,蓋以《金剛》、《道德》、《孝經》爲主,此固三教合一也。金、元南下,漢族被其壓迫,借宗教以自保,元人尤重宗教,教徒可幸免於奴僕,相聚爲教,自耕而食,以三經爲訓,而存固有之文化;其事如此,鑑泉先生曾言之也。《弇州續稿·書中和集後》謂:“此書於一切丹藥、吐納、《參同》、《悟真》之類,皆指爲旁門小道,而究其指,多出禪門。”唐、宋以來,禪宗既盛,儒者吸取其言爲理學,全真又吸取禪宗、理學以爲道,全真起於北爲北宗,而宋以來之道教存於南宗,北宗言修性,南宗言修命,而事有異。三教之説,溯其源固各不同,不可得而合,其末流相爲取益,又似不可得而分。自以禪入道而義愈精,先唯言煉精、煉氣,而此極於煉神;先唯言修命,而此重於修性;故弇州有談龍之感。此宗李道純、杜道堅之流,亦注《老子》,則此七真一派之旨也。全真於明永樂間始至武當,自張道貴、張守清後,武當一派遂行於兩淛、荆湖、滇、蜀,亦兼修清微、正一之法,南北二宗又混而一,則武當非全真之舊矣。清初武當道士入蜀者先後有三人,唯張清夜有著作,余從鄧少琴先生得其《陰符發秘》舊鈔本,禪宗之旨儼然可見;若其《玄門戒白》一篇,已多據南宗爲説矣。

明人注《老》者,《四庫》亦有所著録,但以書不易求,於《道藏》外余所見者不過四、五家,而作注之人所系之宗派亦未易考,故余未能究其學。惟此等書中多引李息齋、吴草廬。吴澄(草廬)事顯,不必論。若焦竑之《老子翼》,即取李説爲多,又多取李卓吾之説,明時姚江一派《老子》之學,此或可以當之。息齋爲李嘉謀,南宋淳熙間進士,《陳止齋集》亦見其人,《魏鶴山集》於《承議郎通判叙州李君墓志銘》略述息齋事,蜀之雙流人也,亦此足以見一家宗旨。息齋别有《先天道德經注》,書足信否不可知。至清代則考據之學盛行,不復措意義理,《老》、《》之書殆少致力訓詁校勘之事,畢沅外,魏源書稍流行。及清末,始有王、郭釋《》,惜都無勝義,外此無聞。世與相忘久矣。惟丹經之類清⑱初尚有作者,坊間可見數種,於説理處尚不謬。殆清既入,碩學之士或自竄於山谷,托迹於二氏,故每有作者。其入於釋者,其人其事尚可知,而入於道者則難稽考,惟方術終爲小道,不過志在沖舉,不論可也。

《四庫提要》言:“後世神怪之迹,多附於道家,原其本始,則至於清静自持,其後長生之説與神仙家合爲一,而服餌、導引入之,房中一家近於神仙者亦入之,《鴻寶》有書,燒煉入之,張魯之教,符籙入之,北魏寇謙之等又以齋醮章咒入之,大抵多後附之文,非其本旨。”此亦略舉道教之要,而皆於學説思想之變少所係。作道教史,僅可涉及,無庸縷陳。惟晉、唐醫學若葛洪、孫思邈之倫,頗相干涉,以服食之術於醫爲近,但應别爲一事,不容混并於宗教。其他廣爲論列、不限於一隅而可資考證者,於晉則《抱朴子》;《雲笈七》頗記唐代有道教事;至曾慥《道樞》,論宋以來事,比之《七》所述更爲精要。《神仙傳》一書,於古之仙術亦可考見。《真仙通鑑》亦足以稽源流,誠研羽所不可廢(至於釋氏之注《老》、《》者,其事亦可隨有論題附之,不足專爲論列)。王圻《續文獻通考·方外考》亦足資考證、有裨選述之作。《圖書集成》雖雜湊,清時人最輕視之,以漢學家視之誠無足取,若究論唐宋以後道教事,於此取材,亦多且便也。

余往時稍瀏各家《老子注》,因鈔其序跋及有之文,擬依朱彝尊《經義考》之例作《道德經考》,於各史藝文、經籍志中考其目,於現存各書中録其序,其已佚之籍則於各家文集之類求其敍跋之文,此事若徒爲資料、爲糟粕,而實亦爲綱要、爲精華。以儒家言之,秦、漢至于明、清二千餘年,學術之變亦多,派别亦復紛歧,然決未有一派之中曾無人注《六經》者,於注經之家即足以見各派之宗旨,於《經義考》求之,一部經學史略具於是也。至於道教,何獨不然。未有一派之中而無人注《道德經》者,於此考之,而道教思想之源流派别發展變化亦略具於是也。惟余爲之未竟,亦未及於《》、《列》之書,應續爲之,亦應遍及於道家著作。惟道家最駁雜,然其時代皆若可求。若其目見於《隋志》,而文見於《羣書治要》、《意林》者,此隋以前書也。若見稱於《抱朴子》者,此晉以前人書也,如《列子》、《文子》、君平《指歸》之例。《指歸》中恒稱“子曰”,此子指君平,倘漢末學者采君平之説以作《指歸》,如《文子》、《列子》比耶!至《亢倉》、《尹》,不見《隋志》、《意林》,則顯爲後來之作。道家之經多出於後代,某時見一經、盛行一經,即足以見此一時之思想與風氣。如《西昇經》,六朝後期道士常注之,唐初道士常用之,此一時也。《陰符經》出於唐之中葉(禇遂良作之説不足信),此又一時也。《常清静經》出於元而顯於元,自全真派之事也。於此求道教史,考後出一切之經初見何時,亦一要事。倘能爲《道藏》群籍作一書目提要,正不必期於全部完成,疑則缺之,此亦治道教史之一助也。

【附記】青城山煉師易心瑩赴北京道教協會歸,云會中決定分工四川寫道教史,師以蜀人唯文通等數人知此答之。師過成都,訪余未遇,後青羊宫煉師張覺塵舉以告,余聞之悚然曰:蜀究道家言者,余知唯劉鑑泉先生,惜鑑泉年少於余而早已謝世,其門人惟夏雨膏諸君能紹其學,劉著《道教徵略》,精深博大,其遺稿即夏君整理付余者。余神衰目眊,所學復未充,何足以言此。偶與夏君相遇,談及此,因以余所涉及者質之,夏君謙退,以余言録筆記中,復寫别紙寄余商訂,乃因其所記,補苴一二,以爲此篇,竟三日乃得成。道教包羅廣博,兹之所論,誠所謂掛一漏萬,即開元、政和兩御注,及乎杜光庭、江澂等之書,胥未道及。以余於書多所未究,或讀之而未能知其要,則皆不敢論,非敢妄有所取舍也。然其派别所系之重者及其統緒,僅就余所涉及略陳應究之目於此,至於擴充補正,是所幸於博學方聞君子。

蒙文通一九五八,八,三〇。

【編者附記】先君此稿寫就,曾命默略事整理,稍有改易。但整理稿於“大躍進科研成果展”後,竟爲有心人取去,百尋不得。先君對此嘗莞爾而笑曰:苟斯人誠能讀此,雖取之可也。蓋慨嘆世之鮮治此學者也。《中國哲學》來徵稿,竊欲整理而後付之,然先君既已棄養,懼整理後有失本真,因謹據原稿繕録標點一過,題爲《道教史瑣談》,於其明顯脱漏筆誤處略增易數字,於《道藏》、《漢志》諸習用省略語,皆一仍其舊,於段落次第稍作調整,并附簡注十數條,冀其能有便讀者,不自審其有當否也。

蒙 默

一九七九年十二月

載《中國哲學》第四輯,一九八〇年十月,兹據整理。

此文收入《蒙文通文集》第一卷《古學甄微》,兹據整理。

注释

① 《後漢書·襄楷傳》言:《太平經》“以陰陽五行爲家,而多巫覡雜語”,今《太平經》與此説符。《神仙傳》列墨子爲神仙,且謂著有《五行記》。《抱朴子·遐覺》載墨子著有《枕中五行記》五卷。《神仙傳》又載孙博“晚乃好道,治墨子之術”。封衡有《墨子隱行法》一篇。謂太平道與墨家有,疑據此。

② 説見《儒家政治思想之發展》、《論墨學源流與儒墨匯合》、《儒家法夏法殷義》。

③ 參湯先生《續太平經書所見》,收入《往日雜稿》。

④ 見四川大學一九三八年《周秦民族史》講義附録:《羌氏與賨叟及其北遷》。現收入《蒙文通文集》第二卷《古族甄微》。

⑤ 載《圖書集刊》第八輯,一九四八年六月四川省立圖書館編輯。

⑥ 載《圖書集刊》第七輯,一九四六年十月四川省立圖書館編輯;《圖書集刊》第八輯。

⑦ 《楊朱學派考》。

⑧ 疑指《新序》五:“故凡學非能益之也,達其性也,以全天之所生而勿敗之,是謂善學。”此文又見《吕·尊師》。

⑨ 疑指《子·庚桑楚》:“里人有病,里人問之,病者能言其病,然其病病者猶未病也。”

⑩ 事載《子·讓王》,又見《吕·審爲》。

⑪ 另詳《王弼老子注初校記》,載《中國歷史文獻研究集刊》第三集。

⑫ 載《圖書集刊》第八輯。

⑬ 輯校成玄英《老子義疏》六卷,一九四六年由四川省立圖書館石印。輯校李榮《老子注》四卷,一九四七年由四川省立圖書館石印。

⑭ 疑指傅氏《宋代蜀文輯存》未禄范應元而言。

⑮ 另詳《坐忘論考》。

⑯ 另詳《陳碧虚與陳摶學派》。

⑰ 載《圖書集刊》第八輯,署名馮璧如。馮君時職任四川省圖書館,繕録之勞,馮君居多。

⑱ 詳陳氏《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